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绍基胃肠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树东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2353842
  • 页数:9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七大部分,总论介绍了胃、肠和胰、胆等的实用解剖、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等,各论分别介绍了胃肠道的炎症性和感染性疾病、动力障碍性疾病、消化性溃疡、肿瘤、先天性异常和遗传性疾病等。

第一部分 总论 1

第一章 胃肠道实用解剖 1

第一节 食管 1

一、位置和分段 1

二、血供、淋巴和神经支配 1

三、食管下端抗返流的解剖结构 2

第二节 胃 3

一、形态和位置 3

三、黏膜皱襞 4

二、胃的毗邻 4

四、血液供应 5

五、淋巴引流 5

六、神经支配 5

第三节 小肠 6

一、十二指肠 6

二、空肠和回肠 7

三、血液供应 8

四、淋巴回流 8

五、神经支配 8

三、结肠 9

第四节 大肠 9

一、盲肠与阑尾 9

三、直肠和肛管 11

四、血供、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12

第五节 肝外胆管系和胆囊 12

一、肝管和肝总管 12

二、胆囊管 13

三、胆总管 13

四、胆囊 13

一、位置与毗邻 14

第六节 胰腺 14

五、血供、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14

二、胰管和十二指肠乳头 15

三、血供、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 16

第七节 腹膜后腔 16

第二章 胃肠道脏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17

第一节 食管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17

一、组织结构 17

一、胃黏膜的组织结构 18

(三)粘膜功能 18

第二节 胃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18

(一)运动功能 18

二、功能 18

(二)感觉功能 18

(一)壁细胞 19

(二)主细胞 19

(三)颈黏液细胞 19

(四)胃内分泌细胞 19

(五)含组胺的肥大细胞和内分泌样细胞 19

二、胃酸的分泌和调节 20

(一)胃酸的测定 20

(二)胃酸分泌的刺激和抑制 20

(一)受体机制 21

三、壁细胞的酸分泌机制 21

(二)细胞内变化 22

四、胃的其他分泌 22

(一)组胺 22

(二)胃蛋白酶原 23

(三)黏液 23

(四)碳酸氢盐 23

(五)内因子 23

(六)前列腺素 23

一、组织结构 24

第三节 小肠的组织结构和消化吸收及药物代谢功能 24

(一)酸分泌过多的疾病 24

五、酸分泌相关性疾病 24

(二)酸分泌过低的疾病 24

(一)吸收细胞 25

(二)未分化的隐窝细胞 26

(三)杯状细胞 26

(四)内分泌细胞 26

(五)Paneth细胞 26

二、消化吸收功能 27

(二)蛋白质的吸收 27

(一)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27

(七)小窝细胞 27

(六)M细胞 27

(三)脂肪的吸收 28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 28

(五)水、电解质的吸收和转运 29

三、药物代谢功能 29

第四节 结肠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30

一、组织结构 30

二、功能 31

(一)水、电解质的转运和吸收 31

(一)炎症性肠病 32

三、影响电解质转运和吸收的结肠疾病 32

(二)碳水化合物和短链脂酸的吸收和利用 32

(三)贮存、排出粪便 32

(二)先天性氯泻 33

(三)胶原性结肠炎 33

(四)囊性纤维化 33

(五)其他 33

第五节 胰腺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33

一、胰腺的结构 33

(一)胰液的成分 34

(二)胰酶的消化功能 34

二、胰液的分泌和调节 34

(三)胰酶合成的分子机制 35

(四)胰液的分泌 35

(五)胰液分泌的调节 36

(六)胰液分泌的细胞内调控 38

第六节 胆囊和胆管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38

一、胆囊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39

(一)组织结构 39

(二)功能 39

(三)胆囊收缩功能的调控 39

(一)组织结构 40

(二)功能 40

二、胆管和壶腹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40

第七节 网膜、肠系膜和腹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41

一、组织结构 41

二、生理功能 41

第八节 胃肠道消化和吸收的整体概念 43

一、食物在口腔内的生理变化 43

二、食物在食管内的生理变化 43

三、食物在胃内的生理变化 43

(一)胃的分泌 43

(二)胃的运动 44

(二)小肠运动 45

(一)消化和吸收 45

四、食糜进入小肠后的生理变化 45

五、残糜在结肠内的生理变化 46

六、排便生理 46

七、胃肠道菌群 47

八、胃肠道是人体天然的屏障 47

第三章 胃肠道神经系统和脑-肠轴 48

第一节 胃肠道神经系统的解剖 48

一、肠神经系统的分布 48

二、神经元的结构 49

二、神经元的功能 50

一、胃肠道神经元的反应径路 50

第二节 肠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50

三、肠神经元的分类及所含递质 50

三、中间神经元环路 51

第三节 脑-肠轴 52

一、脑-肠轴的构成和功能 52

五、胃肠激素 53

七、心理和精神的影响 53

六、肥大细胞 53

四、大脑皮质对迷走-迷走反射环路的影响 53

三、下视丘 53

二、迷走-迷走反射 53

第四章 胃肠激素 55

第一节 胃肠道的神经多肽调节系统——脑-肠神经系统 55

一、概说 55

二、中枢神经-ENS-靶器官间的调节模式 55

(一)神经传递递质功能 55

(二)神经内分泌功能 55

(三)旁分泌功能 56

一、多肽激素分泌细胞 57

第二节 胃肠道多肽激素概述 57

(一)胰内分泌腺 57

(四)内分泌功能 57

(五)自分泌功能 57

(二)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及肽能神经元 59

二、GEP多肽 60

(一)GEP多肽分子胞内合成(前激素原) 60

(二)GEP多肽激素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 60

三、胃肠道多肽激素对上皮细胞及自身分泌细胞的促营养、促生长作用 61

第三节 胃、肠、胰多肽激素 62

一、胰岛素 62

(一)胰岛素的生物合成 62

(二)促进与抑制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62

(五)胰岛素的生物作用 63

(六)胰岛素及C肽在外周血中浓度的临床意义 63

(三)胰岛素体内代谢 63

(四)胰岛素受体 63

二、胰高糖素 64

