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基松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040063557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西方现代哲学是高等院校哲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为了加强学生对西方哲学在当代发展状况的了解,教材从马克思主义问世讲起,力求脉络突出、线索清楚,在科学哲学和分析哲学这两大体系下,对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观点内容及其哲学史地位做了概括介绍。

目录 1

引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鸟瞰——两大对立思潮的合流与语言 1

学转向 1

一、科学主义思潮通过语言学转向向人本主义思潮汇流 2

二、人本主义思潮通过语言学转向与科学主义思潮合流 5

三、回顾与展望 8

第一章实证主义 12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12

(一)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13

1.实证主义原则 13

2.规律是经验的关系 14

3.科学分类思想 17

(二)实证主义社会学说 18

(三)实证主义宗教观——“人道教” 22

二、约翰·穆勒的实证主义 23

1.物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 24

(一)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24

2.规律是心理的联想 25

(二)归纳主义的逻辑学 25

(三)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28

三、斯宾塞的综合哲学 30

(一)不可知的实在论 31

(二)机械的均衡论 32

(二)生物社会学 33

一、马赫主义 36

第二章马赫主义与假设主义 36

(一)马赫的经验一元论 37

1.世界要素说 37

2.函数关系论 39

3.思维经济原则 40

(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42

1.原则同格论 42

2.费力最小原则 43

3.反“嵌入”说 44

二、假设主义 45

(一)赫歇尔的假设主义思想 45

(二)惠威尔的假设主义 46

(三)彭加莱的约定主义思想 50

(四)杜恒的约定主义 52

第三章实用主义 56

一、皮尔士的实效主义 57

(一)物就是经验的效果 57

(二)思维的职能是确立信念 58

(三)效果的意义理论 59

(四)现代逻辑的理论 60

二、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 61

(一)彻底经验主义的本体论 61

(二)有用就是真理的认识论 63

(三)实用主义方法论 64

三、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65

(一)经验自然主义 66

(二)工具主义 67

(三)改良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68

四、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71

第四章新实在论与批判实在论 73

一、新实在论 73

(一)奥地利的早期新实在论 73

(二)英国的新实在论 74

1.摩尔的新实在论 74

2.早期罗素的新实在论 77

3.亚历山大的突现进化论 79

4.怀特海的过程哲学 81

(三)美国的新实在论 83

二、批判实在论 86

(一)德国哈特曼的批判实在论 87

(二)美国德雷克的批判实在论 88

(三)美国桑塔亚那的批判实在论 91

(四)美国R.塞拉斯的批判实在论与物理实在论 93

1.批判实在论 94

2.物理实在论 95

第五章逻辑原子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 97

一、逻辑原子主义 98

(一)弗雷格的哲学逻辑化的思想 98

1.逻辑是哲学的出发点 99

2.语言的意义理论 99

(二)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100

1.逻辑是哲学的本质 101

2.逻辑构造论 102

3.逻辑原子主义 104

4.摹状词理论 106

(三)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 108

1.全部哲学是语言批判 108

2.图象论 109

3.经验的或然性与逻辑的必然性 110

4.语言的唯我论 112

(一)卡尔纳普的逻辑实证主义 113

二、逻辑实证主义 113

1.经验证实原则和意义理论 114

2.综合真理与分析真理 119

3.语言的两种职能与说话的两种方式 121

4.物理主义与统一科学 127

(二)赖欣巴哈的逻辑经验主义 128

1.概率的意义理论 129

2.概率的归纳理论 132

3.科学发现的范围与科学证明的范围 134

4.科学理论是假设 135

5.没有观察到的对象问题 137

(三)亨普尔的逻辑经验主义 141

1.意义的标准的理论 142

2.科学理论的验证 144

3.科学说明的理论 148

第六章批判理性主义 153

1.反归纳主义 154

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科学哲学 154

(一)反归纳主义与经验证伪原则 154

2.经验证伪原则 155

3.划界标准 156

4.形而上学实在论 157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158

1.理论先于观察 158

2.科学开始于问题 160

3.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160

1.可证伪度 161

(三)知识增长的理论 161

2.理论的进步性的标志 162

3.“确证”与“证实” 163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164

1.什么是真理 164

2.不能认识真理,只能探索真理 164

3.逼真性与逼真度 165

1.科学发展的四段式 166

(五)科学发展的模式 166

2.试错法 167

3.从错误中学习 167

二、波普尔的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169

(一)反历史决定论 169

(二)改良主义的“逐步的社会工程” 169

三、波普尔的突现进化论的本体论 170

(一)突现进化论 170

(二)三个世界的理论 170

第七章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相结合 174

一、实用主义的逻辑实证主义化 174

(一)刘易士的概念论的实用主义 174

1.逻辑的必然性与可变性 175

2.意义理论 178

3.分析命题与经验命题 179

(二)莫里斯的科学经验主义 179

1.符号学(指号学) 180

2.价值论 181

(三)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 182

1.操作概念与意义理论 183

2.操作分析与物理实在 185

3.实用主义的真理论 190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实用主义化——奎因的逻辑实用主义 192

