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党员教育是一门科学 1
第一节 党员教育的研究对象 1
一、共产党员的本质和属性 2
二、党员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 7
三、党员教育工作的规律 12
第二节 党员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18
一、党员教育的性质 18
二、党员教育的特点 24
第三节 学习、研究党员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29
一、学习、研究党员教育理论的意义 29
二、学习、研究党员教育理论的方法 33
第二章 党员教育的历史沿革 39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员教育 40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党员教育 40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党员教育 43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党员教育 46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员教育 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员教育 54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党员教育 54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员教育 58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党员教育 62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党员教育 65
第一节 党员教育的地位 69
一、党员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69
第三章 党员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69
二、党员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龙头”和核心 72
三、党员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74
第二节 党员教育的作用 78
一、党员教育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 78
二、党员教育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迳 80
三、党员教育是党经得起“三个考验”的有效措施 82
四、党员教育是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不竭动力 83
一、党员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86
第三节 正确认识党员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86
二、党员教育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是积极主动的 88
三、党员教育与经济工作相辅相成 91
第四章 党员教育的对象 95
第一节 认识党员教育对象的重要性 95
一、有利于因材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96
二、有利于科学预测,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98
三、有利于实现教育科学化,增强教育效果 99
第二节 科学认识党员教育对象的方法 101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党员的论述 101
二、《党章》、《准则》中对党员的规定 108
三、用历史的现实的观点认识党员 112
四、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党员 115
第三节 党员教育对象的特点 117
一、从职业上看党员的特点 118
二、从年令上看党员的特点 127
三、从表现上看党员的特点 130
第五章 党员教育的目标 134
第一节 确定党员教育目标的意义 134
一、确定党员教育目标,是做好党员教育的基本前提 135
二、确定党员教育目标,是提高党员教育自觉性的关键 136
三、确定党员教育目标,是增强党员教育效果的迫切需要 138
第二节 确定党员教育目标的依据 139
一、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140
二、党的中心工作任务 141
三、党员现存思想实际 143
第三节 党员教育目标的种类 145
一、党员教育的根本目标 145
二、党员教育的远期目标 148
三、党员教育的近期目标 150
第六章 党员教育的内容 153
第一节 理论教育系列 15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154
二、政治经济学教育 155
三、科学社会主义教育 156
四、党的建设理论教育 157
第二节 思想教育系列 159
一、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59
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162
三、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 165
四、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167
五、党规、法制教育 169
六、形势、政策教育 172
第三节 业务教育系列 174
一、对领导干部进行领导管理科学教育 175
二、对专业干部进行业务知识教育 177
三、对党员农民进行商品知识教育 180
四、对党员工人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182
第四节 实践教育系列 184
一、获取知识的实践 185
二、运用知识的实践 187
三、检验知识的实践 188
四、陶冶情操的实践 189
第七章 党员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192
第一节 党员教育的方针 192
一、为党在一定时期的基本路线服务是党员教育的方针 192
二、怎样坚持为党在一定时期基本路线服务的教育方针 196
第二节 党员教育的原则 200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00
二、灌输与疏导相结合 203
三、政治与业务相结合 204
四、民主与指导相结合 205
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207
六、教育与规范相结合 209
七、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211
八、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213
一、党员教育方法的意义 216
第一节 党员教育方法的意义和要求 216
第八章 党员教育的方法 216
二、党员教育方法的要求 219
第二节 党员集体教育的方法 220
一、党课法 220
二、报告法 222
三、讨论法 223
四、形象法 225
五、对比法 226
六、活动法 227
七、竞赛法 228
八、评议法 230
九、培训法 232
十、整顿法 233
第三节 党员个别教育的方法 235
一、谈心法 235
二、褒贬法 236
三、激励法 237
四、诱导法 238
五、读书法 239
六、感化法 240
七、兴趣法 241
八、反思法 242
九、差异法 243
十、预防法 244
第四节 党员电化教育的方法 245
一、党员电化教育的含义 246
二、党员电化教育的特点 247
三、党员电化教育的要求 249
四、党员电化教育的管理 250
第九章 党员教育的过程 252
第一节 党员教育过程的矛盾 252
一、党员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受教育者的社会环境影响的矛盾 253
二、党员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254
三、党员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企望及能力之间的矛盾 257
四、党员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受教育者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 258
第二节 党员教育过程的实质 259
一、党员教育过程是培养党员知、情、意、行的过程 259
二、党员教育过程是促进党员思想矛盾转化的过程 262
三、党员教育过程是提高党员业务素质能力的过程 263
