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篇中日科技发展社会背景比较 1
一中日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1
(一)两国的相似点 2
(二)两国的差异点 8
(三)两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13
(四)两国战后的技术经济条件 19
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 26
(一)经济因素 27
(二)政治因素 30
(三)思想因素 32
三中日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动力 33
(一)以军事需要为动力的共性 34
(二)军事攻守宗旨的差异 38
(三)经济动力的差异 39
(四)中国特有的“技术—艺术”动力 43
四 中日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 44
(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差异 45
(二)社会政治制度的区别 47
(三)社会文化传递方式的不同 48
(四)教育体制的差距 49
(五)对外来文化态度的差异 50
(六)国家实力的不同 51
五中国近代科技发展与中日科技地位逆转 53
(一)中国近代科技体系的形成 54
(二)中日科技发展地位的逆转 59
(三)发生逆转的主要社会因素 63
六 日中近代化的差异——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 69
(一)近代化以前的时期 70
(二)近代化以后的时期 72
(三)中日技术比较 74
七中国经济结构与技术进步 78
(一)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 79
(二)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 84
(三)资金和人才结构与技术进步 87
八中日近代技术思想的演化及社会效果 90
(一)中国近代技术思想的演化 91
(二)日本近代技术思想的演化 93
(三)吸收西方技术的两种不同技术观 95
(四)中日文化传统和近代技术社会发展 99
(五)“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辨 103
九 日本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 104
(一)日本科技发展的基本策略 105
(二)日本科技发展的社会经济导向 108
(三)日本科技发展的社会结构重建 110
(四)日本科技发展的文化价值基础 113
(五)日本技术文化的现状 115
十中日近代化与异文化交融 117
(一)日本吸收异文化的传统 117
(二)中国输出本国文化的传统 119
(三)中日两种不同的文化观 121
(四)中日异文化的系统互补 125
(五)初步认识 127
十一 中国近代留日学生与科技文化的传播 130
(一)中国近代留日高潮中的科技留学生 131
(二)留日学生在日本受到的科技文化教育 132
(三)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 134
(一)中国早期科技地位的优势 138
十二中日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138
(二)中国近代科技地位的逆转 142
(三)日本近代科技优势的形成 147
(四)中日现代科技发展的差距 150
十三 日本技术社会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53
(一)历史背景 154
(二)一般状况 157
(三)若干专题 159
(四)若干启示 169
第二篇中日科技发展战略比较 171
一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借鉴 171
(一)技术先进和科学落后的矛盾形象 172
(二)“收割型”发展战略 176
(三)可借鉴的途径 181
(四)派生的负效果 186
(五)向“播种型”战略的转变 194
二中日科技发展的“代际差别”和战略选择 204
(一)中日科技发展的“代际差别” 204
(二)中日科技成长的“类型差别” 206
(三)中国科技成长模式的选择 210
三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与高技术 212
(一)关于日本技术发展模式 213
(二)关于日本高技术实力的基本估计 218
(三)关于日本国家战略的基本看法 222
(四)高技术与日本国家战略的关系 229
四 中日战后技术发展的战略思想 237
(一)危机感与技术发展战略 238
(二)改良提高型的技术 241
(三)渐进式的累积效应 245
(四)中国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 251
五中日现实技术发展的比较 253
(一)两国技术发展战略的转变 253
(二)两国技术实力的差距 257
(三)关于中国技术发展战略的建议 267
六中日REP系统比较 275
(一)REP系统及其创新网络 276
(二)中日REP系统的差异 277
(三)中日政府作用的发挥 281
七中国技术发展战略的演进 284
一一)阶段划分 284
(二)老战略的初期 285
(三)老战略的大跃进过渡期 287
(五)老战略的后期 288
(四)老战略的中期 288
(六)老战略的洋冒进过渡期 289
(七)对前30年的总结 289
(八)新战略的初期 292
(九)几点展望 294
八 日本战后化工发展战略、措施和问题 296
(一)因时制宜的有力战略措施 297
(二)朝鲜战争提供的重要契机 302
(三)发展教育形成的腾飞基础 304
(四)国内外诸因素的积极利用 307
(五)高速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308
九 日本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与中国神府煤田开发 313
(一)日本企业科技进步的特点 314
(二)日本经验与神府煤田开发 317
(一)两国的文化历史背景 322
第三篇中日引进西方科技比较 322
一 中日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的社会因素 322
(二)两国的经济政治因素 326
(三)两国的社会心理因素 327
二 日中接受西方文化的异同 330
(一)日中接受西方文化过程的共同点 331
(二)日中接受西方文化过程的特色 332
(三)日中接受西方文化态度的差异 334
(四)日中协调重新发扬东方智慧与文化 335
