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水平测试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谷祺,孙德金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05018404
  • 页数:116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部分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1

一、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

二、会计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

三、会计的对象 5

(一)资金占用的组成 6

(二)资金来源的组成 7

(三)费用成本与收入成果 7

四、会计的任务 10

五、会计的方法 11

六、帐户 12

(一)会计数据资料的分类 12

(二)帐户按其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 16

(三)会计科目表和会计科目分级 17

(四)会计科目使用的有关规定 18

七、复式记帐原理 19

(一)复式记帐法的概念 19

(二)会计分录和帐户对应关系 21

(三)复式记帐的作用 22

八、借贷记帐法 23

(一)借贷二字的来源与演进 23

(二)借贷记帐法的帐户结构 24

(三)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25

(四)借贷记帐法的试算平衡 29

(五)借贷记帐法的特点 31

九、增减记帐法 32

(一)帐户结构 32

(二)增减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33

(三)增减记帐法的试算平衡 34

(四)增减记帐法的特点 37

十、收付记帐法 37

(一)收付记帐法的基本概念 37

(二)帐户的设置和结构 38

(三)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 41

十一、会计帐务处理原则 44

(一)收付实现制 44

(二)权责发生制 44

(三)权责发生制的调整分录 45

十二、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47

(一)分类的意义 47

(二)帐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48

十三、会计凭证 55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55

(二)原始凭证 56

(三)记帐凭证 57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58

十四、帐簿 59

(一)帐簿的意义和种类 59

(二)帐簿登记规则 60

(三)结帐和改错 61

十五、财产清查 63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63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64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65

十六、会计报表 69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 69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 71

(二)记帐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72

(一)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 72

十七、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2

(三)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73

(四)汇总记帐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73

第二部分工业会计、财务(上) 75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 75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和标准 75

(二)固定资产的计价 76

(三)固定资产折旧 78

(四)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帐务处理 83

二、无形资产的核算 87

(一)无形资产的范围 87

(二)无形资产的计价 88

(三)无形资产取得和摊销的帐务处理 88

(一)现金的管理与核算 89

三、货币资金的核算 89

(二)银行存款的管理与核算 91

(三)银行转帐结算的核算 93

(四)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100

四、各种借款的核算 101

(一)各种借款的种类和内容 101

(二)各种借款取得(转入)和归还的核算 105

(三)各种借款利息的核算 109

五、材料、物资的核算 111

(一)材料的概念与计价 111

(二)材料的日常核算 113

(三)库存材料、物资帐面价值的调整 117

(四)材料、物资盘盈、盘亏的核算 118

(一)工资的概念和职工工资总额的内容 119

六、工资的核算 119

(二)工资的计算 120

(三)工资总额的列支渠道及核算 123

(四)职工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基金的工资总额及计算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工资总额 125

七、产品成本的核算 126

(一)产品成本的一般概念 126

(二)产品成本开支范围 128

(三)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 129

(四)生产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 132

(五)产品成本核算程序 133

(六)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145

八、投资和债券的核算 155

(一)投资的核算 155

(二)债券的核算 158

(一)销售核算的内容 162

九、销售的核算 162

(二)销售核算的帐务处理 165

十、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167

(一)利润及其核算 167

(二)利润分配及其核算 169

十一、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的核算 176

(一)专用基金的种类和内容 176

(二)专用基金的核算 182

(三)专用拨款的种类和内容 188

(四)专用拨款的核算 189

十二、…会计报表 191

(一)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编制要求 191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和反映的内容 192

