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业报告 2001年 信息经济中的就业问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际劳工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4537233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世界就业报告(2001年)》考察全球和地区水平上的就业趋势,探求通讯革命对劳动世界的影响。通过因特网和其他网络技术,获得信息的渠道已变得前所未有的宽阔。通讯中的时间和距离的障碍正在消失,因而市场在改变,并且工作创造和失去的新模式已出现。报告估计了信息经济中的工作创造的整体前景和就业者的生活质量。它详细地分析是否就业稳定性仍将保持原有标准,和为什么教育和终身学习现在占据政策议程的首要位置。前面有机遇,也有社会成本和风险。社会对话对于做出正确的社会选择将是必要的;本报告发现工会和雇主组织能够对正在出现的信息经济发挥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受其影响。

概论 1

表格 10

1 全球就业趋势 10

1.1 最新发展和关键问题 10

1.1 世界不同地区的失业率,1990-2000年 10

1.3 全世界GDP增长率一览表,1995-2001年 11

1.2 从业人数和劳动力参与率年度百分比变化,1990-1999年 11

1.4 全球化:部分指数,1995-2000年,年度百分比变化和美元值 12

1.6 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980-2050年 13

1.5 经合组织国家中国外出生的劳动力,1990年和1997年 13

1.7 男、女对比:就业/人口比、经济活动率和失业率,经合组织国家,1990-1999年 14

1.9 部分国家收入分配的变化 15

1.8 赤贫率:生活费日均低于1美元的人口比例和数量,1990年和1998年 15

1.10 部分发达(工业化)国家劳动力市场指数,百分比,1990-1999年 16

1.2 地区趋势 16

1.11 部分转型国家劳动力市场指数,百分比,1990-1999年 18

1.1 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19

方框 19

1.13 部分加勒比国家劳动力市场指数,百分比,1990-1999年 20

1.12 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劳动力市场指数,百分比,1990-2000年 20

1.15 拉丁美洲非农就业中工薪就业份额,百分比,1998年 21

1.14 拉丁美洲非农就业结构变化,百分比,1990-1999年 21

1.16 亚太地区部分国家劳动力市场指数,百分比,若干年份 22

1.2 脆弱群体与亚洲金融危机——他们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以及劳动力市场干预措施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23

1.2 亚洲危机国家季度实际工资指数,1997-2000年 24

1.1 亚洲危机国家季度实际GDP指数,1997-2000年 24

图示 24

1.17 中东和北非部分国家劳动力市场指数,百分比,若干年份 26

1.18 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劳动力市场指数,百分比,若干年份 27

1.19 部分非洲国家私营正规部门工薪就业的劳动力份额,百分比,1980-1995年 27

1.3 就业前景 27

1.3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艾滋病及病毒对经济的影响 28

1.4 到2010年,需要创造5亿个新的工作岗位 30

2 信息通信的新技术:真正潜力与实际限制 34

2.1 可能是一次革命,但进程难测 34

2.1 全世界因特网用户,2000年7月 35

2.2 信息通信技术对劳动世界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6

2.1 数字时代:如同电力革命的影响吗? 36

2.3 关于技术基础的简要评述 37

2.2 本报告中各主题的先后次序 37

廉价的、强大的计算手段 38

高容量电子通信设备 38

因特网 39

2.2 什么是“信息通信技术”? 39

2.5 数字鸿沟 40

2.4 降低成本和统一标准加速了信息通信技术的传播 40

国家内部的数字鸿沟 41

2.3 按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对美国数字鸿沟的测量:家庭使用因特网百分比,1998年 41

