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序言第一编构造格局与碰撞大地构造学研究 1
1.1 赣南混杂带与增生弧联合体:图尔基型碰撞造山带的缝合带 李继亮郝杰柴育成杨美芳何海清 2
1.2 闽台微大陆的组成与碰撞史卢华复贾 东郭令智施央申张庆龙王志洪 12
1.3 闽西南前陆褶皱冲断带初步研究 侯泉林李继亮 27
1.4浙西南韧性剪切带构造岩石学研究 刘德良郭方遒李曙光葛宁洁苏永军胡雄健张健康 34
1.5残余弧后盆地的形成模式——中国南海与爱琴海、黑海和塔里木盆地的对比研究单家增许靖华 44
1.6东南地区磨拉石地层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郝 杰杨美芳 55
第二编地幔与地壳演化的同位素制约 59
2.1浙闽地幔地球化学与华南-扬子地幔边界划分讨论朱炳泉王慧芬邹丽萍刘海臣彭建华易 文 60
2.2东南陆壳超多阶段构造演化同位素年代学制约 周新华胡世玲任胜利李继亮 69
2.3 皖南-浙西地区沉积岩系岩石源区省初步研究 周新华S.L.Goldstein郝 杰程 海 78
第三编江南元古代造山带的岩石、矿物与地球化学证据 85
3.1 中国东南部晚元古代碰撞造山带与地缝合带的岩石学证据周新民朱云鹤 87
3.2 浙西南八都群汤源变火山岩系痕量元素地球化学:一个可能的早元古代绿岩带及其构造意义 李曙光聂永红葛宁洁刘德良胡雄健 98
3.3 浙西南前寒武纪变质杂岩的P-T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王凯怡李继亮柴育诚王日臣 118
3.4浙西南庆元张村石榴斜长角闪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葛宁洁李曙光李晓林刘德良胡雄健 122
3.5华南晚元古代碰撞型造山带的两个蛇绿岩套的研究 邹海波周国庆周新民 130
3.6安徽歙县堇青石花岗岩和江西德兴钠长花岗岩中白云母和青铝闪石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胡世玲邹海波周新民 141
3.7 江西广丰“田里片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胡世玲郝 杰 145
3.8浙江龙泉含磁铁石英岩的成因、铅等时线及构造环境 陈先沛陈多福董维全 149
3.9浙江景宁鹤溪群中的元古宙地层及其地质意义 陈多福董维全陈先沛 158
3.10华南前寒武纪镁铁-超镁铁杂岩的岩石大地构造格架张福勤谢鸿森许祖鸣 162
3.11 浙东南景宁地区早元古代花岗片麻岩的发现及意义童朝旭胡雄健金乾泰李春忠 173
第四编显生宙岩石与构造的某些研究 177
4.1 闽西南-粤东北晚古生代的火山作用 王尔康刘 聪 178
4.2浙西南加里东花岗岩及其地质意义王一先赵振华 187
4.3 闽西南里田推覆构造带的特征与围埔花岗岩的成因联系 汪屹华卢华复贾 东吴运高 190
4.4福建沿海中生代蛇绿混杂带的构造特点 李继亮何海清杨美芳王振民林东燕 199
第五编某些特征岩石与矿物组合的新发现与新研究进展 207
5.1 浙江松阳北园八都群(Pt1)中首次发现宇宙尘 董维全陈先沛潘晶铭陈多福彭先芝 208
5.2 闽西南地区下三叠统中平流岩和碳酸盐重力流沉积的发现 杨美芳李继亮郝杰侯泉林何海清 213
5.3福建武平湘村麻粒岩的初步确认李继亮郝 杰柴育成侯泉林李培军林东燕 219
5.4浙江松阳北园八都群中榴辉岩的残留体及其地质意义董维全陈先沛陈多福潘晶铭彭先芝 224
第六编屯溪-温州地区岩石圈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233
6.1 屯溪-温州地区的重力场特征和岩石圈结构与构造 王谦身、江为为、周文虎、刘洪臣、郑建昌、杨新社 234
6.2东南大陆岩石圈的地磁区域场特征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闫雅芬、任国泰、郑双良 238
6.3屯溪-温州廊区的航磁分析朱连、刘惠洁 242
6.4屯溪-温州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孔祥儒、张 丽、白登海、李宗舜、马晓冰、张 革 245
6.5屯溪-温州地带的岩石圈结构与速度分布熊绍柏、赖明惠、刘宏宾、于桂生等 250
6.6浙江省大地热流及地温场特征 胡圣标、邱楠生、熊亮萍、汪集旸、阮万才、钟朝阳、金国灿、刘梦才、蒋根和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