(三)各种主要会计报表填制的基本方法 196

(一)财务和财务管理 208

(二)工业企业财务活动 208

第二部分工业会计、财务(下) 208

一、财务管理一般 208

(三)工业企业财务关系 210

(四)财务管理的内容 211

(五)财务管理的任务 212

(六)财务管理的方法 214

(七)资金时间价值 214

(八)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216

(九)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 222

二、固定资金管理 224

(一)固定资金周转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224

(二)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227

(三)固定资金计划的编制 228

(四)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231

(五)固定资产折旧计划的编制 236

(一)流动资金概述 238

三、流动资金管理 238

(二)流动资金管理要求 241

(三)流动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243

(四)流动资金计划的编制 251

(五)流动资金控制 253

四、产品成本管理 257

(一)产品成本概述 257

(二)产品成本管理要求 259

(三)成本计划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60

(四)目标成本的预测 265

(五)可比产品成本的预测 266

(六)不可比产品成本的测算 270

(七)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 271

(八)成本管理责任制 272

(一)工业品价格管理 275

五、销售收入和企业纯收入管理 275

(二)销售收入管理 279

(三)企业纯收入及其管理要求 282

(四)利润额和利润率 283

(五)量本利分析 285

(六)商品销售利润的预测 287

(七)商品销售利润计划的编制 292

(八)国营工业企业的利润分配 293

(九)企业留利的确定 298

六、专项资金管理 302

(一)专项资金概述 302

(二)专项资金管理要求 303

(三)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经济效益的预测与评价 305

(二)国营商业企业的经营资金来源 308

(一)商业企业的资金组成 308

一、商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资金管理 308

第三部分商业会计、财务 308

(三)供销合作社企业的经营资金来源 309

(四)商业企业资金来源的管理要求 309

(五)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借款种类 309

(六)银行向商业企业发放贷款的条件 309

(七)企业向社会筹集资金中发行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310

(八)商业企业结算资金来源的主要内容 310

(九)商业企业结算资金来源的管理原则 310

(十)商业企业固定资金借款的种类 311

二、商品流转核算的原则和规定 311

(一)商业企业商品资金的管理方法 311

(二)商品核算的计价原则 311

(六)商品销售的涵义 312

(五)商品购进的范围 312

(四)商品购进的涵义 312

(三)商品管理的一般原则 312

(七)商品销售的范围 313

(八)购进商品的入帐时间 313

(九)销售商品的入帐时间 313

(十)购进商品的入帐价格 313

(十一)销售商品的入帐价格 314

(十二)商品购销中的交接方式 314

(十三)商品流转核算方法 315

三、批发商品流转的核算 315

(一)批发商品流转核算的特点 315

(二)批发商品购进的核算 315

(三)批发商品销售的核算 323

(四)批发商品储存的核算 333

(二)零售商品流转的核算方法 335

(一)零售商品流转核算的特点 335

四、零售商品流转的核算 335

(三)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 336

(四)零售商品销售的核算 337

(五)零售商品储存的核算 341

五、农副产品收购的核算 343

(一)农副产品经营和核算的特点 343

(二)农副产品购进的核算 343

(三)农副产品清选整理的核算 348

(四)农副产品调拨销售的核算 350

(五)农副产品储存的核算 352

六、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物料用品的核算 359

(一)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物料用品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管理办法 359

