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犯罪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秉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850904
  • 页数:3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80年代以来历次反黑斗争生动而丰富的事实,精选了大量详实的案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集合的方法,阐明了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特征,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特点与规律、未来趋势、犯罪原因以及我国反黑斗争的法律、方针、政策、策略。

第一章 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演变过程、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黑社会犯罪在中国大陆25年(1953—1978)的历史空白 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黑社会势力的覆灭 1

二、黑社会犯罪在中国大陆25年(1953—1978)的历史空白 1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的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3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境内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孳生 4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 9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的第二阶段(1991—2000) 11

一、20世纪90年代(1991—2000)境内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增长 11

二、20世纪90年代(1991—2000)境外黑社会的渗透 25

第四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的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 36

一、这一时期的黑社会(性质)犯罪 36

二、2000年至今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的新特点 40

第五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87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规律 87

二、黑社会(性质)犯罪未来的发展趋势 90

第二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92

第一节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93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犯罪 93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 94

三、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 94

第二节 港、澳、台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概念 98

一、香港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概念 98

二、澳门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概念 98

三、台湾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概念 100

第三节 国际上有代表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 101

一、意大利“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 102

二、日本“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 104

三、美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 105

四、俄罗斯联邦“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 107

五、《那不勒斯政治宣言和打击有组织跨国犯罪全球行动计划》规定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 109

六、《联合国打击有组织犯罪公约(巴勒莫公约)》规定的“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 110

一、地方法规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的规定 112

第四节 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 112

二、中国警方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规定1992年 11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 114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的司法解释 116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标准 126

六、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的立法解释 127

第五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128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 144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的精确化 162

三、对三个典型组织性质及特征的分柝 164

第三章 黑社会组织的三种基本形态 176

第一节 黑社会组织和黑社会性质组织 176

一、组成黑社会组织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大要素 176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的区别 179

第二节 跨国黑社会组织(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 193

一、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产生的原因 193

二、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和类型 194

三、中国的跨国黑社会(性质)组织 195

第四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相关犯罪组织的区别 204

第一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恐怖主义组织的区别 205

一、恐怖主义的概念和特征 205

二、恐怖主义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208

三、我国《刑法》关于恐怖主义的规定 215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恐怖主义组织的区别 218

一、邪教的概念 219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邪教组织的区别 219

二、邪教在我国的发展 225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邪教组织的区别 232

四、我国《刑法》关于邪教的规定 233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会道门的区别 236

一、会道门——中国封建邪教 236

二、我国《刑法》关于会道门的规定 237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与会道门的区别 237

一、外国人阴谋集团/官僚主义模式论 239

第一节 美国学者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239

第五章 黑社会组织(有组织犯罪集团)的社会学分析 239

二、保护关系模式论 240

三、企业模式论 243

四、对美国学者三种理论的评价 245

第二节 非法社会权力模式论 247

第六章 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犯罪 250

第一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概念和种类 250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概念 250

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分类 252

第二节 与黑社会(性质)组织自身相关的犯罪 254

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254

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 255

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258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犯罪 260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犯罪的特征 260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主要犯罪类型 273

第七章 黑社会(性质)犯罪原因论 289

第一节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自组织原因论 289

一、自组织原因论的方法论基础 289

二、自组织原因论的基本观点 291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社会根源——社会不平等 292

一、社会不平等的理论分析 292

二、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 294

三、失业 297

四、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社会分化 298

五、收入差距的悬殊 299

六、社会分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社会基础 302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驱动力——社会对金钱的追求 306

一、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 306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 30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 307

四、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驱动力 308

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 311

第四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精神支柱——犯罪亚文化 311

二、以游民文化为中心的犯罪亚文化 312

三、以暴力和色情为中心的不良的大众传媒文化导致的犯罪亚文化 317

四、暴力意识和帮派思想——犯罪亚文化的核心 318

第五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孳生和壮大的温床——政治腐败 320

一、政治腐败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互动关系 320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政治腐败互动的类型 323

一、公共权力的中断或弱化 328

第六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孳生和壮大的外部环境——社会控制能力弱化 328

二、打击犯罪不力 334

第七节 黑社会组织滋生和壮大的外援——他组织的介入 335

第八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自组织过程 337

一、通过非法手段,完成原始积累 337

二、争夺地下非法利益,不断扩大势力 338

三、非法垄断经营,疯狂敛财 339

四、资本雄厚,寻求“保护伞” 340

一、预防和控制的概念 342

第一节 概述 342

第八章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342

二、我国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总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45

第二节 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控制 349

一、总的战略方针 349

二、战略策略 349

三、战术原则和措施 351

四、完善法律控制措施 356

第三节 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预防 359

一、社会层面的预防措施 360

二、经济层面的预防措施 361

三、文化、教育层面的预防措施 363

四、政治层面反腐败的具体措施 367

第四节 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主要种类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368

一、对毒品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369

二、对涉枪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373

三、对偷渡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375

四、对洗钱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