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方志学理论浅谈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其前景 王志力 1
方志理论与修志实践的悖论浅析 陈仲质丁禹良(9 3
方志文化论 吴佺新 7
试论社会方志意识的加强和传统方志文化的改造 何晓宁 13
新方志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文 18
新方志知识整体化断想 周镇国 25
方志史研究说方志古义及周代“邦国之志”、“四方之志”之渊源 闻衡 29
清代方志发达原因探微 魏振东 37
试论冯梦龙《寿宁待志》的特色 熊寒江 44
章学诚的方志评论 梁滨久 48
不宜全盘摒弃烈女传 冯敏飞 53
“不私其亲”论 陈永安 56
新方志的十年回顾与展望 傅能华 61
方志编纂学地方志编纂学与地方问题研究 李泽吾 68
论民族地区修志的特点和伟大意义 雀丹(藏族) 73
更新观念,准确反映国情 朱祖周 81
清除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努力提高新志书的质量 王鸿印 85
为什么修志?怎样修志? 姚行先 87
略论地方志的主体性 牛润珍 98
议方志的继承与创新 马有德 106
必须重视新志书的文风问题 青野 109
试论方志语言特点 林志龙 111
“述而不作”辨析 余奎元 117
“借墨如金”好 罗大千 123
新方志语言运用的特点初探 魏平 124
方志编纂与系统论 张兴文 127
关于新编地方志体例之管见 李怀先季左明 131
关于大编志书归类的探讨 李玉川 134
论方志的严谨 刘伯伦 138
新编地方志要从历史事实出发 郑正西 144
实事求是琐议 邓撰相 152
谈志书实事求是的记述方法 孙仲春 154
论秉笔直书 冯光国 159
人的活动与志书的整体性 李德辉 162
议志书贯通 刘有才 168
浅论新方志的“详今略古” 马有德 170
“详今略古”小议 荣志进 172
断限·详略·贯通 刘德山 174
略论新方志的政治性 祝自鸣 17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高志书质量 杜书乐 183
新方志应辩证地记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失误 王汝印 185
浅谈对建国后政治运动的记述 华文富 189
端正思想认识提高政治部类的编修水平 李生田刘庆东 192
方志功能辨析 王晖 195
方志价值散记 刘雁翔 201
方志功能发生论 韩章训 206
关于地方志社会功能的思考 王宗鼎 211
论地方志的信息功能 冯子望 214
编史修志旨在资治 杨介辉 218
新方志编纂要着眼于传世 曾星翔 222
新方志史料问题琐谈 张文生 225
新方志内容匮乏问题论析 黄德发 232
“通典不录”浅议 梁耀武 240
强化主编质量意识提高志书质量 祝自鸣 242
修志“十忌” 陈枫 245
谈修志者的忌讳心理及其危害 顾冰清 250
试论方志中主观随意性的表现及其克服 郑德明 253
试说志稿中常见病及其防治 陈国山 256
志书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思考 欧阳胜中 259
略论志书的交叉重复 杨泽澜 262
议编史修志的“总纂” 唐唯目 264
论数据在新方志中的运用 周光烈 266
市志体式刍议 唐 周 269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王绍明 275
浅谈城市区志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潘继纲 279
刍议《大事记》 王志力 283
新方志《社会》标目质疑 方文 290
浅论《文物志》 张景孔 295
新编人口志理论问题探微 孙邦兴 299
政党志编写之我见 迟宪平 304
新方志应加强“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记述 赵连印 307
志德与作传 肖林 309
传记文学与地方志人物传之比较 包福舜 314
试论志中人物所涉及的几种关系与处理 杨天军 317
关于民俗入志之浅见 马铁松 320
浅谈民间歌谣入志 张义富 323
应加强“方志组织学”的研究 周敦润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