(二)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物料用品的管理要求 359

(三)包装物的核算 360

(五)物料用品的核算 362

(四)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362

(一)商品流通费的概念 363

(二)商品流通费的种类 363

(三)商品流通费的核算范围 363

七、商品流通费的管理与核算 363

(四)商品流通费的核算原则 364

(五)商品流通费的支付方式 364

(六)商品流通费的分摊 364

(七)商品流通费中重点费用项目的核算 364

(八)商品流通费大类核算 365

八、专用基金的核算 366

(一)专用基金的核算原则 366

(二)按营业收入、费用和其他收入提取的专用基金的核算 366

(三)按价值和费用提取的专用基金的核算 367

(四)按利润提取的专用基金的核算 367

(一)税金的核算 368

九、税金和财务成果的核算 368

(二)利润及分配的核算 370

十、会计报表 380

(一)商业企业会计报表的种类 380

(二)商业企业资金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381

(三)商业企业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 381

(四)商业企业会计报表间的数字钩稽关系 382

十一、饮食企业的核算 383

(一)饮食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383

(二)饮食企业的原材料购进与管理 383

(三)饮食制品的成本核算 384

(四)饮食业制品销售价格的计算 384

(八)饮食服务费用的核算特点 385

(七)饮食制品销售价格毛利率与加成率的换算 385

(六)饮食制品销售价格的加成率计算法 385

(五)饮食制品销售价格的毛利率计算法 385

十二、商业财务计划 386

(一)商业财务工作的内容 386

(二)商业财务工作的任务 387

(三)商业财务计划的种类 387

(四)商业财务计划的内容 388

(五)编制商业财务计划常用的计算方法 388

(六)商品资金计划的内容及其编制方法 389

(七)非商品资金计划编制方法 390

(八)结算资金占用计划的编制方法 390

(九)流动资金来源计划指标的确定 391

(十)商品流通费计划的编制方法 391

(十二)商品销售毛利指标的确定 392

(十一)商业利润计划的内容 392

(十三)商品经营利润指标的确定 393

(十四)利润总额指标的确定 393

(十五)补贴后利润总额指标的确定 393

(十六)企业利润净额指标的确定 394

十三、商业财务管理 394

(一)商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394

(二)商业流动资金的特点 396

(三)商业企业筹集资金的原则 397

(四)商业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原则 398

(五)批发企业商品周转的库存限额 399

(六)批发企业商品周转库存限额的分类管理 400

(七)批发企业商品资金的分环节综合管理 400

(八)农副产品采购企业商品资金计划管理 401

(十)零售企业商品资金定额管理的商品资金占用率法 402

(九)零售企业商品资金定额管理的周转天数法 402

(十一)零售企业商品资金定额管理的周转次数法 403

(十二)零售企业商品资金定额管理的按柜组淡旺季分别计算商品资金定额法 403

(十三)流动资金周转率的计算 404

(十四)流动资金占用率的计算 405

(十五)流动资金节约(或浪费)额的计算 406

(十六)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的途径 406

(十七)商品流通费的管理方法 408

(十八)商品流通费用率及其计算 409

(十九)商品流通费用升降程度 409

(二十)商品流通费用升降速度 410

(二十一)商品流通费用节约(或超支)额 410

(二十二)降低商品流通费的途径 411

(二十三)销售利润率 412

(二十五)资金利润率 413

(二十四)成本利润率 413

(二十六)增加商业利润的途径 414

(二十七)承包经营企业的利润分配 415

(二十八)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 416

十四、商业企业财务分析 417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与财务分析的内容 417

(二)商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分析 418

(三)商业企业流动资金效益的分析 419

(四)商业企业商品流通费的分析 419

(五)商业企业利润的分析 420

第四部分预算会计、财务 423

一、预算会计、财务总论 423

(一)预算会计的概念 423

(二)预算会计的对象 423

(三)预算会计的组成 424

(四)预算会计的特点 425

(五)预算会计的作用 426

(六)预算会计科目 427

(七)资金收付记帐法 428

(八)预算会计凭证 428

(九)预算会计帐簿 429

(十)预算会计报表 430

(十一)预算外资金 430

(十二)定员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 431

二、总预算会计、财务 432

(一)总预算会计的任务 432

(二)总预算会计科目 434

(三)预算收入及其分类 434

(五)国家金库及其职责和权限 435

(四)征收机关 435

(六)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 437

(七)预算收入的退付 438

(八)预算收入的核算 438

(九)预算拨款及其原则 439

(十)预算拨款的方式 440

(十一)预算拨款的核算 440

(十二)预算支出及其列报依据 441

(十三)预算支出的分类 441

(十四)银行支出数、实际支出数和银行支取未报数 442

(十五)预算支出的核算 442

(十六)预算周转金的核算 443

(十七)预算往来款项的核算 443

(十八)购入有价证券的核算 444

(十九)国库存款和在途款的核算 444

(二十一)行政预算外收支的核算 445

(二十)财政预算结余的核算 445

(二十二)财政专项周转金的核算 446

(二十三)财政预算外往来款项的核算 446

(二十四)预算外结余的核算 446

(二十五)年终清理及财政总会计年终清理的内容 447

三、单位预算会计、财务 448

(一)单位预算会计的任务 448

(二)国家财政对事业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 449

(三)单位预算会计科目 450

(四)全额管理单位会计科目 451

(五)差额管理单位会计科目 452

(六)自收自支管理单位会计科目 452

(七)单位预算会计核算成本费用的会计科目 453

(八)领拨经费的原则和领拨经费的核算 453

(九)经费支出的核算 454

(十)抵支收入的核算 455

(十一)经费包干结余的核算 456

(十二)单位预算外收支的核算 456

(十三)应缴预算收入的核算 456

(十四)差额预算单位的管理原则 457

(十五)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的核算 458

(十六)拨入差额补助费和其他收入的核算 458

(十七)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 459

(十八)结余和收益的核算 459

(十九)经费暂存和经费暂付的核算 460

(二十)暂存款和暂付款的核算 460

(二十一)合同预收款和合同预付款的核算 460

(二十二)借入款和借出款的核算 461

(二十三)专用基金的核算 461

(二十五)下级上交收入和上交上级支出的核算 462

(二十六)调剂收入和调剂支出的核算 462

(二十四)专项资金的核算 462

(二十七)事业专项周转金和事业储备周转金的核算 463

(二十八)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 463

(二十九)财产物资的核算 466

(三十)成本费用的核算 467

(三十一)年终清理结算和结帐 469