三、胃泌素 65

(一)胃泌素的结构和功能 65

(二)胃泌素的生理作用 65

(三)胃泌素释放的调节 66

(四)高胃泌素血症的临床、病理生理及鉴别诊断 66

(三)CCK的生物作用 67

(二)CCK合成分泌的调节因素 67

(一)CCK生物合成及异质体 67

四、缩胆囊肽 67

五、促胰液素 68

六、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 68

七、血管活性肠(多)肽 68

(一)VIP的生物合成及与PHI、PHM相关的氨基酸序列 68

(二)VIP的生理、药理作用 69

八、肠高糖素及高糖素家族 69

十一、酪氨酸酪氨酸肽(酪酪肽) 70

十、Y神经肽 70

九、胰多肽及其家族 70

十二、生长抑素 71

(一)生长抑素合成细胞的调节因素 71

(二)生长抑素的生物作用 71

(三)生长抑素的临床意义 72

(四)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的临床治疗作用 72

(五)核素标记奥曲肽对含有生长抑素受体的免疫细胞及肿瘤细胞扫描术的临床应用 72

十三、胃动素 72

十六、胃泌素释放肽 73

十五、神经降压素 73

十四、P物质 73

十七、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74

十八、抑胰素 74

十九、甘丙肽 74

二十、甲状腺促激素释放素 74

二十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75

二十二、阿片肽及内啡肽、脑啡肽 75

(一)阿片肽的生物合成及氨基酸序列 75

(二)阿片肽的可能生物作用 75

第四节 展望 76

第五章 一氧化氮和胃肠道 78

第一节 一氧化氮的生成和代谢 78

第二节 一氧化氮在胃肠道生理和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78

一、胃微循环、胃粘膜和胃液分泌 78

二、肠血管和肠血流量 79

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循环高动力状态 79

四、胃肠道炎症 79

五、胃肠动力的调控 79

(五)一氧化氮和胆囊 80

(四)一氧化氮和结肠 80

(六)一氧化氮对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的调控 80

(三)一氧化氮和小肠 80

(二)一氧化氮和胃 80

(一)一氧化氮和食管 80

第三节 一氧化氮和胃肠道疾病 81

一、一氧化氮和食管疾病 81

(一)弥漫性食管痉挛 81

(二)贲门失弛缓症 81

(三)一氧化氮和食管静脉曲张 81

二、一氧化氮和十二指肠疾病 81

三、一氧化氮和小肠、结肠疾病 81

四、一氧化氮和胰腺疾病 82

第六章 胃肠道平滑肌和胃肠道运动 84

第一节 胃肠道平滑肌 84

一、组织结构 84

二、平滑肌的收缩机制 84

(一)收缩装置 84

(二)细胞内Ca2+浓度和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 85

(三)收缩的形式 85

三、平滑肌细胞的信号发送 85

(一)三磷酸肌醇 85

(二)动作电位 86

(一)静息电位 86

(二)环腺苷酸(cAMP) 86

四、平滑肌细胞的电活动 86

五、胃、小肠、大肠收缩活动的类型 87

六、平滑肌功能的神经、体液和激素调节 87

(一)神经调节 87

(二)激素的调控 88

(三)体液因子对胃肠运动的调控 88

第二节 胃肠道运动的生理 89

一、食管 89

二、胃 90

三、小肠 91

六、胆囊、胆管和Oddi括约肌 92

四、结肠 92

五、肛门和直肠 92

第七章 胃肠道和营养 94

第一节 饮食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 94

第二节 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 95

一、水 95

二、能量(热量) 95

三、蛋白质 95

四、碳水化合物 95

五、脂肪 96

六、纤维 96

七、维生素 96

八、微量元素 99

第三节 营养不足对胃肠道的影响 101

第四节 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度 101

一、营养不足 101

二、营养过度、肥胖 103

第八章 胃肠道和免疫 104

第一节 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 104

第二节 抗原的加工和递呈 104

一、T细胞识别抗原的三元体结构 104

二、HLA及其生物学功能 104

三、抗原加工递呈的两条主要途径 105

四、HLA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106

五、T细胞抗原受体、胸腺选择和抗原驱动下受体谱的偏移 107

第三节 T细胞启动的免疫应答 108

一、T细胞的激活需要双重信号 108

二、T细胞亚群:表面标志和功能 109

第四节 B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110

一、B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110

二、免疫球蛋白的转类和抗体生成 110

第五节 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及相应免疫应答的特点 110

二、肠道相关免疫应答:免疫细胞的激活、归巢和IgA的分泌 111

一、结构特点 111

三、口源性耐受 112

第六节 胃肠道和自身免疫疾病 112

第七节 胃肠道感染和黏膜免疫系统 113

一、病毒感染 113

二、细菌感染 113

三、免疫缺陷状态对感染的反应 114

第二节 胃肠道各部位的菌群 115

二、胃 115

一、口腔 115

第一节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形成 115

第九章 胃肠道菌群和菌群失调 115

三、小肠 116

四、结肠 116

第三节 肠道菌群的生理作用 116

一、维持肠黏膜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 116

二、参与宿主肠道防御 117

第四节 肠道菌群生长的控制 118

第五节 肠道菌群失调 118

第十章 胃肠道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20

第一节 水、电解质的正常生理学 120

第二节 肠黏膜结构与水、电解质转运(吸收)机制 120

第四节 胃肠道分泌液中电解质的异常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124

第三节 影响肠道水和离子吸收的因素 124

第十一章 细胞因子和胃肠道炎症 126

第一节 细胞因子简介 126

第二节 胃肠道炎症的发生机制 126

第三节 细胞因子在胃肠道反应中的作用和变化 127

第十二章 细胞凋亡和胃肠道疾病 129

第一节 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 129

二、凋亡的信号途径 130

一、生物化学的变化 130

第二节 凋亡的特征与机制 130

三、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 131

四、参与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及其产物 131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检测 132