性别差距 4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鸿沟的评估 42

2.4 各地区因特网进入情况,1999年6月 43

电信部门的政府法规 45

2.1 因特网用户越少,使用费用就越昂贵 45

2.2 在较穷国家中人均电话使用成本更高 46

为什么信息对于发展是重要的? 46

2.6 信息通信技术及其促进发展的潜力 46

信息与发展潜力 46

2.7 信息经济学的变化 47

变化中的信息经济学如何影响经济行为? 48

2.8 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一种术语上的区分 48

2.5 知识、网络和工作岗位 49

2.9 小结 49

3 数字经济中的企业 52

3.1 竞争加剧对工作组织方式的影响 52

以团队工作方式进行组织促进创新和速度 53

3.1 一条全球虚拟价值链 54

虚拟团队工作作为新的组织形式的可能性 54

3.2 因特网的商业模式 55

3.2 电子市场交易成本降低的实证 55

3.3 增进对购销双方特点的了解能更密切协调供求关系 56

3.1 厂商对厂商(B2B)销售的地区分布 57

3.4 渔业市场加大透明度 58

3.1 基于因特网的B2B销售按行业划分成本节省率 58

3.2 每笔网上交易按美元计算成本节省情况 58

3.5 电子市场中3种常见的产品形态 59

3.6 “中介作用”和“非中介化”的界定 59

新兴电子市场孕育的风险 60

3.7 以因特网为基础的价值链之一——戴尔计算机公司 61

3.8 创办在线公司 62

3.3 企业创办活动的发展 62

3.2 新建组织的生态曲线 63

3.4 数字鸿沟和企业 64

3.3 因特网渗透率,20世纪90年代末期 65

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鸿沟 65

3.4 丹麦和芬兰企业因特网使用情况,1999-2000年 66

因特网在中小企业传播和应用的差别 66

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 67

各国之间的企业数字鸿沟 67

3.5 因特网成本越低的国家,安全服务器越多 67

3.9 克服基于认识和专业知识的限制 67

3.10 中小企业面临因特网商业应用方面的限制 68

3.11 创新的大众化 69

3.12 乌干达面向微小企业的商业电台 70

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但也面临风险 70

3.13 非政府组织+信息通信技术=全球的中小企业(乌干达) 71

3.5 小结 72

4 走向工作经济?信息社会的就业 75

4.1 存在一种新经济吗? 75

4.1 生产率的矛盾观点 76

4.1 按地区划分的服务部门的就业份额 78

4.2 信息社会的就业结构动态 78

数字时代就业的结构和职业变化 78

4.2 什么是“知识工人”? 79

就业身份更加多样化 79

4.2 部分国家白领劳动力的构成,1980-1998年 79

4.1 加利福尼亚硅谷的非正规工人 80

4.3 在日本做一名“自由劳动者” 81

4.3 信息经济的部门就业动态 83

信息通信技术部门的就业 83

4.2 部分国家信息通信技术部门就业情况,1999年 84

4.4 信息通信技术部门的界定 85

4.3 美国信息通信技术部门产出和就业增长情况,1988年、1998年和2008年预测 85

4.4 欧盟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分部门就业年均增长率,1992-1999年 86

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服务部门的就业动态 87

4.5 非洲的就业创造 87

4.5 美国结构调整期半导体行业的就业变化 87

4.6 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新类型,包括软件和相关通信服务部门中的非正规部门活动:印度,一项调查的结果 88

