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2
第二节 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11
第三节 审计的任务 17
第四节 审计的分类 20
第二章 审计原则、审计证据和审计标准 27
第一节 审计原则 27
第二节 审计证据 30
第三节 审计标准 41
第三章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48
第一节 审计机构 48
第二节 审计人员 58
第三节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61
第四章 审计的方法 67
第一节 审计方法的概念及选用 67
第二节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69
第三节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76
第四节 抽样法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79
第五章 审计程序 84
第一节 审计程序的意义 84
第二节 审计的准备阶段 85
第三节 审计的实施阶段 89
第四节 审计的终结阶段 96
第六章 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106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 106
第二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和种类 111
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与评价 116
第七章 会计基础工作的审计 127
第一节 会计基础工作审计的意义 127
第二节 会计凭证的审计 130
第三节 会计帐簿和报表的审计 138
第八章 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其他资产的审计 151
第一节 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的审计 151
第二节 存货的审计 157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审计 164
第四节 对外投资及其他资产的审计 167
第一节 资本金的审计 173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及负债的审计 173
第二节 利润形成及分配的审计 177
第三节 负债的审计 183
第十章 购销业务及成本、费用的审计 193
第一节 企业购销业务的审计 193
第二节 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的审计 198
第三节 期间费用及流转税金的审计 204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 213
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的审计 213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218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221
第四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 233
第十二章 内部审计 241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发展及我国内部审计的特点 241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247
第三节 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 251
第四节 内部审计的程序及评价 255
第十三章 经济责任审计 259
第一节 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与特点 259
第二节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262
第三节 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266
第四节 破产经济责任审计 269
第五节 经济合同审计 273
第十四章 资产评估 277
第一节 资产评估的概念与意义 277
第二节 资产评估的方法与程序 282
第三节 资产评估实务 288
第十五章 审计报告和审计档案 296
第一节 审计报告 296
第二节 审计档案 304
附录 313
1.商品流通企业审计(外部审计)案例对张胜利侵吞、贪污国有资财的审计 313
2.工业企业审计(内部审计)案例对光明酱菜厂生产经营业务的审计 33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359
4.《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