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健康和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 1
第二节实施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9
第三节大学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3
第四节健康教育的发展 16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21
第一节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21
第二节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28
第三章 心理健康 40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涵义 40
第二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48
第三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61
第四节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68
第四章行为与健康 72
第一节行为与行为方式 72
第二节促进健康行为 79
第三节危害健康行为 92
第五章学习与健康 106
第一节学习及其对健康的作用 106
第二节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114
第三节学习问题的心理咨询 138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健康 151
第一节健康的人际交往 151
第二节恋爱健康教育 163
第七章性与健康 171
第一节性科学概述 172
第二节性解剖生理 176
第三节性卫生保健 181
第四节性道德 184
第八章营养与健康 188
第一节大学生的营养需求 189
第二节合理营养与控制体重 197
第三节大学生健康饮食习惯 203
第九章体育锻炼与健康 210
第一节体育锻炼的健身作用 211
第二节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的掌握与监控 221
第三节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225
第四节体育锻炼的原则 233
第十章 闲暇活动与健康 238
第一节大学生的闲暇活动 238
第二节闲暇活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43
第三节闲暇活动的有益原则 253
第一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58
第十一章环境与健康 258
第二节环境污染与预防 262
第三节校园环境与健康 269
第十二章 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 277
第一节常见症状及临床意义 277
第二节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286
第三节常见疾病的防治 296
第四节急诊处理与急救方法 307
第十三章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测量与评价 321
第一节概述 322
第二节 大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和机能状况的测量与评价 323
第三节 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331
第四节健康状况的自我测量 333
第十四章学校健康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351
第一节学校健康教育的概念 352
第二节影响在校学生健康的因素 354
第三节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 356
第一节社区的概述 360
第十五章社区健康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360
第二节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363
第三节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364
第四节社区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条件 366
第五节社区健康教育的回顾 368
第六节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健康教育 370
附表一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377
附表二 临床常用检验指标正常参考值 378
附表三 中国18~25岁男女大学生身体发育水平相关 384
评价表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