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下篇 目录 1
第八章 四川省综合农业区划 1
第一节 四川自然、经济条件的农业评价 1
一、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及其农业评价 1
二、主要土地资源的农业评价 4
三、社会经济条件的农业评价 8
第二节 四川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途径 11
一、农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二、农业基地布局及其调整意见 17
三、农业发展的途径与关键措施 21
第三节 区划原则与区划系统 24
一、区划原则 25
二、区划系统 25
第四节 四川盆地农业、养殖业、园艺业区〔Ⅰ〕 28
一、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 28
二、农业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 29
三、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30
四、二级区的划分与简述 32
第五节 盆周山地林、牧、土特产品区〔Ⅱ〕 37
一、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 38
二、农业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 39
三、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40
四、二级区的划分与简述 41
第六节 川西南山地林、牧、农业区〔Ⅲ〕 44
一、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 44
二、农业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 45
三、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46
四、二级区的划分与简述 48
第七节 川西高山峡谷林、牧业区〔Ⅳ〕 51
一、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 51
二、农业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 52
三、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53
四、二级区的划分与简述 54
第八节 川西北高原牧业区〔Ⅴ〕 55
一、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 55
二、农业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 56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57
四、二级区的划分与简述 58
第九章 四川省种植业区划 61
第一节 种植业的历史和现状 61
一、种植业的发展和成就 61
二、种植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63
三、耕作制度 69
四、种植业的特点 71
第二节 种植业的发展战略 73
一、保持粮食稳定增长,正确处理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的关系 73
二、合理安排小春面积,正确处理大小春作物的关系 74
三、提高冬水田的综合经济效益,正确处理改造冬水田和利用冬水田的关系 75
四、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率,正确处理提高单产和扩大复种的关系 75
五、大力开发非耕地,正确处理保护、利用现有耕地和开发非耕地的关系 76
六、把握住种植业的战略重点 77
第三节 发展种植业的主要措施 78
一、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78
三、增加物质投入 79
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努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79
四、抓好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80
五、采取有利于发展种植业的政策 80
第四节 粮食作物区划 81
一、水稻区划 81
二、小麦区划 84
三、玉米区划 88
四、红苕区划 93
五、洋芋区划 96
六、小杂豆区划 98
一、油菜区划 102
第五节 经济作物区划 102
二、花生区划 106
三、烤烟区划 110
四、药材区划 112
第六节 种植业分区 116
一、盆地平坝丘陵粮、经区〔Ⅰ〕 117
二、盆周山地水稻、玉米、洋芋、烤烟、茶、药区〔Ⅱ〕 128
三、川西南山地玉米、水稻、杂粮、甘蔗、烤烟、苹、梨区〔Ⅲ〕 130
四、川西北高山、高原青稞、春小麦、苹果区〔Ⅳ〕 133
第一节 林业资源 143
一、林地资源构成 143
第十章 四川省林业区划 143
二、森林资源特点 144
第二节 林业经济概况 146
第三节 林业分区 147
一、林业区划的基本指导思想 147
二、林业区划的原则、依据和系统 147
第四节 分区概述 152
一、四川盆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区〔Ⅰ〕 152
二、盆地边缘山地用材、经济林区〔Ⅱ〕 156
三、川西南山地用材、防护林区〔Ⅲ〕 161
四、川西高山防护、用材林区〔Ⅳ〕 164
五、川西北高原草甸灌丛区〔Ⅴ〕 169
第五节 四川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 170
一、全面发展,调整林种布局 170
二、合理经营现有森林,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170
三、提高森林复被率,加速用材林基地建设 171
四、加速四旁绿化,维护川中农区的生态平衡 171
五、多种经营,积极发展经济林木 186
第十一章 四川省乡镇企业区划 187
第一节 农村自然、经济、技术资源及其评价 187
一、农村自然资源 187
二、农村经济技术资源 188
三、农村自然经济技术资源的综合评价 190
第二节 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191
一、乡镇企业现状及特点 191
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94
三、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95
第三节 乡镇企业发展方针、目标和措施 195
一、乡镇企业发展方针 195
二、乡镇企业发展方向与目标 196
三、发展乡镇企业的重大措施 197
第四节 乡镇企业分区 198
一、区划的原则 198
三、分区概述 199
二、区划依据和等级系统 199
第十二章 四川省畜牧业区划 216
第一节 四川省畜牧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 216
一、畜牧业资源和生产条件综合评价 216
二、畜牧业发展概况 222
三、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226
第二节 畜牧分区 228
