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急性疼痛治疗 3
第一章 手术后疼痛的治疗 3
第一节 中国手术后疼痛治疗的发展及现状 3
第二节 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4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5
三、对机体免疫机制的影响 5
四、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5
五、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5
六、对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影响 6
七、其他不良影响 6
第三节 手术后疼痛治疗的意义 6
第四节 手术后疼痛治疗常用的方法 7
一、口服给药 7
二、肌内注射给药 8
三、静脉注射与静脉持续注射给药 8
四、经皮下持续给药 9
五、椎管内给药镇痛 10
六、超前镇痛治疗 14
第五节 手术后疼痛治疗的管理 14
一、建立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 14
二、手术后镇痛治疗的访视工作 15
三、手术后疼痛治疗中访视者的人选 16
第二章 无痛分娩 17
第一节 基本问题 17
一、孕妇的生理学特点 17
二、产程与分娩痛 19
三、分娩痛对母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19
四、分娩镇痛的特殊性 20
五、胎盘屏障对麻醉药的影响 21
第二节 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22
一、麻醉性镇痛药 22
二、非巴比妥类药物 23
三、巴比妥类药物 23
四、局部麻醉药 23
五、全身麻醉药 25
六、肌肉松弛药 27
第三节 常用的镇痛方法及其选择 27
一、椎管内阻滞镇痛 28
二、局部浸润或阻滞镇痛法 29
三、氧化亚氮吸入镇痛 30
四、全身给药镇痛 30
五、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 31
六、针刺镇痛法 31
七、精神预防性无痛法 32
八、结论 32
第三章 小儿手术后疼痛的治疗 34
第一节 基本问题 34
一、小儿手术后疼痛治疗的状况 34
二、手术后疼痛对小儿的不良影响 35
第二节 儿童手术后疼痛的评估 36
一、行为学评估法 36
二、生理学痛测试方法 38
三、推测式方法 39
四、直接自报法 39
五、间距分级评分法 41
第三节 小儿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 42
一、预先镇痛 42
二、应用非甾类抗炎药 42
三、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 43
四、应用阿片类药物 44
五、患者自控镇痛(PCA) 45
六、局部镇痛 45
第四章 无痛内镜诊断和治疗操作技术 47
第一节 基本问题 47
一、内镜诊断和治疗致痛的原因及其预防 47
二、内镜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 48
第二节 无痛消化道内镜诊断和治疗 49
一、术前准备和处理 49
二、麻醉处理 50
第三节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 50
一、术前准备和处理 51
二、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 51
三、局部神经阻滞 53
四、神经安定镇痛术 55
五、全身麻醉 56
六、麻醉监测 57
七、人工通气 57
第五章 无痛人工流产术 6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60
一、概述 60
二、人工流产疼痛产生的机制 60
三、人工流产方法的基本要求 60
第二节 无痛流产术的方法 61
一、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 61
二、宫腔内注射局麻药镇痛 61
三、宫旁神经阻滞 61
四、改良骶管阻滞 61
五、氧化亚氮吸入镇痛 62
六、短程全身麻醉 63
第六章 烧伤患者疼痛的治疗 65
第一节 基本问题 65
一、烧伤程度的分类及其与疼痛的关系 65
二、烧伤疼痛的病因学 66
三、烧伤疼痛对全身的影响 66
四、烧伤患者疼痛性休克的发生机理 67
五、烧伤疼痛治疗的现状 68
第二节 烧伤疼痛的治疗方法 68
一、局部阻滞 68
二、神经阻滞 68
三、静脉内滴注局部麻醉药镇痛 68
四、冬眠合剂在烧伤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69
第三节 烧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特殊问题 73
一、浅Ⅱ度烧伤创面的疼痛治疗 73
二、疼痛性休克的防治 74
三、湿润烧伤膏在烧伤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75
第七章 创伤后痛的治疗 77
第一节 机体对创伤的反应过程 77
一、创伤程度的分级 77
二、创伤后反应的演变过程及其疼痛特征 78
第二节 创伤后痛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疼痛治疗的意义 80
一、创伤后痛可诱发休克 80
二、创伤后痛可引起应激反应综合征 80
三、创伤后痛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80
四、创伤后的代谢反应 81
五、其他 81
六、创伤后痛治疗的意义 81
第三节 创伤后痛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82
一、正确判断病情 82
二、病情与选择镇痛方法的原则 82
三、创伤后痛的治疗方法和应用原则 83
四、注意病因治疗 83
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83
第四节 各种创伤后痛的治疗 84
一、头面部创伤后痛 84
二、胸部创伤后痛 85
三、腹部创伤后痛 87
四、脊柱、四肢创伤后痛 87
第八章 急性带状疱疹及其疼痛的治疗 90
第一节 与急性带状疱疹有关的临床问题 90
一、病因 90
二、临床特点 91
三、诊断 92
第二节 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 93
一、药物综合治疗 93
二、神经阻滞治疗 94
三、局部处理 95
四、其他疗法 96
第二篇 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99
第九章 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 99
第一节 概述 99
第二节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100
一、血管源学说 100
二、神经源性学说 100
