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78年:发展的背景 1
一、工业化梦想与基本制度确立 1
二、农民:产权的丧失 3
三、人民公社:组织上的“巨人” 7
四、粮食·粮食·粮食 13
五、平均与贫困的释义 17
六、简略的评论 20
第二章 “耕者有其田”的历史抉择 22
一、“大包干”之秘 22
二、“大锅饭”的遗产与农民行为 27
三、步履艰难的“规模经营” 33
四、农民与土地:情感关联 39
五、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创新 41
六、制度建设:一条漫长的路 47
七、几点小结 50
第三章 组织系统的危机与创新 53
一、家庭经营探源 54
二、相互侵入:组织空间的无序 56
三、让农民自我选择 60
四、政企分设与双层经营体制 66
五、有偿服务行得通吗? 74
第四章 农民与市场:解不开的结 78
一、统购统销:历史使命的完结 78
二、由“卖难”引出的话题 84
三、计划·市场·农民行为 88
四、各领风骚:农民对流通的参与 94
五、殊途同归——变革的思路 99
第五章 劳动力:发展中的“经济墙” 104
一、一池越蓄越多的“水” 105
二、一般规律:农业增长与劳动力等比下降 110
三、低效率的资源基础 114
四、越来越高的“抽水成本” 118
五、劳动积累:解除紧箍咒的有效选择 125
第六章 中国农民生活:质量与评价 137
一、转换时期的农民收入 138
二、消费与积累:正常与扭曲行为分析 145
三、农民生活质量相关问题分析 152
四、贫困·温饱·小康 159
第七章 “小生产、大服务” 163
一、“小生产”引出的大问题 163
二、社会化服务:内涵与外延 167
三、社会化服务:类型与功能 170
四、社会化服务:偏差与调整 180
第八章 农业与国民经济同成长 186
一、国民经济成长中的农村、农业、农民 186
二、中国经济成长:预测与判断 190
三、增长的需求——以粮食为例 194
四、资源转换: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 200
五、寻求优势:开放与参与 209
后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