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字学方面的知识 1
〔1〕世界文化四大发源地 1
〔2〕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2
〔3〕世界文字三大语系 3
〔4〕国字 4
〔5〕小学 4
〔6〕文字前身的说法 5
〔7〕传说中的造字三人 6
〔8〕“仓颉始创汉字”说 6
〔9〕“仓、沮” 6
〔10〕“三仓” 7
〔11〕文与字 8
〔12〕文、字与书的区别 8
〔13〕小学的门类 9
〔14〕最早研究汉字形、音、义的著作 9
〔15〕《尔雅》的命名和作者 10
〔16〕“五雅” 11
〔17〕许慎解释“六书” 12
〔18〕文字三要素 13
〔19〕“六书”的形、音、义 13
〔20〕“六书”构义的发展 14
〔21〕象形文字 15
〔22〕象形十例 15
〔23〕文字学上的所谓“古文” 16
〔24〕甲骨文与钟鼎文 17
〔25〕籀文与石鼓文 17
〔26〕古文的变体——科斗文与奇字 18
〔27〕字体作者的传说 18
〔28〕秦书八体 19
〔29〕莽书六体 20
〔30〕十体书 20
〔31〕汉字演变系统 21
〔32〕汉字发展的历史趋势 22
〔33〕我国第一次统一文字 22
〔34〕各代文字递增概数 23
〔35〕音韵学研究对象 23
〔36〕音韵学上的时代分期 24
〔37〕音韵学三派 24
〔38〕“四声”、“五声” 25
〔39〕长言、短言、缓言、急言 26
〔40〕重音、轻音、迟音 26
〔41〕“破音”与“叶音” 27
〔42〕反切及反切法的创始 28
〔43〕双声、叠韵 28
〔44〕反切与双声叠韵 29
〔45〕双声、叠韵的多音词 29
〔46〕“联绵字”与“骈字” 30
〔47〕七声 31
〔48〕守温字母声类 31
〔49〕发音四式“四呼” 32
〔50〕五音配韵母 32
〔51〕五音配乐律 33
〔52〕七音及其与后世音乐比较 33
〔53〕五音配四声 34
〔54〕七音、七声对照表 34
〔55〕五音配四方、四时 35
〔56〕九音与四清 35
〔57〕八音 36
〔58〕十二律 36
〔59〕百○六部诗韵 37
〔60〕“平水诗韵” 38
〔61〕“十三道辙” 38
〔62〕韵辙分类对比表 39
〔63〕解释古籍的常用方法 40
〔64〕训诂六法 41
〔65〕汉字字义引申法 43
〔66〕实词和虚词 47
〔67〕句读 48
〔68〕康熙字典 49
〔69〕注音字母 49
〔70〕汉字书法上的“拨镫法” 51
〔71〕运笔八法 51
〔72〕永字八法 52
第二部分 经学方面的知识 54
〔73〕“经”的含义 54
〔74〕经籍、经典与经学经术 54
〔75〕“六经”命名之始 55
〔76〕群经 56
〔77〕经、传正名 57
〔78〕四术、四业、六学、六籍 57
〔79〕六经次序 58
〔80〕大经、中经、少经 59
〔81〕谶、纬 59
〔82〕六艺 60
〔83〕六艺的具体内容 61
〔84〕古代学者论六经的内容、特点和教育作用 62
〔85〕“三易”的传统解释 63
〔86〕作《易》三个阶段的传说 64
〔87〕“易”的意义 65
〔88〕八卦的发生 67
〔89〕八卦的卦形口诀 68
〔90〕八卦代表的事物——八象 69
〔91〕卦、爻与卦词、爻词 69
〔92〕乾卦四德 70
〔93〕六爻 71
〔94〕小成卦和大成卦 71
〔95〕十翼 72
〔96〕从《易经》里学习和理解些什么 72
〔97〕九卦论 75
〔98〕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 77
〔99〕洛书形象的附会口诀 78
〔100〕洪范九畴 79
〔101〕何谓“尚书” 80
〔102〕“尚书六体” 80
〔103〕《尚书》史料只存四代概略 81
〔104〕“十六字心传” 81
