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乐宁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3300·3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 1

第一节社会学的定义 1

一、社会学的定义 1

二、社会的含义 4

第二节社会学的内容 7

一、社会学的领域 7

二、社会学的主题 8

第三节社会学的观点 10

一、社会学的观点 11

二、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位置 12

第四节社会学的价值 16

一、社会学的一般价值 16

二、在我国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17

第二章社会学简史 20

第一节 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立和形成 21

一、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立 21

二、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形成 2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统 38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 39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43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45

一、旧中国的社会学 45

二、新中国的社会学 48

第三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51

第一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51

一、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了社会学 51

学科的特点 51

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研究过程的具体展开 52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方法系统 52

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53

一、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党性原则 54

二、社会学研究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54

三、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调查 55

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 55

一、研究方式 55

二、具体方法 57

第四节社会学的研究技术 61

一、研究技术 61

二、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66

一、人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70

第一节研究人的需要的意义 70

第四章人的需要 70

二、人的需要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 73

要内容 73

第二节需要的含义 77

一、需要的基本要素 79

二、需要的一般特征 80

三、需要的分类 83

第三节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实现 86

一、人的需要的产生 86

二、人的需要的实现 88

第四节人的需要的历史发展 89

一、人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有机统一 90

二、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统一 91

三、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 92

第五章社会交往 94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交往 94

一、社会交往的含义 94

二、社会交往的分类 96

三、社会交往的结构 100

四、社会交往的功能 103

一、相互沟通的特点 105

第二节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沟通 105

二、言语沟通 107

三、非言语沟通 109

第三节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118

一、什么是人们的相互作用 118

二、暗示与模仿 119

三、竞争与合作 123

四、冲突与调适 127

第四节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知觉 131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31

二、社会知觉的社会障碍 132

三、社会知觉的心理障碍 134

第六章社会群体 138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群体 138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 138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141

第二节社会群体的分类 144

一、从个人的角度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 144

二、从社会的角度对群体进行分类 149

第三节社会群体的结构 156

一、血缘群体结构 156

二、业缘群体结构 164

第四节社会群体的功能 174

一、社会群体的一般功能 174

二、社会群体的特殊功能 176

第七章社会组织 183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183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 183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184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构成与分类 187

一、社会组织的构成 187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190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结构与体系 195

一、社会组织的结构 195

二、社会组织的体系 199

第四节社会组织的目标与管理 203

一、社会组织的目标 203

二、社会组织的管理 206

第八章社会分层 218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分层 218

一、社会分层的涵义 218

学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219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社会 219

第二节社会阶级 227

一、阶级划分的标准 227

二、社会的阶级结构 229

第三节社会阶层 236

一、阶层划分的意义 236

二、社会阶层的类型 239

第四节社会流动 243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 243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244

一、社区一词的由来和含义 247

第九章社区 247

第一节社区概述 247

二、社区的要素与主要特征 248

三、社区的分类 253

第二节农村社区 256

一、农村社区的起源和演变 256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 259

三、农村社区体系 263

第三节城市社区 267

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67

二、城市社区的特点 270

三、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273

第四节农村城市化 276

一、农村城市化是社区发展的普遍规律 276

二、农村城市化的社会经济条件 280

三、中国农村城市化问题之探讨 282

第十章社会问题 286

第一节社会问题的含义、特征、原因 286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286

二、社会问题的特征 288

三、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292

一、离婚问题 296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 296

二、吸毒问题 301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 307

一、人口问题 307

二、劳动就业问题 315

第十一章社会规范 321

第一节 社会规范的意义和作用 321

一、社会规范的意义 321

二、社会观范的作用 323

一、风俗习惯的含义和特征 327

第二节风俗习惯 327

二、习俗的主要内容 329

三、习俗的社会作用 332

第三节道德、宗教 334

一、道德 334

二、宗教 337

第四节法律、制度 340

一、法律 340

二、制度 343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形式 347

第一节社会变迁的形式、阶段、原因 347

第十二章社会变迁 347

二、社会变迁的主要阶段 350

三、社会变迁的原因 353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357

一、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357

二、社会现代化的特点 360

三、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362

第三节 中国社会现代化 365

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回顾 365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提出和发展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