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状动脉的心脏分布 1
一、心脏冠状动脉 1
(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2
(三)冠状循环的血液动力学 3
(四)冠脉循环的调节机制 5
(五)冠状动脉的交感神经受体 5
二、冠心病的基本概念 6
(一)何谓冠心病 6
(二)何谓心绞痛 7
(三)冠心病指标 7
(四)何谓冠不全 7
(七)老年冠心病及青年心肌梗塞 8
(五)何谓隐性心肌缺血 8
(六)何谓猝死 8
(八)无痛性心肌梗塞 9
(九)缺血性心脏病与缺血性心肌病 9
(十)血流动力学 9
(十一)血液流变学 9
(十二)微循环 10
(十三)昏厥 10
·冠心病的诊断与防治· 10
(十四)何谓泵衰竭 10
(十五)梗塞伸展 10
(十八)“药物放血”与“内放血” 11
(十九)撤退症候群 11
(十六)梗塞扩展 11
(十七)心电静止 11
(二十)“首剂症候群” 12
(廿一)电一机械分离 12
(廿二)原发性心脏骤停及原发性心室纤颤 12
(廿三)临界性高血压 12
(廿四)阿一旋氏综合征 13
(廿六)易损指数 13
(廿五)严重心动过缓 14
(廿七)生物死亡 14
(廿八)何谓超重 14
(三十)并发症与合并症 15
(三十一)血管(心肌)顿抑及心肌冬眠 15
(廿九)体重指数 15
(三十二)再灌注性心肌损伤 16
(三十三)心室间关联作用与心脏整合作用 16
(三十四)致心律失常 16
(三十五)多药性现象 17
三、冠心病的发病情况 17
四、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与诱因 18
(一)心绞痛(包括冠不全)的原因 18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机制 22
(三)冠心病的发作诱因 23
(四)冠状动脉痉挛 24
五、冠心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27
(一)心绞痛发作时血液动力学改变 27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28
(三)影响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因素 29
(四)冠心病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及其有关项目 31
六、冠心病分类与分型 33
(一)冠心病分类 33
(二)心绞痛分型 34
七、冠心病的分期 36
(一)心绞痛分期 36
(二)急性心肌梗塞分期 36
八、冠心病的心律失常 37
(一)心绞痛患者的心律失常 38
(二)心肌梗塞引起的心律失常 38
九、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41
(一)危险易发因素 41
(二)症状表现 42
(三)体征 46
十、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型 47
(一)从血液动力学分型 47
(二)从左室功能好坏分型 48
(三)从心功能与并发症分型 48
十一、冠心病的x线检查 49
十二、冠心病的心电图检查 49
(一)冠心病心电图阳性基础 50
(二)心电图的阳性率 50
(三)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分期与分型 51
(四)容易在心电图上忽视的急性心肌梗塞 55
(五)急性心肌梗塞及其恢复期的心电图演变 59
(六)QAMI与NQAMI的预后比较 59
(七)非冠心病误认为冠心病 60
十三、Holter监测心电图检查 63
(一)心肌缺血与损伤的心电向量图改变 65
十四、心电向量图检查 65
(二)心肌梗塞心电向量图表现 66
十五、心脏收缩间期 68
(一)描记方法与组成 68
(二)心缩间期的临床意义 70
(三)影响心缩间期的因素 70
十六、眼底检查 72
十七、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73
十八、心电图负荷试验 74
(一)平板或踏车心电图运动试验 75
(二)潘生丁心电图试验 75
(三)心肌梗塞后心电图负荷试验 76
(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79
十九、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79
(一)潘生丁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79
(三)腺苷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80
二十、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对∑TWA影响诊断冠心病 81
(一)检查方法 81
(二)观测方法 81
(三)阳性结果 81
二十一、同位素检查 81
二十二、冠心病的实验室检查 83
二十三、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84
二十四、冠心病的并发症与合并症 85
(一)冠心病的并发症与合并症 85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 87
二十五、冠心病的诊断 92
(一)心绞痛的诊断 93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103
(三)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111
二十六、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112
(一)心绞痛的鉴别诊新 112
(二)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 116
二十七、心房心肌梗塞 121
(一)发病情况 121
(二)临床特征 121
(三)临床诊断 121
二十八、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123
(一)肯定为冠心病 123
(二)疑是冠心病 124
(五)确诊为陈旧性心肌梗塞 125
(三)肯定为急性心肌梗塞 125
(四)疑是急性心肌梗塞 125
(六)非为冠心病 126
二十九、冠心病的预后 126
三十、冠心病的预防 133
三十一、猝死 135
(一)猝死与心脏骤停 136
(二)心脏骤停的原因与诱因 136
(三)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改变 137
(四)猝死的预测及预防 139
三十二、心肺脑复苏 141
(一)心脏复苏的指标 141
(二)心肺脑复苏的顺序与具体步骤 142
(三)预防心脏再次骤停 143
(一)高血脂原因及分类 144
三十三、高血脂症 144
(二)正常血脂与脂蛋白 145
(三)高脂蛋白血症临床分型及特点 146
(四)血脂升降的利弊 147
(五)保持血脂正常的措施 148
三十四、冠心病的治疗 149
(一)消除发作因素 151
(二)加强身体活动与锻炼 157
(三)饮食治疗 157
(四)药物治疗 159
(一)相对发病率 176
(二)病理基础 176
三十五、难治(顽固)性心绞痛治疗 176
(三)治疗 178
三十六、缩小梗塞范围 180
(一)缩小梗塞范围的理论基础 180
(二)心肌梗塞范围大小的判定 181
(三)缩小梗塞范围的治疗原则 181
(四)具体治疗措施 182
三十七、心力衰竭的治疗 191
(一)治疗原则 191
(二)一般疗法 192
(三)强心疗法 194
(四)利尿疗法 199
(五)血管扩张剂治疗 199
(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200
(六)钙拮抗剂 200
(七)β-受体阻滞剂 200
三十八、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202
(一)发病原因 202
(二)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 202
(三)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04
(四)休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5
(五)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205
三十九、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衰的估测方法 208
四十、心律失常的防治 209
(一)良性与恶性心律失常 209
(二)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210
(四)年龄与心律失常 211
(三)心电图与心律失常 211
(五)药物及电介质紊乱与心律失常 212
(六)心律失常的预防 212
(七)药物治疗 212
(八)联合用药 225
(九)致心律失常发生率 226
(十)射频治疗 227
四十一、心绞痛的家庭急救 229
(一)选药原则 229
(二)绝对就地休息 230
(三)立即服药 230
(四)描记心电图 230
(五)密切观测 230
(一)就地抢救 231
四十二、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 231
(六)转地治疗 231
(二)抢救时首抓大事 232
(三)转地治疗 232
四十三、急性心肌梗塞出院后对策 233
(一)合理用药 233
(二)治疗并发症与合并症 234
(三)康复锻炼 235
(四)戒烟与防止酗酒 235
(五)定期复查 235
四十四、开搏通在心脏血管病的应用 236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国际概况 236
(三)药理作用 237
(二)ACEI作用机制 237
(四)血液动力学 238
(五)药代动力学改变 238
(六)临床应用 239
四十五、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 244
四十六、外科手术治疗 245
四十七、心脏康复 247
(一)运动试验 247
(二)动态心电图监测 248
(三)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心肌梗塞的恢复期进行康复锻炼 248
四十八、抗凝疗法 248
四十九、心绞痛分级与分度 249
(一)劳力型心绞痛 249
(二)自发型心绞痛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