电子商务:对就业影响的预测 88

4.7 出版业:“网络”组织形式导致岗位内容的重大变化 89

4.8 通信行业的工作迁移:加拿大 89

4.3 美国因特网商务的雇员,1998-2000年 90

网络经济中远程工作的新模式 91

4.4 信息经济的空间就业动态 91

4.9 英国以家为基地的远程工作的统计情况 92

4.10 联络中心的雇员概况:英国 93

4.11 摩洛哥从发展传呼中心中获益 94

4.4 选择建立传呼中心厂址的理由——全球调查 94

4.12 人力资源配置的协调:Datamatics技术私营有限公司 95

4.13 什么是远程中心? 95

4.14 远程网站 96

由成本驱动的全球劳动大分工 97

服务行业的在线贸易与就业的空间分布 97

4.7 印度软件行业:就业和雇员人均收入(美元) 98

4.6 软件行业年均劳动力成本比较(美元,1999年数据) 98

4.15 远程处理工作的类型 99

4.5 小结 101

5.1 就业前景模式、灵活性与信息通信技术 105

5 信息社会中的就业质量:潜力与挑战 105

5.1 信息经济中的就业岗位预测 106

变化的劳动关系:如何影响工作生活? 106

向技能升级还是朝单项任务能力方向发展? 106

在网络经济中工资会提高吗? 107

5.2 南非信息通信技术专业人员工资变化,1992-1998年 107

5.3 巴西最大的50家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制造厂商的部分职业的工资状况,1999年 108

5.1 共享资本主义还是隔离式经济?股票期权和其他诚信报酬制度正在推广,但并未惠及所有雇员 109

职业发展机遇 109

5.4 限定型职业生涯取消对各类雇员的影响 110

5.2 信息经济中的就业保护和集体谈判 110

5.3 远程工作方式:工会的观点 111

5.2 扩大就业保护:从雇员到工人 111

5.3 信息经济中工作的时间层面 112

岗位生活:工作强度增加 112

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 113

5.4 EHPT,远程工作职工管理的创新 114

电子尖兵和自营就业者的自由 114

岗位工作的压力 115

5.4 网络经济中的工作卫生与安全 115

5.5 工作中的压力特点 116

信息通信技术与身心疲劳 116

5.1 工作条件和机构 116

5.5 技术带来的新危险和健康风险:远程工作职工 117

5.5 小结 118

6 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发展和降低贫困的战略 120

6.1 引言 120

6.2 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知识导向型经济 120

6.3 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能力 121

6.1 印度:软件产业,收入与出口,1994-2000年 122

印度——“开发更高附加值信息通信技术的市场” 122

6.2 巴西:计算机市场销售额,1981-1998年 123

巴西——“痛苦的现代化” 123

中国——“实现技术能力的创新整合”,促进成功转轨 124

6.3 巴西:50家最大的信息技术产品制造厂商的就业(工薪劳动力)情况(千人),1984年、1989年和1999年 124

6.1 巴西鼓励发展软件出口:SOFTEX计划 125

6.2 “新技术企业”——中国软件产业的开拓者 126

6.1 发展中国家鼓励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政策手段 127

6.4 鼓励本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27

6.3 部委合并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一体化发展 128

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促进性政策:克服特殊限制方面的国别事例(巴基斯坦、加纳和捷克共和国) 129

6.5 推广信息通信技术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率的好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力 130

“跨越式发展” 131

6.4 马来西亚政府的万能卡(GMPC)与支付万能卡(PMPC) 131

6.6 知识产权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限制 132

6.5 模拟数字技术产品验证实验股份有限公司——服务部门技术跨越式公司 132

6.2 马来西亚:因特网用户和电子商务收入预测 133

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133

马来西亚:2020年跨越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前景 133

哥斯达黎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力 134

6.7 马来西亚:鼓励电子商务发展 134

6.4b 哥斯达黎加:贸易收支状况,1994-1999年(每年12月) 135

6.4a 哥斯达黎加: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的增长,1992-1999年 135

6.8 要大炮还是要黄油?哥斯达黎加入力资源投资取得高回报 135

6.6 信息通信技术和贫穷 136

贫困人群直接使用信息通信技术 136

体制干预、网络化和能力建设 137

改进管理,增强面向会民的服务提供 138

6.9 社区因特网接入 138

6.3 发展中国家鼓励贫困人口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部分措施 139

6.10 非正规部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妇女:印度自营就业妇女联合会(SEWA)的经验 139