一、形态学检查 132

二、流式细胞仪 132

三、DNA凝胶电泳 132

四、组织原位标记 132

三、胃癌 133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溃疡 133

四、大肠癌 133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133

第四节 胃肠疾病中的凋亡现象 133

五、胆囊癌 134

六、细菌性痢疾 134

七、炎症性肠病、重症急性胰腺炎 134

八、艾滋病的肠道表现 134

第五节 与治疗有关的致凋原 134

一、放射治疗引起的凋亡 134

二、化疗药物引起的凋亡 134

二、发生机制 137

一、病因 137

第一节 泛酸和胸骨后烧灼感 137

第十三章 胃肠疾病症状学 137

三、症状特点 138

四、诊断 138

第二节 吞咽困难 138

一、发病机制 138

二、病因 139

(一)机械性吞咽困难 139

(二)动力性(神经-肌肉)吞咽困难 139

三、诊断 140

(一)病史 140

(二)体检 140

(二)慢性胃肠道疾病 141

(一)急腹症 141

(三)急性感染 141

(三)实验室检查 141

一、病理生理 141

第三节 恶心和呕吐 141

二、病因 141

(八)前庭功能障碍性呕吐 142

三、呕吐的临床意义 142

(九)神经官能性呕吐 142

(十)其他 142

(七)药物 142

(六)代谢和内分泌疾病 142

(五)循环系统疾病 142

(四)神经系统疾病 142

四、某些特殊综合征 143

(一)心理性呕吐 143

(二)妊娠反应和妊娠剧吐 143

(三)成人反刍 143

(四)周期性呕吐 143

(五)流行性呕吐 143

六、对症治疗 144

(八)晕动病 144

五、呕吐的后果 144

(六)胃轻瘫综合征 144

(七)非梗阻性胃潴留 144

第四节 消瘦和厌食 145

一、消瘦 145

(三)急性感染和慢性炎症活动期 146

(五)代谢异常 146

(四)癌肿 146

(六)药物 146

(二)慢性全身性疾病 146

(一)消化系统疾病 146

二、厌食(食欲不振) 146

(七)神经性厌食 147

第五节 腹痛 147

一、腹痛的机制 147

二、腹痛的临床 149

(一)腹部病变 149

(二)腹外病变 150

三、诊断方法 151

(一)病史 151

(二)体格检查 153

(三)实验室检查 153

(四)辅助检查 153

(五)综合分析 154

[附]几种特殊的腹痛 155

一、慢性顽固性腹痛 155

二、老年人的急性腹痛 156

三、白细胞减少症时的急性腹痛 156

四、癌症时的腹痛 156

第六节 腹泻 157

一、定义 157

(三)分泌的异常 158

(二)吸收的异常 158

(一)肠运动功能异常 158

二、病理生理和分类 158

三、腹泻的临床分类 159

(一)急性腹泻 159

(二)慢性腹泻 161

第七节 腹部肿块 165

一、诊断方法 165

二、鉴别诊断 165

(一)中上腹肿块 165

(六)左下腹肿块 166

(四)脐部及其周围肿块 166

(五)右下腹肿块 166

(二)左上腹肿块 166

(三)右上腹肿块 166

(七)下腹部肿块 167

(八)广泛性腹部肿块 167

第八节 腹水 167

一、腹水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67

(一)肝硬化 167

(二)癌肿 168

(三)心力衰竭 168

(四)肾病综合征 168

(九)其他 169

(一)腹水的肉眼观 169

二、诊断 169

(五)淋巴管阻塞、破裂、流量增多 169

(八)胆汁性腹水 169

(七)结核性腹膜炎 169

(六)胰性腹水 169

(二)腹水检验 170

第九节 黄疸 172

一、胆红素代谢 172

(一)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 173

二、高胆红素血症 173

(二)胆红素的结合 173

(一)胆红素的生成 173

(三)胆红素的排泄 173

(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174

三、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76

(一)黄疸的识别 176

(二)病史 177

(三)症状 177

(四)体征 178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78

(一)代谢性和内分泌病 179

(二)神经源性病变 179

第十节 便秘 179

一、常见的病因 179

(六)剖腹探查 179

(三)心身因素 180

(四)特发性便秘 180

二、诊断 180

(一)病史 180

(二)体检 180

(三)X线检查 180

(一)高纤维饮食 181

四、治疗 181

(二)药物治疗 181

(四)内镜检查 181

(六)其他 181

(五)肛-直肠测压 181

三、并发症 181

第十一节 消化道出血 183

一、上消化道出血 183

(一)病因分类及出血机制 183

(二)临床表现 185

(五)出血持续的判断 186

(六)诊断方法 186

(四)出血停止的判断 186

(三)出血量的估计 186

(七)鉴别诊断 187

(八)治疗 188

二、下消化道出血 190

(一)病因 190

(二)临床表现 191

(三)诊断方法 191

(一)皮肤黏膜病变 192

一、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 192

(四)治疗 192

第十二节 胃肠疾病的胃肠外表现 192

(二)关节痛和关节炎 193

(三)眼部病变 193

(四)肝胆系病变 193

二、胰腺疾患的胰外表现 193

(一)胰性皮肤损害 193

(二)胰性神经系统损害——胰性脑病 193

第一节 胃肠疾病的理学诊断和常用实验室检查 194

一、临床病史采集 194

第十四章 胃肠疾病诊断学 194

二、体格检查 196

三、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203

第二节 胃肠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检查 204

一、胃-食管返流显象 204

二、胃排空功能测定 205

三、十二指肠-胃返流测定 206

四、胃黏膜异位显象 207

五、消化道出血 207

六、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胃幽门螺杆菌 208

七、脂肪酸呼气试验 209

一、胃部疾病 211

(一)正常胃的超声影象 211

(二)慢性胃炎 211

第三节 胃肠胆胰疾病的超声诊断 211

(三)胃肿瘤 212

(二)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 213

(一)胆系炎症 213

三、胆系疾病 213

(四)肠套叠 213

(三)肠梗阻 213

(一)肠道肿瘤的早期 213

二、肠道肿瘤的超声诊断 213

(六)胃内蛔虫 213

(五)胃内异物和结块 213

(四)胃潴留 213

(二)胆系结石 214

(三)胆系肿瘤 214

(四)胆囊增生性疾病 214

(二)慢性胰腺炎 215

四、胰腺疾病 215

(一)急性胰腺炎 215

(七)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215

(六)胆道蛔虫症 215

(五)先天性胆系疾病 215

(三)胰腺囊肿 216