(三十二)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 470

第五部分基本建设会计、财务 474

一、建设单位的资金及其运动 474

(一)建设单位的资金来源 474

(二)建设单位的资金占用 476

(三)建设单位的资金运动 477

二、基本建设拨款的核算 480

(一)预算内拨款的核算 480

(二)自筹资金拨款的核算 489

(三)煤代油专用基金拨款的核算 492

(四)其他拨款的核算 492

三、基本建设借款的核算 493

(一)基本建设投资借款的核算 493

(二)其他借款的核算 497

四、设备的核算 500

(一)设备的分类和计价 500

(二)设备收入的核算 503

(三)设备发出的核算 505

五、基本建设支出的核算 507

(一)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核算 507

(二)设备投资的核算 511

(三)其他投资的核算 512

(四)待摊投资的核算 513

(五)转出投资的核算 516

(六)应核销投资的核算 518

(七)应核销其他支出的核算 519

(八)交付使用财产的核算 520

(九)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的计算 524

六、基本建设资金冲转的核算 525

(一)拨款建设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冲销的核算 525

(二)投资借款建设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冲转的核算 527

(三)拨贷合一建设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冲转的核算 528

七、工程价款的核算 528

(一)工程价款构成的内容 528

(二)工程价款的结算方法 529

(三)工程价款结算的核算方法 531

八、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包干的核算 534

(一)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534

(三)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节余的核算方法 536

(二)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的财务处理 536

九、工程成本的核算 538

(一)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538

(二)工程成本项目 539

(三)工程成本核算应设置的帐户 541

(四)生产费用汇总和分配的基本方法 542

(五)未完施工成本的确定 543

第六部分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544

一、经济活动分析概述 544

(一)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 544

(二)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 545

(三)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 546

(四)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 550

(五)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551

(一)产品产量分析 552

二、生产分析 552

(二)产品品种分析 553

(三)产品质量分析 554

(四)生产进度分析 556

(五)影响产品生产的主导因素的分析 558

三、产品成本分析 559

(一)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559

(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 560

(三)每百元商品产值成本指标的分析 563

(四)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564

(五)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单位成本影响的分析 568

(六)产品成本降低幅度的预测分析 572

(一)全部产品销售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574

(二)国家计划品种销售量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574

四、产品销售分析 574

(三)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 575

(四)市场销售产品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576

(五)产品销售预测分析 577

五、利润分析 579

(一)产品销售利润分析 579

(二)利润率分析 581

(三)预测利润分析 583

六、资金分析(上) 585

(一)资金筹集分析 585

(二)资金平衡关系分析 587

(三)固定资金分析 588

(四)定额流动资金分析 589

(五)非定额流动资金的分析 592

(六)专用基金的分析 594

(一)固定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及其分析 596

七、资金分析(下) 596

(二)评价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 599

(三)流动资金周转率的分析 600

(四)流动资金利润率的分析 605

(五)产值资金率的分析 606

(六)专用基金利用效果的分析 607

第七部分会计法规 609

一、会计法规按发布机关不同的分类 609

(一)会计法律 609

(二)会计行政法规 609

(三)地方性会计法规 609

(三)会计核算法规 610

(六)涉外会计法规 610

(五)注册会计师法规 610

(四)会计人员管理法规 610

(二)会计基础工作法规 610

(一)综合法规 610

二、会计法规按内容不同的分类 610

(四)会计规章制度 61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611

(一)《会计法》的性质、特点、意义,制定《会计法》的背景、条件和过程 611

1.《会计法》的性质 611

2.《会计法》的特点 611

3.制定和施行《会计法》的意义 612

4.制定《会计法》的背景和条件 612

5.制定《会计法》的过程 613

(二)《会计法》有关问题的解答 614

1.为什么说,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是制定《会计法》的最终目的? 614

6.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为什么要“加强会计工作”呢? 615

5.我国会计核算资料的内容为什么必须有统一的口径和具有可比性? 615

4.《会计法》对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怎样肯定的? 615

2.《会计法》规定的会计职能(任务)是什么? 615

3.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615

7.目前我国的会计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616

8.怎样才能全面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616

9.为什么说会计具有别的工作所无法代替的特殊的重要作用? 616

10.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做好哪几项工作? 616

11.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哪些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617

