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
上卷 第一分册 9
原序 9
绪论 9
§1.大地测量学的目的 9
§2.弧度测量 总的地球椭圆体 10
§3.重力测量 23
§4.参考椭圆体 相对垂线偏差 26
§5.大地测量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32
§6.三角测量及水准测量 地图的编制 36
第一章 三角测量总论 36
§7.各等三角网及其布置方案 45
第二章 三角测量中误差的传播 58
§8.条件观测中平差值的函数的权 58
§9.三角形单锁中传距边和间隔边的中误差 61
§10.根据图形条件按方向平差的等腰三角形单锁的任一传距边的中误差 68
§11.三角形最好的图形 75
§12.等边三角形锁的纵向误差 77
§13.三角锁的横向误差 各边和对角线的方位角的误差拉伯拉斯方位角 84
§14.平差值与观测值的权的平均比值 97
1.权系数 97
2.平差值与观测值的权的平均比值的推求 101
§15.美国的三角测量误差计算公式 完全四边形 103
§16.第二章计算公式一览 117
第三章 计划三角测量的基本问题 117
§17.角度中系统误差的影响 123
§18.在高级控制点和边之间插入三角网时的变形 124
§19.计划三角测量时的基本问题 128
1.边长 128
2.基线间隔 129
3.基线长度及基线网的形状 131
4.计划三角锁时所采用的图形 132
5.拉伯拉斯方位角的间隔 134
7.计划大城市三角测量的持点 135
6.拟订三角测量计划前的准备 135
第四章 踏勘及选点。三角测量觇标 139
§20.踏勘 139
§21.选点 141
1.选择三角点的要求 141
2.选点的方法及工具 143
§22.基线及基线网的选定 163
§23.三角测量觇标 173
1.大地测量标的 173
2.中心标及其埋设 203
§24.各种类型的基线网及其评价 213
第五章 基线网 213
§25.基线网中角度观测权的分配 229
上卷第二分册 239
第六章 基线测量 239
§26.旧式标准尺 239
§27.对标准尺的要求 240
§28.现代标准尺 243
§29.标准尺方程式 247
§30.光标准尺 250
§31.殷钢及某些其他合金 253
§32.尺的比较,第一类检定器 258
§33.第二类检定器(光干涉检定器) 275
§34.基线仪器总论,杆尺 281
§35.斯特鲁维基线尺,使用这种基线尺进行测量及基线长度的计算 297
§36.用杆尺测量基线的精度 306
§37.线状基线尺及其使用的理论根据 308
§38.带有线状尺的基线测量仪器 324
§39.殷钢线状尺及其维护 334
§40.线状尺及带状尺的检定 337
§41.耶德林线状基线尺的干涉检定器 347
§42.用耶德林——基里奥姆基线尺测量基线。苏联及其他国家的实际作业方法 357
§43.用耶德林——基里奥姆基线尺测量基线的精度估计 369
§44.关于基线测量的最后考虑 370
第七章 测角仪器的各个部分。三角测量中应用的主要仪器类型之说明 374
§45.水准器 374
§46.游标 396
§47.刻划显微镜 398
§48.显微测微器 402
§49.显微测微器之读数公式 408
§50.显微测微器之检验、整置及检查 421
§51.测角仪器的望远镜 432
§52.轴的构造 440
§53.三角测量中水平方向和天顶距观测所用的仪器之说明 444
§54.巴克海斯特经纬仪和国外采用的某些其他仪器的说明 466
§55.威特经纬仪 476
第八章 仪器误差 493
§56.照准部偏心差 493
§57.测量仪器的度盘刻划误差 510
§58.度盘分划误差的检验 517
§59.勃伦司度盘直径误差检验法 525
§60.格依维林克度盘直径误差检验法 533
§61.望远镜的视准差 541
§62.水平轴(望远镜旋转轴)整置不正确的影响 551
§63.垂直轴(照准部旋转轴)整置不正确影响 554
§64.水平方向观测最有利的时间 559
第九章 水平角观测 559
上卷第三分册 559
§65.观测标光。回照器和回光灯的构造 563
§66.高精度测角法 570
§67.用复测法测角 581
§68.方向观测法和全周方向观测法 586
§69.史赖伯测角法 601
§70.特别不利的情况下之角度观测——各个方向与标志方向的连测法 622
第十章 角度归算至三角点的中心 625
§71.归心的种类及其元素 625
§72.测定归心元素的方法 627
§73.三角测量的概略计算;测站点归心和照准点归心的计算 642
第十一章 高斯——克吕格投影概论 650
§74.基本概念和定义 650