一、盆地猪、禽、奶牛区〔Ⅰ〕 228
二、盆周黄牛、山羊、猪区〔Ⅱ〕 235
三、川西南绵羊、山羊、黄牛区〔Ⅲ〕 239
四、川西山羊、牦牛区〔Ⅳ〕 244
五、川西北牦牛、绵羊区〔Ⅴ〕 248
第十三章 四川省渔业区划 254
第一节 渔业资源条件 254
一、水域资源 254
二、天然饲料资源 258
三、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资源 262
第二节 渔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 267
一、渔业发展概况 267
二、渔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268
三、渔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措施 271
一、区划目的 275
第三节 渔业区划原则与区划系统 275
二、区划原则 277
三、区划系统 277
第四节 盆地塘、库、水田、江河重点养、捕区〔Ⅰ〕 277
一、渔业生产条件 277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279
三、二级区的划分与简述 281
第五节 盆周山地家庭渔业、江河捕捞业及特种水产品保护区〔Ⅱ〕 292
一、渔业生产条件 292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293
三、发展方向与途径 296
第六节 川西南山地湖泊、池塘、水库增、养区〔Ⅲ〕 297
一、渔业生产条件 297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问题 298
三、渔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299
第七节 川西高山高原冷水鱼类增、捕区〔Ⅳ〕 301
一、渔业生产条件 301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02
三、渔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 303
第十四章 四川省水利化区划 305
第一节 水资源条件及水旱灾害 305
一、水资源条件 305
二、水旱灾害 308
第二节 水利建设现状及问题 309
一、水利、水电建设现状 309
二、水利投资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311
三、开发水资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4
第三节 水利区划原则与区划系统 316
一、划区原则与依据 316
二、区划系统 317
第四节 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 326
一、已利用水资源 326
二、可利用水资源 327
三、可供水量 328
四、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预测 330
五、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 336
第五节 水利建设方向和措施 338
一、四川盆地区 339
二、盆地外围山地区 340
三、川西南山地区 362
四、川西高山高原区 362
第十五章 四川省水土保持区划 364
第一节 水土流失概况 364
一、水土流失面积 364
二、水土流失在不同岩性区和地类区的分布 365
四、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366
三、各水系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分布 366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原因 370
一、自然因素 370
二、人为因素 371
第三节 水土保持概况 372
第四节 水土保持区划 373
一、四川盆地区〔Ⅰ〕 373
二、盆周地区〔Ⅱ〕 374
三、川西南山地区〔Ⅲ〕 375
四、川西高山峡谷区〔Ⅳ〕 375
五、川西北高原区〔Ⅴ〕 376
第五节 水土保持规划和效益 377
一、指导思想 377
二、水土保持规划 378
三、水土保持的主要效益 379
第十六章 四川省化肥区划 381
第一节 四川省主要土壤类型养分含量 381
一、氮素含量 381
二、磷素含量 382
三、钾素含量 382
四、酸碱度与宜肥性 383
二、化肥施用水平和肥料结构的变化 384
第二节 四川省化肥的生产、销售、施用概况及其同农业发展的关系 384
一、化肥的生产、销售概况 384
三、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85
第三节 四川省化肥的试验研究 386
一、氮肥 386
二、磷肥 388
三、钾肥 389
四、微量元素肥料 390
第四节 四川省化肥区划 392
一、化肥区划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392
二、化肥区划的分区标准 392
三、命名原则和方法 393
四、四川省化肥区划分区论述 394
第五节 四川省化肥生产、分配、使用的建议 402
一、积极生产化肥,进一步提高施肥水平 402
二、提高化肥质量,积极生产复合肥料,重点支援低产、山区 403
三、合理分配化肥和合理布局化肥厂,做到全面均衡增产 404
四、合理用肥,提高肥效 404
五、加强化肥试验、示范工作 404
第十七章 四川省绿肥区划 409
第一节 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09
一、绿肥的优越性 409
二、四川发展绿肥的必要性 410
一、四川的绿肥资源 411
第二节 四川绿肥资源与绿肥生产状况 411
二、四川绿肥生产状况 413
三、四川绿肥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413
第三节 四川绿肥区划原则与分区概述 414
一、区划原则与依据 414
二、分区概述 415
第一节 总述 419
一、农业机械化条件与特点 419
第十八章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区划 419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现状 421
三、农业机械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4
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 429
第二节 分区论述 436
一、四川盆地种植业机械化区〔Ⅰ〕 437
二、盆周低、中山经济林木机械化区〔Ⅱ〕 451
三、川西北高原牧业机械化区〔Ⅲ〕 455
四、川西高山峡谷、山原林、牧机械化区〔Ⅳ〕 459
五、川西南山地农、林、牧机械化区〔Ⅴ〕 461
第一节 区划的基本依据 470
一、棉区气候适应性研究 470
第十九章 四川省棉花区划 470
二、棉区土壤及地质背景条件分析 472
三、棉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473
第二节 棉花的区划及布局 473
一、宜棉区(主产棉区)〔Ⅰ〕 473
二、较宜棉区(次产棉区)〔Ⅱ〕 474
三、不宜棉区(低产棉区)〔Ⅲ〕 474
第三节 建设稳产高产的商品棉基地 475
一、调整棉花生产布局 475
二、在棉花生产上实行“三改” 475
一、振兴蔗糖生产的指导思想 477
第一节 四川蔗糖生产的发展战略 477