三 中日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的文化考察 338
(一)两国引进西方科技差异的综合比较 338
(二)两国引进西方科技差异的文化探源 342
(三)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347
四 中日近代对引进西方科技的不同认识和结果 348
(一)两国科技引进结果的差异 349
(二)两国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 350
(三)两国经济因素的影响 352
五 中日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的不同举措 356
(一)西方近代科技对中日两国的冲击 356
(二)中日对西方近代科技的态度 358
(三)中日对西方近代科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360
(四)中日近代科技发展的两个不同结果 362
六 中日战后技术引进的条件和能力 365
(一)技术引进的前提条件 366
(二)技术引进的相关能力 368
(三)对中国的启示 371
七 中日技术引进的决策和措施 372
(一)中日技术引进的差距 372
(三)中日技术引进的责任决策 374
(二)中日技术引进的战略决策 374
(五)中日技术引进的智力储备 376
(四)中日技术引进的后续工作 376
(六)日本技术引进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 378
八 中日技术引进及其同异点 379
(一)中国技术引进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380
(二)日本技术引进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381
(三)中日技术引进的同异点及其原因 383
(四)中国技术引进的注意点 385
九 日本科技引进战略分析 386
(一)日本引进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386
(二)日本引进战略的基本思想 389
(三)日本引进战略与其它措施的协调 391
(四)日本引进战略对中国的借鉴 392
(一)中日16世纪以前的两个发展阶段 394
十中日引进西方科技的历史进程 394
(二)中日四百年来的九个发展时期 395
(三)中国四十年来的五个发展时期和日本的三个发展时期 397
十一 中国近代初期引进西方地图学的进程和作用 402
(一)西方地图学的引进 402
(二)发展的局限性 406
(三)引进的作用和影响 408
第四篇中日科技发展策略比较 411
一 日本战后科技政策透视 411
(一)以发展经济为宗旨 411
(二)向产业技术倾斜 412
(三)建立权威性的审议机构 415
(四)把基础性研究也作为“经济工具” 418
(五)突出科研投资的经济效益 420
(六)使高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力 425
二 日本科技发展经验与中国科技发展方针 427
(一)日本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的结合 427
(二)日本在技术创新上的高额投入 429
(三)日本对基础科学发展的忽视 431
(四)关于中国科技发展方针的思考 431
三 日本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433
(一)技术的柔性结构 434
(二)竭力开发人的智力 435
(三)以市场性技术为核心 437
(四)重点工业技术的集中化 439
(五)重视现场技术 441
(一)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 442
四 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与日本经验 442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 444
(三)日本科技发展的转向经验 445
(四)中国科技发展突破口的选择 448
五 中日科技决策的体制 451
(一)科技体制与科技决策 451
(二)中国科技体制的状况 452
(三)日本科技体制的特点 454
(四)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借鉴 455
六 中日促进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点 457
(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差异 457
(二)建立技术“比较优势”措施的不同 458
(三)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区别 459
(四)中国促进技术进步的借鉴 460
七中日科研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 461
(一)中日当前的科技水平 462
(二)科研力量的分布 465
(三)科技研究管理体制 468
(四)科技人才培养 471
八中日技术创新的差距和政策 473
(一)中日技术创新的差距 473
(二)中日技术创新的政策 475
九中日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477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478
(二)中日产业结构的差距 479
(三)中日产业政策的差异 482
(四)中日产业结构与政策比较的启示 485
十 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思想与定量化管理 488
(一)情报与经营 488
(三)经营思想的计数性展开 489
(二)数学模式 489
(四)科学性管理 494
十一中日环境评价的制度与管理 495
(一)两国的环境评价制度 496
(二)两国的环境评价内容和方法 500
(三)两国的环境评价管理 503
十二 日本的环境对策与中国乡镇企业的环境意识 505
(一)日本环境对策的演变 506
(二)中国乡镇企业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 511
(三)中国乡镇企业强化环境意识的迫切性 513
十三中日现代科技情报政策 517
(一)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进程 517
(二)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内容 520
(三)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体制 521
