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吉林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跨世纪的中国人口》(吉林卷)编委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371672X
  • 页数:40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人口发展的回顾 1

一、1990年人口现状与特征 1

(一)人口总量 1

(二)人口性别 1

(三)人口分布概况 2

(四)人口的年龄结构 3

(五)人口的文化程度 4

(六)家庭、婚姻与生育状况 4

(七)人口在业状况 5

(八)民族构成状况 6

(九)人口与经济发展 7

(十)人口与消费水平 7

二、人口总量的变化 7

(一)人口总量变化的趋势 8

(二)人口总量变化的过程 8

(三)人口总量变动的特点 9

(四)影响人口总量变动的原因 10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8

(一)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规律 18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20

(三)吉林省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及特点 22

(四)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速度较快的基本原因 23

第二章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25

一、人口年龄构成 25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 25

(二)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及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29

(三)人口年龄构成的区域差异及与辽宁、黑龙江省比较 33

二、人口性别构成 37

(一)人口性别比的变化 37

(二)分年龄的人口性别比 40

(三)人口性别构成的区域差异 41

三、人口年龄金字塔 45

(一)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年龄构成金字塔 45

(二)1990年市、镇、县人口金字塔比较 48

第三章 老年人口 52

一、老年人口总量变化与分布 52

(一)总量分析 52

(二)分布状况 54

(三)老年人口的总量及其分布特点 57

二、老年人口的性别、年龄、在业构成 57

(一)在年人口性别的基本特征 57

(二)老年人口年龄构成的基本特征 58

(三)老年人口在业状况 59

三、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 60

(一)老年人口文化构成状况 61

(二)老年文盲人口 61

(三)老年人口文化结构的城、乡差异 64

四、老年人口的婚姻与家庭 65

(一)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65

(二)老年人口婚姻的基本特征 68

(三)老年家庭 68

五、百岁老人 71

(一)概况与特征 71

(二)长寿经验 73

六、未来老年人口趋势 75

(一)老年人口预测依据及结果 75

(二)对老龄化趋势的简要分析 76

七、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79

(一)老年人口供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79

(二)加强老年人口工作,完善老年保障制度 80

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84

一、人口婚姻状况及其特点 84

(一)未婚人口 85

(二)有配偶人口 89

(三)丧偶人口 90

(四)离婚人口 91

(五)早婚人口 93

(六)大龄未婚人口 98

二、家庭规模与家庭类型 103

(一)家庭的特点 103

(二)家庭的职能 104

(三)家庭户数目的发展变化 106

(四)家庭户规模的发展变化 113

(五)家庭户结构 115

三、婚姻、家庭与生育 124

(一)婚姻与生育 125

(二)家庭与生育 126

四、婚姻、家庭与社会经济 127

(一)婚姻与社会经济 127

(二)家庭与社会经济 127

第五章 人口文化素质 129

一、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构成 129

(一)与1982年人口普查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较 129

(二)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130

二、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构成 133

三、人口的科学技术水平 135

(一)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发展变化情况 136

(二)各类科技人员的年龄构成与受教育程度 136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138

五、人口的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 141

(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41

(二)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42

六、人口的文化素质与人口控制 144

(一)育龄妇女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生育力的影响 144

(二)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和转变生育观念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 146

第六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147

一、妇女生育水平的发展与现状 147

(一)人口出生率 148

(二)总生育率 151

(三)年龄别生育率 152

(四)总和生育率 154

(五)平均生育子女数 157

(六)孩次与双胎生育 160

(七)人口再生产 164

二、影响妇女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 166

(一)经济因素 166

(二)社会因素 167

三、人口控制的效果、难点与措施 174

(一)人口控制效果 174

(二)人口控制的难点 179

(三)人口控制的主要措施 180

第七章 死亡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 182

一、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182

(一)人口死亡水平各时期的变化及特点 182

(二)死亡率的性别年龄差异 185

二、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190

(一)人口死亡的城乡差异及变化特点 190

(二)人口死亡的地区差异及变化特点 193

三、影响死亡率的因素 194

(一)分年龄的死因分析 195

(二)死因的城乡差异及地区差异分析 199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99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及特点 199