三、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101
四、生化因素 101
五、遗传因素 102
第三节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分类和诊断 103
一、临床表现 103
二、偏头痛的分类 104
三、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04
第四节 偏头痛的治疗 106
一、发作期的治疗 107
二、预防性治疗 107
第十章 颈源性头痛 109
第一节 基本问题 109
一、颈源性头痛的定义 109
二、颈源性头痛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110
三、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 110
第二节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114
一、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征 114
二、颈源性头痛的诊断 116
第三节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 117
一、一般性治疗 117
二、健康教育 117
三、注射疗法 118
四、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 121
第十一章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123
第一节 颈椎的解剖生理 123
一、颈椎及椎间盘 123
二、颈部的运动功能 124
三、椎间孔 124
四、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关的微观解剖及生理 125
第二节 与颈椎病有关的基本问题 125
一、颈椎病的致病因素 126
二、颈椎病的分类 126
三、颈椎病的诊断 127
四、颈椎病的预防 128
第三节 神经根性颈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128
一、病因 128
二、临床症状与体征 129
三、辅助检查 13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30
第四节 神经根性颈椎病的治疗 131
一、一般治疗 131
二、药物治疗 131
三、神经阻滞疗法 132
第十二章 手部、腕部痛的诊断和治疗 135
第一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135
一、病因和病理 135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36
三、治疗 136
第二节 腱鞘囊肿 137
一、病因和病理 137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37
三、治疗 138
第三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38
一、病因和病理 139
二、临床表现 13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40
四、治疗 140
第四节 腕及手部滑囊炎 141
一、疾病概述 141
二、临床表现 141
三、治疗 141
第五节 月骨无菌性坏死 142
一、病因和病理 142
二、临床表现 142
三、治疗 142
第六节 腕周围韧带损伤 143
一、疾病概述 143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43
三、治疗 143
第七节 前臂交叉综合征 144
一、病因 144
二、诊断 144
三、治疗 144
第八节 桡尺远侧关节损伤 145
一、疾病概述 145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45
三、治疗 146
第九节 尺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146
一、病因 146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46
三、治疗 147
第十节 腕背隆突综合征 147
一、病因 148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48
三、治疗 148
第十三章 肘部痛的诊断与治疗 149
第一节 肘关节的解剖、生理和功能检查 149
一、肘关节的解剖与生理 149
二、肘关节的检查 150
第二节 肱骨外上髁炎 150
一、病因 151
二、临床表现 151
三、诊断要点 151
四、治疗 152
第三节 肱骨内上髁炎 152
一、病因 152
二、临床表现 152
三、治疗 152
第四节 尺骨鹰嘴滑囊炎 153
一、病因 153
二、临床表现 153
三、治疗 153
第十四章 肩部痛的诊断与治疗 154
第一节 基本问题 154
一、肩部的临床解剖与生理 154
二、肩部痛的诊断方法 156
三、常见的颈、肩、背部压痛点 157
第二节 肩关节周围炎 158
一、病因 158
二、病理学 158
三、临床特征与诊断 158
四、治疗 159
第三节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160
一、病因 160
二、临床表现 161
三、治疗 161
第四节 冈上肌腱钙化 161
一、病因 161
二、临床表现 162
三、治疗 162
第五节 肩峰下滑囊炎 162
一、病因 162
二、临床表现 163
三、治疗 163
第六节 肩-手综合征 163
一、病因 163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63
三、治疗 164
第十五章 膝部痛的诊断与治疗 165
第一节 膝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检查方法 165
一、临床解剖与生理特点 165
二、膝关节的检查方法 166
第二节 膝骨关节炎 167
一、病因和诱发因素 167
二、膝痛的原因 169
三、临床表现 169
四、诊断 169
五、治疗 170
第三节 髌下脂肪垫损害 172
一、病因 172
二、临床表现 172
三、治疗 172
第四节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173
一、病因 173
二、临床表现 173
三、治疗 173
第五节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174
一、病因 174
二、临床表现 174
三、治疗 174
第六节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175
一、病因 175
二、临床表现 175
三、治疗 175
第七节 腘窝囊肿 175
一、病因 175
二、临床表现 175
三、治疗 176
第八节 髌骨软化症 176
一、病因 176
二、临床表现 176
