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文学史研究新模式的建立——代总序&王钟陵 1
小说 3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 3
小说丛话&吕思勉 9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演变及其特征&黄霖 11
“小说”界说&石昌渝 22
现代小说观念与中国古典小说&董乃斌 36
古代小说版本学的断想&刘世德 48
印度文学在中国&季羡林 58
历史中的小说&吴晗 70
中国古代小说起源和民族传统&黄钧 72
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论和文体发生发展论&杨义 89
通俗小说分类说明&孙楷第 106
关于通俗小说起源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证&萧相恺 113
小说的混类现象和小说发展的轨迹&林辰 115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简论&刘叶秋 116
志怪的产生和唐前志怪的分期&李剑国 117
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序&朱一玄 123
唐传奇文与印度故事&霍世林 125
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程毅中 127
明小说之两大主潮与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鲁迅 129
明清小说论&谢无量 142
类型化艺术典型的光辉范本&傅继馥 144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三本”思想&张锦池 164
关于《三国志演义》的研究方法&刘敬圻 165
《水浒传》考证&胡适 180
回答关于《水浒》的几个问题&冯雪峰 182
《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王利器 184
论《水浒》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逐渐提高的&聂绀弩 185
两种《水浒》,两个宋江&张国光 187
略谈《水浒传》的成书过程&齐裕焜 189
《水浒全传》的政治思想倾向及其在艺术上的反映&王钟陵 191
《水游》的形象结构及其艺术表现&吴士余 204
《西游记》考证&胡适 216
《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陈寅恪 218
《西游记》札记&张天翼 225
关于《西游记》的几个问题&苏兴 227
谈《金瓶梅词话》&郑振铎 229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吴晗 244
论《金瓶梅词话》&章培恒 246
《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宁宗一 258
略谈文龙批评《金瓶梅》&刘辉 265
冯梦龙的名号、籍贯、生卒与家世&陆树仑 270
谈在“三言”、“二拍”中所反映的市民生活的两个特色&邵绍基 284
东西方启蒙文学的先驱——“三言”、“二拍”和《十日谈》&孙逊 295
《三遂平妖传》原本考辨&欧阳建 316
蒲松龄与王士祯&袁世硕 317
蒲松龄,在美学层面上&何满子 333
《聊斋志异》的表意艺术&马振方 344
《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吴组缃 353
吴敬梓的家世对其创作的影响&陈美林 370
《儒林外史》版本源流考&李汉秋 383
《红楼梦》评论&王国维 385
《红楼梦》索隐提要&王梦阮 沈瓶庵 396
《红楼梦》考证(改定稿)&胡适 398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价值&李辰冬 418
《红楼梦》简论&俞平伯 420
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李希凡 蓝翎 435
贾宝玉论&蒋和森 437
如何评价《红楼梦》的思想&何其芳 457
《红楼梦》笔法结构新思议&周汝昌 473
《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考略&冯其庸 487
西方思想和《红楼梦》研究&郭豫适 489
略谈晚清小说&阿英 501
戏曲 509
论戏曲&陈独秀 509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胡适 513
我的中国旧戏观&张厚载 524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前言&王季思 黄秉泽 525
我国古典戏曲理论的悲剧观&苏国荣 540
论中国演剧观的形成&夏写时 558
中国传统戏曲结构特征三题&马也 569
明代戏曲的悲剧观:怨谱说&谢柏梁 571
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许地山 573
中国戏曲的起源及其艺术因素&周贻白 575
论明清南曲谱的流派&钱南扬 585
说傀儡&董每戡 599
古优概说&孙崇涛 徐宏图 600
论行院&严敦易 601
滦州影戏&顾颉刚 603
试谈诸宫调的几个问题&吴则虞 605
唐戏述要&任二北 607
揭开唐俗乐宫调体系之谜&宋瑞桥 619
古剧四论&冯沅君 620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623
两宋同辽的杂剧及金元院本的结构考&冯式权 631
两宋杂剧新说&戴不凡 632
宋杂剧略考&陈多 633
中国戏曲概论·金元明清总论&吴梅 634
元代公案戏发生的原因及其特质&何谦 639
元杂剧及其时代&朱东润 640
关汉卿行年考&孙楷第 654
关于评价马致远及其作品的一些问题&赵景深 655
明刊本《西厢记》的古本、元本问题&蒋星煜 664
高明《琵琶记》评价的商榷&陈中凡 666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徐朔方 667
《洪昇年谱》前言&章培恒 681
说余派&吴小如 683
主编《20世纪文学史论文精粹》之感悟&王钟陵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