〔105〕《尚书》在史学和文学上的贡献 82
〔106〕“尚书七观” 83
〔107〕今、古文《尚书》 83
〔108〕《古文尚书》有二 84
〔109〕传诗四家及“三家诗” 84
〔110〕《诗》的今、古文 85
〔111〕“三百篇” 85
〔112〕《诗经》的时代 86
〔113〕《诗序》作者的传说 86
〔114〕《诗》的四体及三体 87
〔115〕《诗》的六义与三义 87
〔116〕何谓“周南”、“召南” 88
〔117〕“风”诗的来源 88
〔118〕“二南”与“国风” 88
〔119〕风、雅、颂的一般解释 90
〔120〕风、雅、颂的特点比较 90
〔121〕“正风”与“变风” 91
〔122〕“正雅”与“变雅” 91
〔123〕周颂与鲁颂、商颂 92
〔124〕何谓赋、比、兴 92
〔125〕《诗》的“四始” 93
〔126〕《诗经》的句式 93
〔127〕孔子论《诗》的作用 94
〔128〕“三礼” 95
〔129〕“三礼”、“三传”的得名 96
〔130〕《礼记》部分篇目的作者 96
〔131〕“五学”与“六学” 97
〔132〕论述有关古代教学法程的二篇经传 97
〔133〕《学记》在教学法上的贡献 98
〔134〕“五礼” 100
〔135〕“六礼”和“九礼” 100
〔136〕“六典” 101
〔137〕“古乐”、“雅乐”、“正乐” 101
〔138〕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之乐 102
〔139〕《春秋》与鲁史 103
〔140〕《春秋》的作者 104
〔141〕《春秋》的命名 104
〔142〕“壁经”、“葩经”、“麟经” 105
〔143〕《春秋》的二字精神——褒贬 105
〔144〕“五始” 106
〔145〕“春秋三传”及“五传” 107
〔148〕“春秋内外传”及“春秋后传” 107
〔147〕《三传》传经的方式 108
〔148〕《三传》写法异同举例 108
〔149〕《三传》得失 109
〔150〕左氏三长 110
〔151〕公羊高论《春秋》的“三科九旨” 111
〔152〕“四书” 112
〔153〕何谓“论语” 113
〔154〕“论语三家” 113
〔155〕孔子的因材施教和分科施教 114
〔156〕《孝经》作者 115
〔157〕注、疏之祖 115
〔158〕《十三经》的通行注本 116
〔159〕经“今、古文学派”的经典来源和治经方法 117
〔160〕“今、古文学派”观点分歧和经典传授情况 118
〔161〕汉末郑玄出,经学派歧而为三 119
〔162〕宋代经学家特点 119
〔163〕“汉学” 120
〔164〕清代汉、宋学派异点 120
〔165〕清代“今、古文学派”与“宋学派”的对比特点 121
〔166〕清代汉学的导引者 121
〔167〕清代著名的考据家 122
〔168〕清代经学派别 122
〔169〕清代经学家治经的共同精神和治学特色 123
〔170〕汉、唐、宋、清的研经特长 123
〔171〕历代治经概况 124
〔172〕“六经皆史”说及“孔子托古改制”说 125
第三部分史学方面的知识 126
〔173〕“史”及“史学” 126
〔174〕古史职掌 126
〔175〕“三坟”、“五典”、“八索”、“九邱”的传统解释 127
〔176〕现存的最古史书 128
〔177〕周代文明的启示 128
〔178〕东周时期各国史记名称 130
〔179〕史学的演变 131
〔180〕我国史学体例 131
〔181〕“古史二家” 132
〔182〕“史之六家” 133
〔183〕史之“二体”及“三体” 133
〔184〕刘知几提散史十类 134
〔185〕最古的优秀史传文 134
〔186〕《史记》的主要贡献 135
〔187〕断代为史 136
〔188〕“史、汉” 137
〔189〕“三史”和“四史” 137
〔190〕“二十四史” 138
〔191〕其他史群合称 139
