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青少年时代,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 1
△大自然的神秀,铸造了李世民的灵透之气,社会现实启迪了他的睿思 1
△少好弓矢,喜谈兵事,雁门之围中,初次崭露了他的军事才华 1
△他生活在隋朝由繁盛向衰败剧变的时代,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 1
目录 1
第二章晋阳起兵 12
△“金玉床摇动,此帝座不安,……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 12
△晋阳宫变,杀王威、高君雅,改易旗帜,幡旗四合,赤白相映 12
△霍邑是由太原沿汾河通往关中的第一道坚固防线,攻克霍邑,就打开了通往关中的第一道门户 22
△“兵贵神速,吾席累胜之威,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取之若振槁叶!” 22
△魏征曰: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 22
△“西河绕山之路,当吾行道,不当留之!” 22
第三章进军长安 22
第四章统一战争 37
△李世民对薛秦的战争在扶风至泾州之间展开 37
△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世民已不食两日,三日未曾解甲 37
△世民披黄金甲,齐王元吉、李世勣等25将从其后,铁骑万匹,凯旋长安 37
△窦建德故将刘雅说:“天下适安定,吾将老于耕桑,不愿复起兵!” 37
△“静如处女,动如脱免。” 37
第五章玄武门之变 61
△他不满足于秦王的政治地位 61
△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掉世民,并说:“当为兄手刃之!” 61
△元吉张弓射世民,仓惶之间,控弦不开,世民射建成而杀之 61
△房玄龄与杜如晦共掌朝政,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 79
△魏征举止自若,从容而言曰:“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 79
△我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开始了“贞观之治”的时代 79
第六章初构皇基 79
第七章中央和地方的机构改革 91
△宰相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91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91
△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 91
△秦法繁于秋荼,而《贞观律》则科条简要,繁简适中 101
△“死者不能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101
△官吏守法,尤其是居要职者能否守法不移、执法不阿,是致治的关键 101
△“禁暴惩奸,弘风阐化,安民立政,莫此为先。” 101
△《贞观律》是秦汉以来司法经验的总结 101
△“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 101
第八章贞观法制的创建 101
第九章修订《氏族志》 119
△唐初,旧士族已是“名虽著于州间,身未免于贫贱”了 119
△唐朝建立后,不得不吸收有文化素养的山东和江南士人到政权中来 119
△“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重今朝冠冕,……卿等不贵我官爵?” 119
第十章“任使得人,天下自治” 129
△“天下之事,千变万化,岂可独断一人之虑?” 129
△此人才力不及,不能济事,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 129
△“函牛之鼎,不可处以烹鸡,捕鼠之狸,不可使之搏兽。” 129
△爱憎任情,处断乖理为下上:背公向私,职务废阙为下中;居官谄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129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29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近岁以来,由心好恶 129
△褚河南上书言事,有经世远略。魏征、王珪之后,骨骾风采,殆难其人 155
△“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155
△太宗说:“卿以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 155
第十一章“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155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55
第十二章安人静俗,与民休息 173
△一场争论之后,太宗找到了一条驶向彼岸的正确道路 173
△王珪回答太宗:昔秦皇、汉武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亡隋之辙,殷鉴不远 173
△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不敢侵欺佃人 173
△关中地区连年丰收,逃散人口,返回乡里 173
△高昌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上,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天山南、北两路的门户 189
△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年11岁时便以智略闻名,太宗妻以皇妹南阳长公主 189
△松赞干布即位时,年仅13岁,性骁武,多英略…… 189
△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率“安西四镇” 189
△西突厥自恃强大,遂骄倨,拘留唐朝使者,侵暴西域…… 189
△李靖首败吐谷浑于曼头山,再败其于中心堆,又败之于赤水源 189
△太宗御天成殿设宴,奏十部乐,以送回纥各部酋长 189
△李渊设宴凌烟阁,酒酣之际,亲自弹奏琵琶,太宗翩翩起舞,公卿欢呼,至夜方散 189
第十三章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189
第十四章修文至治 227
△海岳既晏,波尘已清,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 227
△秦王世民开文学馆,广引文学之士,以杜如晦等18人为学士 227
△孔颖达博闻强记,风格高爽,天有通才,奉诏撰定《五经正义》 227
△四方秀艾,扶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227
△动必由礼,言皆匡躬,献替纳谏,贞观之风 227
△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 227
△太宗说: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成,数代之事,殆将泯绝 227
第十五章抑用并举的宗教政策 259
△隋文帝大崇佛教,以收人望 259
△太宗说:“至于佛教,非意所尊。” 259
△遗留在中国土地上的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是唐与西域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 269
△从长安经青海入吐蕃,再经泥婆罗到中印度。这是唐时新开辟的中印交通捷径 269
△唐对于别系文化抱有极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 269
第十六章对外开放的时代 269
△不同肤色的人云集长安,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 269
△大唐帝国国威远震,充满魅力的文化风靡世界 269
△贞观文明影响了整个东方世界 269
第十七章后宫内贤 292
△她13岁时,由舅父作主嫁给了世民为妻…… 292
△唐太宗去世,她哀慕成疾,又不肯进药,第二年便随他而去,时年24岁 292
第十八章太子的废立风波与诸子的悲剧命运 304
△他居储君之位,自以为地位崇贵,滋长了淫虐骄侈之性…… 304
△他潜有夺嫡之志,招引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寄以腹心…… 304
△他年幼,虽也受父皇宠爱,但他从没有过做太子的奢望 304
△“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 304
△辽泽泥泞,车马不通,长孙无忌率万人剪草填道;暴风雪,士卒衣湿者多冻死…… 325
△郑元?曾对太宗说:“辽东道远,粮运艰阻,东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 325
△若遣偏师,更迭扰其边疆,数年之间,千里萧条,鸭绿水之北可不战而取 325
△百济攻占新罗四十余城,并与高丽联兵,绝新罗入唐之路…… 325
△一场辽东大战迫在眉睫 325
第十九章征伐辽东 325
第二十章“诗笔草隶,卓越前古”——太宗的爱好之一 337
△复杂而惊心动魄的社会经历,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底蕴 337
第二十一章“琱戈夏服箭,羽骑绿沈弓”太宗的爱好之二 347
△这六匹战马都有随同世民作战立功的故事 347
△世民的弓箭异于常人,弓大、矢长 347
△世民当了皇帝,把尚武之情转移到畋猎生活之中 347
第二十二章英主长逝 355
唐太宗生平大事年表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