(四)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 216

(五)胰岛细胞瘤 216

(六)胰腺癌 216

五、腹部肿块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般原则 216

(一)内镜下正常食管黏膜象 217

一、食管疾病的内镜检查 217

第四节 胃肠道内镜检查 217

(二)食管疾病的黏膜改变 218

二、胃部疾病的内镜检查 220

(一)胃炎 221

(二)胃溃疡 221

(三)胃肿瘤 222

(四)胃血管病变及循环障碍 223

(五)胃部其他病变 223

四、小肠镜检查 224

(四)十二指肠其他病变 224

(三)十二指肠肿瘤 224

(二)十二指肠炎 224

(一)十二指肠溃疡 224

三、十二指肠疾病的内镜检查 224

五、结肠镜检查 225

(一)禁忌证 225

(二)正常结肠黏膜内镜现象 225

(三)结肠病变的内镜表现 226

六、腹腔镜检查术 227

(一)腹膜疾病 227

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228

(四)脾、胰和胃肠的检查 228

(三)胆囊疾病 228

(二)肝脏疾病 228

(一)正常胰、胆管形态和正常变异 229

(二)肝、胆、胰疾病ERCP的表现 229

八、胰管镜检查 230

九、超声内镜检查 230

(一)食管超声内镜图象 230

(二)胃超声内镜图象 230

(三)十二指肠超声内镜图象 231

(四)结-直肠超声内镜图象 231

(五)胰胆超声内镜图象 231

一、黏膜脱落细胞学检查 232

第五节 胃肠道黏膜脱落细胞学和组织穿刺病理检查 232

二、组织穿刺病理检查 233

第六节 胃肠道的X线检查 234

一、咽部 234

二、食管 234

(一)返流性食管炎 234

(二)感染性食管炎 235

(三)贲门失弛缓症 235

(四)胃-食管返流病(GERD) 235

(五)食管癌 235

(二)慢性胃炎 236

(四)胃溃疡 236

(三)胃黏膜巨大皱襞症 236

(七)食管淋巴瘤 236

(一)糜烂性胃炎 236

三、胃 236

(六)食管平滑肌瘤 236

(五)胃癌 238

(六)胃良性肿瘤 240

四、小肠 241

(一)十二指肠溃疡和其他溃疡 241

(二)小肠肿瘤 242

五、结肠 243

(五)小肠功能紊乱 243

(三)肠套叠 243

(四)小肠结核 243

(一)结肠癌 244

(二)结肠淋巴瘤 245

(三)结-直肠类癌 246

(四)结肠憩室病 246

(五)炎症性肠病 246

(六)结肠息肉 247

(一)适应证 248

第七节 选择性动脉造影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48

(八)直肠 248

(七)结肠的外来肿块压迫 248

(二)并发症 249

(三)造影血管的选择 249

(四)临床应用价值 249

第八节 CT和MRI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251

一、食管病变 252

(一)食管癌 252

二、胃部病变 253

(四)食管静脉曲张 253

(三)食管裂孔疝 253

(二)食管平滑肌瘤 253

(一)胃癌 254

(二)胃淋巴瘤 254

(三)胃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 255

(四)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和MALT淋巴瘤 255

三、小肠病变 255

(一)小肠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 255

(二)脂肪瘤 255

(三)Whipple病 255

(四)小肠套叠 255

(八)小肠淋巴瘤 256

四、大肠病变 256

(五)Crohn病 256

(七)小肠腺癌 256

(六)类癌 256

五、胰腺病变 257

(一)胰腺癌 258

(二)胰岛细胞瘤 259

(三)胰腺囊性腺瘤 259

(四)胰腺炎症 260

(一)胆系结石症 261

六、胆系病变 261

(二)胆囊炎 262

(三)胆囊肿瘤 262

(四)Caroli病 263

(五)胆总管囊肿 263

(六)胆管梗阻 263

[附]胃肠道恶性肿瘤TNM分期 265

(五)血浆胰多肽 267

(四)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267

(三)其他酶 267

(二)脂肪酶 267

(一)淀粉酶 267

一、胰酶测定 267

第九节 胰腺外分泌功能测定 267

二、胰外分泌功能试验 268

(一)CCK和促胰液素试验 268

(二)尿BT-PABA试验 268

(三)粪脂测定和粪糜蛋白酶测定 268

(四)胰丹桂基试验 268

(五)双标记Schilling试验 268

第十节 消化道运动功能检测 269

一、食管运动功能检测 269

(六)呼气试验 269

(一)X线诊断 270

(二)内镜诊断 270

(三)闪烁扫描 270

(四)酸返流试验 271

(五)酸清除试验 271

(六)酸灌注试验 271

(七)食管压力测定 271

(八)24h食管pH监测 274

(一)胃排空检查 275

二、胃运动功能检查 275

(二)胃压测定 277

(三)胃张力测定 277

(四)胃电图 278

三、肠道运动功能检查方法 279

(一)肠道通过时间检测 279

(二)压力测定 279

四、直肠-肛门运动功能检测 280

(一)直肠肛管排粪造影 280

(二)肛门-直肠测压 280

(一)胆囊运动功能的研究方法 281

五、胆道运动功能检测 281

(二)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研究方法 282

第十五章 胃肠疾病治疗学 286

第一节 营养支持疗法 286

一、肠营养支持疗法 286

(一)蛋白质-热量补充计划 287

(二)肠营养补充的方法 287

(三)特殊疾病或病理生理状态的饮食治疗 288

(四)补充食物成分的治疗食谱原则 289

二、肠外营养支持疗法(PN) 289

(一)肠外供应热量和蛋白质 289

(二)全肠外营养(TPN) 290

(三)TPN的补给方法 291

(四)TPN提供的营养要素 292

(五)TPN的处方 292

(六)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294

第二节 胃肠道疾病的心身治疗 295

一、胃肠道疾病心身治疗的原则 295

(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95

(二)积极进行躯体治疗 295

(三)各类疾病治疗方式的选用 295

(五)生物反馈 296

三、精神药物治疗 296

(四)森田疗法 296

(一)抗焦虑药物 296

(一)分析性心理治疗 296

(二)认知疗法 296

二、心理治疗的方法 296

(三)行为疗法 296

(二)抗抑郁药物 297

四、其他治疗 297

第三节 胃肠疾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 297

一、幽门梗阻 298

三、腹泻 298

四、小肠瘘 299

五、肠麻痹 299

三、小肠梗阻 299

第四节 抗菌药物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301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01

