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科学导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封志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18847
  • 页数:4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21章。上篇,总论,系统论述了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科学思想与基本概念,简明阐述了资源科学研究的框架体系。中篇,分门别类地讨论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评价问题。下篇,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问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序 2

前言 2

上篇 总论 2

第1章 绪论:资源科学 2

§1.1 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与主要任务 2

目录 2

§1.2 资源科学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4

1.2.1 资源科学知识积累时期 4

1.2.2 资源科学孕育时期 5

1.2.3 资源科学逐步建立时期 6

1.3.1 资源科学研究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 7

§1.3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特点 7

1.3.2 资源科学的研究特点 10

§1.4 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势 12

第2章 资源科学思想与资源科学史观 15

§2.1 古代朴素资源史观 16

2.1.1 自然资源的原始利用与自然崇拜时期 16

2.1.2 古代朴素的资源意识与尊重自然观 17

2.1.3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禁锢与中国古代农业的因地制宜思想 18

§2.2 近代资源无限史观 20

2.2.1 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 20

2.2.2 对自然资源的记载与描述时期 21

2.2.3 近代资源无限史观与资源合理利用思想 23

2.3.1 产业革命与现代人本位资源史观 25

§2.3 现代人本位资源史观 25

2.3.2 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的思想与方法 28

2.3.3 资源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与综合性学科的形成 30

§2.4 当代资源可持续利用史观 32

2.4.1 “资源有限论”及其论战 32

2.4.2 20世纪末期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史观 34

2.4.3 资源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5

§3.1 元概念:资源与自然资源 39

3.1.1 关于资源 39

第3章 资源科学研究的概念框架 39

3.1.2 关于自然资源 41

§3.2 属性与意义: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分析 48

3.2.1 质、量、时、空是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48

3.2.2 自然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绝对无限性 49

3.2.3 自然资源的层次性及整体性 50

3.2.4 自然资源的可塑性及多宜性 51

§3.3 分类与特征: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讨论 52

3.3.1 两类概念资源:存量资源与流量资源 53

3.3.2 自然资源的综合特征分类 54

§3.4 地位与作用: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认识 55

4.1.1 固体运动的地质循环 59

§4.1 物质循环规律 59

第4章 资源科学研究的相关学科理论 59

4.1.2 液体运动的水分循环 60

4.1.3 气体运动的大气循环 61

4.1.4 有机界的生物循环 62

§4.2 能量流动规律 64

4.2.1 能量守恒原理 64

4.2.2 能质蜕变原理 65

4.2.3 林德曼定律 66

§4.3 自然节律规律 67

4.3.1 天文因素引起的节律性 68

4.3.2 地球运动特性所引起的节律性 69

4.3.3 生物自身特性所形成的节律性 70

§4.4 地域分异规律 70

4.4.1 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70

4.4.2 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71

4.4.3 小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72

§4.5 生态资源优化定律 73

§4.6 若干资源经济学原理 75

4.6.1 资源最优耗竭理论 76

4.6.2 共享资源与外部性理论 76

4.6.3 高斯定律与资源产权制度理论 77

§5.1 资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79

第5章 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79

§5.2 资源科学研究程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80

§5.3 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定量方法与信息系统方法 82

5.3.1 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定量化方法 82

5.3.2 资源信息系统方法 83

§5.4 自然资源评价方法 85

5.4.1 单项自然资源评价 86

5.4.2 自然资源综合评价 86

5.4.3 自然资源质量评价 87

5.4.4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 89

5.4.5 区域资源综合评价 92

5.5.1 资源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 94

§5.5 资源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与跨学科研究 94

5.5.2 如何组织跨学科的资源科学研究 96

参考文献 98

中篇 分论 102

第6章 气候资源:气候资源评价与气候生产力 102

§6.1 气候与气候资源 102

6.1.1 气候资源及其分类 102

6.1.2 气候资源的特征及其物理意义 105

§6.2 光能资源利用与光合生产潜力 107

6.2.1 太阳总辐射与光合有效辐射 108

6.2.2 光能利用率与光合生产潜力 110

§6.3 热量资源利用与光温生产潜力 112

6.3.1 基本温度指标 113

6.3.2 热量累积指标 114

6.3.3 光温生产潜力 116

§6.4 水分资源评价与气候生产潜力 116

6.4.1 降水资源及其评价 117

6.4.2 蒸发及其评价 118

6.4.3 干湿程度及其评价 120

6.4.4 气候生产潜力 121

§6.5 气候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121

6.5.1 统计评价法 122

6.5.2 指数评价法 123

6.5.3 模式评价法 124

6.5.4 综合评价法 124

第7章 水资源:水资源评价与水资源承载力 126

§7.1 水与水资源 126

7.1.1 水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126

7.1.2 水资源的属性与意义 127

7.1.3 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 128

§7.2 水资源数量评价与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130

7.2.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130

7.2.2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133

7.2.3 区域水资源总量评价 135

7.2.4 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136

§7.3 水质评价与水环境质量评价 137

7.3.1 水质与水质评价因子 138

7.3.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139

7.3.3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141

