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583584X
  • 页数:2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评价报告。书中运用有关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比较科学地解读了我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在2002年的业绩。对于投资者、企业管理者以及金融界人士,本书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1

2002年经济运行状况与股市表现 1

一、国际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1

(一)2002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 1

(二)贸易恢复增长、投资持续走低 3

(三)外汇、证券市场动荡不安,美元持续走弱 3

(四)通缩状况未见明显改善,主要经济体物价持续低位运行 4

(五)美国经济复苏乏力 5

(六)欧元区经济缺乏活力 5

(七)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情况 6

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7

(一)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7

(二)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 8

三、2002年中国股市盘整下滑 9

(一)市场运行呈现震荡平衡的特征 9

(三)股市走势与宏观经济相背离 10

(二)市场筹资额、股票交易额和印花税均大幅下降 10

(四)政策环境宽松,但政策导向力削弱 11

(五)以绩优成长股为投资对象的投资理念正在悄然形成 11

(六)监管方式和重点趋于成熟 12

第二章 13

2002年主要行业运行状况 13

一、钢铁工业 16

三、电力行业 17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 17

四、化学工业 18

五、汽车工业 18

六、机械工业 19

七、纺织服装业 20

八、电子工业 20

九、家电制造业 21

十、建材工业 21

十一、建筑业 21

十三、有色金属行业 22

十二、煤炭工业 22

十四、食品工业 23

十五、医药行业 23

十六、交通运输业 24

十七、旅游业 24

十八、房地产业 25

十九、邮电通信业 25

第三章 26

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结果综述 26

一、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结果 26

(一)财务效益状况 27

(二)资产运营状况 28

(三)偿债能力状况 29

(四)发展能力状况 29

二、2002年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结果的特点 30

(一)主营业务好转,整体财务效益状况向好 31

(三)市净率与上市公司业绩综合得分的相关性增强 32

(二)资产规模效益明显,大盘蓝筹股投资价值凸显 32

(四)沪市业绩领先,深市盈利质量提高 33

(五)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 33

三、2002年各行业的评价结果比较 34

(一)横向比较 34

(二)纵向比较 35

四、上市公司各行业点评 36

(二)采掘业 37

(三)食品饮料行业 37

(一)农林牧渔业 37

(四)纺织服装行业 38

(五)造纸印刷行业 38

(六)石化、塑胶行业 38

(七)电子行业 39

(八)金属、非金属行业 39

(九)机械设备仪表行业 40

(十)其他制造业 40

(十一)医药、生物制品行业 40

(十四)交通运输仓储业 41

(十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41

(十三)建筑业 41

(十五)信息技术业 42

(十六)批发零售贸易业 42

(十七)房地产业 42

(十八)社会服务业 43

(十九)传播与文化产业 43

(二十)综合类行业 43

五、个股公司评价结果年度对比 43

(一)与2001年相比评价结果上升的企业 44

(二)与2001年相比评价结果下降的企业 45

(三)部分企业近三年评价结果分析 46

第四章 49

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效益状况 49

一、财务效益状况概述 49

(二)纵向(历史同期)比较 50

(一)横向比较 50

二、财务效益状况比较 50

三、财务效益状况评价得分说明 51

(一)基本指标 52

(二)修正指标 52

(三)财务效益得分的行业比较 52

四、财务效益状况的特点 52

(一)主营业务突出向好,经营业绩根本好转 53

(二)规模效益显著,大盘蓝筹股成为上市公司业绩成长的稳定器 54

(三)亏损户数增加,亏损额有所降低 55

(四)深市业绩大幅上升,沪市业绩继续领先 56

(五)新上市公司业绩较好,早期上市公司业绩亟待提高 56

(六)部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仍应引起重视 57

五、财务效益状况得分情况的行业点评 58

(一)农林牧渔业 58

(二)采掘业 59

(三)食品饮料业 59

(五)造纸印刷行业 60

(四)纺织服装业 60

(六)石化、塑胶行业 61

(七)电子行业 61

(八)金属、非金属行业 62

(九)机械设备仪表行业 62

(十)医药、生物制品业 63

(十一)其他制造业 63

(十三)建筑业 64

(十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64

(十四)交通运输仓储业 65

(十五)信息技术业 65

(十六)批发零售贸易业 66

(十七)房地产业 66

(十八)社会服务业 67

(十九)传播与文化产业 67

(二十)综合类行业 68

一、资产运营状况概述 69

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运营状况 69

第五章 69

二、资产营运状况比较分析 70

(一)横向比较 70

(二)纵向比较 71

三、资产运营状况评价结果分析 72

(一)基本指标评价得分情况 72

(二)修正指标评价得分情况 72

(三)资产运营状况的行业得分情况 73

(二)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资产运营状况呈现同步趋势 74

四、资产运营状况的特点 74

(一)2002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运营水平有所提高 74

(三)沪深两市资产运营状况相差较大 75

(四)ST类公司的资产运营能力分化较大 76

(五)2001年上市的公司资产运营状况好于 76

2002年新上市的公司 76

五、资产运营状况的行业点评 76

(二)采掘业 77

(一)农林牧渔业 77

(三)食品饮料行业 78

(四)纺织、服装行业 78

(五)造纸、印刷行业 79

(六)石化、塑胶行业 79

(七)电子行业 80

(八)金属、非金属行业 80

(九)机械、设备、仪表行业 81

(十一)其他制造业 82

(十)医药、生物制品行业 82

(十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3

(十三)建筑业 83

(十四)交通运输仓储业 84

(十五)信息技术业 84