(一)抑制细菌壁合成的药物 301

(一)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302

(三)抑制细菌代谢 302

(四)抑制核酸的合成和活性 302

(五)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302

二、耐药机制 302

三、抗菌药物的选用 303

(一)青霉素类 303

(四)氨基糖苷类 304

(二)头孢菌素类 304

(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04

(十)多粘菌素 305

(十三)抗结核药物 305

(十二)万古霉素、磷霉素 305

(十一)利福霉素类 305

(十四)抗真菌药物 305

(九)氯霉素类 305

(八)四环素类 305

(七)林可霉素类 305

(六)大环内酯类 305

(五)喹诺酮类 305

(十五)其他 306

四、肝、肾功能减退和老年患者的抗生素应用 306

五、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306

第五节 胃肠疾病内镜治疗 309

一、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 309

(一)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治疗 309

(二)其他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311

二、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 313

(一)食管贲门部狭窄扩张治疗 313

(三)胆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314

(二)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 314

三、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 315

四、消化道异物内镜治疗 316

五、胆管结石内镜治疗 316

六、胃肠癌肿内镜治疗 317

(一)胃肠早期癌肿内镜治疗 317

(二)胃肠进展期癌肿内镜治疗 318

七、腹腔镜外科治疗 319

(一)腹腔镜胆囊切除 319

(一)腹腔镜阑尾切除 319

一、常用的化疗药物 320

(一)氟尿嘧啶及其衍化物 320

第六节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 320

(三)腹腔镜大肠癌切除 320

(二)其他作用于S期的药物 321

(三)长春碱类 321

(四)鬼臼毒素类 321

(五)喜树碱 321

(六)紫杉醇 321

(十二)其他 322

(十一)铂类化合物 322

(十)蒽环类 322

(九)丝裂霉素 322

(八)亚硝脲类 322

(七)烷化剂 322

二、化疗药物和生物调节剂的联合应用 323

(一)生物调节剂 323

(二)免疫增强剂 323

三、化疗的实施方法 324

(一)术后辅助治疗 324

(一)食管癌 325

四、化疗方案的选择 325

(四)老年患者癌肿的化疗 325

(三)内镜局部化疗 325

(二)术前化疗 325

(二)胃癌 326

(三)结-直肠癌 327

(四)胰腺癌 327

(五)胆囊、胆管癌 328

(六)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328

(七)胃肠道平滑肌肉瘤 328

七、展望 329

六、肿瘤细胞化疗药物的耐药机制 329

(一)呕吐 329

五、化疗不良反应的处理 329

(二)白细胞减少 329

第七节 胃肠道肿瘤的放射治疗 330

一、放射物理概论 330

(一)射线种类和物理特性 330

二、临床放射生物学概念 331

(一)射线的作用 331

(三)临床对射线的选择 331

(二)剂量学概念 331

(二)射线对肿瘤及正常组织的作用 332

三、临床应用 332

(一)治疗计划 332

(二)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332

(三)胃癌的放射治疗 334

(四)胰腺癌的放射治疗 334

(五)直肠癌的放射治疗 335

(六)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336

(七)肛管癌的放射治疗 336

第八节 胃肠道疾病介入治疗 337

(一)内镜下药物喷洒术 338

(二)内镜下药物注射 338

(三)内镜下注射组织胶(组织粘合剂) 338

(四)食管静脉结扎术 338

一、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338

(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339

(九)经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 339

(八)经皮经肝食管静脉栓塞术 339

(六)内镜下应用止血夹 339

(五)激光、微波、高频电、热探头止血 339

二、消化道狭窄的介入治疗 340

(一)狭窄切开术 340

(二)激光、高频电、微波照射 341

(三)狭窄扩张术 341

(四)支架术 341

二、消化道肿瘤的介入治疗 341

(一)高频电摘除术 341

(六)经皮、经肝动脉插管治疗(TAE) 342

(五)经皮、经肝注射无水乙醇 342

四、胆道、胰管结石的介入治疗 342

(一)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 342

(四)遥控后装治疗术(RALS)腔内照射法 342

(三)高频电、微波烧灼及激光照射 342

(二)黏膜切除术 342

(二)EPT切开取石 343

(三)壶腹成形术取石 343

(四)胆道镜下取石术 343

(五)经T管瘘道X线下取石术 343

(六)子母镜下取石法 343

第二部分 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345

第十六章 食管的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345

第一节 非特异性食管炎 345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 346

第三节 化脓性食管炎 349

第四节 食管结核病 349

第五节 食管念珠菌病 350

第六节 病毒性食管炎 351

一、疱疹性食管炎 351

二、巨细胞病毒性食管炎 352

第七节 食管梅毒 352

第八节 腐蚀性食管炎 352

第九节 放射性食管炎 354

第十节 表皮剥脱性及天疱疮样食管炎 354

一、急性胃炎 355

第十七章 胃的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355

第一节 胃炎 355

二、慢性胃炎 358

三、某些特殊类型慢性胃炎 365

(一)残胃炎 365

(二)痘疹性胃炎 365

(三)淋巴细胞性胃炎 365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 366

第三节 恶性贫血 372

第四节 嗜酸粒细胞性胃炎 376

第五节 肉芽肿性胃炎 377

第六节 胃结核 378

第七节 胃梅毒 379

第十八章 小肠的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381

第一节 急性胃肠炎 381

第二节 病毒性胃肠炎 383

第三节 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 387

第四节 急性坏死性肠炎 389

第五节 Whipple病 391

第六节 慢性溃疡性空肠-回肠炎 395

第七节 肠结核 395

二、免疫反应 398

一、遗传 398

第十九章 炎症性肠病 398

第一节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98

三、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和炎症介质 400

四、氧反应代谢产物和一氧化氮 401

五、神经肽和身心因素 401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 401

第三节 Crohn病 408

第四节 肠道Behcet病 415

第五节 少见的炎性结肠病 416

一、胶原性结肠炎 416

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 418

三、孤立性结肠或直肠溃疡 419

四、转流性结肠炎 420

第二十章 结直肠和阑尾的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423

第一节 泻剂结肠 423

第二节 性传播胃肠道疾病 424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424

二、淋病性直肠炎 427

三、梅毒 427

四、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性直肠炎 428

五、单纯疱疹病毒性直肠炎 429

二、深部黏液囊肿性结肠炎 430

第三节 浅表和深部黏液囊肿性结肠炎 430

一、浅表黏液囊肿性结肠炎 430

第四节 阑尾炎 432

一、急性阑尾炎 432

二、慢性阑尾炎 437

第五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438

第六节 伪膜性肠炎 439

第七节 细菌性痢疾 442

第八节 肠道真菌病 446

一、念珠菌病 446

三、放线菌病 448

二、组织胞浆菌病 448

第九节 Yersinia杆菌感染 449

第十节 放射性肠病 451

第二十一章 寄生虫性疾病 454

第一节 胃血吸虫病 454

第二节 阿米巴肠病 454

第三节 结肠滴虫病 461

第四节 结肠血吸虫病 462

第五节 贾第虫病 465

第六节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 467

第七节 蛔虫病 469

第八节 钩虫病 472

第九节 鞭虫病 475

第十节 蛲虫病 477

第十一节 肠绦虫病(Tapeworms) 478

一、牛肉绦虫病 478

二、猪肉绦虫病 479

四、长膜壳绦虫病 480

五、肠绦虫病的治疗 480

三、短膜壳绦虫病 480

第十二节 姜片虫病 481

第十三节 粪类圆线虫病 482

第十四节 鱼类线虫病 484

第十五节 球虫感染 485

一、等孢子虫病 485

二、隐孢子虫病 485

三、小袋虫病 486

第二十二章 胰腺的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487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487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 496

第三节 复发性胰腺炎 500

第四节 特殊类型的胰腺炎 502

一、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502

二、遗传性胰腺炎 503

三、热带性(营养性)胰腺炎 503

第五节 胰腺脓肿 504

第六节 胰腺结核 504

第二十三章 胆系的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506

第一节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506

第二节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507

第三节 急性胆管炎 508

第四节 慢性胆囊炎 509

第五节 胆囊结石 510

第六节 肝外胆管结石 516

第七节 肝内胆管结石 519

第八节 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 521

第九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521

第二十四章 腹膜、横膈、肠系膜和网膜的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525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525

