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概论 1
1.1岩土塑性力学的发展史与研究方向 1
1.2金属和岩土材料的试验结果 3
1.3岩土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及其特点 8
第二章应力-应变及其基本方程 12
2.1一点的应力状态 12
2.2应力张量分解及其不变量 13
2.3八面体应力、广义剪应力与纯剪应力 15
2.4应力空间与π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17
2.5洛德(Lode)参数与洛德角 19
2.6各剪应力与最大主剪应力的比较 23
2.7孔隙应力、有效应力与总应力 24
2.8应力路径 25
2.9一点的应变状态 28
2.10应变空间与应变π平面 31
2.11 各种剪应变间的关系 31
2.12应变路径 33
2.13应变率、应变增量与应力增量 35
2.14 有限变形 36
2.15应力和应变的基本方程 38
3.1屈服条件与屈服面,破坏条件与破坏面 41
第三章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 41
3.2金属材料的屈服条件 45
3.3岩土材料的临界状态线 49
3.4岩土材料的破坏条件 51
3.5偏平面上破坏条件的形状函数 62
3.6层状弱面体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 64
3.7各向异性的屈服条件 70
第四章塑性位势理论 72
4.1德鲁克塑性公设 72
4.2伊留辛塑性公设 76
4.3传统塑性位势理论 78
4.4传统塑性位势理论剖析 81
4.5不计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83
4.6广义塑性力学的基本特征 86
4.7考虑弹塑性耦合的正交流动法则 87
第五章加载条件与硬化规律 89
5.1加载条件概述 89
5.2硬化模型 91
5.3岩土材料的加载条件 93
5.4硬化定律的一般形式 102
5.5硬化定律 103
5.6广义塑性力学中的硬化规律 106
5.7 用试验拟合确定加载函数的方法 107
第六章弹塑性本构关系 112
6.1广义虎克定律 112
6.2各向异性弹性应力-应变关系 115
6.3无静水压力影响的理想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117
6.4与广义米赛斯条件相关联流动法则 122
6.5传统塑性力学中的一般应力-应变关系 124
6.6理想塑性条件下几种屈服条件的增量本构关系 128
6.7广义塑性力学中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134
6.8弹塑性耦合的应力-应变关系 139
6.9平面情况下层状材料的本构关系 142
第七章加卸载准则 144
7.1传统塑性力学中基于屈服面的加卸载准则 144
7.2广义塑性力学中基于屈服面的加卸载准则 146
7.3基于加卸载定义的加卸载准则 147
7.4考虑土体压缩剪胀的综合型加卸载准则 149
8.1应变表述的屈服条件和破坏条件 150
第八章应变空间中表述的弹塑性理论 150
8.2应变空间中的硬化定律 154
8.3应变空间中的塑性位势理论与流动法则 155
8.4应变空间中表述的应力-应变关系 156
第九章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力学 161
9.1应力增量的分解 161
9.2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163
9.3岩土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中的完全应力增量表述 164
9.4旋转应力增量引起的塑性变形 166
9.5考虑应力主轴旋转时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169
9.6算例 171
10.1非线性弹性模型的三种类型 174
第十章岩土非线性弹性模型 174
10.2全量理论 175
10.3Duncan-Chang模型 180
10.4 Domaschuk-Valliappan模型 183
10.5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非线性模型 186
第十一章岩土弹塑性静力模型 190
11.1概述 190
11.2剑桥模型 190
11.3 Lade弹塑性模型 194
11.4Desai系列模型 200
11.5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弹塑性模型 202
11.6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后勤工程学院弹塑性模型 205
12.1土动应力-应变关系特点 209
第十二章土的动力模型 209
12.2等价粘弹性模型 210
12.3边界面模型 213
12.4饱和砂土实用弹塑性动本构模型 216
参考文献 223
附录 229
A 广义塑性势公式的数力学基础 229
B应力主轴旋转时应力增量的分解 233
C广义塑性力学的应用范围 234
名词索引 235
外国作者中译名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