§7.4 水环境容量与水资源承载力 143

7.4.1 水环境容量模型及其意义 143

7.4.2 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与计量 146

第8章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资源承载力 149

§8.1 土地与土地资源 149

8.1.1 土地资源的特征与意义 150

8.1.2 土地资源研究领域 151

§8.2 土地资源分类与土地资源调查 152

8.2.1 土地资源分类 152

8.2.2 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55

§8.3 土地潜力评价与土地适宜性评价 156

8.3.1 土地潜力评价 157

8.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161

§8.4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164

8.4.1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承载能力 164

8.4.2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与FAO的农业生态区域法 165

8.4.3 中国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170

9.1.1 生物圈及其意义 172

§9.1 生物圈与生物资源 172

第9章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172

9.1.2 生物资源的概念与属性 174

§9.2 生物资源量与生物生产力 175

9.2.1 生物资源量及其测度 175

9.2.2 生物生产力及其资源意义 177

§9.3 生物资源类型评价——森林资源与草地资源 180

9.3.1 森林资源及其评价 180

9.3.2 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182

§9.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85

9.4.1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测度 185

9.4.2 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评估 187

9.4.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89

第10章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度量与矿产资源评价 191

§10.1 矿床与矿产资源 191

10.1.1 岩石与矿床 191

10.1.2 矿产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192

10.1.3 矿产资源的分类 195

§10.2 矿产资源可得性度量与储量分级 196

10.2.1 矿产资源的可得性度量 197

10.2.2 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级 200

§10.3 矿产资源评价 203

10.3.1 矿产资源地质评价 204

10.3.2 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 209

10.3.3 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方法 210

§10.4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11

10.4.1 降低临界品位与增加储量 212

10.4.2 寻找代用品与资源持续利用 213

10.4.3 回收废旧金属与资源重复利用 214

10.4.4 向海洋要矿与能源消耗 215

第11章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评价与能源环境效应 217

§11.1 能量与能源 217

11.1.1 能源的分类及其意义 218

11.1.2 能源资源的特征 219

11.2.1 能源生产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 222

§11.2 能源资源的宏观分析与综合评价 222

11.2.2 能源弹性系数 224

11.2.3 能源平衡表的建立与应用 225

§11.3 常规能源的地质评价 227

11.3.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228

11.3.2 石油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231

11.3.3 水能资源开发与评价 232

§11.4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 234

11.4.1 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 234

11.4.2 风能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 236

11.5.1 矿物能源开采和储运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238

11.4.3 潮汐能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 238

§11.5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 238

11.5.2 矿物能源加工转化及消费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240

11.5.3 其他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41

第12章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 243

§12.1 海洋与海洋资源 243

12.1.1 新的海洋国土观 243

12.1.2 海洋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246

12.1.3 海洋资源的分类 247

§12.2 海洋生物生产力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249

12.2.1 海洋生物生产力 250

12.2.2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251

§12.3 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52

12.3.1 海滨砂矿资源 252

12.3.2 海底矿产资源 253

12.3.3 大洋矿产资源 253

§12.4 海水化学资源与海洋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255

12.4.1 海水化学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55

12.4.2 海洋动力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57

§12.5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259

12.5.1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259

12.5.2 海洋污染防治与海洋环境保护 261

§13.1 旅游与旅游资源 264

第13章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潜力分析 264

13.1.1 旅游资源的特点 265

13.1.2 旅游资源分类 266

13.1.3 旅游景观与旅游景点 267

§13.2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68

13.2.1 旅游资源调查 268

13.2.2 旅游资源评价 269

§13.3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 273

13.3.1 气候资源的适宜性评价 273

13.3.2 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274

13.3.3 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276

§13.4 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森林为例 278

13.4.1 森林资源的地表结构吸引力指数 279

13.4.2 森林资源的生物因子吸引力指数 281

13.4.3 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的吸引力指数 282

第14章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评价与人力资本开发 286

§14.1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 286

