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伤寒论》源流及学术成就概况 1
第一节 《伤寒论》源流概况 1
第二节 《伤寒论》学术成就概况 5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方治 8
第一节 辨太阳病纲领 8
第二节 辨太阳病经证证治 9
一、太阳伤寒证治 9
(一)麻黄汤证治 9
(二)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证治 11
(三)大青龙汤证治 12
(四)麻杏石甘汤证治 14
(五)小青龙汤证治 15
(六)汗法禁忌 17
二、太阳中风证治 18
(一)桂枝汤证治 18
(二)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证治 19
(三)桂枝新加汤证治 21
(四)桂枝加附子汤证治 22
(五)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治 24
(六)桂枝加茯苓白术汤证治 25
(七)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证治 26
(八)桂枝加桂汤证治 29
(九)桂枝汤应用及禁忌 30
三、太阳半肌半表证治 31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治 31
第三节 辨太阳病腑证证治 34
一、太阳蓄水证治 34
五苓散证治 34
二、太阳蓄血证治 · 37
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证治 37
一、太阳病汗、下后逆变证证治 39
(一)苓桂术甘汤证治 39
第四节 辨太阳病变证证治 39
(二)茯苓甘草汤、茯苓大枣汤证治 41
(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治 43
(四)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证治 45
(五)炙甘草汤证治 47
(六)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牡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救逆汤证治 48
(七)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治 50
(八)干姜附子汤证治 51
二、结胸、脏结、痞证证治 52
(一)大陷胸汤、大陷胸丸证治 53
(二)小陷胸汤证治 54
(三)三物白散证治 56
(四)结胸证治禁 58
(五)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证治 59
(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证治 60
(七)黄连汤证治 63
(八)旋复代赭汤证治 64
(九)痞证总论 66
三、邪扰胸膈证治 67
(一)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证治 67
(二)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证治 68
(三)栀子厚朴汤证治 69
四、太阳病邪陷少阴证治 70
(四)栀子汤禁例 70
第五节 辨太阳病类似证证治 71
一、胸膈痰实证治 71
瓜蒂散证洽 71
二、悬饮证治 73
十枣汤证治 73
三、风寒湿瘅证治 74
(一)桂枝附子汤、佳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治 74
(二)甘草附子汤证治 76
第六节 辨治伤寒病总则 76
一、阴阳自和为病愈 76
二、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及寒热真假 77
三、辨伤寒证治标本、缓急 78
四、伤寒变证治法 79
第三章 辨阳明病脉证方治 80
第一节 辨阳明病纲领 80
第二节 辨阳明病经证及清法 81
(一)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证洽 81
(二)竹叶石膏汤证治 82
(三)葛根芩连汤证治 84
第三节 辨阳明病腑证证治 85
(一)大承气汤证治 85
(二)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证治 86
(三)三承气汤证治辨别及使用方法 88
第四节 辨阳明病津亏、润导下法方治 90
麻子仁丸、蜜煎导方、猪胆汁导方证治 90
第五节 辨阳明病禁下证治 93
第六节 辨阳明病身体面目发黄证洽 94
一、阳明病发黄证机理 94
二、阴黄证治 95
三、阳黄证治 96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治 96
第七节 辨阳明病清利法方治及禁忌 99
猪苓汤证治 99
(一)阳明病误下伤阳转太阴证 100
第八节 辨阳明病虚寒证治 100
(二)吴茱萸汤证治 101
第九节 辨阳明病证治大法 102
第十节 阳明病辨证及方治 102
一、辨谵语、郑声证及预后 102
二、辨发热、潮热证治 104
三、辨阳明病汗证 105
四、辨阳明病血证 106
第四章 辨少阳病脉证方治 108
第一节 辨少阳病纲领 108
小柴胡汤证治 109
第二节 辨少阳病证治 109
(一)治厥阴病呕而发热 111
(二)治阳明病不大便而呕 112
(三)治伤寒阳微结 113
(四)治妇人热人血室及产后郁冒、大便难 115
第三节 辨少阳病兼证证治 117
(一)柴胡桂枝汤证治 117
(二)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证治 118
(三)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治 120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治 121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 123
(六)四逆散证治 124
(七)小柴胡汤方宜忌 126
第四节 辨少阳病治禁 127
第五章 辨太阴病脉证方治 128
第一节 辨太阴病纲领 128
第二节 辨太阴病证治 129
(一)理中丸证治 129
(二)牡蛎泽泻散证治 131
第三节 辨太阴病兼太阳证治 132
(一)桂枝人参汤证治 132
(二)桂枝汤证治 132
一、太阴病脾家实阳复自愈证 133
第四节 太阴病辨证 133
二、辨伤寒邪欲传太阴证 136
第五节 辨太阴病治禁 136
第六章 辨少阴病脉证方治 137
第一节 辨少阴病纲领 137
第二节 辨少阴病寒化证治 137
(一)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证治 137
(二]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治 140
(三)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治 141
(四)附子汤证治 143
(五)真武汤证治 144
(六)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证治 145
第三节 少阴与太阳二经同病辨治 146
(一)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治 146
(二)太阳表邪欲陷少阴证治 148
第四节 辨少阴病热化证治 149
(一)黄连阿胶汤证治 149
(二)阴虚水热互结证治 150
(三)甘草汤、桔梗汤证治 151
(四)苦酒汤证治 152
(五)猪肤汤证治 152
(六)半夏散及汤证治 154
一、辨少阴病治禁 155
第五节 少阴病辨证 155
(七)少阴病三急下证治 155
二、辨少阴病阳复欲愈证 156
三、辨少阴病津液多少存亡 156
四、救治少阴病贵在急早 157
第七章 辨厥阴病脉证方治 158
第一节 辨厥阴病纲领 158
一、厥阴病主证 158
二、厥阴病临床特点 159
第二节 辨厥阴病寒热夹杂证治 160
(一)乌梅丸证治 160
(三)麻黄升麻汤证治 162
(二)干姜芩连人参汤证治 162
(一)厥阴虚寒、浊阴上逆证治 163
第三节 辨厥阴寒证证治 163
(二)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治 164
第四节 厥阴病辨证 165
一、辨脏厥证 165
二、辨除中证 166
三、辨真寒假热厥、利 167
四、辨哕与腹满的治法 167
(一)厥阴病热厥证治 168
(二)白头翁汤证治 168
第五节 辨厥阴病热证证治 168
(三)厥阴病热结旁流证治 169
第六节 辨厥阴病治禁 169
第八章 伤寒病瘥后调理证治 171
一、伤寒瘥后发热证治 171
二、伤寒瘥后气阴耗伤证治 171
三、伤寒瘥后中焦受损证治 172
四、伤寒初愈调摄 173
五、阴阳易病证治 173
《伤寒三字经》歌诀 176
主要参考书目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