目录 1
宋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漆侠 1
北宋时期的弊政和改革 郦家驹 9
隆兴和议前后的战与和 郑昌淦 20
理学及其在宋代的地位 郑昌淦 30
两宋为什么大肆禁书 吴晞 37
宋代的恩荫与官僚政治 关履权 44
金世宗的历史地位 王宏志 50
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周良霄 58
大蒙古国的弊政与元初的改革 白钢 65
蒙古西征始末 余大钧 75
明初的立法及其特色 姜晓萍 84
宫廷的风致 皇家的气魄——明初文化随笔 陈宝良 96
明初的文字狱 魏连科 103
洪洞古槐与明代移民 李广洁 110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 陈梧桐 117
张居正和“一条鞭” 王春瑜 126
东林书院和东林党 瞿林东 132
明朝的宦官与厂卫 王宏志 142
明代的“知识宦官” 方志远 149
明代的巡按御史 王世华 158
清朝的绿营 罗尔纲 170
消除三藩与康乾盛世 李治亭 176
康熙三征噶尔丹 马汝珩 186
康乾盛世 郭松义 193
康熙和乾隆为何皆六下江南 王俊义 黄爱平 202
励精图治的雍正朝 张显传 210
略说乾隆的“十全武功” 黄爱平 219
清代台湾的移民高潮 邓衍源 227
关于清初文化政策的思考 陈祖武 234
清代的文字狱 楚庄 240
清代的科场案 纪耕新 251
明清学风及其影响 郑昌淦 260
清代的家庭结构及其人际关系 冯尔康 270
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 喻松青 280
中国行会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 李华 289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 陈知恩 298
太平天国革命的近代化趋向 郭毅生 309
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 王庆成 319
曾国藩与清政府的矛盾及其对镇压太平天国战局的影响 董蔡时 331
封建官僚的自救药方——洋务运动 杜经国 341
甲午风云与中国的觉醒 戚其章 350
北洋水师的兴灭 戚其章 358
戊戌年“经济科”的历史命运 李俊 368
北洋军阀的来历 来新夏 376
溥仪的逊位与复辟 李淑兰 385
从兴中会到同盟会 金冲及 394
会党与辛亥革命 林增平 403
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临时大总统的席位 胡绳武 412
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金冲及 421
“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吴一泉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