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国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研究导论 1
1.1 国内外粮食安全研究综述 1
1.1.1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国际进展 1
1.1.2 粮食安全研究的国内进展 3
1.2 课题研究的思想、观点与意义 7
1.2.1 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7
1.2.2 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8
1.2.3 课题研究的意义 8
1.3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9
1.4 研究导引与述评 13
第2章 中国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的理论分析 17
2.1 中国粮食安全的高成绩与高成本 17
2.2 现行粮食安全概念的缺陷与矫正 22
2.2.1 主要粮食安全概念介绍 22
2.2.2 现行粮食安全概念的缺陷 24
2.2.3 创新粮食安全概念 27
2.2.4 粮食安全收益与成本 28
2.3.1 中国粮食安全的成本反思 33
2.3 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 33
2.3.2 中国粮食安全的成本对策 35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成本的实证研究 39
3.1 粮食安全成本的评价指标体系 39
3.1.1 粮食安全成本的内容及构成 39
3.1.2 粮食安全成本指标体系 40
3.2 中国粮食安全成本的实证分析 40
3.2.1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41
3.2.2 国家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的支出 43
3.2.3 国有粮食企业的各项补贴 44
3.3 粮食安全成本的趋势分析 46
3.4 中国粮食安全成本评价的几点结论 47
第4章 WTO下中国粮食安全的转型研究 50
4.1 WTO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50
4.1.1 影响粮食安全的《农业协议》 50
4.1.2 WTO对粮食流通与生产的影响 54
4.1.3 WTO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影响 57
4.1.4 WTO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正负影响 62
4.2 中国粮食安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64
4.2.1 耕地与粮食播面因素 65
4.2.2 粮食单产的增长要求与不利影响 67
4.2.3 科技因素的两面性 70
4.2.4 世界粮食市场供求状况 71
4.2.5 中国进口粮食的经济支付能力 72
4.3 WTO下中国粮食安全的关税配额及其管理 72
4.3.1 关税配额在WTO农业协议中的作用 73
4.3.2 中国入世后的粮食关税配额评价 74
4.3.3 中国粮食关税配额管理 77
4.4.1 依据比较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79
4.4 WTO下的粮食安全转型的几点认识 79
4.4.2 利用WTO规则对粮食生产和流通进行适当支持 82
第5章 大粮食与小口粮:中国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的基本战略 85
5.1 大粮食安全战略 85
5.1.1 中国粮食安全的大粮食战略及其意义 85
5.1.2 大粮食战略的内容 90
5.2 中国粮食安全的小口粮战略 96
5.2.1 口粮特殊与一国生产 97
5.2.2 非口粮非特殊与二路竞给 101
5.3.1 储备粮余缺吞吐 104
5.3 粮食安全的风险防范 104
5.3.2 着眼于供求本身的调控 106
5.3.3 粮食产能储备与转化 107
第6章 基于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的消费战略 108
6.1 中国粮食消费的增长与忧虑 108
6.2 基于粮食安全的大粮食消费战略 111
6.3 实施中国粮食安全消费战略的对策建议 117
7.1 中国粮食安全储备及其确定 121
7.1.1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及其发展 121
第7章 中国粮食安全储备的确定与管理 121
7.1.2 粮食专项储备的成本效率模型 123
7.1.3 粮食专项储备规模的确定 125
7.2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及其完善 133
7.2.1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133
7.2.2 中同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内容 134
7.2.3 中储粮管理及其完善 135
7.3 省级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36
7.3.1 建立和完善省级粮食储备体系的必要性 137
7.3.2 建立、健全省级专项粮食储备体系的新思路 140
7.3.3 省级储备粮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途径 144
第8章 中国粮食安全调控与微观基础强化 147
8.1 粮食安全调控与微观基础强化的理论分析 147
8.1.1 粮食安全调控的目标及其约束条件 148
8.1.2 粮食安全调控及其管理体系 149
8.1.3 优化粮食安全调控的重要前提:微观基础强化 154
8.2 粮食安全调控与微观基础强化的实证分析 158
8.2.1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粮食安全调控 158
8.2.2 高度集权的计划调控 159
8.2.3 粮食调控的转型时期 160
8.2.4 粮食调控与微观基础强化的磨合期 165
8.3 基于粮食安全调控的微观基础强化探析 168
8.3.1 粮食企业改革 169
8.3.2 粮食企业经营创新 175
8.3.3 以顾客满意为取向的粮食企业文化建设 176
8.3.4 现行粮食企业集团组建模式与缺陷矫正 182
第9章 北方地区缺水与粮食安全的互动研究 191
9.1 北方地区粮食增长及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191
9.1.1 北方地区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地 192
9.1.3 北方地区是中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优势的地区 193
9.1.2 北方地区是中国粮食增长的重要产区 193
9.1.4 北方地区粮食生产与全国粮食生产具有很强的正相关 195
9.1.5 北方地区在未来中国粮食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197
9.2 北方地区水缺乏 198
9.2.1 水资源供需矛盾达到白热化 198
9.2.2 水质危机所导致的水资源危机大于水量的危机 200
9.2.3 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200
9.2.4 地下水的超采现象严重 201
9.3 北方地区缺水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 201
9.4 基于无南水北调的一些水措施 204
9.5 单纯节水的局限性与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208
第10章 南水北调工程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研究 211
10.1 南水北调工程对粮食产能的贡献 211
10.1.1 粮食产能及其增强的必要性 211
10.1.2 南水北调受水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212
10.1.3 南水北调东线对粮食产能的贡献测算 214
10.1.4 南水北调中线对粮食产能的贡献测算 217
10.1.5 南水北调西线对粮食产能的贡献测算 218
10.1.6 南水北调对粮食产能贡献的综合测算及其评述 222
10.1.7 南水北调对粮食产能贡献的评述 223
10.1.8 提高南水北调粮食产能贡献的一些政策建议 224
10.2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对稳定粮食产量的贡献 224
10.2.1 南水北调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类型与选择 224
10.2.2 稳定粮食产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6
10.2.3 南水北调对粮食产量稳定的测算 228
10.2.4 南水北调对粮食产量稳定的操作思路与政策建议 229
10.3 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可持续粮食安全的贡献 235
10.4 南水北调影响粮食安全研究的主要结论 237
10.5 基于粮食安全的南水北调建议 240
第11章 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研究 243
11.1 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冲突 243
11.1.1 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都很重要的非择性 243
11.1.2 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资源的稀缺性与冲突性 244
11.1.3 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的艰巨性 245
11.2 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的理论分析 246
11.2.1 农业比重与农业现代化的负相关变动 247
11.2.2 比较经济优势规律与农业保护 247
11.2.4 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能保护的兼容性 249
11.2.3 大粮食的消费性与增值性 249
11.3 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的对策 250
11.3.1 建立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 250
11.3.2 严格耕地保护 251
第12章 中国粮食安全与成本优化政策 253
12.1 基于粮食安全的生产与流通政策 253
12.1.1 粮食生产政策 253
12.1.2 粮食进出口政策 258
12.2 中国粮食安全的市场政策 260
12.3 中国粮食安全的期货战略与政策选择 264
12.3.1 粮食流通风险与期货防范 265
12.3.2 稳定粮价与期货市场 269
12.3.3 WTO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期货对策 272
12.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政策选择 274
12.4.1 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演变:从统购统销到双轨制 274
12.4.2 1998年以来的粮改及其简要评述 278
12.4.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280
主要参考文献 285
图表目录 289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