(四)两国科技情报政策的立法 522
(五)若干建议 523
十四 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 524
(一)中国开发区管理模式及特点 525
(二)日本开发区管理模式及特点 527
(三)中日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 528
十五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 531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532
(二)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 535
(三)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 536
十六 中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 539
(一)中日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差距 539
(二)中国应当采取的七个战略措施 541
(一)两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差距 545
十七中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进程与策略 545
(二)两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策略 550
(三)对中国计算机发展的思考 553
十八 日本的专利制度及发展 554
(一)专利的起源及世界五大专利法体系 554
(二)日本的专利制度及其成就 556
(三)日本专利国际化的重要步骤——采用IPC体系 559
第五篇中日科技教育比较 562
一中日大学教育 562
(一)中日大学发展初期的认识基础 562
(二)中日大学的德育 565
(三)中日大学的院系结构 567
(四)中日大学的学科渗透教学 568
(五)中日高师教育的办学方向 571
(六)中日大学的教师结构 575
(七)中日大学的学费 577
二 日本科技教育发展的特点及问题 579
(一)日本大学的特点 579
(二)日本初等教育的特点 582
(三)战前的日本教育特点 583
(四)战后的日本教育特点 584
三 日本初等理科教育的特征 587
(一)日本教育发展中的两个选择 588
(二)日本战前的初等理科教育 589
(三)日本战后的初等理科教育 591
(四)结语 597
四 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未来设想 598
(一)科学—技术—社会主义建设教育系统的建立 598
(二)科学技术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联 600
(三)综合科学技术课程 603
五中日理工教育 606
(一)日本的理工教育 607
(二)中国的理工教育 608
(三)中日理工教育的比较 609
六中日技术教育 613
(一)中日中小学技术教育 613
(二)中日职业技术教育 615
(三)中日企业技术教育 618
七中日战后技术教育 624
(一)中日技术教育概况 624
(二)中日技术教育政策 626
(三)中日技术教育的社会因素 628
八 日本企业教育的模式 630
(一)日本企业教育的地位 630
(二)企业技术教育 632
(三)企业精神教育 633
(四)关于企业教育的文化思考 635
九中国科技大学对人才早期培养的尝试 636
(一)一个大胆尝试:“少年班”的创立 637
(二)一条不平凡的科技人才培养之路 639
(三)今后的教育改革 643
十 日本教育的成功与中国教育发展的措施 647
(一)日本教育发展的成功 647
(二)中国教育发展的紧迫形势 650
(三)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 652
十一中日化工教育及化学共同体的作用 657
(一)日本未来化工教育的方案 657
(二)日本未来化工教育的思想 658
(三)中国化工教育改革的设想 659
(四)中国化学共同体的作用 660
十二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和培养 662
(一)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考察 663
(二)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方法 664
(三)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管理措施 669
第六篇中日科技哲学与科学思维比较 672
一 中日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研究特点 672
(一)两国传播自然辩证法的同异 672
(二)两国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特点 675
(三)今后的展望 682
二中日创造学的发展 683
(一)创造学的产生 683
(二)日本创造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684
(三)中国创造学在80年代的迅速崛起 687
(四)中日创造学发展历程的比较 689
三东西方物理学逻辑的特征 692
(一)物理理论的两个支流 693
(二)近代物理学的绝对化逻辑 694
(三)由“绝对”到“相对” 695
(四)从“关联”到“规定” 698
四 日本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和启示 700
(一)吸取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成果 700
(二)开创日本物理学发展的新时代 701
(三)几点启示 707
五中国化学哲学研究的进展 710
(一)中国化学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711
(二)中国化学哲学关注的研究课题 717
(三)中国化学哲学的研究成果 728
(四)中国化学哲学的研究特点 732
六东西方炼金术及其在日本的评价 734
(一)炼金术的性质和东西源流 735
(二)东方炼金术的特征和比较 737
(三)在日本的评价 741
七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与中国潜科学学者的“三位相论” 743
(一)“三阶段论”的基本思想 743
(二)“三位相论”的主要观点 744
(三)“三阶段论”与“三位相论”的异同 747
八日本自然科学家的辩证思维 751
(一)运用辩证思维的成功范例 751
