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 高中第5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元伯,杨易丹编写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344·606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课范爱农 1

一、“旧事重提”忆念深 1

二、应该怎样认识范爱农 2

三、怎样认识范爱农的死 4

四、写作特点 6

五、何以言“《范爱农》写法较差” 9

六、词语补释 12

七、文中事件补充说明 15

八、文中人物补充介绍 16

九、板书设计 21

十、参考篇目索引 21

第二课爱国学者顾炎武 25

一、作者及本文简介 25

二、与全组望所写传记之比较 26

三、顾炎武是不是爱国主义者 27

四、段落的不同划分 30

五、写作特点 31

七、争议的句例 33

六、词语补注 33

八、史料拾零 34

九、板书设计 38

十、参考篇目索引 39

第三课山地回忆 41

一、作者谈本文的创作 41

二、段落及层次的划分 43

三、体裁辨析与构思特点 46

四、“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50

五、高超的对话艺术,鲜明的人物性格 51

六、妞儿和“我”不是真吵架 53

七、板书设计 54

八、参考篇目索引 55

第四课书塾与学堂 58

一、作者简介 58

二、文章的写作时间 60

三、主题思想三说 60

四、分段的两种意见 61

五、写作特点 62

六、两类幽默句的分析 65

七、资料三则 66

八、板书设计 70

九、参考篇目索引 70

第五课雷电颂 73

一、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73

二、写作背景及《屈原》梗概 74

三、主题思想三说 75

四、几种不同的分段 76

五、写作特点 78

六、资料几则 83

七、板书设计 87

八、参考篇目索引 87

第六课诗二首静夜 90

一、作者及写作时间 90

二、诗的主题有三种归纳 91

三、四种不同的层次划分 91

四、写作特点 92

五、对作者追求“三美”的评论 96

六、怎样诵读《静夜》 96

八、板书设计 98

七、为什么改诗题为《静夜》 98

九、参考篇目索引 99

春鸟 100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100

二、结构分析的几种方法 101

三、写作特点 102

四、谈谈《春鸟》的朗诵 105

五、作者关于《春鸟》的复信 107

七、板书设计 108

六、“思考和练习”选答 108

八、参考篇目索引 109

第七、八课小二黑结婚 111

一、小说的素材及作者的处理 111

二、结构的不同分析 116

三、故事性强,情节连贯,有头有尾 118

四、人物刻画手法多样 122

五、语言朴实、自然、通俗 125

六、板书设计 126

七、参考篇目索引 127

一、写作背景 130

第九课夜 130

二、小说题目“夜”有什么深刻含义 131

三、段落及层次划分 131

四、构思特点 132

五、老妇人的思想性格是怎样转变的*134)六写作特点 135

七、板书设计 139

八、参考篇目索引 140

第一○课穷人的专利权 143

一、狄更斯和宪章运动 143

二、两种分段 145

三、老约翰为什么要申请专利权 146

四、老约翰在申请专利权的过程中,思想认识有什么变化 147

五、小说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 148

六、写作特点 149

七、作品的思想意义及其局限 151

八、板书设计 153

九、参考篇目索引 154

第一一课林黛玉进贾府 156

一、对全书“正文起头处”的不同理解 156

二、段落划分异议 157

三、写作特点 158

四、清人谈第三回的笔墨技巧 160

五、疑难问题解说 161

六、《西江月》二词评注 163

七、“荣禧堂”对联探微 165

八、词语补注 166

九、《红楼梦》几个主要问题争议 167

十、新发现有关曹雪芹家世的档案 169

十一、板书设计 170

十二、参考篇目索引 171

第一二课语言的演变 174

一、吕叔湘和他的《语文常谈》 174

二、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175

三、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176

四、语言通俗、准确,富有趣味 179

五、作者对几个问题的解答 179

六、作者谈《语言的演变》 182

七、两则资料 184

八、板书设计 186

九、参考篇目索引 187

一、作者和有关古代车马 188

第一三课我国古代的车马 188

二、结构分析 189

三、说明方法 191

四、写作特点 192

五、本文有关资料 194

六、板书设计 197

七、参考篇目索引 198

一、作者及时代背景 199

第一四课灯 199

二、对中心思想的不同看法 200

三、不同的分段 201

四、写作特点 203

五、对“灯光”禹意的不同理解 205

六、疑难词句简析 205

七、“思考和练习”选答 206

八、板书设计 208

九、参考篇目索引 208

一、贾平凹和他的作品 210

第一五课散文二篇丑石 210

二、中心思想的不同看法 213

三、不同的分段 213

四、写作特点 215

五、写作上的不足之处 217

六、关于线索、反衬的几种说法 217

七、关于《丑石》的美学问题的争论 218

八、作者谈《丑石》的创作 220

九、《丑石》在语言上的问题 221

十一、参考篇目索引 223

十、板书设计 223

菱角 226

一、题名及写作背景 226

二、主题思想的不同看法 226