三、治疗 176
第十六章 脊神经后支痛的诊断和治疗 177
第一节 应用解剖 177
一、颈神经后支 177
二、胸神经后支 178
三、腰神经后支 178
四、骶神经后支 179
五、尾神经后支 179
第二节 常见脊神经后支痛的诊断和治疗 179
一、颈神经后支痛 179
二、胸神经后支痛 181
三、腰神经后支痛 182
四、骶尾神经后支痛 184
第十七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 185
第一节 椎间盘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185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186
一、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 186
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部因素 187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非菌性炎症及免疫反应 189
一、髓核组织的致炎症作用 189
二、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中的炎症物质 189
三、非菌性炎性反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能作用 192
四、免疫反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可能作用 192
第四节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的特殊问题 193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的机械性压迫 193
二、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 194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194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 195
五、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害程度的分类 196
六、神经根粘连的原因 196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97
一、临床表现 197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 202
三、影像学检查 204
四、诊断 204
五、鉴别诊断 204
第六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05
一、治疗原则 205
二、非手术疗法 206
三、手术治疗方法 212
第七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中的误区 212
一、症状与体征的误区 213
二、影像检查的误区 214
三、诊断的误区 215
四、选择治疗方法的误区 215
五、手术治疗的误区 216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219
第一节 桡管综合征 219
一、解剖学基础 220
二、病因与病理学 221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221
四、鉴别诊断 222
五、治疗 223
第二节 肘管综合征 223
一、解剖学基础 224
二、病因与病理学 225
三、临床表现 226
四、诊断 228
五、鉴别诊断 228
六、治疗 229
第三节 腕管综合征 230
一、解剖学基础 230
二、病因和分型 232
三、病理生理学机制 233
四、病理学 234
五、临床表现 23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36
七、治疗 236
第四节 腕尺综合征 237
一、解剖学基础 238
二、病因 239
三、临床表现 24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41
五、治疗 241
第五节 旋前圆肌综合征 241
一、解剖学基础 242
二、病因 242
三、临床表现 242
四、鉴别诊断 242
五、治疗 243
第六节 旋后圆肌综合征 243
一、解剖学基础 243
二、临床表现 243
三、治疗方法 244
第七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244
一、解剖学基础 244
二、病因和病理 244
三、临床表现 24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45
五、治疗 246
第八节 前骨间神经卡压综合征 246
一、病因 246
二、临床表现 246
三、诊断 247
四、治疗 247
第九节 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 247
一、解剖学基础 248
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248
三、治疗 249
第十节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250
一、解剖与病理 250
二、病因 250
三、临床表现 250
四、治疗 250
第十一节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251
一、解剖学基础 251
二、病因 252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252
四、治疗 252
第十二节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253
一、解剖学基础 253
二、病因 253
三、临床表现 253
四、治疗 253
第十三节 跖管综合征 254
一、解剖学基础 254
二、病理学 254
三、临床表现 254
四、诊断 255
五、治疗 255
第十九章 皮肤瘢痕痛的治疗 256
第一节 瘢痕形成及其痛的机制 256
一、瘢痕形成的机制 256
二、瘢痕的类型 256
三、瘢痕痛的机制 256
第二节 皮肤瘢痕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57
一、临床表现 257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257
第三节 皮肤瘢痕痛的治疗 257
一、去除病因 258
二、疼痛的治疗 258
三、心理治疗 259
第二十章 妇科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26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260
一、妇科痛的解剖学 260
二、妇科慢性疼痛的一般特征 261