第二节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530

第三节 结核性腹膜炎 533

第四节 胆汁性腹膜炎 535

第六节 肠系膜淋巴结核 536

第五节 腹膜后脓肿 536

第七节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537

第八节 膈下脓肿 537

第九节 肠系膜脂膜炎 539

第十节 腹膜后腔其他感染 541

第三部分 动力障碍性疾病 543

第二十五章 食管的动力障碍性疾病 543

第一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543

第二节 原发性弥漫性食管痉挛 547

一、累及横纹肌 549

第三节 食管肌性运动障碍 549

二、累及平滑肌 550

第四节 食管其他动力障碍性疾病 550

一、老年性食管 550

二、刺激剂诱致的食管痉挛 550

三、胃-食管连接处器质性梗阻 550

四、高压性下食管括约肌 551

第二十六章 胃的动力障碍性疾病 552

第一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552

第二节 胃排空功能障碍 554

第一节 肠易激综合征 558

第二十七章 小肠和结-直肠的动力障碍性疾病 558

第二节 胃肠胀气症 561

第三节 慢性假性肠梗阻 562

第四节 慢性肛门痛综合征 566

一、会阴下降综合征 567

二、一过性直肠痉挛 567

三、尾骨痛 567

四、慢性直肠缺血 567

第一节 原发性胆道运动功能障碍 568

一、胆囊运动功能障碍 568

第二十八章 胆道的动力障碍性疾病 568

二、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 569

第二节 继发性胆道运动功能障碍 576

一、继发性胆囊运动功能障碍 576

二、继发性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 576

第四部分 消化性溃疡 577

第二十九章 Barrett溃疡 577

第三十章 胃-十二指肠溃疡 580

第三十一章 胃肠应激性溃疡 597

一、ras癌基因 601

第一节 与胃肠肿瘤相关的癌基因的变化 601

第五部分 胃肠道肿瘤 601

第三十二章 胃肠道肿瘤的分子机制和分子病理学 601

(一)ras癌基因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变化 602

(二)ras癌基因在结肠腺癌和腺瘤中的变化 602

二、myc基因 603

三、生长因子受体及相关基因 603

一、APC和MCC基因 605

(一)APC基因的发现 605

第二节 和胃肠道肿瘤有关的抑癌基因的变化 605

(二)APC和MCC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点 606

(三)APC基因的胚系突变 606

(四)APC基因的体细胞性突变 606

(五)APC基因在胃癌中的突变 607

(六)APC基因在其他器官癌中的突变 607

二、p53基因 607

(一)p53基因在结肠肿瘤中的突变 608

(二)p53基因在胃癌中的突变 608

(六)p53基因在胆囊癌中的变化 609

(五)p53基因在小肠癌中的变化 609

(七)p53基因在壶腹癌中的变化 609

(三)p53基因在胰腺癌中的变化 609

(四)p53基因在食管癌中的变化 609

三、DCC基因 610

四、nm23基因 610

五、Rb基因 610

六、其他 611

第三节 抗凋亡基因和胃肠道癌肿的关系 611

第四节 胃肠道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发病模式的比较 612

第五节 胃肠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方法简介及结果分析时应注意事项 613

一、估计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614

二、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614

第六节 胃肠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的临床运用及展望 614

三、预测预后 615

第三十三章 胃肠道癌前变化 617

第一节 食管的癌前状态 617

一、慢性食管炎 618

二、贲门失弛缓症 619

三、食管碱性灼伤引起的良性狭窄 619

四、掌跖角化症 619

五、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 619

六、乳糜泻 620

七、食管裂孔疝 620

八、食管上皮柱状化生(Barrett食管) 620

(二)弥漫型胃癌 622

(一)肠型胃癌 622

(二)贲门癌 622

第二节 胃的癌前状态 622

一、胃癌分型 622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肠化(IM) 623

(一)甲型CAG 623

(二)乙型CAG 623

三、慢性胃溃疡 625

四、胃息肉 626

五、残胃 626

六、胃黏膜巨大皱襞症(Menetrier病) 627

七、疣状胃炎 627

一、异型增生的分级标准 628

八、其他 628

第三节 胃的癌前病变(异型增生) 628

二、异型增生的分级 629

第四节 肠的癌前状态 631

一、乳糜泻 631

二、大肠腺瘤 632

三、炎症性肠病 634

(一)溃疡性结肠炎 634

(二)Crohn病 635

四、慢性结肠血吸虫病 635

第五节 肠的癌前病变(异型增生) 636

第一节 食管鳞癌 638

第三十四章 食管肿瘤 638

第二节 食管腺癌 641

第三节 食管的其他肿瘤 645

一、其他恶性肿瘤 645

(一)鳞状细胞癌伴有梭形细胞成分 645

(二)疣状鳞癌 645

(三)腺鳞癌 645

(四)腺样囊性癌 645

(一)平滑肌瘤 646

(五)血管瘤 646

(四)纤维血管性息肉 646

(三)颗粒细胞瘤 646

(二)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646

(六)小细胞癌 646

二、良性肿瘤 646

(九)平滑肌肉瘤 646

(八)绒毛膜癌 646

(七)类癌 646

(五)黑素瘤 646

(二)白血病 647

(一)转移性食管癌 647

(三)淋巴瘤 647

(七)脂肪瘤和纤维瘤 647

(六)淋巴管瘤 647

二、继发性肿瘤 647

第三十五章 胃肿瘤 648

第一节 胃癌 648

第二节 原发性胃淋巴瘤 655

第三节 胃间质瘤 656

第四节 胃部其他恶性肿瘤 657

一、类癌 657

四、其他罕见恶性肿瘤 658

第五节 胃良性肿瘤 658

三、Kaposi肉瘤 658

二、转移性胃肿瘤 658

一、上皮性肿瘤 659

二、间质性肿瘤 659

三、胃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660

第三十六章 小肠肿瘤 662

第一节 小肠良性肿瘤 662

(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663

三、脂肪瘤 663

四、血管瘤 663

一、腺瘤 663

