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发展的回顾 1
一、1990年人口现状与特征 3
二、人口总量的变化 9
(一)人口的阶段性发展 9
(二)与全国人口发展变化的差异 14
(三)近期人口态势 15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19
四、各地区人口的发展变化 24
(一)各地区总人口的发展变化 25
(二)各地区人口发展变化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因素 29
(一)人口年龄构成的基本概况及变化 40
第二章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及人口老龄化 40
一、人口年龄构成 40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基本特点 47
(三)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 55
(四)年龄构成的民族差异 66
二、人口性别构成 68
(一)人口性别构成的现状 68
(二)不同年龄组性别构成 70
(三)地区之间性别构成差异 73
(四)各民族人口的性别构成 77
三、老龄化及老年人口问题 79
(一)老年人口的变化速度及未来趋势 80
(二)老年人口的婚姻与家庭 87
(三)老年人口的就业状况 92
(四)老年人口的赡养 98
第三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 101
一、人口的婚姻状况 101
(一)未婚人口 103
(二)已婚人口状况 110
二、人口的家庭状况 123
(一)家庭户的数量与规模 124
(二)家庭户的类型 135
第四章 人口文化素质 139
一、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139
(一)全省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140
(二)每10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都有所增加 141
(三)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普遍提高 143
(四)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有所提高 143
(五)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有较大发展 144
二、不同性别人口的文化程度 145
三、人口文化素质构成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地区差异及城乡的差异 147
(一)全省各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差异 147
(二)全省分6大区域6岁及6岁以上有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差异状况 149
(三)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地区差异 150
(四)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城乡差异 151
四、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状况及差异 152
(一)在业人口文化程度的行业差异 153
(二)在业人口文化程度的职业差异 155
五、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 158
(一)文盲、半文盲数量及年龄性别构成的变化 158
(二)各地区丈盲、半文盲状况及产生的原因 161
六、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控制工作的影响 167
(一)人口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67
(二)人口文化素质对人口控制工作的影响 169
第五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173
一、妇女生育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 173
(一)80年代以来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 173
(二)各地、州、市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和差异 181
(三)各民族妇女生育水平的差异 185
(四)到2000年妇女生育水平的发展趋势 192
二、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195
(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水平的关系 195
(二)不同文化程度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197
(三)不同职业构成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200
(四)城乡因素和少数民族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202
(一)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的成绩和不足以及面临的人口形势 205
三、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5
(二)县级生育水平的聚类分析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8
(三)各类地区生育水平下降的潜力和速度 211
(四)对高生育地区计划生育工作指导的思路 213
第六章 死亡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 216
一、死亡水平及变化 217
(一)死亡率 217
(二)死亡人口年龄分布 221
(三)分年龄死亡率 223
(一)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225
二、死亡水平的差异 225
(二)死亡率的城乡差异 235
(三)死亡率的民族差异 238
(四)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241
三、影响死亡水平的因素 245
(一)年龄构成因素 245
(二)社会经济因素 247
四、平均预预期寿命 251
(一)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251
(二)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 252
一、人口分布 263
第七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263
第七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263
一、人口分布 263
(一)人口分布状况及特点 264
(一)人口分布状况及特点 264
(二)人口分布的城乡差异 277
(二)人口分布的城乡差异 277
(三)人口分布成因及分布变化 280
(三)人口分布成因及分布变化 280
二、人口城镇化 289
二、人口城镇化 289
(一)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290
(一)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290
(二)城镇人口的特点 296
(二)城镇人口的特点 296
(三)影响人口城镇化的因素 301
(三)影响人口城镇化的因素 301
(四)城镇化发展趋势 305
(四)城镇化发展趋势 305
第八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310
第八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310
一、人口迁移 311
一、人口迁移 311
(一)省际迁移 312
(一)省际迁移 312
(二)省内迁移 318
(二)省内迁移 318
(三)人口迁移特征 321
(三)人口迁移特征 321
(四)人口迁移原因 336
(四)人口迁移原因 336
二、人口流动 339
二、人口流动 339
三、人口迁移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342
三、人口迁移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342
第九章 少数民族人口 348
第九章 少数民族人口 348
(一)民族源流 350
一、源流及社会形态 350
一、源流及社会形态 350
(一)民族源流 350
(二)社会形态 353
(二)社会形态 353
二、人口发展过程 356
二、人口发展过程 356
(一)民族种类及演变 357
(一)民族种类及演变 357
(二)各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362
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369
四、各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及生育模式 385
五、各民族人口的死亡水平及死亡模式 394
六、各民族人口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400
七、各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 404
八、各民族人口的婚姻与家庭 410
(一)各民族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变化 410
(二)各民族人口的家庭状况及变化 421
九、各民族人口的行职业构成 427
(一)各民族人口的行业构成 428
(二)各民族人口的职业构成 432
第十章 劳动力资源的构成与配置 437
一、劳动力资源的构成 438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发展过程 438
(二)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440
(三)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 444
(四)劳动适龄人口的地区分布 445
(五)劳动适龄人口的民族构成 447
(一)人口的就业状况 448
二、人口的就业 448
(二)分城乡人口就业状况 451
(三)劳动适龄人口与非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状况 455
三、在业人口状况 457
(一)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457
(二)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472
(三)各行业人口的职业分布 483
四、不在业人口状况 491
(一)不在业人口基本状况 491
(二)不在业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494
(三)市镇待业人口 497
五、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501
第十一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508
一、人口与资源 508
(一)人口与生态资源 509
(二)人口与生物资源 513
(三)人口与矿产资源 515
二、人口与粮食 516
(一)粮食总产持续上升,人均占有量徘徊不前,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为粮食调入省 516
(二)在粮食生产上,属于耕地少,低产出的类型 517
(三)人粮矛盾尖锐所带来的影响 518
(四)解决粮食短缺的途径 519
三、人口与能源 520
(一)人口与能源的现状和问题 521
(二)协调人口与能源关系的对策 526
四、人口与环境 528
(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28
(二)控制人口,恢复生态平衡 541
第十二章 人口与消费 543
一、人口与经济 543
(一)人口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变化 544
(二)9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进步全面加快 549
(一)经济发展对消费总额变化的影响 551
二、人口与消费 551
(二)人口消费水平的变化 555
(三)人口消费结构的变化 559
三、总人口的分母效应 571
(一)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572
(二)人口与小康生活目标的实现 577
(三)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实现富民兴滇奔小康的战略目标 579
第十三章 人口前景展望 583
一、未来总人口发展预测 586
(一)出生人口预测 591
(二)未来死亡人口预测 595
(三)未来迁移人口预测 601
(四)未来总人口预测 603
二、未来人口的主要构成 608
(一)年龄性别构成 608
(二)劳动力资源构成 613
(三)育龄妇女构成 615
附件13-1 人口预测方法简介 625
附件2-1 627
主要参考资料 637
主要参考文献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