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科学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基松,沈斐凤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040054213
  • 页数:469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历史主义的渊源、演变及趋向 1

一、早期科学哲学: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 1

二、历史主义的理论渊源:假设主义 5

三、历史主义的先行理论: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 8

四、从历史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11

第二章图尔敏的自然秩序理想论 20

一、反对逻辑主义,提倡历史主义 20

二、论科学发现 27

(一)两种发现:物理学的发现与自然史的发现 28

(二)两种发现的方法:归纳法与图象推理法 31

三、科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与内在结构 50

(一)科学理论的应用范围 50

(二)科学理论的内在结构 51

(三)科学理论与真假问题 57

(四)批判四种错误的科学理论观点 59

四、科学理论与地图 68

(一)科学理论与地图的类比 69

(二)科学理论与因果性 73

(三)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主体性 76

(四)理论实体的存在问题 78

五、驳自然齐一性与决定论 82

(一)驳自然齐一性 82

(二)驳决定论 87

六、科学秩序理想与科学理论的进化 89

(一)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是解释 90

(二)“自然秩序理想”或“范式” 97

(三)科学理论的进化 105

七、继续发展历史主义 109

(一)进一步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发展历史主义 110

(二)批判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112

第三章汉森的“观察负载理论”说 115

一、论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 115

二、论“观察负载理论” 122

(一)观察是经验,不是视觉图象 122

(二)“观察负载理论” 128

三、事实的不可观察性和不可表述性 134

(一)事实与理论、语言密切相关 135

(二)因果律是理论的构造 140

四、科学发现的合理性 147

(一)对归纳主义与假设主义的评价 147

(二)科学发现的方法——溯因法 149

(三)科学发现与因果关系 153

五、研究性科学与经典学科 154

第四章库恩的范式理论 161

一、历史主义的方法论 161

(一)自主性的科学史观 161

(二)科学史发展的内在化 164

(三)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 165

二、范式理论 168

(一)科学共同体与范式 168

(二)范式的含义 170

(三)范式的自主性 180

三、论科学革命…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182

(一)前科学 182

(二)常态科学 184

(三)常态科学与划界标准 191

(四)反常与危机 192

(五)科学革命 195

(六)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210

四、科学发现的问题 212

(一)两类不同的发现——发现Ⅰ与发现Ⅱ 212

(二)科学发现的内在结构及其实质 213

五、科学知识的真理性问题 220

(一)否定感性经验的客观性 220

(二)否定实验操作的客观性 221

(三)否定科学对象的客观性 221

(四)否定客观真理 222

(一)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 223

六、论科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 223

(二)否定科学的客观进步性 227

七、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 231

(一)再论不可通约性 231

(二)再论真理 235

(三)再论科学的进化 236

第五章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239

一、从波普证伪主义到精致证伪主义 239

(一)早期的证伪主义数学哲学 240

(二)从波普证伪主义到精致证伪主义 242

二、论科学研究纲领理论 259

(一)硬核 261

(二)保护带 262

(三)启示法 263

三、论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267

(一)进步的研究纲领 267

(二)退化的研究纲领 271

(三)进步的研究纲领与退化的研究纲领的交替 274

(一)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 281

四、论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方法论 281

(二)内部史与外部史的结合 283

(三)科学哲学方法论的评价标准 286

第六章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知识论 295

一、无政府主义知识论——“怎么都行” 296

(一)规则方法论与无政府主义方法论 296

(二)无政府主义方法论与自然主义 299

(三)无政府三义方法论与多元主义方法论 301

(四)无政府主义方法论与非理性主义 302

(五)无政府主义方法论与相对主义 305

(六)两种无政府主义方法论 308

(七)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的优越性 310

二、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的原则 312

(一)反归纳原则 312

(二)韧性原则与增生原则 319

三、不可通约性与不可比性 324

(一)不可通约性 324

(二)不可比性 326

四、科学与自由社会 328

(一)批判逻辑实证主义 334

第七章夏佩尔的科学域理论 334

一、反对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334

(二)批判老历史主义 338

(三)反对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342

二、论科学域 346

(一)域及其基本特征与变化 347

(二)背景信息 352

三、论科学的合理性 354

(一)理性与理由 355

(二)科学观察与背景知识 359

(三)科学发现的合理性 362

四、科学实在论 372

(一)肯定外部世界的存在 372

(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374

(三)真理论 376

五、论意义和理论的可比性 380

(一)意义的变化与理由 381

(二)理论的可比性 384

第八章劳丹的新工具主义 387

一、论科学问题与研究传统 388

(一)经验问题 390

(二)概念问题 400

(三)研究传统 404

二、论科学的合理性、进步性和理论的可比性 415

(一)科学的合理性与进步性 415

(二)理论的可比性 417

三、论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相互依赖 420

(一)科学史1与科学史2 420

(二)批判科学知识社会学 422

四、论规范自然主义 425

(一)规范自然主义的元方法论 426

(二)规范自然主义的合理性理论 428

(三)规范自然主义与认知价值观 429

五、论科学划界 431

(一)批判划界主义 432

(二)否定科学划界 436

六、反实在论 437

(一)驳斥成功论 438

(二)反对逼真实在论 439

一、科学理论的建构性与反映性 441

第九章对几个重要问题的评论 441

二、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445

三、“观察负载理论” 451

四、科学发现方法论 454

五、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456

六、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459

七、不可通约性 461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465

后记 469