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言 1
第一章 上海犹太社团的形成和发展 9
第一节 成功的塞法迪犹商集团 10
一 塞法迪犹商向东发展和沙逊家族进军上海滩 10
二 继之而起的哈同和嘉道理家族 14
三 其他有影响的塞法迪犹太家族 18
第二节 俄国(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南下上海 21
一 俄国犹太人移居中国东北 22
二 俄国犹太人南下上海 24
一 上海塞法迪犹太社区的建立和发展 27
第三节 上海犹太社团的形成和早期活动 27
二 拉希尔会堂和阿哈龙会堂 30
三 “救援中国犹太人协会”及其活动 33
四 后来居上的俄国(阿什肯纳兹)犹太 35
社区 35
五 犹太分队和犹太总会 40
第二章 逃避纳粹暴政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 45
第一节 犹太难民避居上海的远因近由 46
第二节 犹太难民避居上海的过程及其在沪处境 50
第三节 “梅辛格计划”和“无国籍难民隔离区” 60
一 “梅辛格计划” 60
二 无国籍难民隔离区 62
一 中欧犹太协会 65
第四节 中欧犹太难民社区和波兰犹太人 65
二 仲裁法庭 69
三 波兰犹太难民 71
第五节 犹太难民能够在上海幸存下来的原因 73
第三章 犹太人在旧上海的经济活动 80
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 80
一 利市百倍的鸦片贸易 81
二 其他贸易活动 84
第二节 房地产经营 91
一 沙逊与哈同:“三分天下有其二” 91
二 其他犹商的房地产经营 98
三 经营之道 102
第三节 金融业 105
第四节 工业投资 109
第五节 运输仓储和公用事业 113
第六节 商业和娱乐业 117
第七节 犹商经济活动对旧上海的影响 122
第四章 上海犹太人的政治活动 127
第一节 锡安主义运动在上海 127
一 早期发展(1900~1929) 128
二 分化改组(1929~1937) 134
三 战争时期(1937~1945) 138
四 最后阶段(1945~1949) 144
五 上海锡安主义运动的特点 151
第二节 上海犹太人与中国政治 153
一 犹商对租界管理的影响 154
二 沙逊家族的干政和“镑券计划” 159
三 周旋于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哈同 162
四 其他犹商与中国政界的关系 168
第三节 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中犹友谊和参加中国革命建设的上海犹太人 169
一 中国人民对纳粹反犹暴行的抗议和谴责 170
二 何凤山义举 174
三 孙科计划 177
四 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上海犹太人 181
一 普通教育 190
第一节 上海犹太人的教育卫生事业 190
第五章 上海犹太社团的文化活动 190
二 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 196
三 宗教教育 199
四 施约瑟、兰金和花之安 201
五 医院 203
第二节 上海犹太人的新闻出版活动 205
一 犹太报刊杂志 205
二 活跃的新闻出版活动 210
第三节 上海犹太人的文艺体育生活 213
一 犹太艺术家 213
二 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218
三 活跃的体育活动 221
第四节 犹太文化名人与近代上海 225
一 爱因斯坦两访上海 226
二 玻尔大师沪上行 227
第五节 犹太人对上海文化的影响 229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上海犹太人”及其上海故乡情 232
第一节 在沪犹太人的逐渐离去 232
一 欧洲犹太难民离开避难地 233
二 塞法迪犹商的撤离 234
三 部分俄国犹太人的离去 236
第二节 解放后上海的犹太人与上海“犹联” 238
一 上海“犹联”的各项工作 239
二 各方对上海“犹联”工作的支持 245
三 上海“犹联”停止活动后的在沪犹太居民 247
第三节 “上海犹太人”的故乡深情 248
一 联谊组织 248
二 成功之路 250
三 重返“故乡” 251
第七章 “犹太人在上海”——国际学术研究和纪念活动的热点 257
第一节 学术研究和活动 257
第二节 影视作品和展览会 262
第三节 永远难忘的历史篇章 267
主要参考书目和文献 277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