6.11 针对医务人员开设的在线健康教育课程 140

6.12 全球情报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锁定疟疾爆发区域 140

6.7 小结 141

学习文化是根本性的挑战 143

7.1 学习文化和接受教育不能被逾越 143

7 进入信息社会的基本前提条件:教育、学习和培训 143

7.1 文化水平的不同定义 144

7.1 入学率和因特网使用率之间的关系 144

7.1 克服文化障碍 145

奠定数字文化的基础:教育系统的作用 145

7.2 按地区估计的男女成年人识字率,2000年 145

7.3 加拿大经常使用计算机家庭的百分比,按家庭户主受教育水平分类,1997年和1998年 146

7.4 部分国家每台电脑使用的学生人数,1997-1998年 147

7.2 社区信息通信技术文化培训 148

7.3 新加坡学校中的计算机知识教育 149

远程学习和虚拟大学 150

7.2 远程学习的潜力:推动在线教育 150

7.2 巨型大学:基本数据,1996年 151

除成本效益外,远程学习是有效的吗? 152

7.3 各种远程教育技术每组招生人数的年均成本费,按美元计算,20世纪90年代 152

7.4 还需要教师吗? 153

7.5 斐济的远程学习 154

7.3 在技能人员方面面临的挑战 154

最大需求的岗位和技能人员:对“技能人员差距”的估计 155

7.4 部分信息通信技术岗位/技能“分类”对照表 156

7.5 信息技术工作岗位的需求与缺口(以千人计),2000年 156

关于技能短缺、工资和劳务移民问题的辩论 157

7.6 何谓网页设计师? 157

7.7 为何难于了解需求何种技能工人? 158

7.8 技能工人短缺、移民、人才外流和培训 159

7.5 同岗位和教育背景相关联的信息通信技术职能类别 160

信息通信技术对大多数工作岗位的深刻影响 161

7.6 信息技术工作者和使用信息技术工作者之间的区别 161

7.7 英国高等教育电子工程和相关专业的录取人数,1987年和1997年 162

7.8 美国计算机科学按水平和性别授予的学位,1996-1997年 163

7.9 妇女在信息通信技术劳动力中的比例为何如此低? 163

7.10 为何难于了解技能人才的供给情况? 164

7.9 美国计算机行业学士学位毕业生分布情况,按研究领域划分(百分比),1995年 165

7.10 美国企业对计算机技能培训机构效率的评估 165

7.6 印度工程培训机构和学生,1951-1997年 165

终身学习是新的就业保障:国家培训制度中关于培训问题的社会对话 166

7.11 调整德国职业培训的双元制以适应新情况 167

培训作为一种留住职工的政策 168

7.12 国际网络联盟——欧洲分部:对欧盟“电子欧洲行动计划”就业能力方面的建议 168

7.13 印度工会组织对信息通信技术具有明确的认识 169

7.14 持微软资格证书专业人员状况 170

7.15 节省时间与费用的公司在线学习 171

7.4 小结 172

7.16 克服欧洲的技能人才短缺:企业界在努力 172

8.1 总因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与就业保护 176

8.1 体制差别与知识网络经济 176

8 信息经济中就业体制和中介行为 176

瑞典与美国对比:灵活性与劳动力市场体制 177

8.2 总因素生产率的增长与开办企业的难易度 178

8.2 信息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中介行为 178

提高求职效果:对失业有什么影响? 179

电子政务的一个侧面:新型公共就业服务 179

私人劳动力市场的中介行为在发展 180

8.1 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开放性客户服务:瑞典 181

网上就业市场和新型就业关系 181

8.2 2000年6月对私人网上职业库的访问人数(点击次数),千次:美国 182

对传统模式的反思:个性化中介的新作用 183

派遣公司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 183

8.3 信息通信技术的辅助支持:Manpower公司预测效益系统 184

8.4 全球职业库的“好莱坞模式” 184

8.5 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开发一体化数据库:土耳其 185

8.6 失业津贴管理中的传呼中心技术:美国 186

8.7 德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和工作人员期望什么? 186

8.3 未来预测:电子政务的推行 187

8.8 电子公民中心:新加坡 187

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在线政府 188

8.9 劳动力市场信息(LMI)的核心内容 189

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各种来源 189

