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吴传钧前言 1
第一章流域概况 1
第一节流域范围 1
一、自然范围 1
二、行政范围 3
三、研究范围 10
一、水系和湖泊 14
第二节流域概貌 14
二、地形和气候 15
三、土壤和生物 19
四、四川、两湖盆地和长江三角洲 20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22
第一节人口 22
一、人口与劳力 22
二、素质与人才 34
三、人力、人才市场分析 37
四、流动趋势 45
第二节 资源 47
一、水资源 47
二、矿产资源 54
三、土地资源 58
四、生物资源 65
第三节投资环境 74
一、交通运输 74
二、信息通讯 88
三、科技教育 99
四、能源供应 113
第四节发展机遇 122
一、世界的亚太世纪 122
二、亚太的中国世纪 129
三、中国的长江世纪 132
第五节 沿江发展战略 135
一、浦东的龙头战略 136
二、三峡工程的重点战略 149
三、长江开发开放的点轴战略 164
四、地区梯度协调发展战略 179
第三章经济发展的特征 199
第一节概述 199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特征 200
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特征 204
三、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7
第二节 部门经济特征 210
一、部门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210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 219
三、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征 237
四、第一产业的发展特征 255
第三节 空间经济特征 267
一、空间经济系统的形成因素 267
二、空间经济系统的特征 278
三、空间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 290
四、空间经济系统的调控趋势 298
第四节 经济联系特征 306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征 307
二、域外型经济发展的特征 316
三、域内型经济发展的特征 326
第四章上、中、下游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336
第一节 下游经济发展研究 336
一、经济发展优势 338
二、经济发展特征 354
三、经济发展趋势 376
第二节 中游经济发展研究 397
一、经济发展优势 398
二、经济发展特征 412
三、经济发展趋势 438
第三节 上游经济发展研究 468
一、经济发展优势 469
二、经济发展特征 499
三、经济发展趋势 528
第五章建立长江经济带的研究 553
一、经济带的纽带 554
二、城镇体系的建立 580
三、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系统 613
四、资源型、加工型、外向型的系统思考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