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概述 1
第二章 病因病理 6
第一节 病因和风险因子 6
第二节 发病机制 10
第三节 病理解剖 17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对机体的影响 20
第三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第一节 家族史及A型性格 21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2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22
第四节 物理诊断 23
第五节 鉴别诊断 36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转归 37
第五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治疗 39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39
第二节 调整脂肪代谢的药物 41
第三节 扩张血管的药物 43
第四节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45
第五节 其他药物 46
第六节 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 46
第六章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辨证分型 47
第七章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中药及现代药理研究 51
第八章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方剂 101
第九章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特色疗法 139
第一节 针灸 139
第二节 推拿 141
第三节 刮痧 142
第四节 罐疗 144
第五节 磁石疗法 145
第六节 心理疗法 145
下篇 各论 149
第一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9
第一节 病因病理及相关因素 150
第二节 诊断 158
第三节 鉴别诊断 168
第四节 西医治疗 169
第五节 心绞痛的中医治疗 175
第六节 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 180
第七节 冠心病的预后 183
第八节 冠心病的预防与护理 184
第二章 缺血性心肌病 185
第一节 心律失常 185
第二节 心力衰竭 205
第三章 心脏骤停与猝死 215
第一节 病因病理 215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16
第三节 理化检查 217
第四节 诊断 218
第五节 鉴别诊断 218
第六节 西医治疗 219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19
第一节 病因病理 222
第四章 心源性休克 222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23
第三节 理化检查 223
第四节 诊断 225
第五节 鉴别诊断 225
第六节 西医治疗 226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30
第八节 预防及护理 234
第五章 脑动脉粥样硬化 237
第一节 病因病理 23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39
第三节 理化检查 241
第四节 诊断 242
第五节 鉴别诊断 243
第六节 西医治疗 244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45
第八节 预防与康复 247
第六章 脑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脑出血 249
第一节 病因病理 249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50
第三节 理化检查 252
第四节 诊断 254
第五节 鉴别诊断 254
第六节 西医治疗 256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57
第九节 预防 261
第八节 预后 261
第七章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262
第一节 病因病理 262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63
第三节 理化检查 263
第四节 诊断 264
第五节 鉴别诊断 264
第六节 西医治疗 265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66
第八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 271
第一节 病因病理 271
第三节 诊断 272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72
第四节 鉴别诊断 273
第五节 西医治疗 274
第六节 中医治疗 274
第七节 预防及预后 276
第九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变 277
第一节 病因病理 27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78
第三节 理化检查 279
第四节 诊断 279
第五节 鉴别诊断 280
第六节 西医治疗 282
第七节 中医治疗 284
第八节 预后及预防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