(二)建立辩证自然观的扩展趋向 753
(三)形成辩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757
九 日本民族的科学思维透视 759
(一)自然性 759
(二)情感性 761
(三)直观性 762
(四)模糊性 763
(五)冥想性 764
(六)灵活性 765
(七)包容性 766
(八)多样性 767
(九)独创性 768
十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一种科学观 769
(一)丁文江的学思历程 770
(二)唯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 771
(三)以科学为基础的人生观 772
(四)经验主义科学观的局限性 774
(一)需要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775
十一关于日本科技发展研究的若干思考 775
(二)需要掌握历史分期标准 781
(三)需要注意研究的程序、原则和方法 783
(四)需要具有广泛的研究内容 785
十二中日科技比较研究的定量化方法 787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787
(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化的评价 788
(三)分析与结论 790
第七篇中日科技专业研究比较 791
一 日本科学用语的统一及中日近代交流 791
(一)江户时代(末期)科学用语的创造 792
(二)明治时代所受中国科学用语的影响 794
(三)早期日本学术团体对科学用语的统一 795
(四)战后日本对科学用语的调整 798
二 日本的“和算”与中国的传统数学 799
(一)中国传统数学早期对日本的影响 800
(二)日本“和算”基本思想的形成 801
(三)日本“和算”的特点和作用 802
(四)中日数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804
三中日珠算交流探源与商榷 805
(一)两国对珠算的重视 806
(二)两国珠算交流的渊源 810
(三)《算法统宗》中“诸葛统兵”一题研究 813
(四)《尘劫记》中“乌算”一题探讨 819
四 日中近代物理学概念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823
(一)两国对密度及密度值的认识与测定 824
(二)两国对浮力原理的传播 828
(三)两国力学概念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829
(一)欧美地球化学的起源 836
五日本地球化学的发展 836
(二)日本早期地球化学的研究 837
(三)日本战后地球化学的研究 841
(四)中国地球化学的研究 842
六 日中18世纪前获得黑火药原料的途径 843
(一)中国黑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844
(二)日中获得黑火药原料的贸易基础 845
(三)中国获得日本硫磺的途径 847
(四)日本获得硝石的途径 848
(五)结束语 852
七 中日制碱技术发展比较 853
(一)技术路线比较 854
(二)技术方法比较 856
(三)战争影响比较 859
(一)日本传播中国陶瓷技术的途径 862
八 中日陶瓷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862
(二)两国传播陶瓷技术的特点 865
(三)两国陶瓷技术研究的现状 866
(四)中国陶瓷技术发展举措 869
九 中日近代传播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考察 871
(一)两国传播进化论的几个问题 871
(二)两国传播进化论异同的历史背景 872
(三)进化论的自身特点和中日传播者的主观意识 878
(四)进化论传播与中日社会 883
十 中国分子生物学的史学研究及思考 885
(一)研究进展 886
(二)存在问题 889
(三)今后方向 890
(一)传统道德观与现代伦理学 891
十一 中日生命伦理学的比较研究 891
(二)生命神圣论与质量价值论 893
(三)科学技术性与伦理道德性 895
(四)“潜在”的人与“现实”的人 896
(五)命运的转变与权力的转移 897
(六)恐怖死与尊严死 899
十二中国传统医学同日本的交流与合作 901
(一)古代中医在日本的传播 901
(二)近代医学的中日双向交流 904
(三)现代中西医的结合与中日合作 905
十三日本家庭食生活变化与中西日文化融合 908
(一)以《主妇之友》为调查研究中心 909
(二)“日外折衷”色彩的变革倾向 910
(三)外来食文化在日本的定着 911
(四)接受外来文化的非凡才能 917
十四 中日关于SPORT及体育本质的认识 918
(一)日本对教育和SPORT的认识 918
(二)中国对SPORT的看法 920
(三)体育和SPORT的区别 922
十五中日学校体育教学的考察 923
(一)中日学校体育的目标 923
(二)中日学校体育的教学 925
(三)中日学生的体质 927
十六中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932
(一)从学习国外经验起步 933
(二)理论与技术相结合 935
(三)改革的动向 936
(四)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938
(一)中国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 939
十七 中日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 939
(二)日本高校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 941
(三)中日高校体育教师及设备 943
(四)比较和分析 944
十八中日竞技体育的比较 946
(一)中日竞技体育的成绩 947
(二)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的政治基础 949
(三)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的经济基础 950
(四)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952
(五)关于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 953
附录(一)中国科技发展大事记 954
(二)日本科技发展大事记 976
(三)中日历史年代对照表 989
(四)中日引进西方科技史图 992
编后记 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