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篇 1
第一章 现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1
第一节 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及其政治思想的特征 1
一、从传统自由主义到现代自由主义 1
二、现代自由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4
三、现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7
第二节 英国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14
一、英国新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4
二、格林的政治思想 17
三、霍布豪斯的政治思想 28
四、霍布森的政治思想 40
第三节 美国现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 47
一、现代自由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47
二、罗尔斯的政治思想 55
第四节 现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与趋势 71
第二章 现代保守主义政治思想 75
第一节 现代保守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75
一、保守主义的起源 75
二、保守主义的演变 77
三、现代保守主义的基本特征 80
第二节 精英派政治思想 82
一、莫斯卡的阶级理论 83
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86
三、奥尔特加的群众理论 89
第三节 专家治国派政治思想 91
一、伯纳姆的管理革命理论 92
二、加尔布雷思的“技术建构”理论 95
第四节 自由保守派政治思想 98
一、哈耶克的自由理论 99
二、弗里德曼的自由理论 103
第五节 现代保守主义的发展趋势 109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13
第三章 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思想 113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特征 117
第三节 前期主要思想流派 123
一、费边主义的政治思想 123
二、伯恩施坦主义 131
三、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 137
四、拉斯基的政治思想 144
五、亨利·德曼的政治思想 150
第四节 战后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153
一、“福利国家”论 154
二、伦理社会主义国家观 163
三、当代西欧社会党人对国际政治的思考和主张 167
第五节 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 172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176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况和特征 176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76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179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征 182
第二节 马尔库塞的政治思想 183
一、“额外压抑”与“单面人” 184
二、“非压抑性社会” 187
三、“总体革命” 191
一、异化的世界 194
第三节 弗罗姆的政治思想 194
二、健全的社会 197
第四节 高兹的政治思想 200
一、争取社会主义的劳工战略 200
二、群众性的革命政党 201
三、政治生态学与后工业社会 203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204
第五章 现代无政府主义政治思想 208
第一节 无政府主义的产生、演变和特征 208
一、无政府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208
二、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特征 215
第二节 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派别 219
一、无政府个人主义派 220
二、无政府共产主义派 223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的命运 228
第六章 法西斯主义政治思想 232
第一节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特征 232
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232
二、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 235
三、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渊源 237
第二节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242
一、非理性主义 243
二、民族主义 244
三、极权国家 246
四、组合经济 250
五、扩张主义 252
第三节 德国民族社会主义 254
一、非理性主义 254
二、种族主义 256
三、极权国家 259
四、纳粹经济 261
五、扩张主义 263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的命运 264
一、存在主义的产生和流传 267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产生、流传及特征 267
第二篇 267
第七章 存在主义政治思想 267
二、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 271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 274
第三节 雅斯贝尔斯的政治思想 277
第四节 萨特的政治思想 280
一、自由学说 283
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289
第五节 存在主义的影响和前途 296
第一节 现代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论的特征 299
一、现代基督教的演变 299
第八章 现代基督教政治思想 299
二、现代基督教神学政治理论的特征 302
第二节 新托马斯主义的政治思想 304
一、新托马斯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特征 304
二、马利坦的政治思想 311
第三节 新正统派神学政治思想 324
一、新正统派的产生及其理论特征 324
二、巴尔特的政治思想 325
三、布龙纳尔的政治思想 330
四、尼布尔的政治思想 332
第四节 基督教政治理论现代化的得失和发展趋势 338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其政治思想的特点 342
第九章 科学哲学家的政治思想 342
第二节 罗素的逻辑实证主义政治思想 346
一、以“冲动”为基础的政治哲学 347
二、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国家观 349
三、社会改造理论 352
第三节 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政治思想 354
一、波普的方法论及其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356
二、逐步社会工程及其对“乌托邦理论”的批判 359
三、开放社会及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361
第四节 科学哲学家政治思想的启示 364
一、法学与政治学关系的历史 367
第一节 现代西方法学与政治学 367
第十章 现代西方法学流派的政治思想 367
二、法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368
第二节 社会法学派 369
一、社会法学派概况 369
二、狄骥的政治法律思想 370
三、庞德的法律思想 378
第三节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385
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概况 385
二、凯尔森的政治法律思想 385
一、新自然法学派概况 395
第四节 新自然法学派 395
二、富勒的自然法学思想 396
三、德沃金的自然法学思想 397
第五节 现代西方法学的得失及发展趋势 400
第三篇 403
第十一章 行为主义政治学 403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03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 411
一、研究方法 411
二、主要理论形式 420
一、行为主义的危机 425
第三节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425
二、后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基本观点 433
第四节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学术地位和发展动态 439
第十二章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446
第一节 政治系统论 446
一、伊斯顿的输入——输出系统论 446
二、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系统论 454
第二节 西蒙的决策论 460
一、“行政人”模型 460
二、决策理论 462
第三节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论 465
一、政治发展的环境和目标 466
二、政治发展的动力 468
第四节 派伊的政治文化论 471
第五节 国际关系理论 477
一、多伊奇的一体化理论 478
二、卡普兰的国际政治系统论 481
第十三章 未来学家的政治学说 485
第一节 未来学的产生、发展及一般理论 485
一、未来学的产生和发展 485
二、未来学家的一般理论 489
第二节 贝尔的社会政治思想 498
一、未来研究的必要性 可行性 499
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500
三、后工业社会的政治 504
第三节 托夫勒的社会政治思想 509
一、未来的震荡 510
二、第三次浪潮 511
三、信息社会的政治 515
第四节 未来学的贡献和意义 523
附录: 526
人名索引 526
参考书目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