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农业土地评价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粮农组织土地及水利开发处土壤资源管理和保护科编
  • 出 版 社: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出版年份:1990
  • ISBN:9251014558
  • 页数:16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引言 1

1.1 目的 1

1.2 指南的编排 1

1.3 本指南与《土地评价纲要》的关系 3

第二章 土地评价的目标 3

2.1 土地评价的必要性 3

2.2 目标 3

2.3 土地评价的原理 3

2.4 土地评价在农村发展规划中的作用 5

2.5 土地资源基础调查 5

2.6 土地评价的系统方法 6

2.7 程序概要 7

第三章 制定评价计划 10

3.1 引言 10

3.2 评价的目标 10

3.3 数据来源 10

2.4 评价所依据的假设 11

2.5 制定评价计划 12

3.5.1 活动的范围和阶段划分 12

3.5.2 将要评价的土地的范围和界限 12

3.5.3 适于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 12

3.5.4 基础调查:内容、深度和比例尺 13

3.5.5 土地适宜性分类的类型 14

3.5.6 两阶段法和平行法 15

3.5.7 工作人员及时间安排 16

3.6 问题的模型及其提出的解决方法 17

第四章 土地利用 18

4.1 引言 18

4.2 土地利用方式 18

4.2.1 土地利用大类和土地利用方式 18

4.2.2 土地利用方式的构成是什么? 18

4.2.3 土地利用方式在土地评价中的作用 19

4.2.4 土地利用方式的分述 19

4.3 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鉴定 21

4.2.5 土地多种利用方式和土地综合利用方式 21

4.4 土地利用方式描述 22

4.4.1 概述 22

4.4.2 种植的作物 22

4.4.3 市场方向 22

4.4.4 资本集约度 22

4.4.5 劳力集约度 23

4.4.6 技术知识和态度 23

4.4.7 动力 23

4.4.8 机械化 23

4.4.12 种植制度特征 24

4.4.11 基础设施要求 24

4.4.9 农场规模和形状 24

4.4.10 土地权 24

4.4.13 物质投入 26

4.4.14 栽培措施 26

4.4.15 家畜 27

4.4.16 林业 27

4.4.17 其它非作物生产的产出 27

4.4.18 单产和总产量 27

4.4.19 经济资料 28

5.2.2 调查采用的比例尺和深度 29

5.2.1 概论 29

5.2 土地资源调查 29

5.1 引言 29

第五章 土地 29

5.2.3 遥感和计算机数据分析 30

5.3 土地单元 30

5.4 土地质量和土地特性 31

5.4.1 概述 31

5.4.2 作为评价基础的土地质量和特性之间的选择 32

5.4.3 土地质量的核对表 32

5.4.4 土地特性核对表 36

5.5 评价时土地质量的选择 37

5.6.1 概述 39

5.6 土地质量的测定和计量:诊断因素 39

5.6.3 应用限制性程度描述土地质量 40

5.6.2 选择诊断因素 40

5.6.4 土地质量评价中的时间变异 41

5.7 摘要:关于土地单元和土地特征的资料 42

第六章 土地利用要求 43

6.1 概述 43

6.2 因素分级 43

6.2.1 概述 43

6.2.2 应用限制性程度评定土地利用要求和适宜性分级 47

6.3.1 引言 48

6.3.2 作物要求清单的完成 48

6.2.3 适宜性分级的经济方法:平行法 48

6.3 作物要求 48

6.3.3 作物要求分级可供选择的形式 51

6.3.4 建立作物要求的模型 51

6.3.5 种植制度的要求 52

6.4 管理系统的要求 53

6.5 土壤保护方面的要求 53

6.6 结论 53

LQ1 辐射状况 56

7.2 土地质量 56

7.1 引言 56

第七章 土地质量及其评价 56

LQ2 温度状况 58

LQ3 水分有效性 59

LQ4 氧对根的有效性(排水) 61

LQ5 养分有效性 62

LQ6 保肥能力 66

LQ7 生根条件 67

LQ8 影响发芽或出苗的条件 69

LQ9 影响生长的空气湿度 69

LQ10 成熟的条件 70

LQ11 洪水危害 71

LQ12 气候危害 72

LQ13 盐分过量 73

LQ14 土壤毒性 74

LQ15 病虫害 75

LQ16 土壤适耕性 75

LQ17 机械化潜力 75

LQ18 土地平整和清理的条件 76

LQ19 影响贮藏和加工的条件 77

LQ20 影响农时的条件 77

LQ21 生产单位内的交通 77

LQ22 可能的管理单位的规模 78

LQ23 位置 79

LQ24 侵蚀危害 81

LQ25 土壤退化危害 85

7.3 通过农业气候区对气候质量的初次评价 89

7.3.1 引言 89

7.3.2 主要气候带 89

7.3.3 生长期 91

7.4 特殊情况 92

7.4.1 深水稻 92

7.4.2 有机土 92

7.3.5 农业气候区划程序和方法摘要 92

7.3.4 农业气候区 92

7.5 结论 93

第八章 土地利用要求与土地质量的匹配 96

8.1 土地利用与土地作比较的阶段 96

8.2 匹配:引言 96

8.3 土地利用方式的成分的分解 98

8.4 匹配:作物要求 99

8.4.1 组合土地适宜性等级 99

8.4.2 作物单产数据的利用 103

8.4.3 组合作物适宜性 105

8.4.4 作物适宜性分类匹配程序的摘要 105

8.7 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作物、管理以及保护评价的组合 106

8.5 与管理有关的质量的匹配 106

8.6 与环境保护要求有关的土地质量 106

8.8 阶段评论和反馈 107

8.9 结论 109

第九章 核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进一步的程序 110

8.1 引言 110

9.2 土地改良 110

8.3 环境影响 111

9.4 经济和社会分析 111

9.4.1 前言 111

9.4.4 财务和经济分析 112

9.4.5 概略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考虑 112

9.4.3 数据来源 112

9.4.2 经济活动的时间安排 112

9.4.6 详细的经济分析 113

9.4.7 经济评价的结果 119

9.4.8 用经济指标作为土地适宜性分级界限 120

9.5 复查和外业检验 121

9.6 土地适宜性分类 121

9.6.1 土地适宜性纲 121

9.6.2 土地适宜性级 121

9.6.4 土地适宜性亚级 123

9.6.5 土地适宜性单元 123

9.6.3 有条件的适宜性 123

第十章 成果表示 125

10.1 土地适宜性图和图例 125

10.2 土地评价报告 128

10.2.1 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128

10.2.2 表格 128

10.3 土地利用方式的描述 130

10.4 土地适宜性评级的说明 130

10.5 有关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料 130

10.6 管理的建议 131

10.7 大型土地改良 132

10.10 基本调查的结果 133

10.11 建议 133

10.8 环境影响报告 133

10.9 经济和社会分析 133

附录: 135

A.土地评价程序的分步指南 135

B.土地利用方式的实例 138

C.土地利用要求实例 144

D.作物耐盐度 148

E.土壤肥力分类的代号 149

F.农业气候适宜性分级实例 151

G.贴现值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