12.《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内容是什么? 617

13.什么是会计期间? 617

14.什么叫会计年度?《会计法》对会计年度是怎样规定的? 617

15.按照《会计法》的规定,把会计的职能(任务)概括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与过去“反映与监督”的提法有何不同? 617

18.《会计法》规定的核算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618

19.会计档案包括哪些内容?会计档案的作用是什么? 618

17.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18

16.《会计法》关于记帐的货币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618

20.《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会计档案做了哪些规定? 619

21.什么是会计监督? 620

22.会计监督的目的有哪些? 620

23.社会主义国家会计监督的特点是什么? 620

24.会计监督工作应渗透到哪些领域和环节?它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620

25.《会计法》对于内部会计监督,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621

26.内部会计监督指的是什么?从实际工作内容讲,它的监督范围包括哪些? 621

27.外部单位对会计的监督都包括哪些监督? 622

28.政府部门实施的监督,其监督的对象是什么? 622

29.各单位在接受外部监督时,应该怎样对待? 622

30.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622

31.一般说来,各单位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什么? 622

32.不单独设置财务会计机构的单位,其会计主管人员怎样配备? 622

37.会计机构内部的稽核制度与本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有何区别? 623

36.什么是会计机构内部的稽核制度? 623

38.为什么说,我国会计人员肩负双重任务? 623

34.会计工作实行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623

33.出纳人员不得兼管哪些会计工作? 623

35.对于不真实、不合法,或者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如何处理? 623

39.从我国的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出发,在会计人员的任免上,必须防止哪两种情况? 624

40.什么是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 624

41.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624

42.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程序是怎样规定的? 624

43.《会计法》对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其交接手续是怎样规定的? 625

44.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625

45.会计人员因工作调动或离职,为什么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625

46.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到侵犯,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怎样对待或处理? 625

47.什么是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626

48.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为什么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626

49.怎样理解会计制度制定权限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626

52.怎样理解会计核算资料必须准确? 627

50.怎样理解《会计法》第十条规定的会计核算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627

51.怎样理解会计核算资料必须真实? 627

53.怎样理解会计核算资料必须完整? 628

54.怎样理解会计核算资料必须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628

55.如何理解《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认为是违反国家统一规定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单位行政领导人坚持办理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执行的规定? 628

56.国家为什么给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以法律的保障? 630

57.《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概括起来有哪几种?其内容是什么? 630

58.怎样理解法律的特征? 631

59.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应给予何种惩处? 631

60.何谓伪造? 631

61.何谓变造? 631

62.何谓故意毁灭? 631

63.采取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等非法手段破坏会计核算工作的违法行为,应该怎样惩处? 631

66.各单位的行政领导人及其主管单位的行政领导人,他们如果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的财务收支事项,如果决定办理或者坚持办理,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应该怎样处理? 632

65.会计人员对明知是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予以办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给予什么处分? 632

64.会计人员对明知是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或者对明知是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予以办理,情节严重的,应给予什么处分? 632

67.《会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上级主管单位行政领导人接到会计人员按照本法第十九条二款规定提出的书面报告,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作出处理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给予什么处分? 633

68.单位行政领导人和其他人员对依照《会计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应给予什么处分? 633

69.单位行政领导人和其他人员对依照《会计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应该怎样进行处理? 634

