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1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
(二)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
(三)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4
(四)七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的线路、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从经济形势看,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
二 新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 7
(五)党的思想路线 7
(六)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
(七)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
(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
三 新时期的总任务 11
(九)党和国家的总任务 11
(十)实现党和国家总任务的奋斗目标 12
(十一)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的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12
(十二)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以至九十年代的三大任务 13
(十三)第七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13
(十四)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的在五年内争取实现的三个根本好转 20
(十五)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 20
四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1
(十六)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 21
(十七)坚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 23
(十八)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6
五 经济体制改革 36
(十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6
(二十)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性质和基本任务 37
(二十一) “七五”计划期间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 41
(二十二)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2
(二十三)综合的配套改革 45
(二十四)改革科学技术体制 50
(二十五)改革教育体制 51
六 对外开放 52
(二十六)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52
(二十七)要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56
(二十八) “七五”期间要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 57
七 经济建设的若干战略方针 58
(二十九)坚持量力而行、积极奋斗、循序前进的原则 58
(三十)提高经济效益是考虑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61
(三十一)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62
(三十二)振兴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64
(三十三)“七五”期间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和主要方针 65
(三十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起用一代新人 66
八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 68
(三十五)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8
(三十六)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73
九 四项基本原则 74
(三十七)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4
附 77
大纲各部分结构表 77
名词解释 93
各种资料数据表 118
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统计数据表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