(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城乡差异 200

第八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202

一、人口分布 202

(一)人口分布状况及特点 202

(二)人口分布的变动 204

(三)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原因 206

二、人口城镇化 211

(一)城镇人口数量、规模的变化 211

(二)城镇人口分布 220

三、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222

(一)省区间比较的差异 222

(二)行政区划间的差异 226

四、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特点 228

(一)城镇化发展模式 228

(二)城镇化发展特点 229

第九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233

一、人口的省际迁移 233

二、人口的省内迁移 238

三、人口的流动 241

(一)60年代初,外省人口的自由流入 241

(二)80年代初人口流动的特点 241

(三)1990年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的特点 241

四、人口迁移原因 244

五、人口迁移、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49

第十章 民族人口 254

一、民族人口总量变化与分布 254

(一)民族人口现状 254

(二)民族人口增长情况及其特点 255

(三)民族人口的分布 257

二、民族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262

(一)民族人口的性别构成 262

(二)民族人口的年龄构成 266

三、各民族人口的婚姻和家庭 269

(一)各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 269

(二)各民族人口的家庭户规模与类型 275

四、民族人口的文化构成 277

(一)各民族有文化人口状况 278

(二)各种文化程度构成 279

(三)文盲人口状况 280

第十一章 劳动力资源构成与配置 285

一、劳动力资源构成 285

(一)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及增长情况 285

(二)劳动力资源的性别构成 287

(三)劳动力资源的年龄构成 288

(四)劳动力资源的城乡分布 289

二、在业人口状况 291

(一)在业人口的数量及增长情况 291

(二)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293

(三)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 295

(四)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299

(五)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303

(六)在业人口的文化构成 312

(七)农村劳动力 317

三、不在业人口状况 320

(一)不在业人口的数量及构成 321

(二)不在业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322

(三)市、镇待业人口状况 322

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25

(一)劳动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326

(二)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措施和对策 326

第十二章 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 329

一、人口与土地、粮食 329

(一)人口增加 330

(二)总耕地面积减少 330

(三)人均耕地减少 331

(四)人口增长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332

(五)问题引起的思索 333

二、人口与能源 335

(一)吉林省能源资源不够丰富 335

(二)人均占有能源产量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336

(三)能源由调出省变为调入省,自给率不足70% 337

(四)能源短缺引起的思索 338

三、人口与水资源 339

(一)吉林省属贫水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39

(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340

(三)水质污染严重 340

(四)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严重不足 340

(五)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对策 341

四、人口与住宅 343

(一)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增长不快,住房紧张 343

(二)各市之间人均住宅面积不平衡,大多数低于全国同类城市 343

(三)必须实行住房制度改革 344

五、人口与环境 345

(一)人均森林面积减少 346

(二)西部草原 三化 加剧,人均草原面积剧降 347

(三)水污染和水资源破坏严重 347

(四)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治理 348

(五)吸取教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349

第十三章 人口与消费 351

一、人口与消费 351

(一)人均国民收入与居民收入水平 351

(二)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357

二、人口与积累 363

(一)积累水平与积累结构 364

(二)积累率与消费率 367

三、人口生活质量 372

(一)计划生育工作的加强 373

(二)教育水平的提高 374

(三)卫生保健工作的加强 375

(四)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376

(五)生活环境的改善 377

(六)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378

第十四章 人口前景展望 379

一、未来总人口发展预测 380

(一)基础资料参数,方案的选择与说明 380

(二)未来人口发展预测多方案比较 381

二、未来人口发展大趋向 384

(一)预测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384

(二)未来人口发展趋向 386

三、未来人口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