三、与妇女慢性疼痛有关的心理因素 262
第二节 痛经 262
一、痛经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262
二、治疗 263
第三节 月经中期痛 264
一、类型和临床表现 265
二、发病机理 265
三、治疗 265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266
一、病因 266
二、诊断 266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急腹症 268
四、鉴别诊断 268
五、治疗 268
第五节 慢性盆腔炎 270
一、神经解剖学 270
二、内脏痛的机制 271
三、病理学 271
四、临床表现 272
五、鉴别诊断 272
六、治疗 273
第六节 盆腔瘀血综合征 274
一、病因 275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276
三、治疗 278
第七节 性交痛 279
一、病因学 279
二、诊断 280
三、治疗措施 280
第八节 妇科肿瘤引起的疼痛 280
一、概述 280
二、药物治疗 281
三、神经阻滞疗法 282
四、神经外科技术 283
第九节 经前期综合征 283
一、临床表现 283
二、诊断 284
三、鉴别诊断 285
四、治疗 285
第十节 更年期综合征 287
一、临床表现 287
二、诊断 288
三、治疗措施 289
第二十一章 老年人疼痛的治疗 29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290
一、老年人疼痛的发病概况 290
二、年龄对疼痛感觉的影响 291
三、老年人疼痛评估的特殊性 291
四、临终前疼痛 292
五、老年人急性疼痛 292
六、老年人慢性疼痛 293
七、老年人疼痛药物治疗的特点 294
八、老年人急性疼痛的治疗 295
九、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治疗 295
第二节 老年人膝部疼痛 296
一、退行性骨性膝关节炎 296
二、痛风性关节炎 303
三、半月板损伤 304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305
五、腘窝囊肿引起的膝后痛 306
六、腓肠豆综合征 306
七、膝关节骨坏死性疼痛 307
八、膝关节紊乱症 308
九、膝关节周围钙化所致的双腿痛 308
十、髌下脂肪垫肥厚 309
第三节 老年人下肢疼痛 309
一、老年人不安腿综合征 309
二、老年人结肠功能紊乱性腰背痛 310
三、老年人阴道炎性腰腿痛 311
四、骼胫束摩擦综合征(弹响髋) 311
五、慢性氟中毒所致的腰腿痛 312
六、布鲁氏菌性骶骼关节炎 312
七、老年妇女绝经期下肢疼痛 313
八、老年人足跟痛 313
第四节 老年人腰背痛 314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314
二、慢性疲劳性腰背痛 314
三、老年人便秘性腰背痛 315
四、急性功能障碍性腰痛 315
五、复发性腰痛 316
六、阔筋膜张肌挛缩 316
七、精神创伤性腰背痛 317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 317
一、发病机理 317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型 318
三、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319
四、临床表现 320
五、诊断 321
六、治疗 323
七、预防 325
第二十二章 小儿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327
第一节 基本问题 327
一、小儿疼痛诊断和治疗的特点 327
二、小儿慢性疼痛的特点 328
三、小儿疼痛的评估 328
第二节 小儿腹痛 330
一、概述 330
二、腹痛的神经传导机制 331
三、腹痛的病理生理 332
四、小儿腹痛的病因 334
五、小儿腹痛的临床特点 336
六、小儿腹痛的诊断要点 338
七、小儿腹痛诊断的注意事项 343
八、小儿腹痛的治疗 343
第三节 小儿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 344
一、小儿偏头痛的发病率 345
二、小儿偏头痛的促发因素 345
三、小儿偏头痛的临床特点 345
四、小儿偏头痛的分型和特点 346
五、小儿偏头痛的脑电图特点 348
六、小儿偏头痛的诊断 348
七、小儿偏头痛的预后 348
八、小儿偏头痛的治疗 349
第四节 小儿颈源性头痛 349
一、头部的神经支配 349
二、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49
三、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 350
四、小儿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350
第五节 其他类型的小儿慢性疼痛及其治疗 351
一、小儿背腰腿痛 351
二、小儿生长痛 352
三、小儿带状疱疹性疼痛 353
四、创伤后胸腹痛 354
第三篇 特殊疼痛的治疗 357
第二十三章 心绞痛的神经阻滞疗法 357
第一节 解剖学基础 357
一、冠状动脉的解剖 357
二、心脏的神经支配 358
第二节 冠状动脉循环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 360
一、冠状动脉循环的生理特点 360
二、冠状动脉循环的调节 361
三、心肌需氧与供氧失衡 362
四、冠状动脉痉挛 363
五、心肌梗死时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364
第三节 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 364
一、心纹痛 364
二、心肌梗死 367
三、隐匿型冠心病 368
四、心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368
第四节 高位硬膜外间隙阻滞治疗冠心病 369
一、机制 369
二、TESB治疗冠心病的适应证 370
三、TESB的操作及管理 371
第二十四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神经毁损治疗 374
第一节 基本问题 374
一、概述 374
二、发生机制 374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375
第二节 临床治疗 375
一、药物治疗 376
二、神经毁损治疗 376
三、心理治疗 378
四、其他治疗方法 378
第二十五章 背痛的神经阻滞治疗 38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380
一、背痛的机制 380
二、背痛的检查和评估 381
三、背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383
第二节 背痛患者的一般治疗 385