〔192〕《史记》体例 140
〔193〕“史记八书” 141
〔194〕“汉书十志” 142
〔195〕“九通” 143
〔196〕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 144
〔197〕“四郊学”、“四氏学”、“四门学” 144
〔198〕中国目录学的创始 145
〔199〕“七略”、“六略”、“七志”、“七录” 146
〔200〕“四部”与“四库” 147
〔201〕中国第一次图书大整编编成的《四库全书》 148
〔202〕中国第一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149
〔203〕书之“五厄” 150
〔204〕唐代文化对东方国家的影响 151
〔205〕著称于世的中国四大发明 152
〔206〕古代著名的史评家 153
〔207〕史家三长 154
〔208〕章学诚论“古文史传文十弊” 155
〔209〕中国最早翻译的外国著作 156
〔210〕中国第一部算学书《九章算术》 156
第四部分 诸子学方面的知识 158
〔211〕“子”的含义 158
〔212〕“诸子百家” 158
〔213〕“六家”与“九流十家” 159
〔214〕晚周诸子主要学派的地区分布概况 161
〔215〕诸子中习惯的名号合称 163
〔216〕诸子争鸣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164
〔217〕儒家思想的特征 165
〔218〕儒家人伦学观点的发展 166
〔219〕孔、孟道德思想的出发点 168
〔220〕老、庄、申、韩思想的发展 170
〔221〕从文章角度看《老子》、《庄子》的三个对比特点 171
〔222〕孟、庄的观点和辩才 172
〔223〕从管、孟看儒法的为政基础和政策分歧 174
〔224〕孟、荀异点 177
〔225〕杨、墨异点 178
〔226〕庄、墨思想观点和持身态度的显著对立 179
〔227〕儒家与墨家对礼乐、仁、义的不同态度 180
〔228〕儒家与农家对劳动的不同主张 181
〔229〕道家与阴阳家的入世派实质 181
〔230〕刑、名、法术的关系 182
〔231〕?冠子的“九道论” 183
〔232〕“诸子出于王官”说 185
〔233〕“诸子与六艺的关系”说 186
〔234〕“诸子各有所弊”说 187
〔235〕周、秦诸子主要存书 188
〔236〕汉魏六朝诸子流派的主要著录 190
〔237〕兵法家的宝库——《武学七书》(《武经》) 191
〔238〕“四子”、“五子”、“六子”及“十二子” 193
〔239〕“三墨”、“八儒” 194
〔240〕“七十二贤人” 195
〔241〕孔庙祀典中的“四配”、“十哲”、“十二哲” 196
〔242〕儒家的“卫道四师” 197
〔243〕“宋学”与“理学” 198
〔244〕宋代理学四派 198
〔245〕朱、陆的见解分歧 199
〔246〕“二程”、“二陆”及“程门四先生” 200
〔247〕宋代“东南三贤” 201
〔248〕“良知说”的发明人及其理学要点 202
第五部分 文学源流方面的知识 203
〔249〕“文”与“集” 203
〔250〕文学的广、狭二义 204
〔251〕文学的范围 205
〔252〕“文”与“笔” 206
〔253〕太古遗作的传说 206
〔254〕“文学原于六经”说 207
〔255〕“文体备于战国”说 208
〔256〕历史上南北文学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 209
〔257〕最古的北方诗集 209
〔258〕最古的南方诗集 210
〔259〕何谓“楚辞” 211
〔260〕《离骚》的优点 211
〔261〕赋家的鼻祖 212
〔262〕屈、荀赋异点 213
〔263〕诗、谣之别 214
〔264〕赋、颂的主要差异 214
〔265〕诗与赋 214