二、平滑肌瘤 663

(二)乳头状血管瘤 664

(三)海绵状血管瘤 664

五、异位胰腺 664

第二节 小肠恶性肿瘤 664

一、小肠癌 664

二、小肠淋巴瘤 665

三、平滑肌肉瘤 665

四、小肠类癌 665

第一节 结-直肠癌 667

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肛管肿瘤 667

第二节 结-直肠的其他恶性肿瘤 675

一、淋巴瘤 675

二、类癌 676

三、Kaposi肉瘤 676

第三节 结-直肠的良性肿瘤 676

一、乳头状纤维瘤 676

二、血管瘤 676

三、平滑肌瘤 676

第四节 肛管癌 677

第二节 阑尾肿瘤 678

第三十八章 阑尾囊肿和肿瘤 678

第一节 阑尾黏液囊肿和腹膜假性黏液瘤 678

第三十九章 胰腺肿瘤 680

第一节 胰腺癌 680

第二节 较少见的胰腺肿瘤 687

一、黏液性胰腺囊腺癌 687

二、胰腺腺泡细胞癌 687

三、巨细胞瘤 688

四、胰母细胞瘤 688

五、乳头上皮细胞瘤 688

六、产黏液的囊性瘤 688

第一节 概述 690

第四十章 消化道内分泌肿瘤 690

第二节 胰岛素瘤 691

第三节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及胃泌素瘤 696

第四节 血管活性肠肽瘤 701

第五节 高糖素瘤 704

第六节 生长抑素瘤 705

第七节 胰多肽瘤 706

第八节 生长激素释放素瘤 707

第九节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707

三、胰岛类癌 708

二、胰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 708

一、胰源性甲状旁腺瘤 708

第十节 其他胰岛内分泌肿瘤 708

四、其他 709

第四十一章 胆道和壶腹肿瘤 710

第一节 胆道良性肿瘤 710

一、胆囊良性肿瘤 710

二、胆管良性肿瘤 710

第二节 胆道恶性肿瘤 711

一、病因 711

二、胆囊癌 712

三、胆管癌 714

第三节 壶腹周围癌 717

第四十二章 腹膜、横膈、肠系膜和网膜肿瘤 720

第一节 腹膜间皮瘤 720

第二节 腹膜继发性癌肿 721

第三节 肠系膜肿瘤 722

第四节 网膜肿瘤 723

第五节 腹膜后原发性肿瘤 723

第四十三章 胃肠道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726

第二节 下食管环异常 731

第一节 食管膈膜异常 731

第四十四章 食管的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731

第六部分 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731

第三节 食管异位组织 733

第四节 先天性食管狭窄 733

第五节 先天性食管过短 733

一、先天性短食管症 733

二、内食管过短 733

第六节 先天性食管受压 733

第七节 先天性重叠食管 734

第八节 先天性食管闭锁 734

第一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736

第四十五章 胃的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736

第二节 胃黏膜膈 737

第三节 胃和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738

第四节 胃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740

第四十六章 小肠和结-直肠的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743

第一节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743

第二节 先天性肠闭锁及狭窄 744

第三节 肠重复畸形 746

第四节 盲肠移动症 746

一、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747

第五节 遗传性结肠息肉病 747

二、Gardner综合征 748

三、Turcot综合征 748

四、Peutz-Jeghers综合征 748

五、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 749

[附]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749

第六节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750

第七节 先天性巨结肠 753

第八节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756

第九节 先天性脐疝 757

第一节 囊性纤维化 759

第四十七章 胰腺的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759

第二节 环状胰腺 761

第三节 异位胰腺 761

第四节 胰腺不发育或发育低下 763

第五节 胰腺分裂症 763

第六节 先天性胰腺囊肿 764

第四十八章 胆道的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765

第一节 先天性胆道闭锁 765

第二节 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 767

第三节 Caroli病 769

第二节 胸膜三角横膈疝 770

第一节 胸腹膜裂孔疝 770

第四十九章 腹膜、横膈、肠系膜和网膜的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770

第三节 食管裂孔疝 771

第七部分 其他疾病 775

第五十章 食管的其他疾病 775

第一节 食管自发性破裂和穿孔 775

一、食管自发性破裂 775

二、食管穿孔 776

第二节 食管憩室 776

第三节 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 778

第四节 食管良性狭窄 778

第五节 食管壁内破裂和出血 779

第六节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780

第七节 食管-胃黏膜套叠 781

第八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782

第九节 食管异物 789

第五十一章 胃的其他疾病 791

第一节 瀑布胃 791

第二节 胃憩室 791

第三节 胃黏膜脱垂症 792

第四节 胃下垂 793

第五节 胃扭转 794

第六节 急性胃扩张 796

第八节 胃内异物 798

第七节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症 798

第九节 胃石症 799

第十节 胃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 801

第十一节 胃手术后远期并发症 802

一、倾倒综合征 802

(一)餐后早期倾倒综合征 802

