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说“辨”及言文艺批评观(自序) 1
(一) 1
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 1
生活形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1
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15
矛盾冲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28
形象创造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38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46
角度·广度·深度 48
——评赵启强的《在百分之九十里》 54
人物多样化与手法多样化 54
——评贾平凹的《头发》 60
是赞歌不是悲歌 60
——评谌容的《人到中年》 64
在平凡中见出非凡 64
陈奂生与阿Q 68
——谈陆文婷的形象塑造 68
——评高晓生的《陈奂生上城》 72
可喜的第一步 72
——读孔捷生的短篇小说 80
艺术的节制 80
——评孔捷生的“第二步”,兼论“意识流” 92
但愿人长久 92
——与陈国凯谈“人之常情”的表现问题 100
体现新“水位”的新作 100
——评陈国凯的《两情若是久长时》 103
把握改革中矛盾的特质 103
——再评陈国凯的《两情若是久长时》 108
妙在显示新的特质 108
——评尚予见的《车队越过鹰崖》 113
宛若行云流水的乐章 113
——评何卓琼的《总工程师的日常生活》 116
爱情·人情·诗情 116
抢占艺术的空间 121
——读谭日超的《爱的复苏》 121
——读林经嘉的《急流》一得 124
众里寻他千百度 124
——评程贤章、王杏元的《胭脂河》及言若干文艺问题 137
特区文学怎样写出“特”味? 137
——读丹圣的《小姐同志》有感 141
对生活的独特发现 141
——读杨千华的《天堂众生录》 143
要敢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143
打破塑造反面人物的清规戒律 149
——与廖红球谈《爱的古藤》,并代简致广东青年作家 149
(二) 149
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54
——谈小说《樟田河》的评价问题 165
关于悲剧的悲剧 165
创作方法的研究大有可为 174
新闻与文学交叉点的新探索 178
一、这是一个新领域 184
——评外国学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评论 184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在出现 184
——谈《风流人物报》和它的报告文学 184
二、动向分析:若干相似之点 188
三、文化观念上的认同和见异 192
四、文化和文学上的相撞与交融 200
五、值得借鉴的研究和评论方法 208
(三) 215
“山将永存,田将永在” 215
青山着意化为桥 219
——重读周立波的《韶山的节日》 219
——肖殷谈《桃子又熟了……》的写作 225
意境的创造 225
——读黄秋耘的《雾失楼台》漫笔 228
探求奥妙的境界 228
——读秦牧的《语林采英》 234
更能消几番风雨 234
——访作家秦兆阳 239
我走过的文学道路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