(十六)批发零售贸易业 85

(十七)房地产业 85

(十八)社会服务业 86

(二十)综合类行业 87

(十九)传播与文化产业 87

第六章 88

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状况 88

一、偿债能力状况概述 88

二、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89

(一)横向比较 89

(二)纵向比较 90

三、偿债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91

(一)基本指标评价得分情况 91

(二)修正指标评价得分情况 91

(三)偿债能力的行业得分情况 92

四、偿债能力状况的特点 93

(一)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有所下降 93

(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速动比率合理,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93

(三)偿债能力与企业的资产规模呈现出反向增长关系 94

(四)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相当 94

(一)农林牧渔业 95

五、偿债能力的行业分析 95

(二)采掘业 96

(三)食品饮料行业 96

(四)纺织服装行业 97

(五)造纸印刷行业 97

(六)石化、塑胶行业 98

(七)电子行业 98

(八)金属、非金属行业 99

(九)机械设备仪表行业 99

(十)医药、生物制品业 100

(十一)其他制造业 100

(十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01

(十三)建筑业 101

(十四)交通运输仓储业 102

(十五)信息技术业 103

(十六)批发零售贸易业 103

(十八)社会服务业 104

(十七)房地产业 104

(十九)传播与文化产业 105

(二十)综合类行业 105

第七章 106

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状况 106

一、发展能力状况概述 106

二、发展能力状况比较 107

(一)横向比较 107

(二)纵向(历史同期)比较 108

三、发展能力评价得分情况 109

(一)基本指标 109

(二)修正指标 109

(三)发展能力状况得分的行业比较 110

四、发展能力状况的特点 110

(一)整体发展能力有所增强,具体行业表现差异较大 110

(二)“航母”型公司发展能力稳定,小型公司亟待加强 111

五、发展能力状况分行业点评 112

(四)有较好品牌效应和较高资本运作水平的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强劲 112

(三)主营业务鲜明,增长速度较快 112

(一)农林牧渔业 113

(二)采掘业 113

(三)食品饮料行业 114

(四)纺织服装行业 114

(五)造纸印刷行业 115

(六)石化、塑胶行业 115

(七)电子行业 116

(八)金属、非金属行业 116

(九)机械设备仪表行业 117

(十)医药、生物制品行业 117

(十一)其他制造业 118

(十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8

(十三)建筑业 119

(十四)交通运输仓储业 119

(十六)批发零售贸易业 120

(十五)信息技术业 120

(十七)房地产业 121

(十八)社会服务业 121

(十九)传播与文化产业 122

(二十)综合类行业 122

一、2003年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23

仍被看做“最大亮点” 123

(一)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萧条,中国经济 123

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发展趋势 123

第八章 123

(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乐观中应保持清醒,国际经济 124

形势应密切关注美国经济的变化趋势 124

二、突发事件对2003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124

(一)伊拉克战争 125

(二)非典型肺炎 125

三、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发展趋势 126

(一)上市公司2003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 126

(二)2003年上市公司全年业绩预测 126

(三)2003年主要行业的业绩发展前景 127

附录一 131

中国上市公司2002年度业绩评价体系及指标说明 131

一、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131

(一)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131

(二)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132

(三)基本指标的内涵 133

(四)修正指标的内涵 136

二、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标准 140

(五)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 140

(一)制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标准的样本来源 141

(二)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标准值 141

三、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 142

四、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计分方法 143

(一)基本指标计分方法 144

(二)修正指标计分方法 144

(三)特殊修正指标计分方法 144

一、关于上市公司业绩 146

附录二 146

上市公司股价与业绩的相关分析 146

二、关于股票价格与公司价值理论 147

(一)股利贴现定价模型 147

(二)剩余收益定价模型 148

三、股票价格与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150

(一)数据选取 150

(二)股价与业绩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150

(三)股价与基本财务指标的相关分析 153

(四)股价与业绩的跨时期比较分析 155

四、结论 158

附表一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排序表 161

附表二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分行业排序表 190

附表三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分类财务指标及评价得分表 243

附表四入选上交所180指标股上市公司2002年度业绩评价排序表 246

附表五入选深交所成分指数股上市公司2002年度业绩评价排序表 253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