14.1.1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源 286

14.1.2 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 287

14.1.3 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 288

14.2.1 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290

14.2.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90

§14.2 人力资源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290

14.2.3 人力资源理论发展 292

§14.3 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 293

14.3.1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293

14.3.2 人力资本投资 294

14.3.3 人力资源开发 295

§14.4 人力资源评价 296

14.4.1 人力资源数量及其评价 296

14.4.2 人力资源质量及其评价 298

14.4.3 人力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299

14.5.1 中国的人力资源态势 300

§14.5 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 300

14.5.2 人力资源开发应是中国长期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301

参考文献 303

下篇 专论 308

第15章 资源物理:自然资源熵与资源能值分析 308

§15.1 自然资源与熵 308

15.1.1 熵概念与自然资源利用 308

15.1.2 资源熵:热力学场与资源场 311

§15.2 以熵概念为中心的资源物理学 313

15.2.1 扩散能力与低熵资源 313

15.2.2 熵的排放与物质循环 314

§15.3 能量原理与资源能值分析 315

15.3.1 能量原理与能值理论 316

15.3.2 能值评价的主要指标 319

15.3.3 能值分析的方法与案例 322

第16章 资源地理:资源分布与资源配置 328

§16.1 资源地理观 328

16.1.1 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328

16.1.2 人地关系与自然资源分类 329

16.1.3 时空尺度与资源地理研究 329

16.1.4 地域差异与资源短缺问题 330

§16.2 资源地理研究与资源地理学 331

16.3.1 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334

§16.3 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334

16.3.2 地表生态资源的分布规律 337

16.3.3 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与统计规律 338

§16.4 资源的时间配置 339

16.4.1 不可更新资源的最优时间配置 340

16.4.2 可更新资源的最优管理 341

§16.5 区域资源配置 343

16.5.1 资源空间配置与区位效应 345

16.5.2 区域间的资源配置 345

第17章 资源生态:生态价值评估与空间占用分析 347

§17.1 资源生态观 347

17.1.1 生态资源与资源生态价值 347

17.1.2 资源持续利用与资源承载力 348

17.1.3 环境吸收能力与环境容量 349

§17.2 自然资源评价的基本生态因子 350

17.2.1 物质因子 351

17.2.2 能量因子 352

17.2.3 空间因子 352

17.2.4 时间因子 353

17.2.5 多样性因子 353

§17.3 资源生态价值评估 355

17.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内涵 355

17.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356

17.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原因 358

§17.4 生态空间占用分析 360

17.4.1 生态空间占用分析的概念框架 360

17.4.2 生态空间占用的计算方法 361

17.4.3 生态空间占用研究的若干实例 362

17.4.4 问题讨论 364

第18章 资源经济:自然资源价值与核算 366

§18.1 资源经济观 366

18.1.1 自然资源稀缺与价格 366

18.1.2 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 368

§18.2 资源经济过程分析与评价 371

18.2.3 生产弹性系数 372

18.2.1 平均生产力 372

18.2.2 边际生产力 372

18.2.4 资源最佳投入 373

18.2.5 边际平衡原理 374

§18.3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计量 375

18.3.1 资源价值论基础 375

18.3.2 自然资源的价值 380

18.3.3 自然资源的价格计量 383

§18.4 自然资源核算 386

18.4.1 资源核算论基础 387

18.4.2 自然资源核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389

19.1.1 资源管理对象 396

第19章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模式与资源法律制度 396

§19.1 资源管理论 396

19.1.2 资源管理内容 397

19.1.3 资源管理目标 398

§19.2 资源管理体制与资源管理模式 399

19.2.1 资源管理体制与职能模式 399

19.2.2 中国的资源管理体制与管理职能 401

19.2.3 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性政策措施 403

§19.3 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 404

19.3.1 资源产权制度 405

19.3.2 资源勘查与调查制度 406

19.3.3 资源登记制度 407

19.3.4 资源许可制度 408

19.3.5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408

19.3.6 资源保护制度 409

§19.4 中国的自然资源立法与管理 410

19.4.1 中国的自然资源立法 410

19.4.2 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 411

第20章 资源安全:资源安全评价与国家资源安全 414

§20.1 资源安全与资源安全观 414

20.1.1 资源安全的概念与含义 414

20.1.3 资源安全观 415

20.1.2 资源安全的分类 415

§20.2 资源安全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416

20.2.1 资源安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416

20.2.2 资源安全研究的现状与内容 417

§20.3 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 419

20.3.1 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419

20.3.2 资源安全的评价指标 420

§20.4 主要战略性资源安全 422

20.4.1 水资源安全 422

20.4.2 耕地与食物安全 423

20.4.3 能源安全 425

20.5.1 中国的资源安全态势 426

20.4.4 矿产资源安全 426

§20.5 中国的资源安全态势与安全战略 426

20.5.2 中国主要战略性资源的安全态势 428

20.5.3 中国的资源安全战略 432

第21章 生存空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434

§21.1 生存空间研究的源起与发展 434

21.1.1 生存空间概念的源起与发展 434

21.1.2 生存空间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 436

§21.2 生存空间概念及其框架模型 438

§21.3 生存空间的基本属性与空间位移 440

21.3.1 生存空间的基本属性 441

21.3.2 生存空间的位移 442

§21.4 生存空间的相对性度量 443

21.4.1 狭义生存空间及其有限性 444

21.4.2 广义生存空间和它的扩展性 445

21.4.3 生存空间的基本类型 445

21.4.4 生存空间的位移与交换 446

§21.5 生存空间的拓展途径 447

21.5.1 生存空间拓展的基本途径 447

21.5.2 科学技术进步是趋近极限生存空间的根本动力 448

21.5.3 由封闭走向开放:生存空间革命 448

参考文献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