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3
开言路的勇士——白居易 魏克明 3
光绪略论 陈旭麓 9
略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胡滨李时岳 15
评杨业兼论潘杨关系 邓广铭张希清 21
关于洪宣娇其人 钟文典 25
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杰出代表——孙中山 刘大年 29
太平天国人物评价的几点意见 罗尔纲 34
史学研究 41
着重统一整体反对欧洲中心论 周谷城 41
造反、革命与改良 李新 43
研究洋务运动的几点心得 姜铎 46
要重视“会党”史的研究 魏建猷 50
开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阶段 李泽厚 53
买办商人、买办与中国资本家阶级 丁日初 55
坚持和提高民国史研究的科学性 李新 60
历史创造者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黎澍 62
追索古代中国智慧之光——谈近年来的《周易》研究 谢维扬 69
再谈对中国古代历史分期的看法 周谷城 73
甲午战争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金冲及面向探索新世界航程的第二个五百年 罗荣渠——为纪念哥伦布首航美洲五百周年而作 85
关于研究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问题 刘大年 85
义和团运动的百年评价与反思 陈振江 87
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 李文海 92
蔡东藩与《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吴泽 97
史籍整理 97
《甲申三百年祭》写作的前后 方诗铭 105
略谈今译古书 杨伯峻 107
把大型《清史》的编写任务提到日程上来 戴逸 108
继续加强清史研究 来新夏 111
对搞好古籍整理工作的几点看法 胡曲园 113
文献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 王运熙 115
力求务实创新切忌急功近利 傅璇琮 118
敦煌藏经洞:古代学术的海洋 李正宇 120
楚简重光历史改写——郭店楚简的价值与意义 萧?父 124
夏商周断代工程 131
破解千古疑案填补历史空白 彭林 131
多学科学者的共同成果 李学勤 135
14C测年应用研究的历程 仇士华 136
考古学在“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伯谦 137
数据凝聚学者的心血 席泽宗 138
哲学研究 141
学苑新葩——《中国哲学》评介 侯外庐 141
现行的“教科书”哲学体系要改造 尹继佐 145
马克思哲学的遭遇 胡曲园 146
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江丹林 150
三分法论纲 庞朴 154
我国哲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吴晓明陈学明吴新文 157
实事求事,还是实事求是——“学术”与“思想”区分之我见 张汝伦 165
哲学史与思想史 165
对“天人合一”的一些思考 李慎之 168
思想史与思想家 林德宏 174
心理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 181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 潘菽 181
发展逻辑学和研究科学方法论 冯契 183
柳暗花明又一村——浅谈美学心理学 林同华 186
对于当前美学研究的一些想法 蒋孔阳 189
当前美学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朱立元 193
建构建筑伦理学 沈福煦 196
经济哲学 203
建立和发展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 陈新汉 203
经济伦理:儒商的精神特质及其价值 施炎平 205
人类对进步观念的审查 张雄 207
经济哲学研究三原则 余源培 211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伦理的新课题 赵修义 214
儒学文化 223
关于儒学与“现代新儒学” 李泽厚 223
儒家经济管理思想及其对企业的作用 马伯煌——马伯煌教授答日本学者中井英基问 228
第三期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罗义俊 228
不宜从儒学中刻意追求现代意识 刘泽华 231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命运 夏乃儒 235
“孝道”在今日伦理中的位置 谢遐龄 238
儒家的孝道与现代家庭道德 潘富恩 241
儒家“理想人格”的合理因素 丁祯彦 244
孔子研究 249
谈孔子的人道主义 严北溟 249
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 匡亚明 252
也谈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 蔡尚思 258
“三分法”之我见——与匡亚明同志商榷 方延明 261
关于孔子思想的新评价 胡寄窗 264
孔子与中华精神 步近智 266
孔子所讲的仁义有没有超时代意义 金景芳 269
对于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 冯友兰 271
论孔子的崇高精神境界及其历史影向 张岱年 273
“我爱孔子,我尤爱真理”——蔡尚思教授答文汇报记者施宣圆问 275
关于孔子学说的讨论——李一氓同志给蔡尚思教授的一封信李一氓 280
关于孔子及孔子思想的几点想法 孔令朋 28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287
《中国文化之谜》序 王元化 287
对传统文化要具体分析 金中及 290
确立健全的文化心态 耿云志 292
改革和文化传统 孙长江 293
文化与文明 来新夏 294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李侃 295
佛教和中国文化 汤一介 297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丁守和 298