三、不同的分段 227

四、写作特点 229

五、对文体的不同理解 233

六、《菱角》作者谈《菱角》 234

七、板书设计 235

八、参考篇目索引 235

一、写作背景及文章的巨大作用 237

第一六课一个极其重要的的政策 237

二、三种不同的段落层次划分 238

三、写作特点 240

四、疑难词句简析 242

五、板书设计 244

六、参考篇目索引 246

第一七课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248

一、时代背景 248

二、几种不同的分段 249

三、写作特点 251

四、对一些词句的理解 253

五、板书设计 255

六、参考篇目索引 255

第一八课杂文二篇文学和出汗 257

一、写作背景和梁实秋 257

二、主题思想的不同看法 258

三、三种不同的分段 259

四、写作特点 261

五、驳斥敌论的逻辑推理 263

六、疑难词语补释 265

七、“思考和练习”选答 266

八、板书设计 267

九、参考篇目索引 26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69

一、写作时间和背景 269

二、关于主题思想的三种理解 270

三、三种不同的分段 270

四、写作特点 272

五、词语补释 274

六、对“人”字句的理解 275

七、“思考和练习”选答 276

八、板书设计 278

九、参考篇目索引 279

第一九课唐诗二首行路难 281

一、李白在什么情况下写行路难 281

二、主题思想二说 282

三、写作特点 282

四、补充注释 284

五、补充资料 284

六、板书设计 285

七、参考篇目索引 286

兵车行 287

一、写作年代三说 287

二、主题思想异说 288

三、两种分段 289

四、写作特点 291

五、补充注释 293

六、板书设计 295

七、参考篇目索引 296

一、晓风残月柳屯田 298

第二○课宋词二首雨霖铃 298

二、主题思想二说 299

三、层次分析 299

四、写作特点 302

五、补充注释 304

六、资料三节 304

七、板书设计 307

八、参考篇目索引 308

一、论诗填词的音乐家——姜夔 310

扬州慢 310

二、本词写于何时 311

三、主题思想三说 312

四、不同的内容结构分析 312

五、写作特点 313

六、补充注释 315

七、板书设计 317

八、参考篇目索引 318

一、孔子和《论语》 321

二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21

二、对思想内容的不同理解 322

三、段落的两种分法 326

四、写作特点 326

五、词、句、标点分歧举要 328

六、“与点”、“哂由”一解 331

七、“儒”、“儒家”的解释 332

八、“思考和练习”选答 333

九、板书设计 334

十、参考篇目索引 335

一、对几处思想内容的理解 338

第二二课齐桓晋文之事 338

二、几种不同的分段 339

三、高超的论辩艺术 342

四、逻辑分析举隅 346

五、疑难词句补释 349

六、板书设计 351

七、参考篇目索引 352

一、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 355

第二三课殽之战 355

二、三种不同的分段 356

三、写作特点 357

四、词语补释 361

五、课文删节部分 363

六、板书设计 364

七、参考篇目索引 364

第二四课伶官传序 369

一、题解及写作背景 369

二、中心思想的三种归纳 369

三、段落不同的划分 370

四、写作特点 371

五、难句释译 374

六、有关史料 374

七、板书设计 377

八、参考篇目索引 377

第二五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380

一、陆游与《入蜀记》 380

二、主题思想的不同概括 381

三、不同的分段 381

四、写作特点 382

五、关于文章的体裁 386

六、词语补释及异说 386

七、“思考和练习”选答 387

八、本文三首引诗 388

九、板书设计 389

十、参考篇目索引 390

第二六课项脊轩志 392

一、作者简历及其散文成就 392

二、主题思想异议 393

四、段落的不同划分 394

三、题解三说 394

五、写作特点 396

六、字、词、句补释 401

七、有关资料 402

八、板书设计 404

九、参考篇目索引 404

第二七课报刘一丈书 408

一、洁身自好的散文家宗臣 408

二、写作背景 408

三、主题思想和它的局限 409

四、两种不同的分段 410

五、写作特点 411

六、词语补释 414

七、板书设计 417

八、参考篇目索引 418

一、一生不与清廷合作的顾炎武 421

二、写作时间二说 422

三、段落、层次的不同划法 422

四、曲笔艺术 424

五、本文的局限 426

六、词语补释及异说 427

七、板书设计 429

八、参考篇目索引 430

第二九课治平篇 432

一、早于《人口论》的人口专论作者——洪亮吉 432

二、写作背景 433

三、不同的段落划分 433

四、写作特点 435

五、本文的不足之处 436

六、词语补释及异说 437

七、“思考和练习”选答 438

八、板书设计 440

九、参考篇目索引 441

一、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 443

二、关于黄花冈起义 443

第三○课《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43

三、不同的分段 444

四、写作特点 445

五、疑难字词句补说 448

六、“思考和练习”选答 450

第二八课复庵记 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