一、治疗的目的 385
二、治疗原则 385
三、有创性治疗的时机 386
四、控制疼痛是治疗的关键 386
五、物理治疗 387
六、痛点注射 387
第三节 神经阻滞疗法 387
一、有创性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证 387
二、神经阻滞治疗 388
三、神经阻滞疗法的优、缺点 390
第四节 关节突关节阻滞疗法 390
一、概述 390
二、关节突关节的解剖 391
三、关节突关节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91
四、关节突关节阻滞的操作技术 391
五、治疗效果 393
六、关节突关节阻滞的并发症 393
第五节 常见的背痛性疾病 393
一、肩胛背部软骨组织疾患 393
二、胸椎强直性脊柱炎 395
三、胸椎间盘突出症 396
四、棘上韧带炎 398
五、棘间韧带炎 398
第二十六章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 40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400
一、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的类型 400
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意义 401
三、常用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 401
第二节 CRP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403
一、命名 403
二、临床特征 404
三、诊断标准 405
四、治疗 405
第二十七章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 408
第一节 应用解剖 408
一、三叉神经的中枢传导通路 408
二、三叉神经根与脑膜的关系 409
三、三叉神经的重要分支 409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学和病原学 410
一、病理学 410
二、病原学因素 411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414
一、临床表现 414
二、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414
三、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415
第四节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416
一、一般疗法 417
二、三叉神经痛注射疗法 420
三、半月神经节阻滞疗法 426
四、射频热凝疗法 431
五、冷冻镇痛疗法 433
六、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435
七、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法 436
八、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436
九、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438
第二十八章 风湿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44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440
一、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440
二、风湿性疼痛综合征的特点 443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443
一、临床表现 444
二、临床诊断和功能状态分级 444
三、辅助检查 445
四、鉴别诊断 446
五、治疗 447
第三节 痛风性关节炎 449
一、临床表现 449
二、辅助检查 450
三、诊断 450
四、治疗 451
第四节 银屑病性关节炎 452
一、临床表现 453
二、辅助检查 454
三、鉴别诊断 454
四、治疗 455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 456
一、临床表现 456
二、辅助检查 458
三、诊断 459
四、鉴别诊断 460
五、治疗 460
第六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 462
一、临床表现 463
二、诊断 464
三、鉴别诊断 464
四、治疗 465
第七节 雷诺综合征 466
一、临床表现 466
二、辅助检查 467
三、鉴别诊断 467
四、治疗 468
第八节 多发性肌炎 469
一、临床表现 469
二、辅助检查 47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71
四、治疗 471
第九节 风湿性多肌痛 472
一、临床表现 47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472
三、辅助检查 473
四、治疗措施 473
第二十九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474
第一节 病因及病理学 474
一、病因 474
二、病理学 474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475
一、临床表现 475
二、诊断 476
三、鉴别诊断 477
第三节 治疗 477
一、一般疗法 478
二、中医中药治疗 478
三、药物治疗 479
四、物理疗法 481
五、腰交感神经阻滞术 481
六、静脉内局部交感神经阻滞 482
七、手术疗法 484
第三十章 癌痛的诊断 485
第一节 癌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485
第二节 癌痛的特点 486
一、全方位疼痛 486
二、势不可挡的疼痛 486
三、伴有强烈的自主神经异常 487
四、伴有心理学异常 487
五、伴体躯体化症状 488
六、痛苦与疼痛同时存在 488
七、社会性疼痛 488
八、精神性疼痛 488
第三节 癌痛的强度、分布、性质及并发症 489
一、癌痛的强度 489
二、癌痛的分布 490
三、癌痛的性质 491
四、癌痛的分类 491
第四节 癌痛综合征的诊断 495
一、骨转移癌痛综合征 495
二、盆腔癌痛综合征 495
三、癌性肝痛综合征 495
四、癌性肠绞痛综合征 495
五、癌性胸痛综合征 496
六、癌性臂丛神经痛综合征 496
七、脑瘤所致的头痛综合征 496
八、颅底转移癌痛综合征 496
九、颈髓或腰髓压迫癌痛综合征 496
十、脑脊膜癌痛综合征 497
第五节 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 497
一、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 497