四、党员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65
第三节 党员教育过程的环节 266
一、调查研究,思想分析 266
二、制定计划,明确标的 267
三、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269
四、进行检查,增强效果 270
五、总结改进,不断提高 271
第十章 党员教育的制度 273
第一节 党员教育制度建设的意义 273
一、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制度是实现党员教育正规化的需要 273
二、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制度是实现党员教育经常化的需要 275
三、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制度是实现党员教育科学化的需要 276
第二节 党员教育制度的种类 276
一、专题研究制度 277
二、培训制度 277
三、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制度 278
四、外出党员的教育制度 278
五、“三会一课”制度 279
六、“党员活动日”制度 280
七、“评先树优”、表彰先进制度 281
八、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281
九、案例教育制度 282
十、检查、总结、交流制度 282
第三节 党员教育制度的落实 283
一、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 283
二、广大党员要自觉遵守 285
三、赏罚公正要严格遵守 287
一、完善和发展党员教育制度的原因 290
第四节 党员教育制度的完善 290
二、完善和发展党员教育制度的途径 291
第十一章 党员教育的阵地 295
第一节 党员教育阵地建设的意义 295
一、适应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的需要 296
二、推动了党员教育工作走向正规化 297
三、提供了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抓手” 298
四、增强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效果 300
第二节 党员教育阵地建设的基础 300
一、领导落实 301
二、师资落实 302
三、设施落实 302
四、计划落实 303
五、制度落实 304
六、教材落实 306
七、经费落实 307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308
第三节 党员教育阵地建设的原则 308
二、有机结合的原则 309
三、注重效果的原则 312
四、巩固提高的原则 316
第四节 党员教育阵地的管理 319
一、党员教育阵地管理的特点 319
二、党员教育阵地管理的内容 321
一、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是做好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326
第一节 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326
第十二章 党员教育的队伍 326
二、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是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328
三、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是党员教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的需要 329
第二节 党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特点 330
一、工作的复杂性 330
二、工作的创造性 332
三、工作的示范性 333
四、工作的艰巨性 334
一、党员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336
第三节 党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336
二、党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 338
三、党员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素质 340
四、党员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341
五、党员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342
第四节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宏大的党员教育队伍 344
一、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工作机构 344
二、配齐配好专兼职党员教育干部 346
第十三章 党员教育的改革 349
第一节 党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349
一、执政党的地位给党员教育提出新任务 350
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使党员教育遇到新情况 351
三、改革开放新形势给党员教育提出新课题 352
四、党员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改革提出希望和要求 353
第二节 党员教育改革的内容 354
一、党员教育组织领导中几个问题的改革 354
二、党员教育实施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改革 358
三、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中几个问题的改革 361
第三节 党员教育改革的方法 364
一、发扬光大 364
二、批判继承 368
三、取长补短 371
四、开拓创新 374
第十四章 党员教育的检验 377
第一节 党员教育检验的意义 377
一、党员教育检验是搞好党员教育的重要环节 377
二、党员教育检验是改善党员教育的客观依据 379
三、党员教育检验是进行党员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380
四、党员教育的正确检验是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380
五、党员教育检验是开创新时期党员教育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381
第二节 党员教育检验的要求 382
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82
二、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 384
三、必须坚持“三个面向” 386
一、党员教育检验的客观标准 388
第三节 党员教育检验的标准 388
二、党员教育检验的职能标准 390
第四节 党员教育检验的方法 394
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394
二、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395
三、动态与静态的统一 398
四、领导与群众的统一 399
五、集体与个人的统一 400
六、表扬与批评的统一 402
第十五章 党员教育的领导 404
第一节 正确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是加强党员教育的根本措施 404
一、不能以党代政 404
二、不能党只管党 408
三、不能淡化党的领导 409
第二节 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是加强党员教育的关键 410
一、思想认识到位 410
二、领导力量到位 411
三、实际工作到位 414
第三节 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是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条件 414
一、组织部门在党员教育中的职责 415
二、宣传部门在党员教育中的职责 418
三、纪委在党员教育中的职责 421
四、党校在党员教育中的职责 423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加强党员教育的组织保证 425
一、组织作用 425
二、桥梁作用 426
三、监督作用 427
第五节 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党员教育的基础 428
一、榜样示范作用 429
二、主观能动作用 431
三、相互促进作用 431
四、互相帮助作用 432
后记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