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提 3
第一章宗教发展的基本阶段 3
一、从恩格斯的论述说起 3
二、宗教发展与人类思维水平 7
三、宗教发展的初级阶段 9
四、中古世界化宗教的特征 13
五、余论 18
第二章传统宗教与反传统宗教 23
一、文化与宗教的雅俗分层 23
二、轴心时代与文化传统的定型 26
三、轴心时代与反传统宗教 29
四、反传统宗教问题的长期性 35
第三章宗教发展类型的东西方差异 40
一、文明演进的两种形态 40
二、终极神性的两种类型:境域与人格 46
三、宗教伦理的两种类型:信念与责任 50
四、宗教精神的两种类型:人文主义与威权主义 54
第四章世界高级宗教文化圈的形成 60
一、概述 60
二、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区域 63
三、南亚:印度教文明区 74
四、东亚:儒—佛教多元互补文明区 76
第二篇始 基 83
第五章中国古代文化的地理环境 83
一、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83
二、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85
三、地理环境与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方式 88
四、地理环境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文化取向 91
五、小结 95
第六章华夏传统思维方式特征溯源 98
一、华夏传统思维方式的经验源头 98
二、华夏传统思维方式的文化塑型 105
三、华夏传统思维方式的历史意义 109
第七章上古华夏神话发微 113
一、神话与宗教的关系 113
二、华夏古代神话体系的形象特征 116
三、上古华夏神话中蕴含的先民哲思 123
第三篇初 形 133
第八章华夏古教的源头 133
一、关于五帝时代 133
二、关于绝地天通 137
三、关于祭司宗教 144
第九章先周华夏神灵观念 150
一、指称神灵的类名 150
二、自然神灵 153
三、商王室的祖先神灵 157
四、关于至上神观念 160
第十章先周华夏宗教的宗法伦理倾向 167
一、尊德性 167
二、孝道与祖先崇拜 172
三、宗法性组织 176
第十一章上古华夏占卜文化 182
一、占卜概说 182
二、华夏占卜文化的特点 184
三、华夏占卜文化溯源 186
四、商代甲骨卜 189
第四篇周 礼 197
第十二章商周之际宗教观的变革 197
一、商周之际的社会变革 197
二、西周新天命观的形成 200
三、礼乐互补的实践教化手段 205
四、群体本位意识的养成 208
五、西周宗教观变革的历史意义 211
第十三章西周宗教的组织形态 217
一、国家神职系统 217
二、血缘宗教组织系统 221
三、地缘宗教组织系统 224
第十四章西周宗教的祭祀活动 230
一、祭祀总说 230
二、至上神与天神之祭 232
三、人鬼之祭 236
四、地祗之祭 237
五、其他杂祭祀 241
第十五章周易:从占术到哲学的桥梁 244
一、关于八卦的起源 244
二、周易的形成 249
三、周易的魅力 253
第五篇突 破 263
第十六章中国哲学的突破 263
一、民间文士阶层的勃兴 263
二、阴阳家:中国哲学的先遣部队 266
三、道家:中国哲学的首发主力部队 269
四、儒家:中国哲学的后续主力部队 273
五、墨家:中国哲学的特种部队 279
第十七章晚周方术的勃兴 284
一、方术概说 284
二、占卜之术 290
三、养生之术 295
四、控制鬼神之术 299
第十八章晚周思想界宗教观的嬗变 304
一、诸子对传统鬼神观的改造 304
二、宗法圣统的建构 307
三、天道圣统的建构 312
四、社会宗教权威与政治权威的相对分离 317
第六篇调 试 325
第十九章晚周宗教体制的演变 325
一、周礼祭祀体系的分裂 325
二、血缘宗教组织系统的瓦解 328
三、最高神格的重新建构 331
四、民间宗教活动的新趋势——新兴宗教运动踪迹考索 335
第二十章秦帝国的宗教体制 342
一、秦始皇的世俗化倾向 342
二、秦帝国的基本宗教观念 344
三、帝国祭祀体制 348
四、结语 351
第二十一章西汉前期的帝国宗教体制 354
一、汉初宗教祭祀体制的因袭与增益 354
二、汉文帝的宗教改革 356
三、象征帝国正统的龙凤崇拜 359
四、神仙观念对帝国宗教的影响 363
五、汉武帝的宗教改革 366
第七篇儒 教 377
第二十二章汉帝国宗教的儒化改革 377
一、儒家宗教祭祀学说的完善 377
二、元成哀时代宗庙祭祀体制的改革 379
三、成哀平莽时代宗教祭祀体制的改革与回潮 383