二、生活质量的定义及内容 497
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内容和作用 498
四、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定 499
五、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 500
第六节 癌痛治疗过程中的诊断评估 504
一、确认癌痛的治疗原则是否正确 504
二、三阶梯方案控制癌痛中的诊断评估 505
第三十一章 癌痛的药物治疗 51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510
一、药物治疗是癌痛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510
二、确定癌痛的原因对治疗非常重要 510
三、提高全体临床医师对治疗癌痛的认识 511
四、要求控制癌痛患者的权利 511
五、癌痛患者在治疗中的义务 511
六、患者自我疼痛评估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512
七、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癌痛分级(VRS) 512
八、癌痛缓解程度分级 513
九、注意用药过程监护 513
十、提高癌痛患者用药质量 513
第二节 癌痛药物治疗的方案 513
第三节 第一阶梯镇痛方案 514
一、概述 514
二、非甾类抗炎药的分类 515
三、非甾类抗炎药的药理学 515
四、常用的非甾类抗炎药 516
五、非甾类抗炎药的合理用药方法 521
第四节 第二阶梯镇痛方案 522
一、概述 522
二、第二阶梯镇痛常用的药物 522
第五节 第三阶梯镇痛方案 525
一、概述 525
二、阿片类药物的分类 526
三、第三阶梯镇痛常用的药物 527
四、第三阶梯镇痛治疗中的特殊问题 535
第三十二章 癌痛的射频治疗 536
第一节 无线电波法 536
一、概述 536
二、治癌机理 537
三、设备与治疗方法 537
第二节 射频热凝疗法 538
一、概述 538
二、头颈部癌痛的射频治疗 540
三、星状神经节的射频损伤治疗 544
四、胸部癌痛的射频损伤治疗 545
五、腹部癌痛的射频损伤技术 547
六、腰部癌痛的射频损伤治疗 548
七、骶部癌痛的射频治疗 549
八、经皮前外侧神经毁损术 549
第三十三章 癌痛的在家治疗 552
第一节 概述 552
第二节 家庭成员与癌痛治疗的关系 553
第三节 癌痛患者在家治疗的方法 554
一、在家治疗的主要内容 554
二、在家治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558
三、在家治疗的基本程序 558
四、在家治疗的基本配置和人员组成 559
第三十四章 癌痛的神经损毁治疗 56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560
一、神经破坏性阻滞的生理机制 560
二、神经冲动传导的神经生理学 561
三、神经松解药对神经组织的作用 561
四、神经破坏性阻滞的适应证和应用时机的选择 561
五、患者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562
第二节 常用的神经松解药 563
一、乙醇 563
二、苯酚 564
三、其他神经松解药 565
第三节 应用神经破坏性阻滞的必要性 566
第四节 周围神经破坏性阻滞 568
第五节 蛛网膜下隙神经破坏性阻滞 569
一、概述 569
二、蛛网膜下隙乙醇阻滞 570
三、蛛网膜下隙注射苯酚甘油溶液 572
四、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间隙神经松解术的比较 574
第六节 硬膜外间隙神经破坏性阻滞 575
一、概述 575
二、硬膜外间隙苯酚甘油阻滞法 575
三、硬膜外间隙乙醇阻滞法 576
四、骶神经阻滞 576
第七节 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 577
一、解剖与生理 577
二、操作技术 577
三、适应证 579
四、副作用和并发症 580
第八节 颈交感神经节破坏性阻滞 581
一、解剖与生理 582
二、操作方法 582
三、适应证 583
四、并发症 583
第九节 胸交感神经节破坏性阻滞 583
一、解剖与生理 584
二、操作方法 584
三、适应证 584
四、并发症 584
第十节 腰交感神经节破坏性阻滞 585
一、解剖与生理 585
二、阻滞操作方法 585
三、适应证 586
四、并发症 586
第十一节 脑神经破坏性阻滞 586
第十二节 脑垂体破坏术 587
一、概述 587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587
三、副作用和并发症 588
四、脑垂体破坏性阻滞的镇痛效果 588
第十三节 下腹上部神经阻滞 589
第三十五章 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疗 59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590
一、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590
二、癌痛患者的心理变化 591
三、癌痛患者的精神障碍 592
四、焦虑和癌痛 592
五、抑郁症和癌痛 593
第二节 癌痛患者的心理评价和方法 594
一、忧郁自评量表 594
二、Harmilton焦虑量表 595
第三节 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和时机 596
一、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适应证 596
二、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介入时间 597
第四节 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作用 598
一、改善不良情绪 598
二、增加积极的应对反应 598
三、促使日常活动丰富多彩 599
四、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599
五、改善自我认知 600
六、改善性功能 600
七、增进食欲 601
八、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601
九、减轻疼痛和治疗的副作用 601
十、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社会质量 602
第五节 癌痛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 602
一、以语言为主的心理治疗 602
二、操作性心理治疗 606
第六节 癌痛患者心理问题的药物治疗 607
一、抗抑郁药 607
二、抗焦虑药物 614
第三十六章 小儿癌痛的治疗 619
第一节 小儿癌痛处理的现状和特点 619
