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感官分析发展史 1
第二节 做为检验仪器的评价员 3
第三节 感官分析与理化分析 4
第四节 怎样做感官研究 5
第二章 感官特性与感觉途径 8
第一节 感官特性 8
第二节 感觉 14
第三节 阈值和阈值以上感觉 24
第三章 评价员的选择和培训 25
第二节 评价小组的发展 26
第二节 差别检验评价员的选择和培训 28
第三节 描述检验评价员的选择和培训 34
第四节 评价小组的行为和激发 44
第四章 检验室、产品和评价小组的控制 47
第一节 检验控制 47
第二节 产品控制 55
第三节 评价人员控制 59
第五章 检验应答 61
第一节 概述 61
第二节 分类 63
第三节 分等 65
第四节 排序 66
第五节 标度 66
第六章 影响感官判断的因素 71
第一节 生理因素 71
第二节 心理因素 73
第三节 身体条件 76
第七章 阈值的测定 77
第一节 阈值的定义 78
第二节 阈值测定的应用 81
第八章 差别检验 85
第一节 总体差别检验 86
第二节 特征差别检验:样品之间的某个特征怎样不同? 139
第九章 描述分析方法 176
第一节 定义 176
第二节 应用领域 177
第三节 描述分析的组成 177
第四节 常用描述检验法 182
第五节 设计一个描述程序——SPECTRUM法 187
第六节 修正的短式描述SPECTRUM——质量保证、货架期研究等的程序 189
附表1 190
附表2 199
第十章 感情检验:消费者检验和部门内评价小组的接受性检验 210
第一节 目的和用途 210
第二节 感情检验中的评价员—消费者 214
第三节 检验地点的选择 217
第四节 感情检验:消费者检验的使用方法 220
第五节 提问表的设计 225
第六节 使用其它感官方法来补充感情检验 226
第十一章 感官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237
第一节 概率和一般统计方法 237
第二节 高级统计方法 259
第十二章 方法选择和报告结果 282
第一节 方法选择 282
第二节 报告结果 290
附:统计表T1—T7 298
编译者的话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