(一)论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 193

1.否定严格区分两种真理的原则(或否定严格区分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教条) 193

2.否定经验证实的原则 195

(二)整体主义的科学观 197

1.科学是整体性网络 197

2.科学是预测未来经验的工具 199

3.杜恒——奎因原则与译不准原则 199

(三)本体论承诺——恢复形而上学 202

(四)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 204

三、新实用主义 205

(五)自然认识论 205

第八章 日常语言哲学与后期语言哲学 207

一、日常语言哲学 208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 208

1.不问意义,只问用途 209

2.语言游戏说 210

3.日常语言的优越性 211

4.“哲学病的治疗”——到日常语言的使用中去 212

(二)英国的日常语言哲学 215

1.赖尔的日常语言哲学 215

2.奥斯汀的日常语言哲学 219

3.斯特劳森的日常语言哲学 222

二、美国塞尔的日常语言哲学思想 225

1.言语行为理论 225

2.心身关系 226

(一)戴维森的后期语言哲学 229

1.真理论的意义理论 229

三、后期语言哲学 229

2.有关世界知识的客观性 231

3.因果的行动理论 232

4.异常的身心一元论 232

(二)克里普克的后期语言哲学 233

1.名称与指称 233

2.先验性与必然性 235

3.可能世界的理论 236

(三)杜米特的后期语言哲学 237

1.真理辩明论与使用论的意义理论 237

2.语义学的反实在论 239

第九章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 240

一、图尔敏的自然秩序理想论 240

(一)理论是对经验材料的系统化解释 241

(二)图象—推理法 242

(三)理论的真与假 242

(四)自然秩序理想 244

二、汉森的观察负载理论的学说 245

(一)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 245

(二)观察负载理论 245

(三)科学发现的方法——溯因法 246

(四)经典性学科与研究性科学 249

三、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理论 251

(一)科学的发展与范式 251

1.科学的发展是渐进和革命的不断交替 251

2.科学的范式 252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256

1.常态科学时期 257

2.反常和危机 259

3.科学革命时期 260

4.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262

(三)不可知论的认识论 263

1.不可知论和约定主义 263

2.实用主义的真理论 265

1.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266

(四)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266

2.否认科学的客观进步性 267

四、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269

(一)精致的证伪主义——经验不能证伪理论 269

(二)科学研究纲领 273

1.科学的最基本单元是科学研究纲领 273

2.科学研究纲领的内在结构 274

(三)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277

1.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277

2.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 280

3.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 281

4.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283

(四)精致证伪主义的真理论 285

1.真理与经验的预见性 285

2.精致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 285

3.科学的继承性与进步性 286

1.内部史与外部史的结合 287

(五)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结合 287

2.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结合 288

3.科学方法论的或科学发展模式的评价标准 288

五、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290

(一)科学非理性化 290

(二)科学是最新的宗教 292

(三)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293

(四)乌托邦的自由社会 295

第十章科学哲学的新历史主义 297

一、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 298

(一)信息域 298

(二)科学发现的推理模式 300

(三)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 303

(四)科学实在论 305

二、瓦托夫斯基等的历史认识论、科学域理论、蓝图论 306

(一)达尔顿的科学域理论 307

(二)麦克斯威的蓝图论 307

1.历史认识论 308

(三)瓦托夫斯基的历史认识论 308

2.认识的两种模式 309

3.科学的合理性 310

三、劳丹的新实用主义的研究传统理论 310

(一)反实在论 311

(二)研究传统 312

1.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 313

2.研究传统的本质 314

3.研究传统与具体理论的关系 316

4.研究传统的进化 318

(三)科学进步的合理性问题 318

第十一章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唯物主义 322

一、科学实在论 323

(一)W.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 323

1.科学是万物的尺度 323

2.感觉、知觉与思维 324

3.常识影象与科学影象 324

4.意义与真理 325

(二)普特南的科学实在论 326

1.早期的科学实在论 327

2.后期的内在实在论或实用主义实在论 329

3.科学的合理性 331

4.事实—价值的一元论 332

5.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 333

(四)机能主义的身心一元论 334

1.唯物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 336

2.系统的本体论 336

(一)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 336

二、科学唯物主义 336

3.精神—神经同一论 338

4.认识方法论 339

5.经验知识的语义学 340

6.科学唯物主义的价值论 341

(二)阿姆斯特朗的澳大利亚唯物主义 342

1.知觉实在论 342

2.精神唯物主义 343

3.自然主义的后验实在论 344

第十二章反实在论、准实在论、后实在论 345

一、范·弗拉森的反实在论:建构经验主义 345

(一)可观察性 346

(二)科学理论的建构性与经验合适性 347

二、准实在论 348

(一)杰利的建构实在论 348

1.统一的认知科学论 348

2.建构实在论 349

(二)哈金的实验实在论 351

1.实验实在论 351

2.理论、观察与实验 352

三、后实在论 353

(一)法因的后实在论——自然本体论态度 354

1.既非实在论,也非反实在论 354