第二节 诊断操作过程中的镇痛处理 620
一、初诊时存在的疼痛及心理状态 620
二、临床操作时疼痛的原因 620
三、镇痛措施 621
四、几种常规操作的镇痛处理 623
第三节 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镇痛处理 624
一、手术后镇痛治疗 624
二、私膜炎的疼痛治疗 625
三、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镇痛处理 625
四、感染性疼痛的治疗 626
五、急腹症的疼痛治疗 626
六、手术后神经性痛的治疗 626
七、抗肿瘤药引起的疼痛的处理 626
第四节 长期生存癌症患儿慢性疼痛的治疗 627
第五节 肿瘤发展过程中的镇痛治疗 627
一、药物“三阶梯”镇痛治疗 628
二、椎管内镇痛和神经破坏性镇痛 633
第三十七章 骨转移性癌痛的诊断与治疗 635
第一节 基本问题 635
一、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 635
二、癌症转移的途径 636
三、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特征 638
四、骨转移性癌痛的机制 638
第二节 常见的骨转移性癌痛综合征 638
一、颅底骨转移性癌痛综合征 638
二、颈椎骨转移性癌痛综合征 639
三、骨转移癌性胸痛综合征 641
四、脊椎转移癌痛综合征 641
第三节 骨转移性癌痛的治疗 644
一、药物治疗 644
二、核素治疗 647
三、神经阻滞 650
四、选择性神经毁损术 650
五、放射治疗 651
六、骨吸收抑制剂的应用 652
七、手术治疗 654
第四篇 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 661
第三十八章 患者自控镇痛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661
第一节 基本问题 661
一、PCA的药理学基础 661
二、PCA的临床分类 662
三、PCA的专用术语 664
第二节 与PCA专用设备有关的问题 666
一、对PCA装置的要求 666
二、常用商业性PCA泵介绍 668
三、PCA装置的附件 672
四、PCA装置的异常情况报警和显示 672
第三节 PCA镇痛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673
一、常用药物及其选择 673
二、负荷剂量的应用 675
三、PCA药物的配伍 675
第四节 PCA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676
一、适用范围 676
二、PCA效果评价的指标 679
三、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680
四、PCA的优、缺点 680
第五节 PCA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及处理 681
一、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681
二、机械故障及操作不当 682
三、镇痛效果不良及其处理 682
第三十九章 椎间盘突出症的溶解疗法及临床应用 683
第一节 基本问题 683
一、正常椎间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683
二、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生物化学变化 684
三、溶盘酶的选择 684
第二节 胶原酶溶解术 686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686
二、胶原酶溶解术的常用方法 687
三、操作注意事项 689
四、治疗后的特殊处理 690
五、胶原酶溶解疗法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691
六、并发症及处理 691
七、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效果的评价 693
第三节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的误区 695
一、对酶类药物认识和使用上的误区 695
二、对相关理论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 696
三、专业思维方式上的误区 697
四、命名上的误区 698
五、培训推广工作中的误区 699
第四节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700
一、概述 700
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效果 700
第四十章 疼痛的交感神经阻滞疗法 702
第一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702
一、交感神经中枢 702
二、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 702
三、交感神经节 703
四、壁内神经节 705
五、交感神经丛 705
第二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706
一、适应证的选择 706
二、操作技术 707
三、并发症 709
第三节 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 711
一、适应证 711
二、操作方法 711
三、并发症 712
第四节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 712
一、适应证 712
二、操作方法 713
三、并发症 713
第五节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714
一、适应证的选择 714
二、操作方法 714
三、并发症 717
第六节 内脏神经阻滞术 718
一、适应证的选择 718
二、操作方法 719
三、并发症 719
第七节 肠系膜下神经丛阻滞术 720
一、适应证的选择 720
二、操作方法 720
三、并发症 720
第八节 上腹下神经丛阻滞术 721
一、适应证的选择 721
二、操作方法 721
三、并发症 721
第九节 奇神经节阻滞术 722
一、适应证的选择 722
二、操作方法 722
三、并发症 722
第十节 其他交感神经阻滞术 722
第四十一章 疼痛的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724
第一节 颈椎椎旁神经阻滞 724
一、应用解剖 724
二、操作技术 726
三、临床应用 727
四、并发症与注意事项 729
第二节 胸椎椎旁神经阻滞 729
一、应用解剖 729
二、操作技术 730
三、临床应用 730
四、并发症与注意事项 733
第三节 腰椎椎旁神经阻滞 733
一、应用解剖 733
二、操作技术 734
三、临床应用 735
第四十二章 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 737