四、《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635

(一)《条例》的适应性 635

(二)会计人员职责 636

(三)会计人员工作权限 636

(四)会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637

五、《关于贯彻执行〈会计法〉中有关会计人员任免规定的通知》 637

(二)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 638

(三)会计专业职务名称 638

(一)会计职称改革的重大意义 638

六、《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 638

(四)会计专业职务聘任 639

(五)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聘条件 639

(六)会计专业职务的基本职责 640

(七)聘任或任命会计专业职务的程序 641

(八)会计专业职务任期 641

(九)评议、聘任(任命)会计专业人员,应坚持的原则 641

七、《关于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会计人员评审、聘任(任命)会计专业职务的暂行规定》 642

(一)参加各级专业职务评审的条件 642

(二)考试的组织和考试内容 643

八、《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试行规定》 644

(一)《试行规定》的适用范围 644

(二)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专业工作年限的计算 645

(三)会计人员荣誉证书的颁发程序 645

(二)决算报告、内容 646

(一)《办法》的适用范围 646

九、《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646

十、《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办法》 646

(三)决算报告的编制方法 647

(四)决算报告报送份数、程序及期限 648

(五)决算报告的审核程序 649

十一、《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 649

(一)制定《试行办法》的目的意义 649

(二)《试行办法》的适用范围 650

(三)会计工作等级划分 650

(四)等级标准的制定权限 650

(五)会计工作各个等级的考核标准 650

(六)达标升级的考核确认 651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652

(二)注册会计师 653

(三)会计师事务所 653

(一)《注册会计师条例》的立法依据 653

(四)注册会计师的注册 654

(五)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655

(六)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规则 656

(七)注册会计师协会 657

十三、《总会计师条例》 657

(一)总会计师的设置 658

(二)总会计师的地位 658

(三)总会计师的职责 658

(四)总会计师的权限 659

(五)总会计师的任免 660

(六)总会计师必须具备的任职条件 660

(七)有关对总会计师奖励的规定 661

(八)有关对总会计师处分的规定 661

(九)有关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阻碍总会计师行使职权的,以及对其打击报复或者变相打击报复处分的规定 662

(一)税收的定义 663

第八部分财税法规 663

一、税收的一般概念 663

(二)税收的特征 665

(三)税收的本质和性质 665

(四)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667

二、现行工商税收制度 671

(一)我国现行税制的税种 671

(二)税法及其要素 674

三、产品税 678

(一)什么是产品税 678

(二)产品税的纳税人 679

(三)产品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目税率 679

(四)产品税的计税依据 681

(五)产品税的纳税环节和纳税地点 682

(六)产品税的纳税时间和缴税方法 683

(七)产品税的减免退税 685

四、增值税 687

(一)什么是增值税 687

(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688

(三)增值税的税目和征税范围 688

(四)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688

(五)增值税的税率 690

(六)增值税扣除税额的计算 692

(七)增值税减免税额的计算 696

(八)增值税的征收方法 697

五、营业税 698

(一)什么是营业税 698

(二)营业税的纳税人 699

(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和征收范围 699

(四)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701

(五)营业税的纳税环节和纳税地点 702

(六)批发环节代扣代缴零售环节营业税 703

(七)营业税的起征点 704

(八)营业税的减税免税 705

六、城市维护建设税 707

(一)什么是城市维护建设税 707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和征收范围 707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 707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征收和减税免税 708

七、国营企业所得税 709

(一)什么是国营企业所得税 709

(二)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 709

(三)国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712

(四)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714

(五)国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716

八、集体企业所得税 717

(一)什么是集体企业所得税 717

(二)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718

(三)集体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 718

(四)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 720

九、房产税 720

(一)什么是房产税 720

(二)房产税的纳税人和征收范围 721

(三)房产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 721

(四)房产税的减税免税 722

(五)房产税的计算和征收 722

十、车船使用税 723

(一)什么是车船使用税 723

(二)车船使用税的纳税人和征收范围 723

(四)车船使用税的减免税和计算征收 724

(三)车船使用税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和税率 724

十一、奖金税 725

(一)什么是奖金税 725

(二)奖金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 725

(三)奖金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 726

(四)奖金税的减税免税 728

十二、建筑税 728

(一)什么是建筑税 728

(二)建筑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 729

(三)建筑税的税率 730

第九部分经济法规 73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732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732

(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733

(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性质 733

(四)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734

(五)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和管理委员会 735

(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和职工代表大会 736

(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同政府的关系 737

(八)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738

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 740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740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 740

