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垦经济的性质、地位和研究对象 1
第一节 农垦经济的性质 1
一、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体和主导性 1
二、农工商一体化的综合性 3
三、企业组织的区域性、集团性和规模性 5
第二节 农垦经济的地位 8
一、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
二、内外贸商品生产的重要基地 10
三、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的示范 12
第三节 农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意义 15
一、农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5
二、农垦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6
三、建立农垦经济学的意义 17
第二章 农垦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9
第一节 农垦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 19
一、垦殖阶段 19
二、单一生产经营阶段 21
三、综合经营阶段 24
第二节 农垦经济存在、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7
一、历史原因 27
二、主客观条件 29
三、客观经济规律 32
一、垦荒种植单一经营方针 35
第一节 农垦企业经营方针的演进 35
第三章 农垦企业的经营方针 35
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 36
三、农工商综合经营方针 38
第二节 制订经营方针的原则 40
一、价值取向和经济性质相符合 41
二、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41
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42
第三节 确定农工商综合经营方针的依据 43
一、农工商综合经营是农垦企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43
二、农工商综合经营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45
一、农垦企业经营方针的特点 46
第四节 农垦企业经营方针的特点与农垦企业的基本任务 46
二、农垦企业的基本任务 47
三、基本任务与经营方针的关系 48
第四章 农垦企业的管理体制 50
第一节 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变革 50
一、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的含义 50
二、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51
第二节 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 56
一、财务包干制度 56
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59
三、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 62
四、场(厂)长负责制 64
一、家庭经营已成为多种经营形式中的基本形式,并将逐步完善和充实 66
第三节 农垦企业体制改革展望 66
二、统分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将从根本上改变农垦企业的管理模式 67
三、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和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67
四、改善经营机制成为深化农垦企业内部改革、搞活经济的关键 68
五、努力改善外部经营环境仍然是农垦企业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68
第五章 农垦企业的经济模式 70
第一节 研究农垦企业经济模式的意义 70
一、农垦企业经济模式的内涵 70
二、研究农垦企业经济模式的意义 70
第二节 农星企业经济模式的特点与成因 72
一、农垦企业经济模式的四大特点 72
二、农垦企业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 75
一、经济模式比较的目的 78
第三节 不同经济模式的比较 78
二、农垦企业经济模式及其比较 79
第四节 选择经济模式的原则 85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85
二、有利于发挥优势形成规模经营 86
三、有利于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86
第六章 农垦企业的产业结构 87
第一节 农垦企业产业结构的含义和特征 87
一、农垦企业产业结构的含义 87
二、农垦企业产业结构的演化 88
三、农垦企业产业结构的特征 90
一、农垦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标 92
第二节 农垦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标和原则 92
二、农垦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原则 95
第三节 农垦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97
一、农垦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97
二、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法 98
第七章 农垦企业的自然资源与土地级差效益 100
第一节 农垦企业自然资源与农垦经济发展 100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00
二、农垦企业的自然资源性质和状况 101
三、农垦企业自然资源与农垦经济发展的关系 103
一、农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类型 105
二、开发利用农垦自然资源的原则 106
第二节 农垦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06
三、开发利用农垦自然资源的基本要求 108
第三节 农垦企业土地资源的级差效益及提高 110
一、土地的级差效益问题 110
二、进一步提高农垦企业的土地级差生产力 112
三、发展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的级差生产率 114
第八章 农垦企业劳动力要素及劳动报酬制度 117
第一节 农垦企业劳动力与农垦经济发展 117
一、农垦企业的劳动力 117
二、农垦企业劳动力与农垦经济发展的关系 120
第二节 提高农垦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121
一、影响农垦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121
二、提高农垦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24
一、制定和完善农垦企业劳动报酬制度的原则 128
第三节 农垦企业的劳动报酬制度 128
二、农垦企业现行的劳动报酬形式 130
三、农垦企业现行劳动报酬制度的利弊分析和改革 133
第九章 农垦企业的资金要素及资金利用 135
第一节 资金来源和资金性质 135
一、财务大包干前的资金来源及性质 135
二、财务大包干后的资金来源及性质 136
第二节 资金形成的特点和资金形成的作用 143
一、资金形成的特点 143
二、资金形成的作用 145
一、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48
第三节 资金利用及意义 148
二、合理使用资金的意义 151
第十章 农垦企业的市场环境和价格制定 153
第一节 农垦企业的市场环境 153
一、市场的功能 153
二、健全市场体系 157
第二节 农垦企业产品的价格确定 161
一、价格及其职能 161
二、价格的形成和确定 163
三、市场价格形势和策略 166
第一节 农垦企业的利润 170
一、利润和利润率 170
第十一章 农垦企业的利润和积累 170
二、考核农垦企业利润水平的指标体系 171
三、提高农垦企业利润和利润率的途径 173
第二节 农垦企业的利润分配 175
一、农垦企业的利润分配原则 175
二、农垦企业的利润分配形式 177
三、职工家庭农场的利润分配 179
四、二级法人企业的利润分配形式 179
第三节 农垦企业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180
一、农垦企业的积累 180
二、农垦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182
三、资金积累和劳动积累在农垦企业扩大再生产中的作用 184
一、环境的概念 188
第十二章 农垦经济的地域生态环境 188
第一节 生态环境概述 188
二、环境与资源 190
第二节 农垦生态环境的地域分异 191
一、东北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2
二、华北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3
三、黄土高原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3
四、内蒙古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4
五、长江中下游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4
六、西南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5
七、华南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6
九、青海西藏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7
八、新疆甘肃垦区的地域生态环境 197
第十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农垦经济发展 199
第一节 影响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200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00
二、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201
第二节 生态农业 204
一、生态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204
二、生态农业设计与调控的基本原理 206
三、生态农业的基本类型 206
四、生态农业发展展望 213
五、“绿色食品”工程 214
一、关于经营方针 217
第一节 起步创业时期的农垦经济政策(1949——1956) 217
第十四章 农垦经济政策的演进 217
二、关于财务政策 218
三、关于工资制度 219
四、关于领导体制 219
五、关于劳动人事制度 219
第二节 大发展时期的农垦经济政策(1957——1966) 220
一、关于经营方针 220
二、关于财务政策 221
三、关于工资制度 222
四、关于领导体制 223
五、关于劳动人事制度 223
第三节 挫折时期的农垦经济政策(1967——1976) 224
一、关于工资制度 225
二、关于领导体制 225
三、关于劳动人事制度 226
第四节 稳定发展时期的农垦经济政策(1977——1990) 226
一、关于经营方针 227
二、关于财务政策 228
三、关于工资制度 229
四、关于领导体制 229
五、关于劳动人事制度 230
六、关于对外政策开放 230
一、探讨农垦经济发展趋势的意义 232
第一节 探讨农垦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意义和客观依据 232
第十五章 农垦经济的发展趋势 232
二、探讨农垦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依据 234
第二节 农垦经济的发展趋势 236
一、新型经济综合开发区的发展趋势 236
二、集团化趋势 238
三、城乡一体化趋势 240
第三节 农垦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42
一、农垦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42
二、对策 244
附:案例九则 247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