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经国,吴奎信主编
  • 出 版 社: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1036264X
  • 页数:45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潮汕文库》序 吴南生 1

南澳:台海与大陆间的跳板 (香港)饶宗颐 1

开幕词 杜经国 5

海上丝绸之路对潮汕文化有巨大影响 杜松年 5

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黄赞发 8

略论明代之前潮州港的发展 廖大珂 9

闭幕词 陈高华 11

的若干因素 施伟青 19

试论促进明代后期潮州地区私人海上贸易发展 19

十六世纪历史变化中的潮汕海上“盗商” 冷东 李春颖 32

近代潮汕地区的走私问题 连心豪 53

樟林港考古 蔡英豪 64

宋元时期潮州海运贸易的发展 陆集源 80

郑若曾《筹海图编》论柘林港形势 陈香白 85

闽粤间对外窗口——兼论明清时期潮汕漳厦港 89

口发展的局限 杜瑜 89

明代东南沿海倭患与潮州军民的英勇抗击 (泰国)郭伟川 111

南澳之交通地位及其于明代海防线上转变为走 126

私寇攘跳板之发展 (香港)马楚坚 126

明清时期南澳港的海上贸易 林仁川 148

南澳岛在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 徐明德 161

南澳海防史在海交中的地位 柯世伦 171

南澳设总兵置镇前后的海交与海防 吴奎信 180

南澳岛在古代海防史和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 朱鉴秋 189

论明代以南澳岛为中心的漳潮海外贸易区 陈自强 194

南澳成为出海口之历史根源 205

——对南澳早期海上贸易的初步探讨 黄培佳 205

从南澳出土的古币看南澳古代海上交通贸易 张益欣 213

“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航标 218

——从出土陶瓷看南澳的海交地位 黄迎涛 218

殖民者在南澳的“猪仔”贸易 黄绮文 230

华工出洋的中转站——南澳 陈伟名 242

南澎灯塔在海上交通中的重要性 傅锦章 245

海外华人与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 林金枝 249

从侨批看潮汕文化“引力场” 杜桂芳 265

近代潮汕海外交通与移民 吴凤斌 282

海上丝路与潮汕方言词 林伦伦 298

万历潮州海事考 陈历明 308

对台海上交通与潮汕文化在彼岸的传播 林俊聪 318

试论潮汕文化的特征 陈华新 334

近现代潮汕华侨与潮汕文化 丁旭光 343

海外潮人热心支援家乡建设(节录) 张富强 359

试论明代海外贸易港的兴衰 李金明 363

汕头开埠与美国 赵春晨 378

六朝时期岭南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罗宗真 387

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文物又一重大发现 399

——韩国出土中国宋朝独木舟 袁晓春 399

明嘉靖间市舶司停罢蠡测 李江 404

潮汕地区古代海上对外贸易(提要) 杜经国 黄挺 408

从文物考古资料探索潮汕地区的古代 410

“海外丝绸之路”(提要) 邱立诚 杨式挺 410

论明中叶潮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要) 沈定平 412

中国古代南澳岛的航海地位(提要) 王冠倬 414

明代南澳史事初探(提要) 汤开建 陈文源 416

明清时期南澳港的民间海外贸易(提要) 聂德宁 418

浅析明清时期闽南人向粤东地区的移动 420

(提要) 叶恩典 丁毓玲 420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之策略(提要) 陈达生 421

从遗嘱看近代潮汕家族企业的发展 423

——以乾泰隆·黉利陈氏家族为例 (香港)蔡志祥 423

榕江——潮汕最早的丝绸之路(提要) 徐光华 426

关于潮州都市发展的转机(提要) (日本)伊原弘 428

甲子门、屯门之今昔比较(提要) (香港)陈佳荣 430

论壬辰援朝御倭战争对晚明海交政策的影响(提要) 431

陈尚胜 431

明后期隆庆开放与华南经济(提要) 晁中辰 432

明末清初的福建海商与陶瓷贸易(提要) 庄景辉 433

桥梁的角色——论广东在16—19世纪中外文化交 434

流中的地位(提要) 黄启臣 434

从舟船文物看粤闽舟船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提要) 435

陈延检(执笔) 许笃超 薛梅丽 435

明清沿海荡地开发的传统结构(提要) 刘淼 436

略论牵星板(提要) 金秋鹏 438

清朝与阮朝的外贸政策初探(提要) 陈希育 439

茶叶和白银:略论18世纪中西贸易的基本结构 441

(提要) 庄国土 441

佛教僧人取经求法的活动与古代广州的海外交通 442

(提要) 李剑雄 442

试论在中琉贸易中王银被敲诈之事件(提要) 444

——历史宝案第一集 (日本)土肥祐子 444

潮汕的海上交通在中国海交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445

——“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国际学术 445

研讨会综述 丁毓玲 吴奎信 445

编后语 杜经国 吴奎信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