第一节 基本问题 737
一、物理治疗的范围 737
二、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 738
三、治疗方法的运用 738
四、物理治疗的反应及处理 739
第二节 电疗法 740
一、直流电疗法 740
二、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742
三、低频脉冲电疗法 745
四、中频电疗法 749
五、高频电疗法 752
第三节 光疗法 756
一、红外线疗法 756
二、紫外线疗法 758
第四节 超声波疗法 761
一、治疗作用 761
二、治疗技术 761
三、注意事项 762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762
第五节 磁场疗法 763
一、磁场的类型 763
二、治疗作用 763
三、治疗技术 763
四、注意事项 764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764
第六节 温热疗法 765
一、常用方法 765
二、注意事项 765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765
第七节 激光疗法 766
一、种类 766
二、作用机制 766
三、治疗方式和方法 767
四、注意事项 768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768
第四十三章 疼痛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77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770
一、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通路 770
二、手术治疗疼痛的适应证 771
三、手术的部位和要求 771
第二节 脊髓水平的神经外科镇痛手术 772
一、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772
二、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 773
三、脊髓前连合切开术 774
四、脊髓后根入髓区毁损术 775
五、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 777
第三节 立体定向丘脑核团毁损术 778
一、脑立体定向毁损技术 778
二、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 779
三、丘脑内髓板内核群毁损术 780
四、丘脑枕核毁损术 781
第四节 其他常用神经外科镇痛手术 782
一、立体定向双侧扣带回前部毁损术 782
二、立体定向中脑传导束毁损术 783
三、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 785
第五节 慢性电刺激镇痛术 787
一、周围神经电刺激镇痛术 787
二、脊髓电刺激镇痛术 788
三、脑深部电刺激镇痛术 789
第六节 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后处理 791
一、并发症 791
二、手术后处理 792
第五篇 其他 797
第四十四章 部分非疼痛性疾病的相关治疗 797
第一节 面神经炎 797
一、病因 797
二、临床表现 79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798
四、治疗 799
第二节 痉挛 800
一、面肌痉挛 800
二、痉挛性斜颈 802
三、小舞蹈病 803
四、破伤风 804
第三节 膈肌痉挛 806
一、病因 807
二、临床表现 807
三、诊断 808
四、治疗 808
第四节 神经炎和神经根炎 809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810
二、多发性神经炎 812
三、单神经炎 814
第五节 眩晕 815
一、内耳眩晕症 815
二、颈性眩晕 817
三、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818
四、中耳炎所致的迷路炎 818
第六节 神经衰弱 818
一、病因 819
二、临床表现 819
三、诊断 820
四、治疗 820
第七节 不定陈诉综合征 821
一、病因和分类 821
二、临床表现 821
三、诊断依据 822
四、治疗 822
第八节 不安腿综合征 823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823
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823
三、治疗 824
第九节 肢端感觉异常症 825
一、病因和病理变化 825
二、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 82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826
四、治疗 827
第十节 发作性嗜睡病 827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827
二、临床表现 82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828
四、治疗 828
第四十五章 戒毒治疗 829
第一节 毒品的概念及分类 829
一、毒品的概念 829
二、毒品的分类 829
第二节 常见毒品的性状和特点 830
一、阿片 830
二、吗啡 830
三、二醋吗啡 831
四、大麻 831
五、可卡因 832
六、仙人球毒碱 832
七、麦角酸二乙酰胺 832
八、苯环己派啶 833
九、苯丙胺及甲基苯丙胺 833
第三节 吸毒的方式、临床表现与诊断 833
一、吸毒的方式 833
二、吸毒的临床表现 834
三、实验室检查 834
四、毒品成瘾的诊断标准 835
第四节 吸毒的预防和戒除 835
一、吸毒的预防 835
二、急性脱瘾 836
三、特殊患者的戒毒 839
四、戒毒过程中的急诊 840
五、戒毒患者的康复治疗 842
六、戒毒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842
七、戒毒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42
第四十六章 失眠的神经阻滞治疗 844
第一节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调节 844
一、慢波睡眠 844
二、快速动眼睡眠 845
第二节 失眠的病因 845
一、躯体因素性失眠 845
二、药物相关性失眠 845
三、环境因素性失眠 846
四、精神因素性失眠 846
五、人体生物钟性失眠 846
第三节 失眠的治疗 846
一、一般治疗 846
二、神经阻滞治疗 847
中英文索引 848
主要参考文献 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