〔266〕赋的特点 215
〔267〕赋的功用 216
〔268〕“赋出于风、雅”说 217
〔269〕扬雄论“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218
〔270〕赋体 219
〔271〕汉赋最早的作家 220
〔272〕汉赋二派的代表 220
〔273〕王、扬、枚、马 221
〔274〕扬、马、班、张 222
〔275〕“古赋十家”及“魏晋辞赋八家” 222
〔276〕“八代”与“六朝” 224
〔277〕两汉、六朝赋特征 224
〔278〕骈文的创始 225
〔279〕“四六体” 225
〔280〕骈文与散文的异同 227
〔281〕骈文与骈赋的异同 227
〔282〕集南北朝骈文、骈赋的大成者 227
〔283〕“汉文三绝” 228
〔284〕“古文六奇” 229
〔285〕何谓“乐府” 230
〔286〕乐府的创始 230
〔287〕乐府歌词分类 231
〔288〕乐府歌词杂名举例 232
〔289〕乐府、古诗之分 233
〔290〕五言诗的创始 233
〔291〕七言诗的创始 234
〔292〕其他杂言诗的兴起情况 235
〔293〕“苏李体”和“柏梁体” 236
〔294〕“联句”和“集句” 237
〔295〕“回文”及“回文诗” 238
〔296〕最古最长的叙事诗 240
〔297〕汉末六朝间最有名的叙事诗 240
〔298〕汉代著明的女作家 241
〔299〕中国第一个女著述家 241
〔300〕“三曹”及其诗歌风格 242
〔301〕建安七子的不同风格 243
〔302〕“竹林七贤” 244
〔303〕魏晋六朝的诗风体派 245
〔304〕宫体 247
〔305〕竟陵八友 247
〔306〕张、潘、左、陆 248
〔307〕潘、陆、颜、谢 248
〔308〕我国第一个田园诗人 249
〔309〕影响六朝文风的因素 250
〔310〕最早批评文的书 251
〔311〕最早批评诗的书 251
〔312〕最早提倡唯美主义文学者及最早的纯文学选集 252
〔313〕魏晋六朝论文杂著 253
〔314〕刘勰的论文“六观”标准 254
〔315〕齐、梁以前诗作者师承表 255
〔316〕南北朝乐府民歌 256
〔317〕诗体 257
〔318〕“四声”、“八病”(兼及平仄) 258
〔319〕“旁纽”、“正纽” 259
〔320〕刘勰论诗的“和”与“韵” 260
〔321〕口语与声律 261
〔322〕律诗的兴起 263
〔323〕什么叫律诗 264
〔324〕绝句 266
〔325〕“近体诗” 267
〔326〕楹联和春联 267
〔327〕联语规律 268
〔328〕唐诗分期及其代表作家 270
〔329〕唐诗表现的丰富情趣 271
〔330〕“竹枝词” 271
〔331〕见于记载的唐诗数目 272
〔332〕唐代的诗风体派 272
〔333〕诗的酬和与次韵 274
〔334〕唐宋诗人绰号举例 275
〔335〕“李杜”及“小李杜” 276
〔336〕杜甫的“三吏”、“三别” 277
〔337〕唐代社会诗人 277
〔338〕唐代山水诗人 278
〔339〕“四唐人” 278
〔340〕李、杜诗特点比较 279
〔341〕关于《唐诗三百首》 280
〔342〕骈文、古文的得名 281
〔343〕“唐文三变” 281
〔344〕唐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首倡者 282
〔345〕唐代古文复兴运动的主将 282
〔346〕中国六大文豪 283
〔347〕唐宋八大家 284
〔348〕词的兴起 285
〔349〕诗、词区别 286
〔350〕“诗馀”及“近体乐府” 286
〔351〕词的牌名、分阕和填词 287
〔352〕《花间集》与“花间派” 287
〔353〕唐代第一词家 288
〔354〕宫词 288
〔355〕唐宋宫词三家 289