(二)餐后晚期倾倒综合征 803

二、碱性返流性胃炎 803

(二)贫血 805

(三)代谢性骨病 805

(一)吸收不良综合征 805

三、代谢障碍 805

四、手术后胃轻瘫 806

五、残胃癌 806

第五十二章 小肠的其他疾病 807

第一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 807

第二节 乳糜泻 810

第三节 热带性口炎性腹泻 815

第四节 选择性吸收不良 816

(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817

(二)成年人乳糖酶缺乏 817

(一)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817

一、碳水化合物吸收缺陷 817

(四)蔗糖-异麦芽糖吸收不良 818

(五)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 818

(六)海藻糖酶缺乏 818

二、氨基酸转运缺陷 818

三、脂质吸收不良 818

(一)无β-脂蛋白血症 818

(四)电解质吸收不良 819

(五)维生素及矿物质吸收不良 819

(三)囊性纤维化 819

(二)Wolman病及胆固醇酯贮积病 819

第五节 短肠综合征 820

第六节 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 823

第七节 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 827

第八节 药源性肠病 829

一、直接损害黏膜细胞 829

二、药源性小肠结肠炎 830

三、影响黏膜水与电解质转运引起药源性腹泻 831

四、药源性吸收不良 831

五、泻剂结肠 831

七、药物累及肠道血管、血液及淋巴循环 832

六、药物影响肠道运动 832

第九节 十二指肠壅滞和梗阻 834

一、十二指肠壅滞症 834

二、十二指肠梗阻 834

第十节 Brunner腺增生症 835

第十一节 空、回肠溃疡 836

一、孤立性非特异性小肠溃疡 837

二、成人乳糜泻伴空、回肠弥漫性溃疡 838

三、特发性弥漫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肠炎 838

一、十二指肠憩室 839

第十二节 小肠憩室 839

二、Meckel憩室 841

三、空、回肠获得性憩室 842

第十三节 原发性小肠结石 843

第十四节 小肠异物 844

第十五节 小肠梗阻 845

第十六节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850

第五十三章 结直肠的其他疾病 852

第一节 结肠梗阻 852

第二节 结肠憩室病 853

第三节 肠道气囊肿病 856

第四节 结肠软化斑 858

第五节 获得性巨结肠和巨直肠 859

[附]Oglivie综合征 860

第六节 结肠色素沉着 861

第七节 直肠脱垂 861

第五十四章 胰腺的其他疾病 864

第一节 大分子淀粉酶血症 864

第二节 胰腺脂性萎缩 864

第五十五章 胆道的其他疾病 865

第一节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865

第二节 胆道蛔虫症 866

第三节 胆管狭窄 867

第四节 胆瘘 868

一、自发性胆道-肠管瘘 868

二、手术损伤引起的胆瘘 869

三、支气管-胆瘘 869

四、其他胆瘘 869

第五十六章 腹膜的其他疾病 870

第一节 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870

第二节 腹膜后疝 871

第三节 腹膜后腔积液 872

第五节 腹膜假性黏液瘤 873

第四节 腹膜后腔出血 873

第五十七章 其他胃肠道疾病 875

第一节 过敏性胃肠炎 875

一、牛乳蛋白质过敏 875

二、大豆蛋白质过敏 877

三、磺胺类药物过敏 877

四、乳糜泻 877

第二节 嗜酸性胃肠炎 878

第三节 胃肠道淀粉样变性 882

第四节 肠缺血综合征 887

第五节 小肠过敏性紫癜 890

第六节 肠套叠 893

第七节 肠扭转 894

第八节 胃肠道血管畸形 896

第九节 腹腔内动脉瘤 900

第十节 胃肠道的伴癌综合征 900

一、内分泌型伴癌综合征 900

二、伴癌性神经性疾病 902

三、伴癌血液病综合征 902

四、伴癌性皮肤病综合征 904

五、癌肿相关性肾脏病 904

七、伴癌综合征对胃肠道的影响 905

六、癌热 905

第十一节 小肠和肠系膜非特异性肉芽肿 906

第五十八章 其他疾病的胃肠道累及 907

第一节 结缔组织病和胃肠道 907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907

二、多肌炎和皮肌炎 907

三、硬皮病 907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 907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908

四、Addison病 908

三、肢端肥大症 908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908

六、混合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 908

第二节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胃肠道 908

八、Ehlers-Danlos综合征 908

七、强直性脊柱炎 908

五、干燥综合征 908

一、白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疾病 909

八、妊娠 909

第三节 血液病和胃肠道 909

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909

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09

七、糖尿病 909

二、红细胞疾病 910

三、血小板疾病和凝血异常 911

第四节 恶性疾病和胃肠道 911

一、恶性黑素瘤 911

二、泌尿-生殖系癌 911

三、内分泌瘤恶变 911

四、肥大细胞增生症 911

四、过敏性紫癜 912

六、冷凝球蛋白血症 912

五、Wegener肉芽肿 912

一、Behcet病 912

三、巨细胞动脉炎 912

二、结节性多动脉炎 912

第五节 血管性疾病和胃肠道 912

第六节 B淋巴细胞缺陷引起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913

一、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913

二、选择性IgA缺乏 913

三、IgA分泌小体缺乏 914

四、常见的变异型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914

第七节 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 914

第八节 其他系统-器官疾病累及胃肠道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