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中国文化 冯天瑜 299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启示 龚书铎 301
反思,也还要一点反反思 陈旭麓 302
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季羡林 305
二十一世纪:现代文明高速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时代 王毅——与季羡林教授商榷 310
中国文化的变与不变 周振鹤 310
传统道德的现代思考 赵昌平 312
国学研究 319
国学小议 吴江 319
漫谈国学 张岱年 322
国学:过去与未来 邓云乡 323
国学与国魂 郭齐勇 327
改革开放与法律文化的更新 郝铁川 331
法律文化 331
阴阳五行说与法律文化 王立民 332
“孝”能不能倡导 何勤华 335
“孝”与当代法治的对立及转化——兼与何勤华先生商榷 郝铁川 338
法定权利义务观念与精神文明建设 曹建明郝铁川 340
开发“法”的“新大陆” 倪正茂 344
海派文化 349
海派文化散论 沈渭滨 349
海派文化之我见 姚秉楠 353
应该重视海派研究 冯绍霆 355
海派文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张济顺 356
海派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结晶 吴云溥 357
海派语言学的文化选择 申小龙 359
创建中华民族独特的新文化 蒋孔阳 360
强化和保护上海文化的优秀层面 余秋雨 361
海派文化需要振兴 钱谷融 363
上海文化、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关系 刘学照 365
海派文化是一种都市文化 马长林 366
都市文化的独特尝试之作 罗苏文 368
上海史研究 373
略论上海租界的双重影响 熊月之 373
上海研究之我见 张仲礼 376
上海研究·断想三题 唐振常 377
明年是上海建城七百周年 周振鹤 380
求同存异获共识——记“上海建城年代论证会” 施宣圆 382
上海建城是一个过程 谭其骧 385
明年是上海开埠一百五十周年 吴云溥 386
上海弄堂·上海人·上海文化 罗小未 388
上海的崛起与上海史研究 熊月之 391
历史地理 397
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成 冯天瑜 397
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谭其骧 401
地理学:一度作为先行的学科 周振鹤 405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葛剑雄 408
古典文学 415
精华糟粕两分明——漫谈《封神演义》 蒋凡 415
“文学史”的评判及其他 陈大康 417
读《“文学史”的评判及其他》 章培恒 420
古代文学研究应崇尚“精品” 张兵 422
当前“传记热”潜伏的危机 朱文华 424
主观猜测,还是科学考证——评“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 郭豫适 427
社会学 433
建立居家养老的导向机制 袁缉辉 433
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化 邓伟志 436
要对时代变化作出积极有效的反映 费孝通 440
加强老年经济学的研究 蒋学模 443
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思考 费孝通 445
人类学研究的反思 朱长超 453
人类学·民俗学 453
风俗·历史·文化——民俗琐谈 邓云乡 456
中国文化人类学发展的构想 杨志刚 459
民俗研究和民族凝聚力 陈勤建 463
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 郑元者 466
语言学 473
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为《陈望道修辞论集》作序 罗竹风 473
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当务之急 陈光磊 474
汉字在文化认司中的作用 殷寄明 478
学术规范 483
共建新的学术规范 夏锦乾张弘 483
关于学术规范化的若干问题 许纪霖 485
也谈学术规范 俞吾金 495
学术研究与学术著作的评审 曹树基——评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 495
回忆与纪念 501
关于五四运动的片断回忆 周予同 501
记谢国桢先生二三事 谭其骧 505
悼念吴晗 罗尔纲 508
民主科学创新——郭沫若在重庆 侯外庐 511
关于蔡元培先生二三事 吴文祺——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517
怀念冯契 于光远 517
写回忆录必须忠于史实 李新 519
不为古人所欺,不为权势所屈 茅家琦——记罗尔纲老师学术生涯中的几件事 527
其他 527
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 钱学森 527
论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许涤新 534
试论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 苏东水 538
读《百家争鸣——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 龚育之 541
黄钟:中国五大发明之首 杜晓庄 544
周易算卦热透视 胡守钧 549
“红崖天书”之谜 刘乐一 553
话说周易“预测” 王振复 556
甲骨文的命名及甲骨学 濮茅左 559
网络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童世骏 562
人类基因组伦理:问题与前景 沈铭贤 566
人文世纪:回应世界新挑战 姜义华 571
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亚洲价值的反省 刘梦溪 577
后记 施宣圆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