〔356〕五代最著名的词人 289
〔357〕宋词的“二变” 290
〔358〕宋词的二派 290
〔359〕宋代有代表性的词家 291
〔360〕北宋词坛的首将 292
〔361〕“鼓子词” 293
〔362〕宋代两大女词人 293
〔363〕“西崑体”及“李商隐体” 294
〔364〕“江西诗派” 294
〔365〕“苏黄”及“元祐体” 295
〔366〕“三苏”、“大小苏”、“二苏” 296
〔367〕苏门“四学士”及“六君子” 296
〔368〕“岳、文、戚、史” 297
〔369〕“南宋三大家” 299
〔370〕“剑南派” 300
〔371〕词曲同点 301
〔372〕由词到曲的传变关系 301
〔373〕“词馀” 302
〔374〕词曲特征比较 302
〔375〕戏曲的来源 304
〔376〕曲和戏的结合 305
〔377〕散曲和戏曲 305
〔378〕新声 306
〔379〕弹词 306
〔380〕北曲和南曲 307
〔381〕北曲和南曲的异点 308
〔382〕元曲和明曲的异点 309
〔383〕宫调 309
〔384〕院本 310
〔385〕“元曲四大家”(涵虚子的品评) 310
〔386〕“元曲五大家”和“六大家” 311
〔387〕“元曲双璧” 311
〔388〕元曲“四大杰作” 312
〔389〕《西厢记》的“四变”和“西厢八书” 313
〔390〕明初“四大传奇” 314
〔391〕临川四种曲——“玉茗堂四梦” 315
〔392〕“清曲四大家” 315
〔393〕清代第一传奇作家 316
〔394〕“清曲双璧” 316
〔395〕现代戏曲的三大本源 317
〔396〕京剧和地方剧 318
〔397〕戏曲和小说的主要同点和异点 319
〔398〕宋代小说的演变 319
〔399〕影响旧白话小说的古籍 320
〔400〕“章回体”之祖 320
〔401〕“平话”与“话本” 321
〔402〕“小说”与“平话” 322
〔403〕旧小说内容四种 322
〔404〕旧小说体裁三类 323
〔405〕唐代和明代的传奇 323
〔406〕旧小说文词特点 324
〔407〕古今“才子书”六种 324
〔408〕元代“两大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 325
〔409〕章回小说“三大巨著”(解弢评语) 326
〔410〕神怪小说代表作 327
〔411〕《三言》与《二拍》 328
〔412〕清代“四大言情小说” 329
〔413〕第一个小说批评家 329
〔414〕清代杂记小说三家 330
〔415〕晚清讽刺小说的一些典型 331
〔416〕元明清小说十二大家 332
〔417〕明代文学界风靡一时的名号标榜 333
〔418〕明代的诗风体派 335
〔419〕继承明代文风清初古文家勃兴的盛况 336
〔420〕清代的“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 336
〔421〕康、乾诗人的创作主张 337
〔422〕“乾隆三诗人” 338
〔423〕清末进步文人二派 338
〔424〕明清科举二艺 339
〔425〕历史上两次重大的古文运动 340
〔426〕“桐城派”的导源及其首创者 341
〔427〕方苞的古文义法和禁条 342
〔428〕“文选派”与“桐城派” 343
〔429〕“桐城派”与“阳湖派” 343
〔430〕“桐城派”所选文集 344
〔531〕关于《古文观止》 344
〔432〕习作上的“三多”、“三易”、“四相”、“四要”论 345
〔433〕古文的一般文体 346
〔434〕中国古典诗文发展的阶段性 348
〔435〕历代文学特长 349
〔436〕中国文学演进十字诀 349
〔437〕中国文学发展概况表 351
〔438〕中国文人地理分布表 352
后记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