(三)承包经营合同 741

(四)企业经营者 742

(五)承包经营企业的管理 74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744

(一)破产法的概念 744

(三)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745

(二)宣告破产的条件 745

(四)债权人会议 746

(五)和解和整顿 747

(六)破产清算 748

(七)破产程序终结 749

(八)对破产企业职工的善后措施 749

(九)违反破产法的法律责任 749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750

(一)经济合同的概念 750

(二)签订经济合同的基本原则 751

(三)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 751

(四)经济合同的无效及其处理 752

(五)经济合同的履行 752

(六)经济合同的违约责任 753

(七)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755

(八)经济合同的担保 756

(九)经济合同的管理 757

(十)经济合同的调解和仲裁 758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 758

(一)经济合同仲裁的概念 758

(二)经济合同仲裁的原则 759

(三)管辖 759

(四)仲裁组织 761

(五)仲裁程序 761

(六)起诉和重新裁决 762

六、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 763

(一)摊派的概念 763

(二)禁止各种形式的摊派 763

(三)权利与责任 764

(四)奖励与惩罚 765

(二)合同的订立 766

七、涉外经济合同法 766

(一)涉外经济合同的概念 766

(三)合同的履行和违反合同的责任 768

(四)合同的转让 770

(五)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770

(六)争议的解决 772

(七)解决争议的时效 773

八、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774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 774

(二)合资企业的设立 774

(三)组织形式与注册资本 777

(四)出资方式 778

(五)经营管理机构 778

(六)计划、购买与销售 780

(七)税务 781

(八)外汇管理 783

(九)财务与会计 783

(十)期限、解散与清算 785

(十一)争议的解决 785

九、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786

(一)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概念 786

(二)合作企业的设立 787

(三)投资方式 787

(四)组织管理机构 787

(五)财务与会计 787

(六)外汇管理 788

(七)物资购买和产品销售 788

(八)税收 788

(十一)争议的处理 789

(十)合作期限 789

(九)收益分配、风险和亏损承担 789

十、外资企业法 790

(一)外资企业的概念 790

(二)外资企业的法律地位 790

(三)外资企业的设立 790

(四)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791

(五)企业的变更、终止和清算 793

(六)纠纷的处理 794

第十部分新中国会计发展史 797

一、我国会计工作管理机构和重要工作会议的发展史 797

(一)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797

(二)财政部及其会计管理机构各个时期的主要领导人 797

(三)会计管理机构体制变化的主要特点 798

(四)全国性会计工作会议 798

(一)新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801

二、我国会计制度及会计制度管理体制的发展史 801

(二)一些重要会计制度的制定 802

(三)全国第一部会计法律的制定和施行 808

(四)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809

(五)开展会计干部技术职称、专业职务评 809

定和表彰奖励优秀会计人员 809

(六)建立注册会计师制度 811

(七)开展会计工作达标升级活动,全面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812

(八)我国会计制度管理体制的发展史 813

三、我国会计工作中一些重要创举的历史 815

(一)班组经济核算 815

(二)指标分解分级归口管理 816

(三)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817

(四)内部银行 817

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史 818

(五)责任会计 818

(一)一些重要会计理论观点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819

(二)全国著名会计学术团体的创建及其领导人 820

(三)主要会计刊物及创刊时间 821

(四)知名会计学者及其代表著作 822

五、我国会计教育发展简况 824

六、我国会计与外国(地区)会计交往史 825

第十一部分管理会计 828

一、管理会计概述 828

(一)管理会计问题属于现代会计的范畴 828

(二)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829

(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831

(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831

(五)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832

(一)成本性态及成本按性态分类 833

二、成本性态分析 833

(二)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 834

(三)混合成本及其分类 835

(四)成本性态分析原理 837

(五)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形式 839

三、变动成本计算模式 843

(一)变动成本计算的概念 843

(二)变动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的比较 843

(三)两种成本计算模式分期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847

四、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原理 849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849