第二十章 四川省甘蔗区划 477
二、食糖需要量的预测及发展的目标 478
第二节 四川蔗糖发展条件的评价 479
一、有利条件 479
二、主要不利因素 479
第三节 四川甘蔗区划 480
一、四川蔗区的分布规律 480
二、四川甘蔗区划的依据与指标 480
三、两大蔗区自然条件的评价 481
第四节 蔗糖基地的布局与建议 483
一、调整蔗区布局,择优建立蔗糖基地 483
二、建立蔗糖基地的设想 484
三、蔗糖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485
第二十一章 四川省柑桔区划 487
第一节 柑桔生产的主要特点 487
一、适应范围广,生态条件优越 487
二、柑桔种类多,品种丰富 488
三、具有发展柑桔生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 488
第二节 柑桔主要品种分布现状 489
第三节 生态条件对柑桔主栽品种的影响 490
一、温度 490
四、土壤 492
三、光照 492
二、水分 492
五、海拔和?度 493
六、地形、地势 493
第四节 柑桔生态适应性评价盆地内部 494
第五节 分区概述 498
一、长江河谷及其支流甜橙主产区 498
二、长江支流宽皮柑桔、甜橙主产区 498
三、川西北宽皮柑桔栽培区 499
四、金沙江干热河谷甜橙主产区 499
第六节 发展柑桔生产的主要措施 499
一、自然条件对桑树生长的影响 502
第二十二章 四川省蚕桑区划 502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蚕桑品种资源评价 502
二、蚕桑品种资源 503
三、自然灾害对养蚕生产的影响 504
第二节 蚕桑生产发展简史 504
一、古代蚕桑起源的传说 504
二、秦汉至明清的四川蚕业 505
三、民国时期的四川蚕业 505
四、建国后蚕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506
第三节 蚕桑生产布局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 507
一、结构与布局上的特点 508
二、养蚕布局 509
三、蚕桑生产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510
第四节 四川蚕桑生产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511
一、发展方向 511
二、改善途径及措施 512
第五节 蚕桑区划与分区论述 514
一、分区的原则 515
二、分区论述 515
第二十三章 四川省茶叶区划 521
第一节 宜茶条件的分析 521
一、主要优势和有利条件 521
二、茶叶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522
第二节 茶叶分区 524
一、盆东南茶区〔Ⅰ〕 524
二、盆西茶区〔Ⅱ〕 525
三、盆北茶区〔Ⅲ〕 526
四、川西南茶区〔Ⅳ〕 526
第三节 茶类结构调整和基地布局 526
第四节 发展茶叶生产的措施 527
第二十四章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区划 531
第一节 已建自然保护区概况 531
一、卧龙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31
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35
三、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37
四、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39
五、小寨子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41
六、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43
七、白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45
八、铁布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47
九、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49
十、王朗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51
十一、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52
十二、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54
十三、渡口市苏铁林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57
十四、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59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区划 561
一、区划自然保护区的原则和条件 561
二、自然保护区区划结果和类型 562
第三节 各区划自然保护区概况 563
一、贡嘎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63
二、瓦灰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67
三、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69
四、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71
五、古城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74
六、大坝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77
七、包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79
八、辖曼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81
九、大板营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83
十、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85
十一、查清松多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88
十二、瓦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89
十三、冶勒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92
十四、泸沽湖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95
十五、兴文县岩溶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97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展望 599
一、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600
二、对自然保护区的展望 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