8.4 创造劳动力市场信息产品 189

8.5 信息通信技术对特定人口群体的影响 190

日益发展的“融入经济学” 190

8.3 工作年龄人口将下降的时间,欧盟15国 190

全球老龄化,但存在人口鸿沟 191

信息通信技术与年龄歧视 191

8.10 部分国家的年龄歧视 192

工作中的老年人:工作重组中的数字机会 193

关于数字时代的老龄工人政策及中介机构 193

8.11 公司以所需知识武装老龄工人的办法 194

8.6 残疾劳动者 195

8.12 瑞典为实现全民信息社会而努力 195

8.13 老年工人远程工作的好处 195

8.14 扩大就业:芬兰计划 196

8.15 促进老年人进入信息社会的活动 196

8.16 提倡老年人学习计算机文化:美国 197

信息通信技术和残疾人减少就业机会问题 197

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 198

8.17 美国46家领先高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致美国总统克林顿关于准人问题的公开信(节录),2000年9月21日 198

促进残疾人进入的政策 198

8.18 残疾人远程工作的机会:葡萄牙 199

8.19 帮助残疾人的公共/私人行动 199

8.7 小结 200

9.1 集体代表权的“非中介化” 202

9 把体面工作作为社会选择:数字时代的产业关系 202

“在线职工的在线权利” 203

9.2 网络经济的谈判 203

隐私和监控问题 204

9.1 对雇员的电子监控,美国,1997-2000年 204

远程工作的谈判 205

工作场所的压力 205

9.1 超时正在成为正常工时吗? 206

9.2 自营就业与雇用之间的灰色区域:劳动法是恰当的吗? 207

9.3 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部门:新兴产业与老产业的改造 208

知识产权 208

9.2 国家电信部门就业的变化 209

9.4 关于组建工会和针对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工人的交货价值 211

9.3 西班牙电信公司同国际网络工会全球协议要点 211

工会结构的变化 211

传呼中心工人的组织问题 212

9.4 传呼中心员工组织起来的阻力 213

变化中的劳动力市场中介行为模式:重点关注临时劳动力和自营就业者的问题 213

自营就业劳动者的代表权问题 215

9.5 华盛顿技术工人联盟作为传统工会运动的一个补充模式 215

9.5 工会和雇主组织的虚拟期权 216

批量定制做法的重现 216

9.7 印度劳工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建立更为有效的产业关系 217

9.6 肯尼亚妇女工人组织与因特网 217

9.8 ALMEGA——为成为一个真网上的雇主组织而努力 218

扩大招聘新成员的效果 219

信息就是力量 219

9.9 针对潜在性成员的服务:ALMEGA的www.Zedir.se网站 220

9.10 通信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消除技术差距 221

虚拟期权取决于准入 222

9.11 消除数字鸿沟:向发展中国家的工会运动提供信息通信技术 223

9.12 使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 224

9.6 小结 225

10 关于信息经济的政策考虑 228

10.1 变信息经济为工作经济 228

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宏观动态 228

就业创造的部门动态 229

就业创造的空间动态 229

就业创造的劳动力市场动态 230

就业创造的性别动态 230

信息通信技术与发展 231

10.2 信息通信技术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 231

调动信息通信技术潜力以减轻贫困 232

10.3 促进教育和学习 233

通过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促进文化学习和数字文化 234

学会如何学习 234

在岗终身学习 235

解决技能短缺问题 236

保障工作岗位质量和工作条件 237

组建和代表一个多样化的劳动力市场 237

10.4 加强社会选择赖以做出的立法和机构,以适应迅速的变化 237

个体劳动者的组织问题 238

10.5 小结 239

统计附录 241

表1 信息技术指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42

表2 劳动力参与率(百分比) 256

表3 就业对人口比(百分比) 260

表4 失业率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