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41 3
第一章 概念分析:专制的内涵与外延 25
第一节 专制是什么 25
一、专制的定义 26
二、专制的形而上基础 33
三、专制的伦理基础 36
一、民主 38
第二节 专制不是什么 38
二、极权、独裁、专政 43
第二章 朝圣的旅程:儒学的历史与逻辑 47
第一节 孔子:人间秩序的重建者 48
第二节 思孟学派与《易传》:通向绝对者之路 60
第三节 荀学:专制王权的入世宣言 70
第四节 董仲舒: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72
第五节 宋明理学:最后的献祭 75
第三章 向绝对者的投诚:儒家的价值取向 83
第一节 被给予的尊严:道德主义的实质 85
第二节 吞噬星光的黑洞:真善美的统一 94
第三节 归依与献祭:仁义礼智信 98
一、仁:空洞的爱 99
二、义:绝对者的裁割 110
第四章 绝对者的话语:儒家的语境、语法、词根与修辞 119
第一节 没有缝隙的世界:大一统宇宙图式 122
一、绝对者的坛场 123
二、自我中心幻觉 139
第二节 主动的被动:儒家的语法 146
一、参天、乐群、安位、顺时 147
二、敬(畏)与文(饰) 153
第三节 权力的词根“中”、“和”观念的实质 156
一、中 156
二、和 168
第四节 对象化的技术:儒家的修辞 173
一、风格化陈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17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73
二、戏剧化自我赋彩:圣人意象 176
第五章 真理的生产与权力的生产 179
第一节 事君以道:交易者与合伙人 180
一、权力的商品化与权力货币的生产 180
二、真理与权力的交易与合谋 185
第二节 志道与弘道: 188
权力资本(真理)的生产与维护 188
一、自然的伦理化和伦理的自然化 188
二、历史大叙事:绝对者的叙说 195
第三节 学以致道:战斗的阵地与秩序的生产 202
一、致知明德之学 203
二、笃行立身之学 216
三、新民之教 224
第六章 礼乐教化与以民为本:专制秩序的建构方略 229
第一节 礼:专制王权的解码器 230
一、道的格式化:节 与序 231
二、人的符码化:饰、喻、利 238
第二节 乐:专制王权的催眠术 243
一、秩序的创生者 244
二、对主体性的剥夺 250
三、静音机制:乐作为统治手段 256
第三节 专制王权的编程机制 264
一、建中立极 265
二、分类、设对、弥合 270
第四节 民本与君本 277
一、民本是专制权力的题内应有之义 279
二、民本是农本的另一个说法,是一种修辞术 289
第七章 自我主体的沦丧 293
第一节 类人:个体的消弭 294
一、此在的本源:天命之性 296
二、人之被代表的依据:性善论 299
三、人之被规训的理由:性恶论 303
第二节 关系中的存在:自我的确立与沉沦 307
一、焦点区域式自我 308
二、成仁成圣与健行君子 316
第三节 被统筹的存在 319
一、自愿的顺从 321
二、双向度的嵌入 324
第八章 语言清洗与意识过滤:专制权力的营卫功能 327
第一节 语言清洗 327
一、修辞立诚 328
二、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 332
三、思无邪 337
第二节 意识过滤 341
一、华夷之辨 343
二、公私之辨 348
三、乌托邦与革命论 356
四、明君与清官神话 366
五、卑贱意识 370
综论 377
参考文献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