(二)保本分析 850

(三)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852

(四)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855

(一)经营预测分析概述 864

五、经营预测分析 864

(二)销量预测 865

(三)利润预测 872

(四)成本预测 876

(五)资金预测 879

六、短期经营决策 880

(一)经济决策概述 880

(二)短期经营决策的概念、假定 882

(三)短期经营决策涉及的有关成本概念 883

(四)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885

(五)产品经营决策 888

(六)生产成本决策 892

(七)物资采购决策 895

(八)定价决策 896

(一)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898

七、长期投资决策 898

(二)货币时间价值 899

(三)资金成本 901

(四)风险报酬和风险报酬率 903

(五)现金流量 903

(六)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 905

(七)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 909

八、全面预算 910

(一)全面预算概述 910

(二)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内容 911

(三)全面预算体系中主要预算的特点 912

(四)弹性预算 913

(五)零基预算 915

(六)滚动预算 915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916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概念 916

九、标准成本制度 916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919

(四)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922

十、责任会计 923

(一)责任会计概述 923

(二)责任中心的设置 924

(三)责任预算的编制 927

(四)责任报告与业绩评价 928

(五)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929

(六)内部经济仲裁 931

第十二部分审计 932

一、审计的基本问题 932

(一)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932

(二)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934

(三)审计程序 939

(四)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审计 942

二、财务审计 950

(一)财务审计的内容 950

(二)货币资金的审计 950

(三)结算业务的审计 953

(四)工资审计 957

(五)材料审计 958

(六)固定资产审计 961

(七)产品成本审计 964

(八)产成品、销售和利润审计 969

三、经济效益审计 974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问题 974

(二)资金效益审计 981

(三)生产效益审计 984

(四)成本效益审计 989

(五)销售和利润审计 992

四、内部审计 995

(一)内部审计的意义 995

(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997

(三)内部审计的内容和要点 1000

(四)部门内部审计 1002

第十三部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004

会计、财务(上) 1004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及其特征 1004

二、投入资本的核算 1005

(一)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涵义 1005

(二)投入资本的验证 1006

(三)投入资本的核算 1007

(二)外币的核算 1009

三、货币资金与外币的核算 1009

(一)货币资金的核算 1009

四、应收、应付票据的核算 1015

(一)票据的类别 1015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1016

(三)应付票据的核算 1018

(四)应收、应付票据应计利息的核算 1018

五、存货的核算 1019

(一)存货的范围和计价 1019

(二)寄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的核算 1020

(三)存货的清查 1021

六、长期投资及长期负债的核算 1022

(一)长期投资的核算 1022

(二)长期负债的核算 1025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 1029

七、长期资产的核算 1029

(二)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核算 1039

八、成本和费用的核算 1043

(一)生产成本的核算 1043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 1050

(三)销售费用的核算 1053

九、销售和利润的核算 1056

(一)销售的核算 1056

(二)本年利润的核算 1061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1066

十、合营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1072

(一)合营企业解散的原因 1072

(二)合营企业解散和清算的一般程序 1072

(三)合营企业产权转让的清算 1074

(四)完全解散的清算 1076

十一、会计报表 1079

(一)合营企业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1079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程序及其相互关系 1080

(三)资产负债表 1081

(四)利润表 1085

(五)财务状况变动表 1088

(六)会计报表格式 1094

第十三部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113

会计、财务(下) 1113

一、资金筹措 1113

(一)资金来源 1113

(二)资本结构 1115

(三)资产的作价与验资 1118

(一)资金的短期循环 1122

二、资金流转 1122

(二)资金的长期循环 1124

三、资产管理 1125

(一)固定资产管理 1126

(二)无形资产管理 1129

(三)流动资产管理 1130

四、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1137

(一)回收期法 1137

(二)净现值法 1138

(三)现值指数法 1140

(四)内部报酬率法 1140

五、成本与费用的管理 1141

(一)生产成本的管理 1142

(二)销售费用的管理 1143

(一)产品定价 1144

六、销售、结算、外汇管理 1144

(三)管理费用的管理 1144

(二)结算方式 1145

(三)外汇管理 1146

七、利润及利润分配 1147

八、财务计划 1148

(一)销售计划 1149

(二)成本、费用计划 1152

(三)利润计划 1153

(四)资本支出计划 1153

(五)借款计划 1154

(六)财务收支计划 1154

九、财务比率 1157

(一)财务比率的作用 1157

(二)财务比率的分类 1157

(三)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