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三重证据法”与考据学的更新——自序 1
第一章 导论:从法术到诗歌——思维、宗教、艺术的发生学通观一、思维的起源与宗教的起源 2
二、法术思维:人作为符号动物的起点 5
三、法术思维的发生:模仿、游戏与舞蹈 9
四、法术思维的发展与人类文化 17
五、几点启示 29
六、圣与俗:诗歌的二重起源 32
第二章 诗言祝——咒祝、祈祷与诗的发生 39
一、祝与咒 39
二、《诗经》中的祝祷对象 46
三、《诗经》中的祝词式修辞 58
四、狩猎咒与《驺虞》 68
五、爱情咒与“采摘”母题——《关雎》《卷耳》《芣苢》通观 74
六、从情咒到情誓——《柏舟》《大车》《葛生》《素冠》 87
七、治病咒与“鸟兽草木之名” 93
八、反咒与反谗——从《阿达婆吠陀》看《巧言》、《何人斯》、与《巷伯》 103
九、咒祝与祈祷之间的发生学联系 116
十、咒、祝分途与“美刺”说由来——《民劳》、《葛履》、《墓门》所表达的诗歌观 124
第三章 诗言寺——尹寺文化与中国诗的起源 135
一、“诗”的破解:从形声到会意——兼及“诗言志”说的误导 135
二、“寺”的语源破解:祭礼主持 141
三、“寺”的文化破解:净身祭司 147
四、阉寺制的跨文化通观 152
五、寺人之衰:“王者熄”与“诗亡”的中介——兼及颂、雅、风的展开 158
六、寺人与伶人——《车邻》“寺人之令”与《驷驖》“媚子” 164
七、寺与尹:作诗作册者为知识分子原型 173
八、巫、尹、史的分化与王官、贵族的由来 188
九、中人伦理观(上)——“温温恭人”与《诗》的驯化作用 197
十、中人伦理观(下)——“温柔敦厚”诗教的儒家话语背景 208
十一、“儒,柔也”——从中人人格看儒的起源 214
十二、由圣到俗:师、儒、尹、寺与诗的同步沦落 220
十三、从尹寺到“君子”——《诗经》及先秦典籍中的“君子” 228
十四、“圣人”、“尹”、“君”同源于祭司王的世俗化 236
十五、化解阳刚:君子理想的文化价值 241
第四章 瞽诵诗——瞽矇文化与中国诗的发生 244
一、瞽矇文化:从《有瞽》到《周礼》 244
二、诗、史同源与盲官记诵制 253
三、记诵、史诗、诗世——中国“史诗”的特殊性问题 259
四、鼓乐与诗舞——从《那》看商代声教之盛 273
五、声教的跨文化通观 288
六、听觉记忆广度与“古诗三千”说 298
七、“声教”与中国文学传统 304
八、“内视”通神之谜——乐、卜、医的原始关联 314
九、“盲视”与“洞见”——庄子“甘瞑”哲学发微 324
十、盲、瞑、梦——迷狂与妙悟的心理学汇通 333
十一、萨满变性——瞽矇与寺人的同一性 346
第五章 摹声·重言·婴儿语——汉语的诗歌功能与中国诗的发生一、《关雎》首句的训诂问题 350
二、咒语与摹声的效力 358
三、重言之始:婴儿语的启迪 364
四、“诗是人类的母语”与“语言的诗歌功能” 368
五、从重言到双声、叠韵——语言史与诗史的同步跃进 375
六、重言的永久回声——内化到“成人语”中的“婴儿语” 381
第六章 诗可以兴——神话思维与诗国文化 394
一、兴的研究:从孔子到当代 394
二、引譬连类与神话思维传统 404
三、诗证、谣占与谚判的稽古取向 417
四、诗性智慧之根与诗国文化 424
五、作为问题的结语和展望 436
第七章 颂的本相——人头祭俗、谷灵信仰与农功典礼 440
一、释《颂》十说概观 440
二、“公”概念的祭典起源 448
三、《肆夏》:从人牺到公尸——《颂》之源流与悲剧主题的消解 463
四、稷的原型(上)——从谷神神话看农耕文化的意识形态 478
五、稷的原型(下)——从谷神神话看农耕文化的意识形态 485
六、“畯”的破解:身首分离神话观 504
七、颂仪原始:猎头与祭首 515
八、由“颂”而“道”——中国宗教与哲学的同源分化 530
第八章 风的世界 540
一、引言:《风》诗的圣化与还原 540
二、“风教”源于“牝牡相诱”——“分训”与“合训”的历史展开 550
三、“风”的神话学还原(上)——神凤沦为蛊虫 559
四、“风”的神话学还原(下)——神之呼息·风化·玄鸟生商 570
五、男性化的风、雷、日、月、雨——《风诗》中天象象征及其神话根源 586
六、《风雨》的误读与“淫诗”说的逻辑生成 597
第九章 斧与媒 609
一、斧的精神分析 609
二、斧与初开权的人类学旁证 615
三、斧与王:性特权的承袭 619
四、媒的本义:从《伐柯》到《氓》 632
五、卜辞媒神“析”与《诗经》“析薪”母题 637
六、阉人之歌:《破斧》的秘密 647
附录 海内外学者有关叶舒宪学术研究评论文摘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