四、帝国宗教儒化改革的完成 387
五、余论 390
第二十三章儒教的魅化浪潮 395
一、董仲舒的神学体系 395
二、谶纬概述 400
三、谶纬内容要点 405
四、结语 412
第二十四章东汉儒教的脱魅 416
一、士大夫阶层的形成 416
二、儒家实践理性在政治领域的回归 420
三、白虎观会议与经学理性的抬头 422
四、儒教的世俗化 426
第二十五章汉帝国瓦解后的儒教 432
一、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与儒教的衰微 432
二、魏晋儒学的转型 435
三、魏晋国家政权对儒教正统地位的坚持 438
四、士族与儒教根基的维系 442
第八篇俗 信 451
第二十六章汉晋基层社区宗教祭祀 451
一、农村公社组织的残余:从里社到村社 451
二、汉晋基层社祭 455
三、汉晋基层社区居民的其他祭祀活动 458
第二十七章汉晋民间巫鬼迷信 465
一、精怪迷信 465
二、死后世界迷信 468
三、巫师的社会地位及西汉巫蛊之祸 473
四、民间巫俗种种 475
第二十八章两汉魏晋的方术 483
一、两汉魏晋方术的大体走势 483
二、天文周期占卜术与末世观念 487
三、神仙方术的发展 493
四、方士的社会影响 499
第二十九章佛教入华后民间信仰习俗的巨变 504
一、概说 504
二、佛教的游方宣化 505
三、影响汉地民俗的佛教新观念 508
四、佛教信仰对民间习俗的渗透 512
第九篇佛 教 523
第三十章汉地佛教的早期传播 523
一、汉代佛教的初传 523
二、最初的汉译佛经与汉地佛寺 528
三、三国西晋时期的南方佛教 531
四、三国西晋时期的北方佛教 534
第三十一章东晋十六国佛教的普及 539
一、佛玄交流与东晋对佛教的宽容 539
二、异族入主与中原佛教的正统化 541
三、汉族高僧崛起与汉地佛教的本土化 544
四、鸠摩罗什东行与汉地佛学水平的提高 548
第三十二章南北朝佛教的全面繁荣 554
一、中外佛学交流的高潮 554
二、寺院经济的兴起 558
三、本土化的学派与著述 561
四、游方文化与禅法的发展 564
第三十三章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全面适应 568
一、僧官制度的发展与政教关系的调适 568
二、汉地佛学引导社会思潮 574
三、在家信徒活动方式初现中华特色 577
四、佛教对汉地社会生活的积极介入 580
第十篇鬼 道 589
第三十四章东汉民间新兴宗教运动 589
一、民间黄老道的兴起 589
二、从儒教走向民众宗教的《太平经》 594
三、汉末大动乱中的民间黄老道组织 600
第三十五章魏晋时期的天师道 607
一、曹魏天师道的活动 607
二、两晋天师道的活动 611
三、魏晋天师道教义与仪式的发展 615
四、杜子恭兴教与孙恩之乱 620
第三十六章北魏前期宗教改革与道教的成立 626
一、拓跋氏入主中原之初的政教趋向 626
二、太武帝宗教改革:寇谦之与崔浩的合作 630
三、寇谦之改革天师道的方案 634
四、太武帝的宗教转向与崔浩的悲剧 639
五、北朝道教的成立 643
第十一篇仙 道 651
第三十七章道术南移与葛洪神仙思想 651
一、黄老道术重心的南移 651
二、葛洪神仙思想新论 659
第三十八章上清派:新的宗教信仰 671
一、《黄庭经》的问世及其南传 671
二、《上清经》的由来 674
三、上清派的新神学 678
第三十九章灵宝派与南朝道教的成立 692
一、《灵宝经》的繁衍 692
二、灵宝派教义的特点 696
三、南朝道教的成立 701
第四十章南北朝新道教的逐步完善 710
一、儒佛道三教共存格局的初步形成 710
二、道教教相判释体系的演变 714
三、南北两方道教的趋同 719
四、道教哲学的逐步成熟 725
第十二篇后 论 733
第四十一章总结: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 733
一、华夏传统宗教的独特文化背景 733
二、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生成轨迹 737
第四十二章推衍: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结构特点 745
一、概述 745
二、三教上层的思想斗争与融合趋势 750
三、三教下层信仰民俗的混融一体 756
第四十三章赘义:对国情的一点误解 760
一、值得反省的传统中国宗教观 760
二、被误解的中国宗教徒数量 762
三、被藐视的中国传统宗教素质 765
四、中国宗教的积极作用值得发挥 767
主要参考文献 771
后记 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