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 第2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广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0438303
  • 页数:8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第二卷,探讨了儒家经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和主流文化的演变过程。

汉唐经学 3

第二十四章 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 3

一 经学的确立 4

二 今文经学的发展 12

三 古文经学的兴起 21

四 谶纬的流行 33

五 汉代经学的总结与衰微 40

第二十五章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理论体系 47

一 董仲舒:把春秋学推向高峰最有功的人物 47

二 经学内在的逻辑发展与时代机遇的交汇 49

三 《春秋》具有纲纪天下的神圣法典的意义 54

四 “大一统”·“张三世”·“通三统” 60

五 “德刑相兼”·谴告说·经权之说 82

六 董仲舒春秋公羊学说在汉代的盛衰 95

第二十六章 《孝经》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101

一 汉代宗法社会的调整及“以孝治天下” 101

二 《孝经》对儒家孝道的继承与发扬 106

三 《孝经》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115

四 《孝经》的版本及其历史影响 122

第二十七章 汉代齐、鲁、韩、毛四家诗学 127

一 《诗经》官学化与齐、鲁、韩、毛四家诗学 129

二 《诗》与礼结合 140

三 《诗》与史结合 144

四 以《诗》为谏 149

五 以灾异谶纬解《诗》 153

六 余论 158

第二十八章 《尚书》今、古文真伪新证——战国楚简《缁衣》所引古本《尚书》的资料价值 164

一 今文《尚书》的来历、篇数与流传过程 165

二 《古文尚书》的来历和流传 171

三 《尚书》伪经伪说的流行 180

四 楚简《缁衣》与真、伪《古文尚书》 186

第二十九章 礼类经记的各种传本及其学派 196

一 汉代礼学重点的两次转移 196

二 今文《礼经》的传本和传承谱系 201

三 古文《礼经》及其与《周官》不同的传承谱系 207

四 《礼记》刘向辑本与二戴辑本 215

五 郑玄《周礼》之学及其影响 225

第三十章 政治经典与经典政治:《周礼》与古代理想政治 231

一 《周礼》的性质与成书年代 231

二 《周礼》的结构与思想渊源 235

三 《周礼》与阴阳五行思想 238

四 《周礼》与法家思想 242

五 《周礼》与儒家思想 252

六 《周礼》与王莽的政治实践 261

七 《周礼》的历史地位 269

第三十一章 孟喜、京房的象数易学 276

一 孟喜的卦气说 277

二 京房的象数易学 288

第三十二章 刘歆与《周易》最高经典地位的确立 313

一 “始皆治《易》”的刘向、刘歆父子 315

二 “元元本本,数始于一”的哲学、象数学体系 320

三 “太极上元”与圣王系统 327

四 “《易》为之原”的经书系统 331

第三十三章 纬书对经书的阐释 336

一 纬书对《易》的解释 340

二 纬书对《诗》、《书》的解释 352

三 纬书对《礼》、乐的解释 360

四 纬书对《春秋》、《孝经》的解释 366

第三十四章 《白虎通义》制度化经学的主体思想 377

一 《白虎通义》集今学之大成 379

二 《白虎通义》限制最高王权的三种方式 387

三 秉承五经之义诠释典章制度的制作意义 402

四 以天道推求人道 414

第三十五章 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 421

一 何休的生平 421

二 《春秋公羊解诂》 422

三 强调社会进化的历史哲学 427

四 “衰世救失”的政治思想 436

五 何休的灾异说 452

六 结语 464

第三十六章 郑玄经学思想述评 469

一 郑玄的思想渊源 470

二 郑玄的经学成就 476

三 郑玄经学的地位与评价 482

第三十七章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 487

一 汉代经学的整合与郑玄《三礼注》的出现 487

二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特点 490

三 郑玄《三礼注》的主要思想内容 514

四 郑玄《三礼注》的影响与历史评价 523

五 结语 528

第三十八章 郑玄易学思想的特色 534

一 易之三义 534

二 爻辰说 537

三 以礼注《易》方法 548

四 郑玄易学重象数亦兼顾义理 550

第三十九章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意义 554

一 今文经书系统的形成及其与古文经传的区别 555

二 关于古文经来源的记载和争议 561

三 今、古文经学争论的过程 571

四 今、古文经学在禅让与世卿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意义 581

第四十章 虞翻的象数易学 590

一 卦变说 591

二 之正说 606

三 纳甲说 616

四 虞氏易学的价值、地位及衰亡 623

第四十一章 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 629

一 《春秋经传集解》与魏晋经学研究 629

二 《春秋经传集解》的哲学思想 648

三 《春秋经传集解》的政治学说 657

四 《春秋经传集解》的历史局限 665

第四十二章 正始时期经学的玄学化 670

一 经学玄学化的根源与本质 670

二 何晏与《论语集解》 680

三 王弼及其《周易注》 689

第四十三章 玄学为统领,汉学佛学为辅弼——皇侃的《论语集解义疏》 701

一 皇侃的生平及著述 701

二 对汉学的继承与受佛学的影响 704

三 《论语集解义疏》中的玄学思想 713

第四十四章 政治的统一与经学的统一——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724

一 《五经正义》撰修的历史动因与意义 724

二 《五经正义》的撰修过程 731

三 《周易正义》的经学思想 743

第四十五章 李鼎祚与《周易集解》 755

一 李鼎祚生平事迹考 755

二 《周易集解》的版本、卷数及内容 758

三 李氏易象观 765

四 李氏易数观 772

五 李氏对易学史的贡献 775

第四十六章 中唐啖助、赵匡、陆淳的春秋学 779

一 社会变动引出的思想危机 779

二 《春秋》新学的兴起 783

三 新经学的影响与地位 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