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3
上卷指南篇 3
一、腧穴名称的意义 3
二、自然标志取穴法 4
三、孔穴大小不定说 5
四、五脏背俞穴与其旁穴名小议 8
五、针刺手法练习 9
六、怎样确定“真穴” 10
七、“八廓”诊法(观眼视病) 11
八、指压诊法 13
九、谈临症之时经、穴各自的重要性 16
十、谈经穴的移动问题 17
十一、针刺时的体位选择 19
十二、临症用针之法 20
十三、如何把握得气感出现的深度 21
十四、针刺“气至病所”便捷四法 22
十五、关于进针角度 24
十六、深刺浅留辨 25
十七、几种防止针刺出血的方法 26
十八、防止晕针的对策 27
十九、如何确定最佳的留针时间 28
二十、针刺的疼痛不可怕 30
二十一、如何判断针所刺到的组织 31
二十二、经气发于四末辨 32
二十三、试论十二经脉流注动力及调控 33
二十四、读“脊间心后”而感 37
二十五、齿痛针灸取穴小议 38
二十六、太极针法与临床 39
二十七、“通经接气”辨 43
二十八、谈针刺的“引导”作用 44
二十九、刺络亦补虚 46
三十、疼痛病机及针刺镇痛机理 47
三十一、推荐三种常用的特殊针法 50
三十二、就《黄帝内经》谈针刺对机体的伤害问题 55
三十三、络脉与微循环的再认识 58
三十四、谈谈穴位的“近治”和“远治”作用 60
三十五、谈针灸配方的三原则 62
三十六、配穴九法 64
三十七、灸法补泻的正确掌握 79
三十八、论穴位的针灸先后顺序与临床实践 81
三十九、针刺前后的按摩问题 86
四十、点针法 87
四十一、重视左手的配合问题 88
四十二、阳浅阴深辨 89
下卷临症篇 93
面赤 93
面黑 96
面肿 99
面色苍白 102
面肌痉挛 102
颔肿痛…颊肿…牙车痛 103
朏肿 106
面痛 107
面恶风寒 108
目眵 109
目涩 110
目恶风寒 110
目翳 111
目眦烂 114
目痛 115
目赤 121
目如欲脱 124
目不能视 125
目珠上视 126
目妄见 127
青盲 128
目眦痛 130
目不明 133
近视 139
夜盲 140
目珠痒 141
目眩 142
泪出 149
斜视 153
面肿目痈 154
耳鸣、耳聋 155
耳痛 161
鼻酸 162
流涕 162
鼻痈 165
鼻衄 166
鼻鼽 174
鼻息肉 175
失嗅 176
鼻痛 178
鼻窒 179
善嚏 182
咬颊舌 183
口唇痛 184
口歪 186
咀嚼困难 190
齿龈肿痛 191
齿衄 192
牙痛 193
吐舌 196
舌纵缓不收 197
舌肿 199
舌中烂 200
舌卷 200
舌痛 201
舌急 202
舌干 202
口中热 204
口苦 205
口中烂 206
口臭 207
多涎 208
善唾 210
口干 212
口中寒 216
口噤 216
言语不利 219
噫 222
哕 223
喉痹 225
喉鸣 233
咽中异常感 234
咽干 235
失瘖 237
头重 240
头颤 243
头痛 244
头项恶风 254
头项强痛 256
颈项痛 259
毛发焦枯 263
项内寒 263
颈肿 264
瘿瘤 266
瘰疬 267
伛偻 269
半身不遂 270
胸中热 271
胸肿 273
肺胀 274
肩胛间痛 275
乳难 276
乳痈 276
乳疾 278
妬乳 279
乳痛 279
掌中热 280
手指拘挛 280
食指不用 282
小指不用 282
臂痛 283
臂肘挛 286
肩不举 287
手臂不仁 289
肘废 290
肘痛 291
股痛 293
腨痛 295
膝肿痛 296
转筋 299
胫痛 301
脚痛 303
足不仁 305
足不用 307
足跟痛 309
足下热 310
足次趾间热 311
肢体痿废 312
足指伤 312
四肢不举 315
四肢肿胀 317
肢冷 318
手足闷 322
手足不安 322
痹证 323
无脉症 327
嗜睡 327
神昏 331
谵语 332
厥 334
癫 340
痫 343
狂 346
善恐 352
善忘 353
多梦 354
善悲 355
烦闷 358
惊风 360
痉证 362
心悸 368
神气虚 371
脐风 372
痛经 373
难产 374
妇人阴冷 374
胞衣不下 375
胞中瘕 376
不孕 377
女子阴中寒 378
阴挺 379
阴痒 380
赤白带下 381
阴缩 384
阳强 385
小便不利 385
尿赤 386
疣 387
浸淫 388
瘾疹 388
瘙痒 392
身体不仁 393
皮肤热 394
痱子 395
肌肉瞤动 396
消瘦 397
骨酸 398
骨痛 399
痈疽 401
汗证 402
酒精中毒 405
附图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