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1
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1
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主要研究方法 2
一、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2
二、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3
第二章 疾病概论 4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4
一、健康的概念 4
二、疾病的概念 5
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 5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5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7
第三节 发病学概论 8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8
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9
三、疾病转归的一般规律 10
第三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13
第一节 水、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13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13
二、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 14
三、不同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14
四、人体水的出入量 15
五、消化液在水与电解质平衡中的意义 15
六、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15
第二节 脱水 17
一、高渗性脱水 17
二、低渗性脱水 18
三、等渗性脱水 20
第三节 水中毒 21
一、原因 21
二、病理生理变化 21
三、防治原则 22
第四节 钾代谢紊乱 22
一、正常钾代谢及功能 22
二、低钾血症 22
三、高钾血症 26
第五节 镁代谢紊乱 28
一、低镁血症 28
二、高镁血症 29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30
第一节 酸碱平衡及其调节机制 31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31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31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常用检测指标 34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34
二、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35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36
一、代谢性酸中毒 36
二、呼吸性酸中毒 39
三、代谢性碱中毒 41
四、呼吸性碱中毒 44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45
一、酸碱一致型 45
二、酸碱混合型 46
第五章 水肿 48
第一节 概述 48
一、水肿的概念 48
二、水肿液的性状 48
三、水肿的分类 48
第二节 水肿的发病机制 49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49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 50
第三节 常见的全身性水肿的类型与特点 52
一、心性水肿 52
二、肝性水肿 53
三、肾性水肿 54
第四节 重要器官的水肿 55
一、脑水肿 55
二、肺水肿 56
第五节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57
第六章 缺氧 58
第一节 概述 58
一、正常人氧气的运输和利用 58
二、常用的血氧指标 60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与特点 61
一、乏氧性缺氧 61
二、血液性缺氧 62
三、循环性缺氧 63
四、组织中毒性缺氧 64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65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65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65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66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67
五、组织与细胞的变化 67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67
第七章 发热 69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 70
一、传染性发热 70
二、非传染性发热 70
第二节 发热的发病机制 71
一、发热激活物 71
二、内源性致热原 72
三、中枢发热介质 73
四、发热的发病机制 73
第三节 发热的分期及热型 74
一、发热的分期 74
二、热型 75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及功能改变 75
一、物质代谢改变 75
二、功能改变 76
第五节 影响发热的主要因素 77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77
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77
三、营养状况 77
四、其他疾病 77
五、致热因子的性质 77
第六节 发热的处理原则 77
一、积极进行病因学治疗 78
二、解热原则 78
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79
第一节 概述 79
一、DIC的分期 79
二、DIC的分类 80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学 81
一、原因 81
二、DIC的诱因 81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学 82
一、血管内皮广泛损伤 84
二、组织严重破坏 84
三、血细胞大量损伤 84
四、其它促凝物质入血 84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85
一、凝血功能障碍诱发出血 85
二、循环功能障碍引起休克 86
三、微血栓导致缺血性器官损伤 86
四、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导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86
五、DIC时有关化验指标的改变 87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88
一、病因学防治 88
二、发病学防治 88
第九章 休克 89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90
一、根据休克发生的原因分类 90
二、根据血容量丢失的程度分类 90
三、根据休克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分类 91
第二节 微循环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91
一、直捷通路 91
二、动-静脉吻合支 91
三、迂回通路 92
第三节 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 92
一、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92
二、休克分期与微循环的变化 93
第四节 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98
一、儿茶酚胺 98
二、组胺 99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99
四、前列环素-血栓素A2系统 99
五、血小板活化因子 100
六、肿瘤坏死因子 100
七、心肌抑制因子 100
第五节 休克过程中细胞和物质代谢的变化 100
一、细胞代谢障碍 100
二、细胞功能与结构的损伤性变化 101
第六节 器官功能在休克过程中的变化 101
一、心泵功能在休克过程中的变化 101
二、脑功能在休克过程中的变化 101
三、肾功能在休克过程中的变化 102
四、肺呼吸功能在休克过程中的变化 102
五、胃肠道及肝功能在休克过程中的变化 102
六、多器官衰竭 103
第七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103
一、感染性休克 103
二、心源性休克 104
三、低血容量性休克 105
四、过敏性休克 105
五、神经源性休克 105
第八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105
一、积极预防 105
二、及时抢救 105
第十章 心力衰竭 107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概念、病因及分类 107
一、心力衰竭的概念 107
二、心力衰竭的原因 107
三、心力衰竭的诱因 109
四、心力衰竭的分类 109
第二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110
一、心脏本身的代偿 110
二、心脏以外的代偿 111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112
一、心肌舒缩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13
二、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115
三、病理性心肌肥大向衰竭的转化 117
第四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18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118
二、肺呼吸功能的变化 119
三、其他器官功能的变化 120
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20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120
一、防治原发病,消除诱因 120
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120
第十一章 呼吸衰竭 122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原因 123
一、呼吸中枢的损害和抑制 123
二、呼吸肌收缩力减弱或丧失 123
三、胸廓和胸膜病变 123
四、肺和气道疾病 123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23
一、肺泡通气不足 123
二、弥散障碍 124
三、肺循环短路增加 125
四、表面活性物质遭受破坏 126
五、死腔样通气增加 127
六、肺泡通气与血流比失调 127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 128
一、低氧血症 129
二、高碳酸血症 129
三、酸碱平衡改变 131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132
一、一般原则 132
二、给氧治疗、改善缺氧 132
第十二章 肝功能衰竭 133
第一节 肝功能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134
一、物质代谢障碍 134
二、分泌和排泄功能障碍 134
三、凝血障碍 135
四、免疫功能障碍 135
五、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135
第二节 肝性脑病 136
一、肝性脑病的病因和分类 137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37
三、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143
四、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144
第三节 肝性肾功能衰竭 144
一、肝性肾功能衰竭的类型 145
二、肝性功能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145
第十三章 黄疸 146
第一节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46
一、胆红素的来源 146
二、胆红素的生成 147
三、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 147
四、胆红素的肠内代谢 148
第二节 黄疸的分类 148
第三节 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49
一、以非酯型胆红素增多为主的黄疸 149
二、以酯型胆红素增多为主的黄疸 151
第四节 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154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54
二、对肾功能的影响 154
三、对肺功能的影响 154
四、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155
五、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155
六、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 155
第十四章 肾功能衰竭 156
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156
一、病因和分类 157
二、发病机制 158
三、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学基础 160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 162
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163
一、病因 163
二、发展进程 163
三、发病机制 163
四、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学基础 164
第三节 尿毒症 166
一、尿毒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66
二、尿毒症的发病机制 167
三、防治原则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