2.自然本体论态度 355

1.哲学的终结与后哲学 356

(二)罗蒂的后实在论——新实用主义的“后哲学” 356

2.新实用主义 358

3.后哲学文化 358

4.种族中心主义 360

目录 363

第十三章意志主义 363

一、叔本华的生存意志主义 363

(一)生存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364

1.世界是我的表象 364

2.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 365

(二)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368

(三)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369

1.人生就是苦难,世界就是地狱 369

2.人生苦难的解脱:“意志转向” 370

二、尼采的强力意志主义 372

2.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373

1.世界是我的表象 373

(一)强力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373

(二)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374

1.认识是强力意志的工具 374

2.强力真理论 375

(三)非道德主义的伦理观——重估一切价值 376

1.非道德主义 376

(四)超人哲学的社会政治观 378

1.社会不平等原则 378

2.重估一切价值 378

2.超人统治论 381

3.鼓吹侵略战争 382

4.历史循环论 383

第十四章新康德主义 385

一、朗格的新康德主义 385

(一)生理学的康德主义 386

(二)伦理的社会主义 388

(一)柯亨的批判唯心主义 390

二、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 390

1.纯粹认识的逻辑 391

2.伦理的社会主义 395

(二)卡西勒的人类文化哲学 396

1.符号与人 397

2.符号与文化 398

3.符号与历史 399

(三)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 400

三、弗莱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 401

(一)文德尔班的新康德主义 401

1.心灵创造认识对象 401

2.价值学说 402

3.描述的社会历史科学 405

(二)李凯尔特的先验哲学 406

1.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立 407

2.价值与历史 408

(一)生命是世界的本原 410

一、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410

第十五章生命哲学 410

(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立 411

二、齐美尔的生命哲学 412

(一)生命哲学 412

(二)历史哲学 413

(三)形式社会学 414

三、柏格森主义 415

(一)生命之流 415

(二)直觉主义 418

(三)“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 423

四、施宾格勒的生命主义的历史哲学 424

第十六章新黑格尔主义 429

一、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 430

(一)格林的新黑格尔主义 430

1.自我意识与普遍心灵 430

2.至善论的伦理观 432

3.国家至上的社会政治观 433

(二)布拉德雷的新黑格尔主义 434

1.事物的关系是不真实的 435

2绝对经验的理论 436

3.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437

4.社会国家学说 438

二、美国的新黑格尔主义 438

(一)罗伊斯的新黑格尔主义 439

(二)缪勒尔的后期新黑格尔主义 442

三、德意志的克朗纳的新黑格尔主义 444

(一)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444

(二)直觉主义认识论 446

四、意大利的克罗齐的新黑格尔主义 447

(一)“纯粹精神”的本体论 447

(二)非理性主义认识论 448

(三)直觉主义的美学 450

(四)当代主义的历史观 450

(五)反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451

第十七章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世俗神学 453

一、新托马斯主义 453

(一)神学本体论 454

(二)神秘主义认识论 455

(三)“神学人本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458

二、人格主义 461

(一)“人格是世界的本原” 462

(二)信仰主义认识论 466

(三)神学人本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470

三、世俗神学 472

(一)神学与世俗哲学的结合 472

1.存在神学 472

2.上帝死亡神学 473

3.希望神学 474

4.神学解释学 475

5.后自由神学 476

2.黑人神学 477

(二)神学与群众运动结合 477

1.解放神学 477

3.女权神学与生态神学 478

(三)神学与多元宗教结合:希克的多元主义宗教哲学 478

第十八章现象学 481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482

(一)先验的第一哲学 482

(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486

(三)意向性学说 488

(四)直觉主义 490

(五)欧洲文明的危机 491

二、舍勒的现象学态度与哲学人类学 493

(一)现象学态度 493

(二)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 496

(三)宗教现象学 497

(四)哲学人类学 498

三、因伽尔登的现象学美学 500

(一)艺术本体论 501

(二)艺术认识论 502

(三)艺术价值论 503

四、伯奇的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 503

第十九章存在主义 506

一、基尔凯戈尔的存在学说 506

(一)存在就是非理性的主观体验 507

(二)“真理就是主观性” 508

(三)人生的三种状态的选择 509

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511

(一)有根的本体论 512

1.存在与此在 512

2.此在的本质被遮蔽:人之沉论 514

3.畏与死 516

(二)“思是存在的思” 518

(三)语言与存在 519

1.语言是存在的寓所 519

2.说话的是语言而不是人 520

三、雅斯贝尔士的有神论存在主义 521

(一)自我就是大全 522

(二)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524

(三)有神论的人道主义 525

四、萨特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527

(一)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527

(二)存在先于本质 529

(三)人是绝对自由的 532

(四)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535

第二十章弗洛伊德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与后弗洛伊德主义 539

一、弗洛伊德主义 539

(一)弗洛伊德的性分析心理学 539

(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543

