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典和中世纪思想史中的类型问题 1
第一节 古典时期的心理学:诺斯替教、德尔图良和奥利金 1
第二节 古代教会的神学论争 17
第三节 化体说的论争 20
第四节 唯名论和唯实论 24
(一)古典时期的宇宙观 25
(二)经院哲学中的宇宙观 40
(三)阿伯拉尔的和解企图 51
第五节 路德与兹温格利之间关于圣餐的论战 74
第二章 席勒的类型学 77
第一节 论审美教育的信 77
(一)优势功能与劣势功能 77
(二)关于基本本能 105
第二节 素朴诗和感伤诗的讨论 144
(一)素朴诗人的态度 145
(二)感伤诗人的态度 146
(三)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 148
第三章 太阳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51
第四章 人类性格区分中的类型问题 164
第一节 乔丹类型学概述 164
第二节 乔丹类型学的专门描述及批判 170
(一)内倾型女性(激情型女性) 171
(二)外倾型女性(冷漠型女性) 174
(三)外倾型男性 179
(四)内倾型男性 184
第一节 斯比特勒类型学特征引论 187
第五章 卡尔·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诗集中的类型问题 187
第二节 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与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的比较 196
第三节 和解象征的意义 216
(一)婆罗门教关于对立问题的观念 223
(二)婆罗门教关于和解象征的观念 230
(三)作为动力调节原则的和解象征 242
(四)中国哲学中的和解象征 250
第四节 象征的相对性 258
(一)妇女崇拜和灵魂崇拜 258
(二)爱克哈特关于上帝观念的相对性 285
第五节 斯比特勒和解象征的本质 308
第六章 精神病学中的类型问题 328
第七章 美学中的类型问题 347
第八章 现代哲学中的类型问题 360
第一节 威廉·詹姆士的类型学 360
第二节 詹姆士类型学中特有的对立范畴 369
(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369
(二)唯理智论和感觉论 374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375
(四)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376
(五)宗教和非宗教 378
(六)自由论和宿命论 379
(七)一元论和多元论 382
(八)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 382
第三节 詹姆士概念的总体批判 383
第九章 传记文学中的类型问题 387
第一节 绪言 399
第十章 类型学总论 399
第二节 外倾型 403
(一)意识的一般态度 403
(二)无意识态度 408
(三)外倾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 413
1.思维 413
2.外倾思维型 419
3.情感 430
4.外倾情感型 432
5.外倾理性型概述 436
6.感觉 439
7.外倾感觉型 440
8.直觉 444
9.外倾直觉型 446
10.外倾非理性型概述 450
第三节 内倾型 453
(一)意识的一般态度 453
(二)无意识态度 459
1.思维 462
(三)内倾型态度中基本心理功能的特征 462
2.内倾思维型 466
3.情感 471
4.内倾情感型 473
5.内倾理性型的概述 476
6.感觉 479
7.内倾感觉型 481
8.直觉 485
9.内倾直觉型 488
10.内倾非理性型的概述 490
11.主要功能和从属功能 492
第十一章 定义 496
1.抽象 498
2.感情 500
3.感触性 501
5.统觉 502
6.古代风尚 502
4.阿尼玛 502
7.同化 503
8.态度 504
9.集体性 508
10.补偿 509
11.具体化 511
12.意识 513
13.建构 513
14.分化 516
15.异化 517
16.自我 517
17.激情 518
18.对立形态 518
19.外倾 520
20.情感 520
21.移情 524
22.功能 524
23.理念 525
24.自居作用 528
25.同一 530
26.意象 531
27.个体 537
28.个性 537
29.个性化 538
30.劣势功能 540
31.本能 541
33.内向投射 542
32.理智 542
34.内倾 543
35.直觉 544
36.非理性 546
37.力比多 547
38.客观方面 548
39.定向 548
40.“神秘参与” 548
41.幻想 549
43.投射 557
42.权力-情结 557
44.理性 558
45.还原 559
46.自身 560
47.感觉 560
48.灵魂 562
49.灵魂意象 570
50.主观方面 573
51.象征 574
52.综合 583
53.思维 583
54.超验功能 584
55.类型 585
56.无意识 586
57.意志 588
结束语 589
译后记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