§75.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必要公式及其应用;计算二等及低等三角系时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应用 655
第十二章 三角网平差计算概论,测站平差 668
§76.概说 668
§77.间接观测平差值函数的权 679
§78.以任意程序观测时的测站平差 687
§79.测站平差之简化法,变形的不列颠法 696
§80.求测站平差后方向或角度的权。赫尔默特法 704
§81.一个完全测回组观测的平差 719
§82.应用§78中公式于寻常史赖伯观测法,观测精度的估计 725
§83.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测站平差的情形。Ф.И.克拉索夫斯基公式 738
§84.最适当地分配权时基线网各点观测程序的确定及测站平差 746
第十三章 按条件观测法作三角测量平差 751
§85.条件方程式之种类 751
§86.条件方程式的数目 776
§87.关于组成条件方程式的说明 779
§88.三角网条件方程式中常数项的允许值 784
§89.联系数法方程式的组成及其解算 790
§90.二等基本网(自由网)按条件观测法平差计算例 797
§91.两组平差法(克吕格法) 806
§92.克吕格两组平差法的应用 814
§93.用乌尔马耶夫——克吕格法平差之例 817
§94.中点图形和完全四边形的平差 826
§95.应用两组平差法的补充说明。锁插入在两个已知点之间 838
§96.博尔兹平差法或常数项展开式法 844
§97.博尔兹展开式 851
§98.博尔兹法平差之例 857
§98a.A.A.依佐托夫提出的改变博尔兹法 863
§99.安涅尔平差法 868
§100.应用安涅尔法于非自由网平差概说;补充网平差的某些其他简化方法的概念 871
§101.白塞尔三角网平差法 873
第十四章 三角网按间接观测法平差 881
§102.概说 881
上卷第四分册 881
§103.误差方程式的组成 883
§104.约化法方程式的组成和解算 889
§105.史赖伯规则 897
§105a.间接观测平差示例 900
§106.补点测定总说 908
§107.多点前方交会按条件观测法平差 916
§108.多点前方交会按间接观测法平差 918
近似坐标计算公式,前方交会按间接观测法平差示例 928
§109.补点的图解平差 928
§110.用后方交会法测定补点 935
§111.关于三角网平差的结论,И.Ю.普兰尼斯——普兰涅维奇方法的概念 940
第十五章 精密导线测量 947
§112.精密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控制网的一种方法 947
§113.精密导线测量的等级 950
§114.精密导线网的图形 951
§115.主导线和插导线容许的曲折度以及量长与测角的必要精度 955
§116.精密导线测量的觇标和中心标 961
§117.直接导线 963
§118.沿铁路的直接导线 974
§119.视差法测距,视差环节的各种图形及其比较 975
§120.视差导线测量 981
§122.建立控制网的综合法 989
§121.视差导线测量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987 989
第十六章 精密与高精度水准测量 991
§123.高精度与精密水准测量的任务,建立国家水准网的方案 991
§124.高精度水准测量的方法 996
§125.高精度水准点的标记 997
§126.精密水准测量仪器、水准仪 1002
§127.高精度水准测量标尺和测定标尺长度的仪器 1013
§128.水准测量的仪器误差 1027
§129.由于整置不正确所引起的水准测量误差 1034
§130.水准测量误差的外界原因;折光差的影响 1035
§131.按苏联——瑞士方法进行水准测量;水准仪和标尺的检查和检验 1044
§132.苏联水准测量细则的主要特点;一测站上的观测程序、记录和检查 1053
§133.用苏联一瑞士法在两水准点间施测的水准路线之计算 1062
§134.水准测量的正高改正 1066
§135.水准测量的精度估计 1070
§136.高精度和精密水准测量实施方法的仪器的最后考虑 1075
第十七章 三角高程测量 1079
§137.垂直角观测 1079
§138.三角高程测量公式 1081
§139.由三角高程测量测定高程的精度 1084
§140.地面折光系数的测定 1090
附录1 悬链线不对称改正数公式的推导 1094
附录2 A.A.依佐托夫第一和最末联系数计算用表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