(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544

二、新弗洛伊德主义与后弗洛伊德主义 545

(一)新弗洛伊德主义 545

(二)后弗洛伊德主义 547

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548

(一)赖希的早期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548

(二)弗洛姆的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549

(二)德勒泽和居塔里的后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552

第二十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 554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554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哲学思想 555

1.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 555

2.葛兰西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 556

3.柯尔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 557

4.布洛赫的希望哲学 558

(二)两类不同思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559

1.科学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559

2.人本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563

二、法兰克福学派 563

1.批判的社会理论 564

(一)霍克海默尔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564

2.反科学技术的浪漫主义 566

(二)阿道尔诺及其否定的辩证法 567

1.主体与客体同一论 568

2.否定的辩证法 569

(三)马尔库塞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570

1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 571

2批判的社会理论 572

(四)哈贝马斯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576

1.批判的社会理论 577

2.交往行为合理化 581

3.普遍语用学 582

第二十二章解释学 585

一、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解释学 585

(一)理解和解释是心灵的创造性活动 586

(二)解释学是避免误解的艺术 586

二、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 587

(二)移情与解释学循环 588

(一)生命解释学 588

三、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 590

(一)本体论的解释学 590

(二)理解的前结构 591

四、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592

(一)理解的历史性 593

(二)理解的语言性 595

(三)解释的实践性 596

(四)理解与意义 598

五、哈贝马斯的批判的解释学 600

(一)批判的解释学 600

(二)曲解的交往与合理的交往 601

六、利科的现象解释学 602

(一)英美语言分析与欧陆解释学的结合 603

(二)语言分析——语言与话语、意义与指称 604

(三)文本的理解、说明和解释 606

(一)欧陆解释学与英美语言分析哲学的融合 607

七、阿佩尔的先验实用主义的解释学 607

(二)“说明”理论与“解释”理论的结合 609

第二十三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611

一、结构主义 611

(一)结构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611

(二)结构主义的语言学 616

(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619

(四)阿尔图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625

二、后结构主义 630

(一)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631

1.考古学方法 631

2.知识型的变迁 632

3.权力理论 633

(二)拉康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635

1.结构的主体发生理论 635

2.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法 637

1.结构主义的符号学 638

(三)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638

2.后结构主义的文艺理论 639

(四)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640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641

2.论哲学与文学 644

3.论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解构 645

4.论解构阅读 646

第二十四章后现代主义 649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工业社会 650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哲学 650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651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652

2.反建构、反体系或解构主义 653

3.反认识论 653

4.反表象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 654

5.反文本的意义确定论 654

6.反真理、反权威 654

9.反传统、反文化 655

7.反哲学或反哲学至上主义 655

8.反科学主义 655

10.反一元主义 656

二、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 657

(一)“元叙事”危机 657

(二)语言游戏和“语用学” 659

(三)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 661

三、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评论 663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 664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评论 665

四、格里芬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669

(一)机械论与现代主义 669

(二)过程哲学与后现代主义 671

五、后现代主义哲学在当代人文科学中的影响 672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 672

(二)后现代主义历史观 673

(三)后现代主义女权运动 675

后记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