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在炮火洗礼中的蜕变与新生(1937--1949) 1
第二十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运动 1
第一节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1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7
第三节 国统区抗战文艺的演变 12
第四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艺运动 18
第五节 上海“孤岛”、香港、台湾和沦陷区的文艺运动 25
第二十四章 在斗争中前进的报告文学与散文、杂文的发展 40
第一节 在炮火中蓬勃发展的报告文学 40
第二节 《鲁迅风》与《野草》作家群的杂文 47
第三节 散文的演变与复兴 50
第二十五章 民族的心音与战斗的鼓点 56
第一节 抗战时期诗歌的发展趋向 56
第二节 艾青 59
第三节 田间及其他诗人 68
第四节 胡风及“七月”诗派 82
第二十六章 活跃在抗战舞台上的戏剧 89
第一节 短剧的风行 89
第二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 92
第三节 曹禺的《北京人》和《家》 101
第四节 夏衍的剧作 106
第五节 其他剧作家的剧作 111
第一节 抗战小说的勃兴 120
第二十七章 抗战时期国统区小说的丰收 120
第二节 张天翼、沙汀、艾芜的小说 125
第三节 茅盾的《腐蚀》与《霜叶红似二月花》 136
第四节 路翎及其《财主底儿女们》 139
第五节 中长篇小说的创作热潮 145
第二十八章 黎明前的沉思与奋起 153
第一节 在民主解放斗争中奋进的国统区文学 153
第二节 关于“主观论”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 156
第三节 老舍的《四世同堂》 165
第四节 巴金的《寒夜》 165
第五节 钱钟书的《围城》 171
第六节 《虾球传》及其他长篇小说 176
第七节 抒情文学和讽刺文学 186
第二十九章 新的人民文艺 204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解放区文艺新貌 204
第二节 民歌体叙事诗及其他诗作 214
第三节 解放区报告文学的丰收 227
第四节 新歌剧及其他剧作 235
第三十章 赵树理、丁玲及解放区的小说创作 248
第一节 赵树理的小说 248
第二节 孙犁、刘白羽的短篇小说 256
第三节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63
第四节 《暴风骤雨》及其他中长篇小说 272
结束语 284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