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经济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百根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6220862X
  • 页数:349 页
图书介绍:

绪言 1

第一章 国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第一节 国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一、国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二、国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目次 1

第二节我国国土工作的目的和必要性 2

一、我国开展国土工作的目的 2

二、我国开展国土工作的必要性 4

三、国外国土开发整治工作的经验 8

第三节一些国家的国土开发整治工作简介 10

一、美国………………………………………………(10 )二、原苏联 12

三、日本 14

第二章国土规划的类型和理论基础 17

第一节国土规划的类型 17

一、系统工程论 18

第二节国土规划的理论基础 18

二、 “资源-技术-市场”模式和“市场-技术-资源”模式 26

第三章 国土规划的特性、原则与内容 28

第一节国土规划的特性 28

一、地域性 28

二、综合性 28

三、战略性 29

第二节国土规划的原则 29

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 29

二、综合性原则 30

三、统筹全局的原则 31

四、生态-经济原则 31

第三节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 31

一、确定本地区资源开发的顺序、规模和发展方向 31

四、对环境的综合治理 32

三、确定生产力布局、人口和城镇的合理布局 32

建设 32

二、统一安排能源、水源和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 32

第四节 国土规划与其他区划、规划和计划的关系 33

一、经济区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 33

二、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 34

三、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 34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国土规划的关系 35

第四章 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和主要总体经济指标 36

第一节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 36

第二节社会总产值 37

一、工业总产值 39

二、农业总产值 40

三、建筑业总产值 43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总产值 45

五、商业总产值 46

六、社会总产值构成的简要分析 47

第三节工农业总产值 49

第四节国民收入 49

第五节国民生产总值 53

第六节财政收入 56

第七节银行信贷 60

第五章农业经济资源的评价分析 62

第一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62

第二节农业生产的特点 63

一、土地的不可替代性 64

二、地域生 64

三、季节性 64

四、农产品的双重性 65

五、不稳定性 65

第三节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标志 65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65

二、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68

第四节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73

一、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73

二、农业技术的现代化 74

三、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74

第五节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75

一、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75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77

第六节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分析 79

一、农村经济的总体规模和水平 79

二、种植业的规模和水平 80

三、林业的规模和水平 88

四、畜牧业的规模和水平 90

五、水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93

第七节农业结构的评价分析及其调整趋势 95

一、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主要因素 96

二、国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98

三、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100

第八节我国主要农业结构的分析及今后调整方向 102

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和现状分析 102

二、我国的主要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 104

整趋势 104

第六章工业经济资源的评价分析和工业规划布局 119

第一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9

第二节工业现代化的概念和标志 120

一、工业现代化的概念 120

二、工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122

第三节工业生产的规模及水平分析 123

一、工业企业数及其组合 123

二、工业总产值规模和水平 128

三、固定资产规模和水平 128

四、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 130

一、工业的主要分类方法 131

第四节工业的主要分类及研究工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131

二、研究工业部门结构优化的意义 134

第五节影响工业部门结构的主要因素 137

一、自然资源的占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业 137

部门的形成和发展 137

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工业部 138

门结构的主要因素 138

三、国内需求变化对工业结构的影响 139

四、国际分工的新趋势和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对工业 141

部门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141

第六节 工业结构分析及其优化趋向 145

一、工农业结构 145

二、轻重工业结构,或甲乙两类工业结构 146

三、工业部门结构,或战略重点部门的发展趋势 151

四、重工业内部结构 155

五、轻工业内部结构 158

六、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结构 162

七、工业地带结构——东、中、西三个地带结构 165

第七节工业经济效益 168

一、经济效益的涵义 168

二、常用的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 169

第八节工业目标预测 173

一、环比法(直线法) 174

二、三次指数平滑法(指数加权平均法) 174

三、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法 175

第九节工业布局 176

一、地区布局 176

二、地点布局 177

三、厂址布局 177

第七章能源 179

第一节能源的概念和分类 179

第二节能源利用的重要性 182

第三节常规能源 183

一、煤炭 183

二、石油、天然气 186

三、水能 190

四、生物能和农村能源 193

第四节新能源 194

一、核能 195

二、太阳能 205

三、风能 208

四、沼气 209

第五节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及地区分布 212

一、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 212

二、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214

一、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 215

第六节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存在问题和前景 215

二、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前景 216

第七节能源预测 219

一、弹性系数预测法 219

二、直线趋势预测法(回归分析法) 220

三、相关方程法 222

第八节电网布局规划 223

第八章交通运输业的布局规划 224

第一节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24

一、保证作用 224

二、促进作用 225

三、在一定条件下有替代作用 225

第二节运输业的特点 225

一、运输联系的广泛性 226

二、运输业不创造新的有形产品 226

四、各种运输方式其产品的同一性 227

第三节交通运输规划的特点 227

三、运输生产的连续性 227

一、交通运输建设必须超前安排 228

二、运输生产要留有后备能力 228

三、组织合理运输,节约运力 228

四、统筹安排货物和旅客运输计划 229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主要规划指标 229

一、货运量 229

二、货物周转量和货物平均运距 233

第五节货运量的目标预测 236

一、一元线型回归法 236

二、水平法(用指数函数预测) 238

第六节影响运输布局诸条件的分析 239

一、社会经济条件对运输布局的影响 239

二、自然条件对运输布局的影响 241

第七节各种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 245

一、铁路 245

二、公路 246

三、内河航运 249

四、民用航空 249

五、管道 249

第九章商业规划 252

第一节商业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252

第二节商业规划的内容与编制方法 253

一、社会购买力同商品可供量的平衡 254

二、关于主要商品的产供销平衡 259

第十章人口及人口规划 261

第一节人口理论 262

一、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 262

二、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辩证统一 263

三、人口规律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263

四、人的社会作用 264

第二节人口再生产的特点 265

一、原始型 267

第三节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267

三、现代型 268

二、传统型 268

第四节 影响人口过程的一般因素 270

一、经济因素 270

二、文化教育因素 271

三、其他社会因素 271

第五节人口构成 272

一、年龄构成 273

二、性别构成 275

第六节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 276

一、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77

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78

三、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 279

年以后生第二个孩子 279

做法由各省区自行决定 280

四、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 280

第七节人口预测 281

一、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81

二、人口预测方法简介 281

第十一章城镇布局规划 284

第一节城镇的概念 284

第二节影响城市发展的条件 286

一、社会历史条件 286

二、自然条件 291

三、地理位置条件 301

第三节城市性质的确定 304

一、确定城市性质的具体依据 304

二、城市性质的主要分类 307

三、确定城市性质的分析与论证 309

一、确定城市规模的意义 311

第四节城市规模的确定 311

二、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 312

三、城市用地规模的确定 318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322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 323

一、污水的污染指标 323

二、污水的性质 325

三、水体的自净 326

四、污水排放标准 327

五、污水处理 329

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332

第三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335

一、工业噪声的防治 335

二、交通噪声的防治 335

三、居住区噪声的防治 335

四、城市环境噪声控制标准 336

第十三章国土规划的编制 338

第一节国土规划的具体内容、侧重点和最终成果 338

一、国土规划的具体内容 338

二、国土规划的主要任务和侧重点 338

三、国土规划的最终成果 339

第二节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340

一、研究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 340

二、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 342

三、战略重点和“突破口”的选择 343

四、区域开发的战略布局 343

第三节国土规划的编制程序 344

一、准备阶段 344

二、调查研究阶段 345

三、编写初步规划阶段 346

四、编制总体规划阶段 346

主要参考文献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